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九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九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中國地圖,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認識祖國的名勝古蹟,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 收集有關名勝古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認識中國版圖和首都北京。

1、 出示中國地圖,讓幼兒說說它的名稱、形狀,找出首都北京在中國的地圖。

2、 教師介紹中國地圖

這是中國地圖,是按我們國家的國土形狀縮小很多倍繪製的。我們中國所有的地方都在地圖中。它的形狀像一隻公雞。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喜愛的地方。

3、 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蹟和著名建築?

二、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

1、教師出示圖片介紹

2、幼兒用自己收集的照片介紹

3、幼兒每介紹一個地方,教師就在地圖的相應位置做上標記,並介紹其所在省份的名稱。

三、玩“開火車”遊戲

指導幼兒運用已知的省市、名勝的古蹟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爲了使課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我課前讓小朋友們帶來了自己旅行時的照片,去旅遊過的小小調查表。我是由談話導入,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了幼兒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並適時進行提問,幫助幼兒豐富其語言和培養思維表達能力。很多小朋友都能拿着自己照片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哪裏,和誰一起去的,在那裏看到了什麼,吃了什麼。但還是有些小朋友存在着一些問題,當我問道:你知道照片上的你和爸爸媽媽是在什麼地方嗎?他們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了。這馬上讓我有所思考,我想到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的還不夠充分,事先的通知說明不夠清楚。有些小朋友跟着爸爸媽媽去旅行時,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他這是什麼城市,只是說去了哪個遊樂園或動物園······或者是某某旅遊勝地等,所以小朋友們只記得自己去過某某遊樂園,或某某動物園,或去爬山了等等,卻不知道具體是在什麼城市,什麼地方旅遊,這讓我覺得應該在事前通知小朋友悶拿着照片詢問爸爸媽媽照片上的城市,這樣就能解決課堂上的這些問題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在百般寵愛下爲大,不會恰當地稱讚別人和接受別人的稱讚。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我們設計了一些社會活動,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對別人的長處,應及時給予稱讚,而被稱讚的幼兒,應瞭解怎樣去接受稱讚。

活動1:續編故事《小黃鶯學唱歌》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要學會接受稱讚,大大方方接受後,說聲謝謝。

2 豐富一些詞彙。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教師講述故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裏,有一隻可愛的小黃鶯,它唱歌唱得非常好聽。有一天,森林裏開音樂會,小動物們請小黃鶯去唱歌。森林音樂會開始了,大家表演的節目可真好。小青蛙拉的小提琴、小麻雀的小合唱團。最後一個節目輪到小黃鶯上臺,主持人狐狸小姐說:請咱們的歌唱家小黃鶯唱一支,它唱的歌可動聽了。動物們的目光一下子朝小黃鶯看去,小黃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紅着臉上了臺。開始唱歌,可是歌沒唱一半,聲音就小得幾乎聽不見,。動物們說?小黃鶯的聲音太小了。聽到動物們的話,歌沒唱完就飛走了。回到家裏,

它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完,微笑着對她說……

活動2:討論課

活動目的:

1 瞭解怎樣接受和給予稱讚是恰當的。

2 教育幼兒要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

3 使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稱讚別人。

活動過程:

1 情境表演。

2 引導幼兒討論:

(1) 小蝴蝶對小蜜蜂說了什麼?小蜜蜂又是怎樣稱讚蝴蝶的?對方都接受了嗎?

(2) 爲什麼小蝴蝶和小蜜蜂成了好朋友?

(3) 爲什麼要給予稱讚和接受稱讚?

(4) 你稱讚過別人嗎?你是怎麼做的?

3 遊戲《交朋友》。

4 小結。

附:情景表演內容: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草叢裏飛來飛去,小蝴蝶說:小蜜蜂,你天天忙着採蜜,傳播花粉,歇一會兒吧。小蜜蜂回答道:不行呀,那邊的工人叔叔等着釀蜜呢?我得加緊工作。小蝴蝶說:你真是個能幹的小蜜蜂。小蜜蜂也忙說:小蝴蝶,你還是很忙嗎?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爲大自然增添不少美麗的景色。小蝴蝶說:是呀,因爲我小時候做過損害花草的事,所以我現在得加緊傳播花粉,利用自己美麗的翅膀爲大自然添一些景色。小蜜蜂說:

咱們做好朋友吧,一塊爲善良的人類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附:

遊戲《交朋友》幼兒隨音樂找朋友,找到朋友後,說出同伴的長處,然後一塊跳舞,依次輪換。活動評析:故事《小黃鶯學唱歌》,是教育幼兒學會接受稱讚,大大方方接受後說謝謝。這一活動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孩子們能在本故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續編出多種故事結尾,情節豐富,趣味性強。討論課教育幼兒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並瞭解怎樣接受和給予稱讚是恰當的。討論課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稱讚別人。這節課我利用情境表演《小蝴蝶與小蜜蜂》吸引幼兒,從而達到教學目標,並從小蝴蝶和小蜜蜂生動的對話中,讓幼兒親身體驗爲什麼要給予稱讚和接受稱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一次角色遊戲中,我觀察到孩子們在玩娃娃家時,拿出“茶具”來“泡茶”及招呼客人“喝茶”,泡茶與喝茶的樣子真是象模象樣的。大班幼兒對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因而,促使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泡茶,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特別是在我們閩南地區,只要有客人來,我們總會端出茶具來泡茶,以好茶相待。幼兒園的孩子對此雖熟悉,但卻不太瞭解。爲了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幼兒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熱愛民族文化,特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

2、觀察比較泡茶時茶葉的變化,並能說出喝茶的感覺。

3、培養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與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事先邀請幼兒家長中的熟悉茶藝及愛茶人士來園。

2、茶具四套、茶葉、開水、盤子。

3、三用機、古箏樂曲磁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集中活動:

1、組織幼兒觀看茶藝表演(古箏樂曲伴奏),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結合茶具與茶藝表演與幼兒一起討論“泡茶需要什麼?怎樣泡茶?泡茶時應注意什麼?”。

3、提出分組泡茶活動的注意事項,並提出觀察記錄的要求。

二、小組活動:

1、將一撮幹茶葉放在乾淨的盤子上給幼兒看,請幼兒注意觀察

茶葉的外形、顏色、並聞聞幹茶葉的味道。請幼兒說說觀察的結果。

2、依泡工夫茶的步驟泡茶給幼兒喝。

3、泡茶當中請幼兒仔細觀察茶水的顏色如何改變?。

4、請幼兒交流喝茶的感覺。

5、泡完茶時,將茶葉從茶壺中拿出來,將茶葉攤開在另一個盤子上,問問幼兒“茶葉有了什麼改變?幹茶葉與泡過的茶葉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6、請幼兒在記錄表中記錄觀察的結果。

三、集中小結:

1、讓幼兒講講活動中開心的事及喝茶的感覺。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表說說泡茶時茶葉的變化。

活動反思:

1、設計引入。在教學中,我使用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題圖創設爲客人沏茶的情景,並提出問題“沏茶時通常需要做哪些事?”調動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爲學生幫助小明讓客人儘快喝上茶問題打下基礎。在學生大腦活躍的時候緊追着問“怎樣安排才能讓客人儘快喝上茶呢?”,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解決問題,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合作探究學習。在探討怎樣合理安排這些事情時,採取了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四人爲一組,根據合作要求設計沏茶方案,讓學生經歷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在彙報學習成果時,學生展示了11分鐘的方案(最優方案),當追問“還有更省時間的方案嗎?”全班同學沒有一個。當問到還有其他方案嗎?有一個小組舉起了手,但是方案中他提出“接水的同時要找茶葉”,這點引起了全班同學的質疑,所以這種方案被否定掉了。也讓學生加深理解了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同時做。不可以同時做的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先後順序來完成。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和同齡人交朋友,學習和新朋友認識、相處的簡單方法。

2.體驗交到新朋友並共同遊戲的快樂。

3.願意傾聽同伴的想法,並向同伴學習。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同齡班班教師交流活動目的和內容。

2.選擇好角色遊戲內容。

3.圖卡:姓名、快樂遊戲、你好、你叫什麼名字?我們做好朋友好嗎?相互商量,相互幫助。

4.幼兒活動前製作自己的名片,報紙2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話題。

1.教師:你有朋友嗎,你是怎麼認識他(她)的?

2.教師:在幼兒園裏我們只認識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們去和大×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們會用什麼方法去交朋友?

3.教師和幼兒相互交流。

(二)兩個班結對,激發幼兒相互交朋友的願望。

1.初步討論結交新朋友的方法。

教師:我們這裏有兩個班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要找一個新朋友。怎樣才能交到新朋友呢?有哪些好辦法?

2.出示圖卡,提出找新朋友的任務:交新朋友的時候需要知道對方的姓名,還要和朋友一起遊戲,遊戲的時候兩人都能感到快樂。

(三)幼兒兩兩結伴,參加角色遊戲,教師觀察幼兒交友情況,鼓勵幼兒相互交往,並根據需要隨機指導。

1.教師:你們和新朋友相互認識時說了那些好聽的話?

2.教師:你交到朋友了嗎?他叫什麼名字?怎樣才能記住朋友的名字?

3.教師:相互認識後還可以說什麼做什麼?

4.教師小結:認識新朋友時,要禮貌地和別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紹,問問朋友的名字,還可以拉拉手錶示友好。

(四)瞭解和新朋友一同遊戲時怎樣做。

1.教師:你們剛纔玩了什麼遊戲?是怎樣玩的?開心嗎?

2.教師用說故事的方式說出剛纔觀察到的幼兒間相互商量及相互幫助的情景。

3.教師:你們倆玩了什麼遊戲?怎麼玩的?

4.教師小結:與朋友一同遊戲的時候,需要相互商量才能玩得開心。如果朋友遇到困難,我們該怎麼做?

5.再次結交一個新朋友,嘗試相互認識時的好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與朋友相互介紹。

(五)玩遊戲,體驗與朋友一同遊戲、相互商量的過程。

出示報紙,讓孩子和同伴交流運用材料玩各種遊戲的方法。

(六)教師小結交新朋友的方法,幼兒交換名片。

教師:今天交新朋友的方法還可以在以後遇到其他小朋友、上小學後遇到新同學時使用,相信大家能夠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現在與朋友交換自己的名片,再次擁抱,並說再見。

活動延伸:

1.利用遊戲、勞動等時間組織幼兒和交到的朋友一起活動。

2.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鼓勵幼兒結交更多的朋友。

活動反思:

我從這幾方面來總結和反思本次活動

1.教具的製作和使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本着簡單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個活動過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個、記錄表、鉛筆若干。教具雖簡單,但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孩子們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

2. 教育對象的選擇:活動的主題是“我會交朋友”,爲了拓寬孩子的交友範圍,我選擇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一開始我還擔憂孩子們會不會去與其他班的幼兒交往,後來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孩子們對於與其他班的孩子進行交往非常雀躍,這讓我深悟:教學要敢於嘗試。

3.遊戲的選擇:選擇“套圈”遊戲,目的是進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遊戲中有這樣一段歌詞是:“先套XXX,再套XXX,後套XXX呀”正好可以鞏固剛剛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時遊戲有一個角色的分配,這又讓幼兒學會了協商和合作,並且體驗了與朋友一起玩遊戲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主動交朋友的情感。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遊戲這兩個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商,不因對方是老師而拘謹。

本次活動由一位幼兒的一句問話:“老師,什麼是愛好?”讓我看到了活動的不足之處,“愛好”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太書面化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後在教學中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臺階。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農曆2月18日是花神廟會,這幾天張析雄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時談到了去廟會玩的事,小朋友都圍過來聽。有的還七嘴八舌的說什麼叫廟會?廟會裏有什麼?有沒有好吃的東西?有沒有幼兒園的大型玩具?你們家是誰帶你去逛廟會的,小朋友在角色遊戲時就和教師提出:“老師,我們來玩逛廟會的遊戲吧!我覺得廟會這個話題對孩子還是有吸引力的,由此我們邀請家長帶着孩子一同去逛廟會也生成了系列活動。

活動目標:

1.廟會是我們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我們家鄉的一種節日。

2.體驗和教師、朋友、家人一同逛廟會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向幼兒介紹什麼是廟會。

2.提出參觀前的注意事項。

3.與家長聯繫集合時間,出發地點。

活動過程:

1.參觀前對幼兒進行啓發性的談話,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向幼兒交待參觀時的注意事項。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逛廟會!你們想一想,廟會會在什麼地方開,廟會裏都有一些什麼?

幼:廟會在公園裏召開。

幼:廟會在五臺山體育館開。

幼:廟會在南湖廣場召開,哪裏經常搞活動。

師:那、你們想一想廟會是什麼樣子的?都有一些什麼?

幼: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幼:廟會還有許多的東西賣。

幼:你們來看呀這裏有豬、牛、羊買。

生成:原來小朋友對家禽類的動物也比較感興趣,教師隨機組織了幼兒進行了討論。

1.豬、牛、羊它們有一個大的名字叫什麼?

2.豬、牛、羊廟會怎麼有的賣?人們爲什麼要賣它們?

3.教師、家長,幼兒一起隨機討論。

4.繼續逛廟會。

生成:走在路上孫意小朋友發現了許多的鐮刀、鋤頭、釘耙、鐵鏟,小朋友都圍了過來,楊一凡媽媽說:“這是農具,是農民伯伯種田的,小朋友們又紛紛談論起來,因此我們生成——農具。

1.請家長介紹農具。

2.示範操作使用農具。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

幼:鐮刀、鋤頭、釘耙、鐵鏟。

師:你們知道怎樣使用,請你們試一試。

家:示範操作使用農具。

生成:當孫意的爸爸拿着各種農具進行示範操作時,許多小朋友對農具都產生了興趣,家長給幼兒都賣了一件農具,幼兒拿着這些農具興高采烈地到田野裏進行操作,於是我們生成了《美麗的田野》的親子活動。

活動評析和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進行之中,將教育有機地融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當中,在逛廟會時教師的問題巧妙地引出幼兒家長們積極討論話題,讓幼兒在自然狀態下進行參考交流,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並且瞭解到了許多我們教育教學中學不到的知識,通過這次逛廟會的活動調動了師生互動,家長與教師互動,家長與幼兒互動,生生互動,頗具教育價值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所有老人的節日,瞭解爺爺奶奶的辛苦,感受老人對他們的愛。

2、激發幼兒尊敬和關心爺爺奶奶的情感,願意爲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與一名幼兒的爺爺奶奶聯繫,並邀請其父母,請他們談談自己的經歷。

2、準備幾張與爺爺奶奶的合影照片。

3、排練情景表演:

(1)爺爺接送小朋友入園,離園。

(2)奶奶在摘菜,準備晚飯。

(3)爺爺生病了,躺在牀上休息。

4、準備皺紙、筆、信封等材料。

活動過程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九月九日是一個傳統節日,稱重陽節。在這一天,老人們會聚集在一起,談談他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們將感到非常快樂。因此,重陽節亦稱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節日。

2.請一幼兒家長談談自己的經歷,讓幼兒感受祖輩的辛苦。

(1)請爺爺奶奶談自己年輕時辛勤工作、養育子女的艱辛。請父母談上一輩對自己的關心、照料。

討論:爺爺奶奶辛苦嗎?爲什麼?

小結:爺爺奶奶真辛苦。

(2)請爺爺奶奶談談對小朋友的愛,平時是怎樣關心小朋友的。請幼兒藉助照片邊看邊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

討論:你喜歡你的爺爺奶奶嗎?他們是怎樣關心你的?

小結:爺爺奶奶真愛小朋友。

3觀看情景表演,激發幼兒願意爲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討論;這時你可以做什麼?

小結;我們也要關心爺爺奶奶,聽他們的話,讓他們開心。

4.每位幼兒自制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們注重孩子的體驗與感悟,在活動中孩子不僅能瞭解一些節日的習俗,體驗節日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整個活動的過程感受着濃濃的祖孫親情。應該說達到了較好的引導與教育作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內容,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讓幼兒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的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散文《微笑》、動物歡快的森林背景圖一幅;郊遊、歡樂舞的錄音帶;排練好生活情景;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題。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這麼好,你們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遊音樂,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出示動物歡快的多媒體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你們發現大森林裏的動物們怎麼樣?它們爲什麼這麼高興,究竟遇到了什麼快樂的事情呢?

師:我們一起在大森林裏仔細尋找一下,肯定會發現其中的祕密。

二、觀察畫面散文《微笑》的畫面內容,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1、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內容。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小鳥唱歌、大象幹活、小兔送信是爲了什麼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聽一聽小鳥、大象、小兔是怎麼說的?(邊看動畫邊聽)

誰聽清楚了它們說的話?願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2、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後半段內容。

(出示小蝸牛着急的表情圖)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蝸牛的表情怎樣?讓幼兒學一學。你認爲小蝸牛爲什麼着急?你平時着急過嗎?

小蝸牛也想爲朋友們做些事情,讓朋友們高興,可是它能爲朋友們做些什麼呢?誰願意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思維)

我們看看小蝸牛想的是什麼辦法呢?(看畫面,聽錄音。從一天,一羣小螞蟻……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高興呀!)

讓幼兒說說小蝸牛想到的什麼辦法。

怎樣才能把微笑送給朋友們呢?請小朋友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吧?小蝸牛自己是怎麼做的?小蝸牛看到朋友們快樂它自己心裏怎麼樣?

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樂嗎?師生互相微笑,幼兒互相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現在我們再在森林裏仔細看一看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是怎樣讓朋友們快樂的,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3、操作課件,全文欣賞,完整感知。(鼓勵幼兒輕聲跟讀)

4、鼓勵幼兒說出誇獎動物的話,感受到讓別人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

師: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都願意爲朋友們做事,讓朋友們快樂,那你想對它們說句什麼話呢?

5、扮演角色,想象森林裏動物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師:森林裏除了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爲別人做事讓朋友高外,還有許多動物它們也在想辦法讓朋友們快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扮演森林裏的小動物,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用你的動作、表情、或說句話來表示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好嗎?

(幼兒選擇頭,進行表演)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一說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三、遷移經驗,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1、情景表演,讓幼兒說一說怎樣讓他們快樂。

(1)媽媽工作回家感到很累,小朋友怎樣讓媽媽快樂。

(2)小朋友在幼兒園感到孤單,怎樣讓他(她)快樂

(3)老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做事情也不方便,怎樣讓老爺爺快樂。

2、平時你在家裏、幼兒園或別的地方關心過別人嗎?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3、實踐活動:讓客人老師快樂。

師:小朋友,你們關心了別人,看到別人快樂,你們心裏感到怎樣?我們一起跳個快樂舞把我們快樂的心情表達出來。

四、隨音樂跳快樂舞,表達快樂心情。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幼兒園找一找,哪些事情適合我們去做,可以讓別人。(隨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我覺得利用這次活動足進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助人快樂的良好品德習慣,並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能瞭解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幼兒帶到園內在外面進行“微笑”的遊戲活動。這節課上幼兒的積極性和感興趣很好,還有很好的配合這節課的順利完成。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自我介紹等活動,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活動流程:

遊戲導入——自我介紹——談論

(一)遊戲導入

1、師:我們來玩個有趣的遊戲,遊戲的名字就叫《請你猜猜我是誰》,老師收集了很多我班小朋友的照片,看看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誰?

2、師:他是誰?你是怎麼猜出來的?他有什麼特點?(從聲音)3、小結: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長得和自己完全的一樣的。

(二)自我介紹

1、師: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它獨特的長處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

2、師:就像我們班的沈雲有的時候雖然很調皮但它又時很熱心的幫助我們小朋友,就像那天我們在玩海洋球的時候他能去幫着我們擺鞋子,他的熱心這就是他的優點。

3、師:誰願意把自己的獨特的優點介紹給大家?你有什麼特長啊,唱歌、跳舞都可以的……

(三)談論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可以每一個小組的來討論一下,和你們小組的小朋友說說你還有什麼優點我們大家不知道的。

2、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的優點,小朋友要相信我們都有一些自己有而別人沒有的優點,老師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夠交更多的朋友,你們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將來爲我們的祖國,爲人類作自己的貢獻。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以遊戲“猜猜他是誰”爲基本形式,教師通過形象直觀性、趣味性的實物投影儀,將幼兒熟悉的小朋友展現在同伴面前,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取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調動了幼兒觀察、比較、聯想、判斷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對隔近友愛的態度。本活動以“獨特的我”爲主題,開展了幼兒自我認識、評價、對同伴的認識、對同伴的評價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意識,養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兒良好的人際關係。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調查活動是新課程主題背景下的一種主要的特色活動方式,它可以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尋找、觀察、記錄,主動獲取一些關於主題內容的知識,通過與同伴的交流,提高幼兒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和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身心。從幼兒的心理髮展特點看,他們天生就好動,對運動有着濃厚的興趣。根據幼兒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大班幼兒調查活動“生活中的運動”,從尋找人們日常生活活動中的運動方式人手,在幼兒自主調查的基礎上,爲幼兒創設相互交流、討論的機會,將幼兒收集到的關於運動的經驗,在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中進行整理和歸納,加深幼兒對運動的瞭解與認識;通過觀察、採訪等環節,讓幼兒知道人人都需要運動,運動有益於健康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知道運動有益於健康,引發參加運動的興趣;

2、在說說、看看、動動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能大膽地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知道的運動,能與同伴分享、交流對運動的認識。

活動重點

能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所知道的運動,知道人與運動的關係。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長的指導下完成調查記錄表;邀請一位愛好運動的老奶奶;相關圖片、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活動導人。

教師運用簡短的語言直接引出主題。

2、交流調查情況。

(1)教師引導幼兒依據調查表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交流。

師:你找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運動?是在哪裏找到的?(教師將幼兒的調查表展示出來)

(2)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自己調查到的運動。

(3)給不同的運動貼上標誌(家裏、比賽場、小區、公園、幼兒園、健身房)。

(4)小結:運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幼兒園,有的在運動場上,有的在健身房,生活中到處都有運動。

分析:交流分爲集體交流和個別交流兩種形式。在集體交流中,教師特別注重提升一些新的經驗,比如學習一些動作並瞭解與運動有關的人,如姚明、劉翔等;在個別交流中,教師應加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方面的教育,如不在馬路上玩滑板車等,使幼兒在分享同伴資源的同時,加深對運動的認識和了解,如運動中的安全問題、自我保護方面、體育知識等。交流結束後,教師對這些運動根據場所的不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從而讓幼兒意識到運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進行,並讓幼兒展示自己的調查表。通過展示,幼兒直接感受和了解了生活中到處都有運動的含義。

3、幼兒講述活動。

(1)師:你會什麼運動?

(2)師:哪些人需要運動?爲什麼?

(3)小結:運動是要堅持的,人人都可以參加運動。

分析:教師設計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從幼兒自身運動開始討論,將第一環節得到的運動經驗與他們自身相聯繫,引導幼兒討論“我會什麼運動”,在幼兒的講述中激發其參與運動的興趣。第二層次,從自身的運動遷移到其他人的運動,通過討論“哪些人需要運動”,使幼兒知道人人都需要運動。這個環節教師還可以提升一些關於運動的知識,如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可以調節情緒等。

4、觀看老奶奶的表演,並採訪老奶奶。

(1)鼓勵幼兒能大膽地詢問老奶奶關於參加運動的問題,瞭解人們喜歡運動的原因。

(2)小結:不同的人適合參加不同的運動。

分析:通過採訪,鼓勵幼兒大膽提出關於運動的疑問,提高幼兒的提問能力。通過老奶奶的回答,讓幼兒知道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運動,教師可進一步提出新的活動任務,體現活動延續性。

5、提出任務。

請幼兒調查哪些運動適合小朋友,哪些運動不適合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