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集合10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集合10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視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動設計卻仍然不多見。在一次興趣組活動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時候,問起:如果碰到壞人你該怎麼辦?孩子們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預料:孫悟空、奧特曼等動畫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這讓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擔。偶然的機會,和他們又聊起《幼兒畫報》裏的故事,有個孩子介紹了“電梯裏有隻大熊”的故事,並且很認真地補充說:紅袋鼠碰到壞人很勇敢的!於是就萌生了將此活動設計成一個安全教育活動的念頭。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集體討論活動,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看法,並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安靜地傾聽、獲得啓發。

2、通過看VCD、討論等活動,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知道在單獨情況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時應該具有的警惕性行爲。

3、在扮演等活動中感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險時能夠想辦法應對的勇敢精神。

4、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畫報》圖書若干冊、配套贈送的VCD故事、幻燈T課件、隨機圖片(如一個人在家、遇到過分熱心的人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遇到了陌生人,怎麼辦?

(幼兒都知道要警惕,不給陌生人開門等,給幼兒心理上作好的鋪墊)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園裏、電梯裏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個人,那會有什麼危險?你會怎麼辦?

(出現問題情境)

二、欣賞與理解故事“電梯裏有隻大熊”

1、導語:有一隻紅袋鼠,他一個人乘坐電梯時,在電梯裏碰到了一個陌生人,他會怎麼辦呢?

2、欣賞動畫片

3、理解故事

(1)紅袋鼠碰到了誰?(一隻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

(2)紅袋鼠心裏是怎麼想的?(害怕大熊會綁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賣自己)

(3)他是怎麼做的?(想辦法救自己:讓電梯每層都停下來,如果看到人就大聲呼救)

(4)假如你也在場,你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將問題從動畫片拋向幼兒自己)

(5)熊奶奶對紅袋鼠說什麼?(肯定自救的積極行爲)

(6)你看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

三、觀看幻燈、討論

1、出示幾種場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給你吃東西等等,請幼兒討論應該怎麼辦?

將一些正確、合理的方法用簡單的動畫表示出來。

2、分組討論:請幼兒自由結伴,自選一種場景,將合適的做法畫下來。

3、交流相互之間的發現:展示各組的畫,相互介紹

四、活動延伸

1、兩人結伴閱讀故事“電梯裏有隻大熊”,回憶並討論,說說紅袋鼠還可以怎麼做?如果你也在電梯裏,你會怎麼辦?

2、故事表演:幼兒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開展《電梯裏有隻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動。鼓勵幼兒進行創編,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將故事的場景、情節進行改編,從中獲得相應的自救知識。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孩子們非常的喜歡,孩子們瞭解到更多的關於使用電梯的安全知識,並結合自己家裏所住的樓房是不是有電梯的話題進行的討論,孩子們說出了很多安全使用電梯的好方法,還滲透了關於文明禮儀方面的小知識,如:孩子們說見到爺爺奶奶上電梯怎麼辦?見到養狗的人帶着狗上電梯怎麼辦?當人多時怎麼辦?當遇到有人問路怎麼辦等?總結出不能夠把手、腳夾在門縫裏------孩子們的問題真的是很多,暢談起來也很激烈,通過今天的談話活動,孩子們也能夠學習到自我保護的方法,家長們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滲透關於安全教育,讓孩子們都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

小百科:電梯是指服務於建築物內若干特定的樓層,其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於水平面或與鉛垂線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軌道運動的永久運輸設備。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瞭解火的基本知識和安全反火常識,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做到不隨便玩火。

2、認識常用的安全反火標誌,並能根據自己已有經驗設計製作安全標誌。

活動準備:

1、大張的常用安全反火標誌圖,火柴一盒。

2、幼兒用的小標誌若干。

3、白紙、油畫棒或水彩筆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擦燃火柴,引出話題:

請幼兒分組以"火"爲主題進行討論後,由小組代表講述討論結果。

(二)、自制幼兒參觀安全反火標誌欄。

讓幼兒一邊看一邊討論標誌內容、作用、在什麼場合出現等。

(三)、識標誌競賽:

將幼兒分成四組,教師做主持,競賽內容如下:

1、說出標誌名稱;幼兒人手一份小標誌圖,要求幼兒看圖說出標誌名稱;

2、給圖片貼標誌:讓幼兒根據出事的圖片內容,選擇響應的"嚴禁煙火"、"當心火災"、"安全出口"等標誌圖貼上各組可搶答,答對者獎紅旗一面,以紅旗多的一組爲勝;

3、宣佈小姐或獎情況。

(四)、設計製作安全標記:

1、請幼兒以小組爲單位,幫助幼兒園設計製作安全標記。

2、教師觀察知道,並提供必要的幫助。

在幼兒設計製作時,教師事實知道:幼兒園有哪些地方需要貼安全標誌?貼上去提醒人們注意什麼?應該怎樣設計繪畫標誌?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設計製作的安全標記,貼在幼兒園的相應位置,也可與教師一起佈置成標誌展覽,讓幼兒互相交流講述標誌的名稱、內容、作用等。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發生火災時的求救方法及幾種自救方法。

2.教育幼兒不玩火,掌握自救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鍛鍊幼兒遇事不慌、不怕危險和困難的勇敢精神。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明確知道火警的報警電話,知道兩種以上逃生自救的方法。

2、難點:掌握自救知識,積極參與消防自救演習,在逃生中能與同伴良好的合作和互助。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電話、每個小朋友一塊毛巾。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消防車叫聲:(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聽,這是什麼聲音?學一學消防車的叫聲。

2.你在哪兒聽到過消防車的聲音?

3.消防車開來了,發生什麼事啦?

二、基本部分。

(一)觀看火災掛圖:(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積極發表的能力)

教師:你看到什麼啦?引導幼兒講述:

1.房子着火了,火勢很大,黑煙滾滾。

2.有的人很勇敢,自己想辦法,離開火災現場。

3.有的人在撥打火警電話求救。

(二)如果你在失火的地方,你會怎麼辦呢(幼兒相互討論,說出自救辦法)

1.打"119"火警電話。

2.喊大人來救。

3.用溼毛巾捂住嘴、鼻子,用溼的衣服頂在頭上,彎腰跑出去。

(三)引導幼兒詳細瞭解自救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們講得對,在發生火災時,我們可以撥打火警電話119,可以趕緊離開現場到鄰居家呼救,還可以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濃煙薰着暈倒,走安全出口等。"

2.但怎樣逃生才安全呢?剛纔我們小朋友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打火警電話"119",那應該怎樣正確的撥打"119"呢?

(1)播放課件,幼兒觀看正確的火警報警方法。

(2)現在張老師扮演消防員,你們誰來試試來打電話呢?(幼兒試打電話)(3)教師小結:我們應該記住撥打火警電話時一定要講清楚你家的正確地址、着火物品、這樣可以讓消防員們迅速趕到你家來滅火。小朋友不要隨便打119電話。

3.我們打完電話後應該積極的自救。有哪些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課件。誰來講一講你看到的好辦法?(幼兒講自救方法)

4.教師小結:當遇到大火時先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減少煙霧中有害氣體對人的侵害。要蹲下身體向外走,不要慌張,逃離火場,要沿着牆走尋找安全出口。

(四)自救演習,增加幼兒對自救方法的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合作與互助。

1.教師:我們大家說了這麼多的好辦法,想不想來試一試。。

2.幼兒演習。提醒幼兒不必慌張,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出門時學會合作,有先有後,按次序出去。

3.演習結束:回到座位,評價幼兒。

三、結束部分活動結束,小結幼兒表現。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在家長的幫助下,根據自己家裏的地形找一條火災發生時的逃生路線,並模擬一次逃生演習。

活動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寧。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後的火魔,正窺視着我們。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爲灰燼,可以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對於火,幼兒缺乏相應的防火知識和能力。因此,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強幼兒防火安全教育至關重要。 活動開始,通過看火災錄相及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使幼兒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並讓幼兒通過觀察、思維、想象,自主做出判斷,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爲幼兒一生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最後,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自救知識、技能。總之,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當然,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對中班年齡普遍偏小的特點,把握不到位,活動難度稍有些偏大。在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互助合作方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點和不安全因素。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3、使幼兒明白不亂動成人物品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塊紅布、口紅、農藥瓶子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課前律動:

教師:小朋友們好,下面請小朋友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來做手指遊戲!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來。)

(二)激趣導入

1、教師將一小塊紅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裏,讓幼兒觀察,並提問瓶中的紅布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這塊布變成了白色。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知道爲什麼它變成了白色?

幼兒:想。

教師:今天,老師就帶着小朋友們來揭開這裏的奧祕。

2、出示消毒液教師:剛纔試驗中的紅布就是被這瓶液體改變了顏色,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

幼兒:消毒液。

教師: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麼你們知道消毒液的特點和作用嗎?

幼兒:用它可以消毒。

教師小結:消毒液是一種無色的液體,但它有一種很刺鼻的氣味。人們可以用它來消滅有害的細菌。而且它的腐蝕性也很強,所以小朋友們不能隨便亂摸。

3、出示口紅教師: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

幼兒:老師手中拿的是口紅。

教師:xx真聰明,你們看見過誰用過?

幼兒:媽媽。

教師:那她把口紅塗在哪裏啊?

幼兒:嘴上。

教師:那你們可以用大人的口紅嗎?

幼兒:不可以。

教師小結:口紅是一種化妝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質。你們的皮膚還很嬌嫩,如果塗抹口紅的話,會引起中毒。

4、出示農藥圖片教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

幼兒:農藥教師:你們知道農藥的作用嗎?

幼兒:不知道。

教師:那麼就由老師來告訴大家吧!農藥也是一種液體,它可以用來殺死蟲對莊稼有害的蟲子。如果人類接觸到它的話,有時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四、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小朋友們認識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們要遠離這些有害物品,不去觸摸。

五、活動延伸

回家之後,問一問家長還有哪些物品對身體有害。我們下節課請小朋友再說一說。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瞭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麼?它用來幹什麼?

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麼?

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爲什麼?

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捨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什麼汽車,同伴帶的是什麼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小百科:簡單地說,就是搭乘別人的車出行。分爲免費和收費兩種。免費搭車,在國內一般發生在熟人之間,如同事、親戚、朋友。在國外,更多地在陌生人之間出現。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在人們的生活中自護,自救的安全教育應廣泛。小朋友生活在幸福的溫暖的家庭裏,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事要注意和小心對待,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幼兒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救的意識。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能瞭解並提高防火意識。

2 認識滅火器和簡易滅火方法。

3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 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重點難點

1、重點:火災的危害。

2、難點:如何讓幼兒有自護,自救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火警電話圖。

2 逃生路標圖。

3 各種救火,滅火,火災圖。

4 滅火器。

活動過程

1 猜謎“火”的的遊戲

師:“紅彤彤,一在蓬,見風它就兇猛,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小朋友猜猜它是什麼東西?”

師:“它是紅色的,而且沒嘴它什麼都能吃。”

師:“還有就是它怕水不怕風。”

生:“老師,它沒有嘴怎麼吃東西啊?”

生:“老師,那它有沒有老虎兇啊?”

生:“老師,爲什麼它怕水不怕風啊?”

通過猜謎遊戲互動,可以讓小朋友開動腦筋,積極發現問題,能和老師互動解決問題。

2 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過程一提問

師:“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一環節先讓幼兒自己想想,這時“我”應該怎麼做?)

過程二瞭解

師:“小朋友,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先要報警對嗎?那麼報警電話是多少呢?”(向幼兒展示“119”的卡片,讓幼兒知道報警的電話是多少)

師:“那報警後我們自己怎麼辦呢?”

“逃生,對嗎?”(出示安全出口標識圖)

師:“接下來我們自身安全後,應該滅火了是不是?”(展示滅火器圖,告訴幼兒如何使用)

最後再重複講述現實中會發生的一些火災事件,並教育幼兒要懂得保護自己,並且不能玩耍一些容易導致火災發生的事,如生活中的火柴,打火機之類的危險品。

教學反思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瞭解到火災的危害,也都能積極的提問出自己的'疑問,但由於幼兒的理解力還不夠的原因吧,在展示真實的滅火器時他們只知道要壓把手,總的來說收穫還不錯,希望在他們認識到火災的危害後能對自己的自身安全形成保護意識。

由於自己的專業可能有些地方傳達得還不夠吧,在以後的工作我一定先多方瞭解以補自己的不足!

小百科:火災(huǒzāi)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新的標準中,將火災定義爲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知道他們的含義。

2. 運動觀察、描述等方法感知安全標誌的特徵,並進行簡單的歸類。

3. 感受安全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 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標誌。

5.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 幼兒操作材料,教學掛圖《有用的安全標誌》。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如安全出口指示安全標誌。

2. 創設模擬情境

3. 準備一些卡片、標誌筆

4. 幼兒和家長事先收集一些安全標誌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幼兒參觀幼兒園裏教室、廚房、戶外場地等場所,發現那些地方可能有危險。

教師:今天在幼兒園參觀,請你們看看這些地方有沒有危險

教師總結參觀中發現的可能的危險,讓幼兒說說怎樣才能預防這些危險,引出安全的話題,體驗安全的重要。

2. 出示安全標圖,師幼觀察標誌圖片的特徵,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

教師讓幼兒展示事先收集的安全標誌圖片,說說自己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那些安全標誌,這些標誌出現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意思。

教師出示幼兒操作材料或教學掛圖《有用的安全標誌》,瞭解生活中有許多標誌和我們的安全有關。

分別出示常見的幾種安全標誌,引導幼兒觀察其特徵,熟記標誌意思。

教師總結:安全標誌的特徵和含義

爲了預防一些危險的事情,於是有了安全標誌,他可以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外出要學會觀察周圍環境中的安全標誌。

(讓幼兒說出標誌的外形特徵有什麼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設計代表什麼意思)

3. 設計幼兒園各個場所的安全標誌,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幼兒操作設計幼兒園戶外場地、教師裏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的安全標誌。

教師:你們覺得我們剛纔參觀的戶外場地,教師裏有那些地方可能有危險、你們可以設計一些安全標誌,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安全。

4. 展示幼兒設計的安全標誌,通過標誌的設計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師:將你們設計的安全標誌貼在幼兒園戶外場地和教師裏,提醒大家看標誌知道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要小心的地方,還有一些行走路線的方向等。

活動延伸:

家長平時帶幼兒外出遊玩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一些標誌符號,增強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活動中也很注重這方面的教育。煤氣的使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須品之一,幼兒的好奇心較強,總對一些不熟悉的物品充滿了探索欲,煤氣的正確使用,關乎着我們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我們開展了這次的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煤氣的作用和危險性,知道人在煤氣中毒時,會產生的一些生理反應。

2、遇到煤氣泄漏時知道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煤氣瓶一個(仿真玩具)。

2、煤氣泄漏和爆炸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認識煤氣瓶、煤氣爐和管道煤氣,瞭解煤氣的用處

1、教師出示煤氣瓶,提問:這是什麼?小朋友家裏使用煤氣嗎?你們家的煤氣是從哪裏來的?煤氣有什麼用?

2、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我們家用的煤氣有兩種,一種是管道煤氣,一種是瓶裝煤氣。

它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例如:能燒水、燒飯、燒菜、煲湯等等

二、觀看視頻,瞭解煤氣的危險性。

1、教師:煤氣的用處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確的使用煤氣,煤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

2.觀看有關煤氣使用的視頻,使幼兒初步瞭解在哪些情況下,會發生漏氣或爆炸事故。

3、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談談煤氣造成的危險性有哪些?

剛纔小朋友看到視頻時,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情?(漏煤氣、爆炸了)

教師小結:在使用煤氣煮東西時,成人不能沒關閉煤氣爐開關就離開。小朋友年齡小,不能私自去廚房玩弄煤氣爐。

三、組織幼兒討論,知道安全使用煤氣的方法以及發生以外後的自救方法

1、怎樣安全使用煤氣。

2、怎樣知道漏氣了?如何辨別呢?(漏氣了會有難聞的氣味;會吱吱的聲音……)

3、我們人體吸進了這些有毒的會有哪些反映呢?

(會頭暈、會呼吸不了、會暈倒……)

四、教師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重點講解幾個問題。

1、當成人在廚房使用煤氣烹飪時或時成人不在時,小朋友都儘量不到廚房裏玩耍。

2、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隨便動煤氣竈的開關。

3、如果聞到煤氣味時,要及時提醒家裏的成人。

4、當煤氣泄漏嚴重時,要及時的從安全通道離開,不乘坐電梯不按門鈴。到達安全地方時打119報警。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該活動幼兒還了解到安全用氣的必要性,知道煤氣的好處與危險,懂得不私自到廚房玩煤氣爐開關。瞭解正確使用煤氣方法以及遇到煤氣泄漏時的自我保護方法,避免危險的發生。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大部分孩子不認識斑馬線,不知道斑馬線的意義,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活動,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們知道斑馬線的意義,從小就具備較強的交通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

2、理解斑馬線的意義和重要作用。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斑馬線

2、難點: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紅綠燈的作用(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基礎)

2、斑馬線的圖片;道路交通中斑馬線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1、引入

活動開始時,從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汽車入手:“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汽車嗎?”

2、認識斑馬線

隨後,展示幻燈片(畫面上有一條斑馬線,線的旁邊有一個紅綠燈,斑馬線前面有很多汽車停着)(之前有畫過紅路燈,瞭解了紅路燈的意義),引導幼兒說說看到的圖畫,老師:“爲什麼車都停了?”“紅燈了”老師:“紅路燈前有什麼?”“斑馬線”引導幼兒說說斑馬線的作用,有的說:“我和爸爸、媽媽過馬路時都是走斑馬線的。”有的說:“不走斑馬線會被撞到的。”……

3、斑馬線的重要作用

接着和幼兒一起討論斑馬線的外表:由很多白色的長條形組成,人走在上面很醒目……,走斑馬線是遵守交通規則的表現。(不走斑馬線,就等於在班級上不遵守紀律,不是好孩子的)

如果有孩子提出喜歡五顏六色的“花”斑馬線,可以先畫出來,然後告訴大家:白色的斑馬線就是爲了讓司機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在上面行走,“花”的斑馬線反而不能明顯的突出行人。

4、學畫斑馬線、遊戲

我在黑板上畫出紅綠燈、斑馬線的同時,鼓勵孩子們一起先在紙上畫,然後在教室的活動區內,老師畫一副斑馬線,請幼兒用手做方向盤開車,老師說“紅燈”時就停車,另外幾個小朋友從斑馬線上走過……玩完一次後換老師來做“車”,老師開車,孩子做紅路燈,一起玩遊戲。

最後是幼兒在紙上畫斑馬線,老師鼓勵幼兒在畫紙上自由添畫,如:汽車,花,太陽,小鳥……。

教學反思

反思一:尊重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放開思維大膽想象。

小班的孩子正處於對顏色的認識期,因此幼兒在討論斑馬線的顏色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開心的事,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並被老師畫出來,進一步引發了幼兒對顏色的興趣,,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而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更沒有硬性對孩子強調斑馬線就一定是由白色的長方形組成,我覺得幼兒的想象力和興趣是藝術活動最爲難得的要素。

反思二:遊戲中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環節中,我都會適當的加入一些遊戲性的活動,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玩開車遊戲時孩子是非常的感興趣,所有的幼兒都願意徒手在空中畫斑馬線,利用遊戲進行繪畫活動,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練習演變愉快的活動體驗,讓幼兒對繪畫更加感興趣。

反思三:發揮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在幼兒繪畫前,我常常會引導幼兒自由添畫,但要先完成本課的主要內容,這樣不會忽視了本節課的重點。如本節課主要是畫斑馬線,那麼幼兒就必須先畫好斑馬線後才能在畫紙的周圍添加上自己喜歡的裝飾品,對我來說,我希望孩子不要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我希望孩子是處於主動的興奮狀態,那樣畫面纔會讓人覺得驚喜,孩子的想象力遠遠超出我們成人的想象,如果樣樣都限制了孩子,得到的結果是每幅畫都幾乎相同的,孩子就像機器一樣完成老師的“作業”,很少有想象的空間。

小百科:人行橫道指的是在車行道上用斑馬線等標線或其他方法標示的規定行人橫穿車道的步行範圍。是防止車輛快速行駛時傷及行人而在車行道上標線指定需減速讓行人過街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鍊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躲雷雨閃電的情景場地佈置(即遊戲場地):大樹一棵、電線杆一條,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掛在場地的房頂上面飄落下來;情景演習的準備:電燙鬥一個,一件破了一個洞的衣服;小兔子頭飾、木籃子各40個;音樂《下雨了》。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今天,黃可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裏。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黃可芳的家裏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纔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纔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裏?

3、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裏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2、小帥哥又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帥哥誰做得對呢?請幼兒自由討論,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杆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溼的地方。

六、情景演習:突然在黃可芳家裏的一個角落裏冒出一陣陣煙和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七、與幼兒一起討論應該如何安全用電。

1、尋找出冒煙的苗頭,找出原因。

2、與幼兒一起討論在家該如何安全用電?請幼兒各抒已見,這時候,要運用靈巧的引導語言來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對事情的判斷力。

3、老師小結該如何安全用電:

(1)、不玩弄電器的插頭,需要時請大家幫忙插和拔。

(2)、不用溼手觸摸電源開關。

(3)、在沒有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按動電器上的旋鈕及各種鍵,有的家電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隨便亂動。

(4)、注意節約用電,要隨手關燈,沒人時不開燈,電視看完要及時關掉。

八、表演遊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

播放音樂《下雨了》,兔媽媽和兔子們隨着輕快的音樂採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媽媽和兔子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活動反思:

1、幼兒對安全用電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兒都有這方面的經驗,這說明,家長們在家都有教育幼兒如何安全用電。

2、幼兒對參與表演性質的遊戲非常感興趣,幼兒在玩中學得更好、更快。這個活動環節如此吸引幼兒,應該讓幼兒多玩幾次遊戲,在以後的戶外活動中,要安排插入這個遊戲讓孩子們玩。

3、幼兒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進步,並且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也提高了不少,這真是可喜可賀,我發覺孩子們在玩中、在動態中更有積極性,更能發揮他們自己潛在的能力,思維都變得活躍而富有前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