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模仿小魚、小鳥、螞蟻和青蛙的運動方式,發展動作的協調、靈活性。

2.體驗與同伴在一定範圍進行追逐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魚、小鳥、螞蟻、青蛙動物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2個。

2.場地佈置:在場地四角分別放4張椅子,分別掛上小河、鳥窩、草地、池塘的圖片,代表動物們的家。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自由選擇動物頭飾,四散站立在場地上,做準備活動。

2.幼兒相互介紹並模仿自己所扮演得小動物。

3.引導幼兒按照所扮演得小動物的運動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遊戲“小動物找家”。

(1)教師引出遊戲情節:“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一起來玩遊戲吧。”幼兒扮小動物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活動。教師扮大灰狼出現,“小動物”按自己的運動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遊戲規則:“大灰狼”出現後繼續按所扮動物的運動方式“回家”。

(3)每次遊戲結束後,教師進行小結,表揚能遵守遊戲規則的幼兒,提醒個別幼兒在“大灰狼”出現後能繼續按規則遊戲。

(4)幼兒交換頭飾,大灰狼由多名幼兒扮演,以提高遊戲難度。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繼續玩遊戲“小動物找家”。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幼兒期是形成健康行爲的有利時期,此時幼兒對人體缺乏足夠的認識,自我保護能力較差,需要成人爲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和保育,以使幼兒形成有益於終身的健康行爲方式。健康活動《愛吃糖的老虎》內容生動有趣、寓意深刻,通過故事的形式教育幼兒愛護和保護牙齒。活動運用多媒體課件及遊戲的方式,培養了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二、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針對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啓發幼兒瞭解牙齒的功能和齲齒的危害;

2、通過幼兒自身的知識經驗和探討活動相結合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促進身體健康;

3、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瞭解牙齒的功能和齲齒的危害。難點爲教育幼兒如何保護牙齒。爲使活動呈現知識性、趣味性、操作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西瓜、(齲齒)漢字、牙齒模型、小鏡子、牙刷、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兔子頭飾一個

三、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的組織形式是以集體討論爲主,分組操作爲輔。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兔子醫生形象貫穿始終,用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了視聽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並以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達到科學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使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發展,從中瞭解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我還運用體驗法、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想一想、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玩一玩,促使幼兒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約2分鐘)

1、以吃西瓜的方式引起幼兒對牙齒的興趣。老師扮兔醫生說:“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爲你們準備了甜甜的西瓜,請你們一邊吃一邊想,你是用什麼把它咬碎的?”(牙齒)

2、在幼兒回答後出示牙齒模型,讓幼兒說說牙齒的樣子及作用。使他們知道方方的牙齒可把食物切斷、嚼碎,幫助我們吸收營養,使身體長的結實健康。

(此環節幼兒通過親自體驗,進一步瞭解牙齒的作用。教師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

(二)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危害(約15分鐘)

1、兔醫生(師):“健康的'牙齒使小朋友看起來更好看,健康的牙齒有時也會變的不健康,連威武的老虎也會得牙病,你想知道爲什麼嗎?”請小朋友觀看多媒體動畫片《愛吃糖的大老虎》。

(課件的演示激發了幼兒的學習慾望,可以直觀輕鬆的理解內容意義。)

2、幼兒邊看邊思考回答問題

觀看動畫(一)後進行提問:狐狸爲什麼害怕大老虎?(請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給予鼓勵。)

觀看動畫(二)後進行提問:狐狸是個狡猾的傢伙,它一定會想辦法對付大老虎,它想什麼辦法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回答)

觀看動畫(三)後引出問題: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老虎的牙齒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觀看動畫(四)後老師小結:小朋友們聽的真仔細,說的也很好,它每天吃糖,還不刷牙,糖在口腔中變成了酸,把牙齒給腐蝕掉了,成了沒有牙齒的老虎,狐狸不再害怕它了。

(剛纔看多媒體課件這一環節,依據《綱要》要求,給幼兒創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充分挖掘幼兒的思維能力,教師起到了引導和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的作用,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齲齒的原因。)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皮膚的功能,對認識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通過觀察,瞭解皮膚,注意保護皮膚的清潔並使皮膚儘量不受到損傷。

3、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張。

2、放大鏡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皮膚。

(1)教師:你們知道我們身體最外面一層表皮是什麼嗎?請你找一找,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有皮膚?

(2)觀察認識皮膚。

提問:皮膚摸上去有什麼感覺?皮膚看上去是什麼樣子的?皮膚上有什麼?(汗毛)用放大鏡看一看,皮膚又是什麼樣子的?你的皮膚是什麼顏色的,你見過什麼顏色的皮膚? 出示掛圖,觀察皮膚的剖面圖以及不同膚色的兒童,直觀感受皮膚組織的構成和不同人種的膚色。

2、通過自身的體驗和幼兒討論瞭解皮膚的作用。

(1)摸摸自己的臉、拍打自己的皮膚,你有什麼感覺?

(2)讓幾名幼兒去冷水池洗手,提問:當你洗手時有什麼感覺?

(3)讓幼兒去摸摸自己身上的衣服,摸摸桌子和椅子,說說自己的感覺。

(4)你身體哪些地方的皮膚最怕癢?讓幼兒說說,再撓一撓,還可以和同伴一起相互撓一撓,感知體驗皮膚癢癢的趣味。

(5)如果尖銳的東西劃傷了皮膚,會怎樣呢?

(6)人如果沒有皮膚行嗎?

小結:皮膚在我們人體的最外層,具有保護人體的作用。還能調節體溫和接受感覺,就好像我們穿了一件奇妙的衣服。如果沒有皮膚我們就沒有冷、熱、癢、疼痛等感覺;天熱了,皮膚可以排汗、散熱,天冷了,皮膚上的毛孔會緊縮,不讓冷空氣進入身體。

3、啓發幼兒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怎樣保護我們的皮膚。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教師小結:皮膚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1)經常清洗皮膚,例如:洗臉、洗手、洗澡、洗頭等。

(2)要勤換衣服,保持皮膚乾淨。

(3)尖銳的東西不去碰,防止戳傷或劃傷皮膚。

(4)夏天穿短衣衫,走路要小心,儘量不摔跤,防止跌傷皮膚。

(5)冬天天冷,要戴手套,穿厚衣服,以防凍傷皮膚,還要每天搽點護膚油,不要讓皮膚太乾燥。

(6)蚊蟲叮咬,髒東西不要碰,細菌也會使你的皮膚紅腫或長疙瘩等。

(7)平時加強鍛鍊,使皮膚更健康。

(8)如果你的皮膚不小心破了,要及時擦藥和包紮。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百科:皮膚:皮膚指身體表麪包在肌肉外面的組織,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擔着保護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等功能。皮膚覆蓋全身,它使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快樂口袋》是篇格調歡快、充滿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裏的裝滿小動物快樂的"神奇口袋"不但讓小動物們充滿友愛、快樂,還能幫助小動物們克服困難、重新找回快樂,它生動、有趣、充滿愛心的情感主題,既讓幼兒在聽賞中着迷,又留給了幼兒思考問題的空間,還能讓幼兒很直觀地明白快樂是什麼,快樂究竟在哪兒?活動中教師首先運用直觀教學法導入課題使幼兒對"快樂口袋"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一定的具象認識,然後通過形象的講述故事和層層遞進地提問幫助幼兒快速的理解了的故事內容。幼兒欣賞並理解作品之後已將自己完全融入故事情境之中,這樣教師便順水推舟地過渡到遊戲環節,讓幼兒對着實物"快樂口袋"說說自己的快樂,這時幼兒便說出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豐富多樣的快樂事兒,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活動目標:

1、體驗開心快樂。

2、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

活動準備:

1、製作一實物"快樂口袋"

2、自己喜歡的照片

3、故事圖片重難點分析:

重點:創設寬鬆的心理氛圍,通過活動體驗開心快樂。

難點:引導幼兒理解分享的含義,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

活動過程:

一、問問——————設置疑點,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快樂口袋",提問並導入課題。

教師:"老師這兒有一個神奇的口袋,你們看,口袋上有什麼呀?"——————引導幼兒觀察口袋上有關快樂的畫面。教師:"哦,是開心的笑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口袋裏裝了什麼。"老師取出袋內照片,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照片。照片裏都有誰?當時你在做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還能用什麼方式表現你的快樂呢?(請幼兒唱歌或跳舞)教師:小朋友帶來的都是開心、快樂的照片,那除了開心的笑,還有什麼表情呢?(還會哭、會生氣)生氣的時候什麼樣子,請幼兒表演一下。那生氣、哭鼻子和笑哪個好呢?(笑)笑起來很快樂,今天徐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個有關快樂的故事《快樂口袋》,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聽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後進行層層遞進地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初步的瞭解。

教師:"故事裏有誰對着口袋說了快樂的事?""小動物分別對着快樂口袋說了什麼?""後來森林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小動物們心裏感覺怎麼樣?"是什麼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小結:是快樂口袋讓小動物們想起了以前許多快樂的事,大家又重新快樂起來。小朋友們平時肯定也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那我們要像故事裏的小動物一樣想辦法解決它,多想一些開心的事,你就會變得很快樂。

三、玩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經驗。

1、教師:"故事中的小動物有那麼多快樂的事兒,你們平時遇到過快樂的事兒嗎?""我們來做個遊戲———把快樂告訴口袋,你們能像小動物一樣也把自己的快樂對着口袋說說嗎,讓大家一起來分享。"2、請幼兒講快樂的事情。

3、老師講快樂的事。

教師:小朋友講了那麼多快樂的事,老師也有快樂,徐老師也來講一講。

教師小結:小朋友有快樂的事,老師有快樂的事,相信在座的客人也有他們的快樂。原來快樂屬於每一個人,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每天都帶着微笑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玩,把你的快樂講一講,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快樂、分享快樂。

四、結束活動

1、教師:現在讓大家一起來跳個舞吧,用跳舞來把我們今天的快樂表現出來。

2、一起跳《唱和笑》。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主題:卷白菜心

設計意圖:農村幼兒都見過大白菜,有的幼兒家裏還種過大白菜,所以每一位幼兒都對大白菜非常熟悉。針對幼兒容易對熟悉的事物產生興趣的特點,我們設計了戶外遊戲活動——卷白菜心 。通過這一活動,不僅給孩子們創造了更多參加戶外活動的機會,對增強體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有利於發展幼兒的反應能力,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發展其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在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2、培養幼兒良好的活動習慣。

3、引導幼兒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培養和發展幼兒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平整的活動場地。

2、調整幼兒的狀態,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過程:

1、調整好幼兒的狀態,整隊帶入平整的活動場地。

2、談話法導入:引導幼兒說出見過的、吃過的大白菜是什麼樣子的,然後老師小結——大白菜是一層一層的。導出活動主題:卷白菜心。

3、活動開始:將幼兒分成兩組,手拉手戰成兩列,要求兩列幼兒相對站立。每一列站在最前面的幼兒是“白菜心”,兩列同時開始,大家一邊有節奏地說:“卷呀,卷呀,卷白 菜!卷呀,卷呀,卷白菜……”一邊以“白菜心”爲中心點來卷繞,中途掉隊者將會被淘汰,其出場以後,遊戲活動繼續開始,且速度逐漸加快,每一列最後的獲勝者做下一輪遊 戲的“白菜心”。兩列中獲勝的一列幼兒要及時表揚。

4、注意事項:引導幼兒在“卷”的過程中注意合作,要有秩序,不能亂作一團。自己不要因慌亂而跌倒,也不能裝到其他的小夥伴。

5、活動整理:做整理運動,幫助幼兒從運動的狀態中調整好情緒。

活動延伸:引導並鼓勵幼兒回家後同家長和其他的同伴一起玩這一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