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彙編8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彙編8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幼兒跑、爬、平衡等能力都已發展的很好,因此適合開展綜合的較爲緊張激烈的體育遊戲,以滿足他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另外,在一些突發事件和災難中學生傷亡慘重,主要原因是缺乏逃生自救常識,因此我結合火災自救和生存教育,設計了體育與心理相結合的這節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當時的情況正確運用跑、滾、爬、平衡等動作。

2、樹立安全防火和逃生自救的意識。

3、體驗積極愉快的情緒和成功的喜悅。

4、增強安全意識,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了幼兒快速跑、平衡、鑽爬等能力,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訓練幼兒在遇緊急災難時沉着、冷靜、機智、勇敢、安全逃生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瞭解火災的簡單知識,讓幼兒知道火災帶來的危害。

2、觀看安全防火逃生自救的錄像

物質準備:墊子六張 錄音機 鐵架四個(高70—100釐米)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操

二、逃生遊戲

1、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逃生自救的遊戲。

不好了,着火了,怎麼辦?(幼兒配合教師回答問題積極想辦法)

我們要有智慧的、用最快速度的跑,兩邊的牆體被燒的很熱,手不能摸到牆,好,快跑。(幼兒快速跑)

有煤氣泄漏,把鼻子捂起來。(幼兒捂鼻低頭快速跑)

2、火燒得越來越厲害,通道越來越小,怎麼辦?(幼兒側身通過)

天花板掉下來了,怎麼辦,能不能通過?(幼兒鑽過)

天花板越來越低,馬上就要壓到地下了,我們再不過去就過不了了。(幼兒爬過)

橫樑掉下來了怎麼辦?我們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從下面通過第一個障礙物,用最快的速度從上面通過第二個障礙物。(幼兒從第一根架子下鑽過,從第二根架子上翻過)

3、地板上都是火, 我們用什麼辦法從上面通過,用你們自己想的辦法通過,堅持就是勝利。(幼兒從架子上面爬過)

三、放鬆運動

教師帶領幼兒放鬆身體,緩解幼兒緊張情緒。

四、活動延伸:我們已經成功的逃了出來,現在我們去幫助別人吧!

活動反思

教師利用預設好的話題,把學生導入到預設的情境中,採用對話的形式,與學生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在活動中訓練幼兒在遇緊急災難時沉着、冷靜、機智、勇敢、安全逃生的心理素質,讓幼兒充分發揮了想象,培養了幼兒的愛心和責任心;同時在身體方面培養了幼兒快速跑、平衡、鑽爬等能力,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知道他們的含義。

2. 運動觀察、描述等方法感知安全標誌的特徵,並進行簡單的歸類。

3. 感受安全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 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標誌。

5.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 幼兒操作材料,教學掛圖《有用的安全標誌》。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如安全出口指示安全標誌。

2. 創設模擬情境

3. 準備一些卡片、標誌筆

4. 幼兒和家長事先收集一些安全標誌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幼兒參觀幼兒園裏教室、廚房、戶外場地等場所,發現那些地方可能有危險。

教師:今天在幼兒園參觀,請你們看看這些地方有沒有危險

教師總結參觀中發現的可能的危險,讓幼兒說說怎樣才能預防這些危險,引出安全的話題,體驗安全的重要。

2. 出示安全標圖,師幼觀察標誌圖片的特徵,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

教師讓幼兒展示事先收集的安全標誌圖片,說說自己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那些安全標誌,這些標誌出現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意思。

教師出示幼兒操作材料或教學掛圖《有用的安全標誌》,瞭解生活中有許多標誌和我們的安全有關。

分別出示常見的幾種安全標誌,引導幼兒觀察其特徵,熟記標誌意思。

教師總結:安全標誌的特徵和含義

爲了預防一些危險的事情,於是有了安全標誌,他可以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外出要學會觀察周圍環境中的安全標誌。

(讓幼兒說出標誌的外形特徵有什麼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設計代表什麼意思)

3. 設計幼兒園各個場所的'安全標誌,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幼兒操作設計幼兒園戶外場地、教師裏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的安全標誌。

教師:你們覺得我們剛纔參觀的戶外場地,教師裏有那些地方可能有危險、你們可以設計一些安全標誌,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安全。

4. 展示幼兒設計的安全標誌,通過標誌的設計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師:將你們設計的安全標誌貼在幼兒園戶外場地和教師裏,提醒大家看標誌知道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要小心的地方,還有一些行走路線的方向等。

活動延伸:

家長平時帶幼兒外出遊玩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一些標誌符號,增強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皮膚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後的變化。

2、初步瞭解皮膚的功能,學習保護皮膚的方法。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身體小衛士》

2、木偶表演《皮皮歷險記》,準備木偶"皮皮"、溫度計、冷毛巾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感知皮膚在不同環境中、運動前後的變化。

(1)啓發幼兒說說在戶外操場運動後皮膚的變化。

教師:皮膚在運動後有哪些變化?(如變得紅紅的、有汗等。)

(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有冷氣的空調房間,引導幼兒說說皮膚在冷氣房間裏的變化,如感覺很冷、汗毛都豎起來了等。也可以先去冷的房間,後去鍛鍊防止感冒。

(3)教師總結皮膚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後的變化,引導幼兒瞭解它的特徵。

2、啓發幼兒感知皮膚是人體的"外套",讓幼兒學習保護皮膚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皮膚的作用。

教師:我們全身到處都是皮膚,皮膚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作用呢?

(2)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幼兒用書:《身體小衛士》。通過觀看皮膚被燙傷、劃破等圖片,啓發幼兒說說皮膚損傷時的感受,知道皮膚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就像人體的健康外套。

(3)引導幼兒說說日常生活中保護皮膚的方法。

3、比較皮膚在身體生病與身體健康的不同變化,讓幼兒學習簡單的處理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皮膚在生病時的變化。

教師:我們發燒時皮膚會發生什麼變化?(如:皮膚很紅、身體很燙等.)

(2)教師和幼兒看木偶表演:《皮皮歷險記》。

教師:當小朋友發燒的時候,感覺皮膚是怎樣的?當小朋友身體健康的時候又有什麼感覺?

(3)教師總結:皮膚可以調節人體的體溫,皮膚在發燒時和身體健康時會不同。

(4)引導幼兒討論簡單的保護皮膚的方法:當發現皮膚有變化的時候,可以及時高數成人;在成人幫助下使用溫度計,瞭解身體的溫度;發熱時用溼毛巾冷敷,儘量去醫院等。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簡單有趣,而且很低有意義的活動課,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老師進行了引導,每一人幼兒都積極的參與到其中,感受到了活動中的快樂,也得到了鍛鍊,更大意義在於,孩子們在活動中有了認識,在幼小的心中種下“環保”的種子。

小百科:身體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shēntǐ,指人或動物的整個生理組織,有時特指軀幹和四肢。人或動物各生理組織構成的整體;健康狀況。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尋找教室裏的不安全因素,並貼上標記提醒同伴。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戶外活動的圖片

2、紅色標記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麼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玩,小朋友纔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尋找教室裏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纔,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裏、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裏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裏有什麼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後,爲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3、小結:剛纔,小朋友找出了許多不安全的地方,並給它貼上了紅色標記,下次小朋友看見這些紅色標記的地方就要更加註意安全,好嗎?

活動反思:

在平日裏,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裏,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後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裏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活動是由共同目的聯合起來並完成一定社會職能的動作的總和。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幼兒能鎮定並選擇安全地帶逃離。

2、幼兒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幼兒園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觀看討論

(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暴力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2)提問:"如果遇到暴力事情時怎麼辦?"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圖示解釋

(1)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啓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3、實踐演習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獨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識,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電器開關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

3、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獨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識。

2、難點: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機、磁帶、自制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導入活動

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麼辦?》

片段內容:星期天,媽媽去市場買菜去了,只有小明一個人在家,他正在認真地玩拼圖,這時門外傳來“咚咚”的敲門聲,小明問:“是誰呀?”一個陌生的聲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媽媽有點事,請開門。”小明犯愁了,該不該去開門呢?

2、提問:(1)什麼人在敲門?

(2)小明該去開門嗎?

(3)如果輕易給陌生人開門會發生什麼危險?

(4)小明該怎麼辦?

教師小結:當爸、媽不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不能輕易給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到家長回來再來,或讓來人在門外等,也可以到爸媽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討論

1、如果是你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麼辦?(加深幼兒的印象)

2、如果你一個人在家,你可以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三、遊戲《評評看》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下面四幅圖中,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對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對?圖片內容:

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東西來玩。

⑵自己拿電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來跳去。

⑷一個人靜靜地看電視。

2、提問:哪些行爲是危險的?爲什麼?我們該怎樣做?

3、教師小結結:當父母不在家時,我們要注意安全,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電器開關。

四、結束環節

有一首歌曲是說一隻兔子也和你們一樣聰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是怎麼做的,放《小兔子乖乖》請小朋友欣賞,活動結束。

活動廷伸

幼兒自制圖《如果我獨自在家我會......》

教學反思

本活動是爲了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而設計的,在活動中我通過課件、圖片,幫助幼兒瞭解一個人在家,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電器開關等安全知識,小朋友對本活動很感興趣,在幼兒討論的時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的時間,讓每一名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使幼兒的已有經驗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值日時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2、能夠看圖說出值日時的安全規則並自覺遵守。

3、體會身爲值日生的責任感、自豪感以及安全值日的意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1)教師:我們大班洗掉朋友不僅可以吧自己的事情做好,還可以做值日生,爲全班小朋友服務,真能幹。當你做志願者的時候,你心裏有什麼感覺?

(2)討論:在做值日生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有什麼危險嗎?

(3)幼兒討論。

(4)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非常好,都知道怎麼樣安全值日,在值日時不做危險的事情。

2、觀看教學掛圖。

(1)一起來看看這些小朋友時怎麼值日的?引導幼兒判斷途中幼兒行爲的對與錯,並說明錯誤的原因。

(2)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都很棒,知道要安全值日,不拿笤帚、拖把等勞動工具玩耍正確搬小椅子,端飯時候洗乾淨手,不端送熱湯等。

3、分組討論怎樣安全值日?

(1)幼兒分組討論記錄。

(2)分享討論結果。

4、活動總結

(1)正確使用笤帚、抹布等勞動工具,不拿值日工具玩耍打鬧。

(2)搬椅子姿勢要正確,一手抓好椅背下沿,一手抓緊椅面下沿,不拖椅子。

(3)擺放椅子時要輕拿輕放,不奔跑,以防碰到自己和別人。

(4)端飯、發筷子時候要把手洗乾淨。

(5)不做老師不要求的事情。如端熱湯、送杯子等。

(6)認真值日,不在值日中玩耍嬉鬧。

(7)用完工具要放回原處,收拾整齊。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說起來活動過程非常簡單。幼兒瞭解值日的概念,幼兒知道值日的任務,知道如何協助教師開展工作就行了。

我們班因爲班級教室的空間侷限孩子們頭半個學期並沒有安排值日。但爲了培養孩子們的愛勞動情感和責任感及紀律性。覺得值日工作開展起來對班級來說是個鍛鍊是個成長。最終還是開展了起來。

早先我認爲,教師只要安排好幼兒每星期值日是星期幾,值日的工作是什麼工作,該做些什麼就夠了。忽略了一些問題,幼兒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做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樣。出乎意料的矛盾出現了,大多數孩子專挑輕鬆便捷的做,只有少數幾個人會選擇那些複雜累點的事。我用了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同中取異。就是將後面所說的這部分孩子誇獎了一番,其實他們都是值日這是相同的,但從中挑了些孩子表揚,這是取異。前期是表揚後部分小朋友,並對他們不挑工作誇了一番。漸漸的很多孩子慢慢改變了這個不好的地方。現在我換了誇獎目標,那就是誰不管做什麼工作做得最好進行誇獎。漸漸的班上的孩子們在這方面都得到了一個均衡的發展。一步一步往好的方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助幼兒瞭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知道生疏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裏的電器開關等。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1、設情境:爸爸、媽媽不在家。

2、自制圖片4幅、磁帶。

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使幼兒知道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生疏人敲們不能開。

(1)教師向幼兒介紹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爲大家表演一個小品,名字叫“爸爸、媽媽不在家”。

(2)教師提問,讓幼兒回答。

師:你們知道爲什麼小品不演了嗎,因爲亮亮碰到難題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等大家回?

(3)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碰到生疏人敲們,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後再來,或讓來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讓人到家長單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讓幼兒加深印象。

一幼兒扮亮亮,另一幼兒表演生疏人(生疏人可隨便找理由)。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談談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自己做了什麼事。

3、聽錄音《晶晶看家》。

4、看黑板上的掛圖,幫助幼兒懂得一些安全常識。

(1)玩小刀等尖銳的東西。

(2)一人在安靜地玩玩具。

(3)在牀上翻跟頭。

5、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小朋友們要注重安全。生疏人來時不開門,不做危險的動作,不亂摸家裏的電器開關等,要學會保護自己。

小百科:家,現代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jiā,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內、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