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集合4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集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集合4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迎面接力,掌握遞接棒的方法。

2、練習迅捷行動,學會耐心等待。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紙棒每人一根,紅黃綠藍接力棒4根。

2、場地佈置障礙物。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每人一根紙棒做小棒操,活動身體。

1、練習快速抓棒。

教師示範快速"抓小棒":左手豎直握小棒,鬆開左手,垂直落下時,右手迅速抓住,反覆進行,使幼兒看清楚左右手抓放的動作,並請幼兒練習。

2、做小棒操聽教師口令做小棒操:小棒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下邊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左面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右面玩玩,一二一二。

胸前:兩手在胸前交替抓住小棒。

下面:兩腳分開,向下彎腰,兩手自然下垂交替抓住小棒。

左面:左腳朝左跨出,側身朝左,兩手交替抓住小棒。

右面:右腳朝右跨出,側身朝右,兩手交替抓住小棒。

二、遊戲導入目標

1、遊戲你傳我傳大家傳。

(1)前後傳小棒:幼兒分4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站立,聽教師的信號,從對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前後快速傳接小棒。

(2)左右傳小棒:幼兒分2組站成橫隊,從對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向左或右快速傳接小棒。

(3)向下傳小棒:從對首開始,幼兒兩腳分開,向下彎腰,一個接一個的快速在兩腳之間傳接小棒。

2、接力賽

(1)幼兒分成4組(紅花綠藍)。

(2)聽教師口令,對首幼兒立即跑出,先繞障礙物(S形),接着過小河(平衡木),到達終點,接着按原路返回到起點,將小棒傳給下一位幼兒,一直排到最後,以完成接力最快並且落棒次數最少組優勝。

(3)教師要及時提醒幼兒:傳棒時要迅速,要有耐心,如果不耐心等待隨便亂動,可能會相互衝撞,不眼疾手快,會把小棒落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聽老師口令做放鬆運動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於自己的身體中藏着的祕密有着濃厚的興趣,他們逐步瞭解了自己身體的特徵以及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體驗着成長的快樂。大班年齡段對於幼兒來說有一個重要的得長大的標誌就是換牙了,孩子在面對自己從來沒經歷的事情時,都有一種不安甚至恐懼心理,這個時期正是我們開展對幼兒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所以針對幼兒現一階段的熱點設計了關於牙齒的活動,讓幼兒瞭解自己的牙齒,正確對待換牙等情況。

活動目標:

1、樹立護牙意識,消除換牙帶來的恐懼心理。

2、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健康護牙。

3、瞭解愛護牙齒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瞭解本班幼兒換牙的情況2、ppt課件3、音樂 4、每人一把牙刷活動設想:價值分析:

一、導入大家剛纔在歌曲裏都做了些什麼?你們的牙齒乾淨了嗎?請張開嘴巴讓大家看一看,你們也相互欣賞一下。但是,有一個小朋友他就沒那麼幸運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聽了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討論故事內容,初步瞭解換牙的基本常識,將幼兒和老師的牙齒做比較,學習乳牙、恆牙的概念提問:“牛牛的牙齒怎麼了?好好的牙齒怎麼會掉下來呢?知道換牙是怎麼回事嗎?”出示ppt乳牙以及恆牙圖片,看圖講解。

1、互相觀察換牙情況,消除換牙帶來的恐懼心理。

2、瞭解換牙時的衛生。

①不能用手晃動乳牙提問:當你發現自己的牙齒活動了,怎麼辦?

②不能用舌頭舔換牙部位“有的小朋友會用舌頭去舔剛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對嗎?爲什麼?

③克服恐懼,勇敢對待④特殊情況下,讓爸爸媽媽帶領去看牙醫。

提問:有些小朋友的乳牙還沒有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麼辦呢?

教師總結並展示圖片,簡單講解愛護牙齒的小方法。

三、請小朋友實際操作,演示自己在家的刷牙方法。

總結刷牙方法: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裏面同樣方法刷,咬合面橫着刷,不能低於三分鐘,刷刷乾淨講衛生。

四、結束:跟着音樂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刷牙,結束離場。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設計思考:

提高跳躍的動作水平和能力是發展大班幼兒基本動作的一個重要要求內容。跳山羊一直以來都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通過有目的地進行跳山羊的教學與練習,不僅可以增強幼兒上肢、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全身動作的協調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幼兒果斷、勇敢的意志品質。

目的要求:

1、掌握支撐分腿騰躍山羊的技能,增強上下肢的力量。

2、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不服輸的意志。

教學重點:

助跑雙手支撐跨跳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張高塑料方凳,長條桌6張,音樂和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每人那一張圓凳,成四列早操隊形將圓凳放在點位上。

(1)教師帶領幼兒一對接一對地繞場中的凳子跑(繞場地邊緣方形跑,場內繞着凳子蛇形跑、斜線跑等)。

(2)幼兒分散在場內,聽信號自由小跑,教師提醒幼兒互相避讓。

教學反思:活動前的熱身,幼兒能很好地聽信號進行相應的動作,個別幼兒會碰到一起,老師提醒後效果會好點。

2、幼兒站在點位上隨着音樂節奏跟教師做凳子操:頭頸、肩胛、胸部、手臂、手腕(繞)、腰腹、下肢((雙腳跳、大字跳)、腳(繞)運動等。

教學反思:做操環節中,剛開始幼兒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二次做時,幼兒明顯比第一次要專注,動作也舒展漂亮。爲下面的活動起到良好的鋪墊。

3、教師:今天我們要用凳子來鍛鍊,大家探索一下,凳子有哪些鍛鍊身體的方法。

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教學反思:

探索練習中,幼兒的點子很多,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創意;個別幼兒能把同伴的點子變成自己的,人家一說完他就開始自己練習了;還有的幼兒採用了剛纔熱身操的動作 ,想之又想,這點很好!

4、跳山羊動作分解教學。

(1)教師示範講解用騎馬(雙手支撐前移)的動作通過獨木樁。動作要領:手臂要伸直,雙腿打開繃直,提臀前移。

(2)場地上擺放兩座獨木橋(各三張桌拼接而成),幼兒分成兩大組看,一個跟着一個地模仿練習,教師在旁進行指導。

教學反思:練習動作要領時,大多數幼兒能掌握,個別幼兒的協調能力不是很到位,需要老師與同伴的指點;多練習幾遍,幼兒就熟能生巧。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除非太懶。

5、通過原始森林樹樁區。(練習跳山羊)

(1)幼兒自由探索過樹樁的方法,教師巡迴指導。

(2)請想到用跳山羊方式跳過樹樁的幼兒示範,其他幼兒跟做。

動作要領:

有節奏地助跑,雙腳起跳,雙手主動前伸撐在凳子的前半部分,雙腿要充分打開,迅速頂肩推手(推手和分腿同步進行),兩腿併攏前腳掌先着地屈膝緩衝。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給與指導幫助。

教學反思:跳山羊方式練習,幼兒練習時出現不同的狀況,有的沒有雙腳起跳,有的沒有助跑,還有的沒有屈膝,經老師反覆提醒後幼兒的標準動作有了很好的展示。

6、挑戰過樹樁。

(1)連續跳過三個樹樁。

(2)連續跳過三個樹樁,高度增加爲兩個樹樁的高度。

(3)連續跳過三個樹樁,自由選擇跳三個樹樁的高度和跳四個樹樁的高度

(4)跳五個樹樁的高度,讓想挑戰的幼兒挑戰,其他幼兒給他們加油。

(5)繼續增加高度讓想挑戰的.幼兒挑戰。

教學反思:比賽過程中,幼兒的的競賽意識很強,連續挑戰不同高度的樹樁;個別幼兒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高度;每個幼兒都能很好地參與到活動中,積極地挑戰自己的最高水平。

7、幼兒成功穿越原始森林。

教師:你們太棒了,今天獎勵你們吃“雪糕”。我們一起來玩“雪糕融化”的遊戲吧,放鬆手臂、大腿、肩、背及全身。

教學反思:

放鬆運動中,幼兒也能靜下心來,放鬆手臂、大腿、肩、背及全身。整體活動下來,幼兒是開心的,快樂的;有靜,有動,非常好!

8、教師講評活動,師生收拾場地器材後回教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跳皮筋的簡單方法,學會基本動作,發展動作的靈活性。

2.提高腳的控制能力和跳躍能力。

3.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簡單裝飾的皮筋若干。

2.學會遊戲兒歌《小皮球》。

活動過程:

1.教師示範指導幼兒跳皮筋的簡單方法。

2.引導幼兒嘗試跳皮筋基本動作:踩線跳、跨跳、單腳跳、雙腳跳等。

活動反思:

跳皮筋是一項民間傳統的遊戲活動,較爲普及。經常參加跳皮筋遊戲活動,不但能夠提高跳躍能力,同時也能發展協調性和靈敏性,跳皮筋的方法很多,有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以及單腳跳、雙腳跳.花式跳等。還可以自己創編一些跳躍方法來跳皮筋。

本課教學主要是學生自編的跳躍方法的跳皮筋,學會基本的雙起雙落動作,加強同伴間的合作。在練習前的準備活動中,引導學生模仿動物的跳,充分活動學生的各關節部位,避免因活動不充分,導致跳躍時扭傷踝關節等意外事故的發生。本課主要以小組形式進行,分組時特別注意了學困生,儘量將不同素質的學生分佈到各個小組,達到互幫互學的教學效果。

但在練習中,還是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與同伴交流合作,表現出排斥同伴、強佔練習次數、不架皮筋等不良行爲,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細心做工作,多教育鼓勵學生,更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共同進步,體驗關心幫助他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