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6篇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6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嬰兒一歲前就對別人的情感有反應,如果旁邊有孩子哭,他會隨之一起哭;一兩歲時,孩子看到別人哭,就會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安慰,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並有了試圖減輕別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該怎樣做纔好;到了五六歲時,孩子開始進入認知反應階段,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麼時候該讓他獨處。這些都是孩子愛心的自然表現,但如果後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那麼他的愛心就會逐漸消失。因此,孩子有沒有愛心,關鍵在於引導和培養。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有不少的因素正影響着孩子的愛心教育。

1.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視與幼兒進行溝通,忽視了對幼兒心理需要的滿足,以致造成代溝;幼兒間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時間相對減少,缺少施與別人同情的環境;隨着競爭的加劇,爲了在競爭中取勝,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於自身而排斥他人,這種現象也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幼兒。

2.家庭教育的誤區:家長重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同情心的培養;有些家長怕孩子吃虧,受人欺負,對幼兒進行消極教導,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養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難以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有些家長只給孩子愛,卻不教孩子愛同伴、愛別人。這就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了“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教育目標,我們要抓住幼兒學習的關鍵期,創設良好的氛圍,逐漸引導幼兒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優良品質。根據這一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一活動,以此啓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培養幼兒關心他人,助人爲樂、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學會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激發幼兒的愛心。

2.知道全社會是個大家庭,在獻愛心活動中,掌握一些助人爲樂的方法,增強社會交往能力。

3.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PPT、胸卡、呼拉圈一個、愛心救助中心環境佈置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大膽表達,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幼兒的愛心。

活動難點:

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出示愛心救助中心。

導入:“孩子們你們好,歡迎來到愛心救助中心,你們知道什麼是救助中心嗎?

(幼兒自由表達。)

小結:救助中心就是能幫大家解決問題。你們願意加入救助中心嗎?(願意)

2.師:“想參加救助中心的人要有一定的本領。那你們平時幫助別人解決過什麼問題嗎?”(幼兒自由表達。)

3.師:“今天,愛心救助中心要招聘工作人員,你們願意參加嗎?”(願意)讓我們來看看需要哪些人需要幫助?我們有沒有本領幫助他們?

二、點擊PPT,以方式開展救助活動。

1.傳來電話鈴聲,教師接聽熱線:“噓~~喂您好,我這裏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我們家鄉今年一直沒下雨,麥苗都快旱死了,請您快幫幫我們想想辦法吧。”

提問:我們一起想一想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幫助農民伯伯解決旱情問題呢?

(看PPT,讓幼兒自由表達:挖井、澆地、人工降雨雪等)

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幫農民伯伯想了這麼多好辦法,農民伯伯會用這些辦法解決旱情,來年麥子肯定大豐收。”

2.按錄音:“您好,這裏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在玉樹地震中,很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媽媽,在此期間,社會各界人士都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擁有了更多的關心和溫暖,但依然還有一些孩子很孤單、很無助,請大家繼續給予這些孩子們溫暖和關愛。”

教師提問:“我們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幫助這些小朋友們?”幼兒自由表達。

小結:我們大家想了這麼多好主意,相信災區的小朋友們一定會用這些好辦法在大家的幫助下重建自己的家園,重返她們美麗的校園,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

3.按錄音:“您好,這裏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你好,我是一個工作特別忙碌的人,很少有時間陪家裏的老人,他們很孤單,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們開心一點嗎?”

4.按錄音:“您好,這裏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你好,我是個膽小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每次我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時候,我都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辦?你們能幫助我嗎?”幼兒自由表達。

5.合作遊戲:《呼拉圈的旅行》

要求:全體成員手拉手站成一個圓圈,呼拉圈斜挎在一成員身上,在成員手不鬆開的條件下,讓呼拉圈通過每個成員的身體,在拉成的圓圈上旅行一圈,回到第一個成員身上。

提出問題——集體想點子——實施行動——總結經驗——最終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三、活動總結

教師:“孩子們,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幫助了這麼多人,你們開心嗎?全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讓我們繼續努力,去把我們的愛心和幫助送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溫暖,好不好?”

活動延伸:

1.走進社區:爲老人們送去孩子們做的禮物和精心準備的小節目。

2.製作“愛心大行動”主題版面,讓孩子們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愛就在我們身邊!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日常聲中存在的危險,如火、電、刀等。

2.知道不能隨意觸碰危險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兔娃娃(手上包着繃帶)布偶一個,自制安全警示若干。

2.幼兒用書。

3.掛圖。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主題活動。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裏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我們和他打個招呼,好嗎?(如:小兔,你好!歡迎你來我們班做客。)教師(出示小兔受傷的手):小兔的手怎麼啦?我們一起來問一問他吧。(如:小兔,你的手怎麼啦?爲什麼要綁着繃帶?)另一名教師扮演小兔回答:昨天媽媽不在家,我自己在家裏玩菜刀,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教師請幼兒討論小兔這樣做對不對。

教師:小兔自己在家玩菜刀太危險了,手割破了,流了很多血,幸好媽媽及時把他送到醫院。小朋友,刀是很危險的東西,不能玩。

2.結合幼兒用書《不玩危險物品》,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危險的,不能玩的。

教師: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很危險的,如打火機、火柴、電器的.插孔、藥品等,一不小心就會讓我們受傷,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小心,在家不能玩危險的物品。

3.請幼兒說說家裏或公園裏還有哪些地方是危險的,要特別小心,不能去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裏面先要說什麼?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麼?

在別人家裏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麼?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麼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裏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爲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遊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佈置“家”進行遊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中班社會活動:給椅子洗洗澡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爲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於整個活動, 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日常生活中浪費行爲帶來的後果。

2.初步建立不浪費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心,不要浪費》圖片、日常生活中人們浪費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閱讀《小心,不要浪費》的圖片,讓幼兒明白浪費帶來的後果。

1.觀察“水篇”圖片,讓幼兒理解圖片的意思。

──圖片裏的小女孩在做什麼?

──她在刷牙的時候水是開着還是關着?

──水龍頭下面這麼多的杯子代表什麼意思?

2.觀察“電篇”圖片,讓幼兒理解圖片的意思。

──小女孩要出去玩啦,她把一件什麼事忘記了呢?

──如果就這樣出門了,會有怎樣的後果呢?

3.觀察“紙篇”圖片,讓幼兒理解圖片的意思。

──畫面右邊的小女孩在做什麼?

──爲什麼畫面上會有這麼多樹?

觀看各種生活中常見浪費行爲的照片,引導幼兒說出其他類似的浪費現象。

──照片有哪些浪費的行爲?你覺得這樣爲什麼不對?

──你還見過類似的浪費行爲嗎?都是些什麼呢?

請幼兒自主觀察《小心,不要浪費》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要怎樣做到不浪費。

──你刷牙的時候,是一直開着水嗎?以後要怎麼刷呢?

──你出門時會記得關燈嗎?以後出門要提醒爸爸媽媽什麼?

──你畫畫的時候,是不是隻畫一面呢?以後畫畫呢?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瞭解教師節的來歷。

2、瞭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情感。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幼兒園裏各部門老師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提供製作小禮物的材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胸戴大紅花進入活動室,導入對教師節的認識。

老師今天爲什麼要戴上大紅花?爲什麼那麼高興?

你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老師在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誰?老師在做什麼?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帶領幼兒閱讀畫面上的文字。

3、引導幼兒回憶參觀過的各部門教師的工作情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參觀見聞。

我們參觀了幼兒園的哪些部門?你看到那裏的老師在做什麼?

你還知道哪些老師,他們爲小朋友做些什麼事情?他們爲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幫助呢?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怎樣愛老師"的心情。

通過討論讓幼兒按自己的願意選取材料,分小組進行小製作作爲節日的禮物送給老師。

活動反思:

設計和組織活動的第一步,是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我在活動的開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受老師的辛苦。激發幼兒的興趣,啓發幼兒對話題有關經驗積極聯想,打開思路,做好準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觀察紙盒上各種各樣的標誌(如商標標誌、環保標誌、文字標誌等),瞭解它們的含義。

2、在交流和操作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分類和積極思考的意識。

3、知道空盒不亂丟,要保護環境衛生。

活動準備:

1、幼兒從生活中收集各種各樣的紙盒,寫上名字

2、自制環保標誌2個,其它備用標誌若干

3、泡沫板一塊、場地設計

4、口香糖人手一件

活動過程:

一、佈置紙盒展,對紙盒產生興趣。(配樂)

1、幼兒按要求佈置“紙盒展”(肯德雞麥當勞一類、牛奶盒類,其它),說一說、看一看,你認識哪些紙盒,是裝什麼的?

2、幼兒自己擺放、交流,師共同參與。

二、師生共同整理“紙盒上的標誌”。

1、畫出來的標誌——觀察“肯德雞類”:這些紙盒上都畫了一個誰呀?出示肯德雞、麥當勞標誌,

2、寫出來的標誌——同樣方法。(麥當勞紙盒上還有什麼)

3、照片標誌——出示一張剪下來的餅乾照片標誌(拍下來把照片印在紙盒上),還有哪些盒子上有照片標誌?(個別幼兒找)

4、小結:原來紙盒上有各種各樣的標誌,有的是畫出來的,有的是寫出來的,還有的是用照片表示。看到這些標誌,小朋友就知道它們是什麼好吃的,還可以知道是哪個牌子的!

三、認識環保標誌,樹立環保意識。

1、談話引出:老師最愛喝牛奶,因爲它好喝又有營養。一天我在天一廣場看噴泉,口渴了,買了一盒牛奶,咕嚕咕嚕一口氣全喝完了。呀,剩下的空盒子怎麼辦呢?幼兒討論,爲什麼要扔到垃圾箱裏?你是怎麼知道的?小結:小朋友都有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老師也是這麼做的。空盒子不能亂丟,應該扔到垃圾箱裏。

2、理解“環保標誌”:其實有些盒子上有一個“講衛生”的標誌,它告訴大家空盒子要丟進垃圾箱裏。但這個標誌很小,要睜大眼睛仔細找。請一個小朋友找一找。出示放大的“環保標誌”,理解圖意,掌握概念。(環保標誌:意思是要講衛生,保護環境)

3、找“環保標誌”:(配樂)其它盒子上有沒有環保標誌呢?每人找2個,一個送給客人老師,告訴她們“環保標誌”在哪裏;另一個給俞老師,我請找對的吃口香糖!

延伸:觀察幼兒如何處理吃完的口香糖和糖紙,引導幼兒觀察口香糖紙上的環保標誌,鞏固環保行爲。

活動特點:

1、生活性:孩子們都喜歡吃零食,因此對包裝零食的紙盒非常熟悉,一看見某個紙盒就知道里面裝了什麼好吃的。所以,取材於幼兒熟悉、喜愛的紙盒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

2、整合性:紙盒上有各種各樣的標誌如圖案標誌、卡通標誌、文字標誌、照片標誌、商標標誌、環保標誌等,挖掘其中有效的教育價值,對幼兒各方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如標誌的分類、標誌的藝術、標誌的作用等。本活動針對小班幼兒認知水平,主要對三種標誌(畫出來的標誌、文字標誌、照片標誌)進行初步認知、理解,並能在生活中根據某些標誌(如環保標誌)鞏固日常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