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八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八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十二生肖有哪些動物。

2、能將十二生肖的十二種動物準確排序。

3、感知兒歌中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大森林背景圖、十二生肖動物圖片、十二生肖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知道自己的屬相是什麼嗎?猜猜你的好朋友是屬什麼的?有十二種動物是我們的屬相,也叫生肖。生肖是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每一年只有一個生肖,這一年是什麼生肖,生下來的寶寶就是什麼屬相。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屬相。

二、基本部分

1、學習兒歌《十二生肖》

教師朗讀,並依次出示十二生肖的圖片幼兒初步感知。

2、教師引導和歸納兒歌中的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押的什麼韻。

師:聽了兒歌,你們有沒有發現而各種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押的什麼韻呢?

3、教師和幼兒一起歸納總結。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給十二生肖排隊。

師:小動物們剛剛玩了一個捉迷藏的遊戲,納悶現在請你們根據兒歌內容將他們找出來並排好隊吧。

三、結束部分

(一)“十二生肖”遊戲表演。

規則:請12名小朋友戴生肖頭飾,分別扮演十二生肖頭飾,分別扮演十二生肖,並按十二生肖順序排好隊表演,扮演老鼠的小朋友說:“我是老鼠吱吱叫”,一邊說一邊表演小老鼠,以此類推,可以換小朋友進行表演,也可以小組表演。

四、活動延伸

回家瞭解爸爸媽媽的屬相,並一起了解十二生肖的傳說。

附兒歌:

十二生肖

一是老鼠吱吱叫,二是牛兒尾巴搖,

三是老虎威風到,四是小兔蹦蹦跳,

五是飛龍像座橋,六是蛇兒圈圈繞,

七是馬兒最會跑,八是羊兒吃青草,

九是小猴樹上笑,十是小雞起得早,

十一是狗看門好,十二是豬湊熱鬧。

活動反思

《十二生肖》是一節大班的語言活動,對於生肖,孩子們是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我在活動前讓幼兒和家長就有關話題進行了交流,讓幼兒有一定的經驗準備,知道了自己和自己家人的生肖,對十二生肖有初步感知。活動中,我讓幼兒先從自己的屬相開始瞭解,孩子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國人獨有的,對我國的民族文化有所感知。接着讓幼兒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對十二生肖的順序進行了感知並進行排序。 《指南》中語言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指出,“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因此,在本節活動中,情境能貫穿始終,孩子們的興趣很濃,言語的表述上很豐富,比如在爲十二生肖排隊時,利用情境——小動物們玩捉迷藏遊戲,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並能正確地排序。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常見的菜並進行分類,學做小廚師配菜、報菜名。

2、在菜場遊戲情境中,引發對文字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重點:瞭解生活中各種常見的蔬菜、肉類、海鮮和豆製品,學做小廚師配菜、報菜名。

難點:在菜場遊戲情境中對各類菜進行分類,並能用正確的量詞進行介紹。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組織幼兒事先參觀過超市、菜場並進行過買菜的活動。

物質準備:不同品種菜的卡片、字圖分類臺卡若干;菜場櫃檯若干、《菜場》音樂磁帶、教學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環節設計意圖:由“菜”字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回憶上次參觀菜場的經驗,引起幼兒遊戲的興趣。

提問:你們在菜場裏看到了哪些菜?(幼兒回憶)

2、菜場裏有那麼多的菜(老師出示“菜”字),這是什麼字?

(1)什麼菜?(鼓勵幼兒用“菜”字組詞)

(2)老師也帶來了許多的菜,這些菜都是我們上次在逛菜場時拍的,下面還配有文字和拼音,請你們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在這麼多卡片中有哪幾張卡片上也有一個“菜”字?(幼兒尋找)提問:你找到了什麼菜?哪個是“菜”字?

(3)這些菜都是屬於哪一類的?(出示“蔬菜”卡片)

3、小結:菜場裏有蔬菜,還有許多其他品種的菜。今天,我們也來開個“小菜場”,看一看我們的菜場裏有哪幾類菜?(分別出示“蔬菜、肉類、海鮮和豆製品”臺卡)

二、聽說遊戲:小菜場。

(環節設計意圖:在遊戲情境中嘗試對各類菜進行分類,並能用正確的量詞進行介紹)

1、請你們做營業員幫菜場進貨,進貨時要看清楚這是什麼菜?應該送到哪個櫃檯?千萬不能送錯哦!

2、營業員進貨、分類並相互檢查。

3、幼兒分成四組各選一櫃臺,看一看,說一說,櫃檯裏有些什麼菜?有多少?

4、每組選一名菜場營業員進行介紹。(鼓勵幼兒能大膽地用語言完整地表達,並能正確使用量詞。)

5、小結:菜場裏有各種各樣的菜,品種多又多,營養好又好。要是把這些菜配在一起會怎樣呢?我們來玩個超級小廚師的遊戲,學做小廚師配菜、報菜名。

三、遊戲:超級小廚師

(環節設計意圖: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與同伴合作配菜、報菜譜)

1、場地中間四散放有不同品種菜的卡片。

2、幼兒邊聽《菜場》的音樂邊任選一張卡片找個朋友配菜。

3、音樂一停,兩個幼兒根據卡片上的菜,合報一菜名。如:冬瓜小排湯、土豆炒辣椒等。

4、競賽遊戲:一蛋多吃

遊戲規則:

(1)幼兒以搶答的形式,說說生活中雞蛋的各種吃法,看誰說得對和多。如:蛋餃、水浦蛋、荷包蛋等。

(2)幼兒答對了,教師以課件驗證,並配以“鼓掌聲”鼓勵。

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推薦了許多菜,有的是家裏經常吃的,是家常菜;有的是小廚師特別推薦的特色菜;還有的是沒有吃過的創新菜,大家不妨可以回去讓爸爸、媽媽燒一燒、嘗一嘗,下次介紹“每日一菜”時,就可以把這道菜的色、香、味來告訴大家。

【活動評析】

圍繞《我們的城市》主題,我和孩子們一起走出了校園,走進了生活的小區、走上了大街,孩子們對生活周圍各種商店和服務設施進行了關注。並在孩子的建議下,大家帶了自己的零用錢一起逛了附近的超市和小菜場並進行了購物活動。對這些社會性的活動,大班的孩子是興趣盎然,特別是參觀後對菜場裏品種繁多的菜更是有說不完的話。他們經常會聚在一起議論:“今天幼兒園吃什麼菜?”、“昨天媽媽燒什麼好吃的菜?”“我在飯店裏又吃到了什麼好吃的菜?”“油麪筋是屬於哪一類的菜……”。我發現孩子對於身邊生活中的新鮮事物總是有着更大的興趣和更多的關注,而且喜歡說,樂意說。我覺得活動的設計,應以觀察、瞭解幼兒爲基礎,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關注到這一點後,我就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進入了《有用的植物》主題,並在班級裏開展了一系列的“菜籃子工程”和“每日一菜”的報菜譜活動,並由此設計了語言活動——《超級小廚師》。

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由孩子的生活經驗着手,與生活場景緊密結合,並以遊戲貫穿始終。孩子在不斷的角色轉換中(菜場營業員、小廚師),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的表述。寬鬆的遊戲情境給了孩子充分表達表現的自由度,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孩子語言表達的興趣。

《課程指南》指出:5-6歲的幼兒要關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簡單文字。針對大班孩子對文字的好奇和探索願望,以及小學一年級以認讀在先的語文教學特點,我在遊戲中適當地滲透了文字和拼音,出現一些關鍵詞,如:“菜”字,通過“以菜字來組詞”、“尋找有菜字的卡片”等小遊戲,適當的引導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樂意學習文字的態度。我覺得,這些方法將極大地有利於他們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化,爲他們今後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充分的準備。

此外,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現孩子對量詞的使用、詞彙的搭配與他們的語言習慣經驗有關,特別是本地人,常會把滬語中已經養成的語言習慣不自覺地在普通話的表述中流露出來,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量詞的搭配規律和方法。因此,在活動中增加了量詞的學習。而我投放的這些量詞卡片都來源於生活,如:一根蘿蔔、一筐蘿蔔、一堆蝦、一塊肉……而這些量詞的練習恰與幼兒的生活所聯繫,可以很好的幫助他們掌握量詞的一般使用方法。

“一蛋多吃”,說說生活中雞蛋的不同吃法,並用課件來驗證。這個環節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在共同回憶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幼兒的日常飲食,挖掘雞蛋的不同吃法,拓展了生活經驗,積累了健康飲食的好方法。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信的內容,知道信是傳遞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重點)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寫信,並較完整地講述信的內容。(難點)

3.感受好朋友之間美好的情感,激發幼兒藉助符號和繪畫寫信的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妙妙和喵喵的“繪畫信”14 張(每組 2 張,共 7 組)《妙妙和喵喵的信》課件、故事動畫、信紙每人一張、勾線筆每人一支,輕音樂。

經驗準備:活動前豐富幼兒對寫信這種聯絡方式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知道信是傳遞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

引導語:今天班裏請來了一對好朋友——小雞和小貓,小雞非常喜歡動腦筋,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它的名字叫妙妙,小貓非常喜歡唱歌,“喵喵喵”的歌聲很動聽,它的名字叫喵喵。

2.提問:妙妙和喵喵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玩,可每當回到家,又會想念對方,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想想辦法吧!

3.小結:好朋友互相想念的時候可以用很多的方法進行交流,寫信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妙妙和喵喵帶來的兩封信吧!

二、自主閱讀妙妙和喵喵的信,大膽猜測信件內容,感受好朋友之間的美好情感。

1.幼兒自主閱讀信件內容,討論:這兩封信分別是誰寫的?信上都說了什麼事情?請你和夥伴一起討論討論吧!

2.請幼兒自主選擇信件,完整講述“繪畫信”上的內容。

3.觀看故事動畫,提問:你喜歡妙妙和喵喵這對好朋友嗎?爲什麼?

4.小結:妙妙和喵喵有着非常濃厚的友誼,它們每天都想念對方、把心裏話告訴對方,通過寫信約好朋友出去玩。

三、討論故事中寫信的方法,鼓勵幼兒給好朋友寫信,並較完整地講述信的內容,激發幼兒藉助符號和繪畫寫信的興趣。

1.引導幼兒討論:妙妙和喵喵是怎樣寫信的?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信有什麼不同?寫信時要注意什麼?如果請你用這樣的方法給好朋友寫一封信,你會怎樣寫?

2.小結:平時見到的信是用文字的記錄的,而妙妙和喵喵寫的信是用繪畫的方式把想說的話記錄下來。寫信時要寫清楚收信人和寫信人(信紙的上方代表收信人,信紙的下方代表寫信人),要告訴好朋友的話可以用圖畫表示,如果你也要約好朋友出去玩,一定要說清楚時間、地點,否則好朋友會找不到你的!

3.請幼兒給好朋友寫一封,並較完整地講述信的內容。

四、情感延伸

組織提問:和好朋友在一起心情是什麼樣的?

小結:和好朋友在一起是件幸福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很多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想念,傳達我們的想法,讓好朋友感受到我們濃濃的愛。現在就請小朋友把你寫的信去送給你的好朋友吧!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幼兒參與度高,學習氣氛活躍,整個活動做到了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活動中,首先創設情境,讓幼兒自主閱讀信件的內容,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及藉助符號和繪畫寫信的興趣,在寫信的環節中,讓幼兒先討論再寫信,給予了幼兒更多的思路和空間,最後將活動迴歸生活,讓朋友之間互相讀信,進一步感受到了朋友之間美好的感情,活動中重視幼兒學習品質及學習習慣,讓幼兒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整個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幼兒在給好朋友寫信的環節中,大多引用故事中約好朋友出去玩的情節,應多讓幼兒分享交流,發散幼兒的思維。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設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

"我要上小學"是我班最近剛開展的主題。隨着畢業時間的臨近,組織幼兒參觀了小學,孩子們自然轉向了讀小學的話題。爲此,我們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帶着孩子一起去買書包、學習用品等,並帶到幼兒園裏來,開展了主題"我要上小學了"。學習活動"小書包"我結合了教材上的主題:我和書包做朋友和書包裏的朋友。每一個孩子的書包都有它的來歷,我就讓他們自主地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激發他們入小學的慾望。書包的識別、書包的整理都是孩子最有益的經驗,孩子通過觀察瞭解各種書包的外形,用他們特殊的方式辨別自己的書包。在整理書包的過程中,以動制靜,充分讓孩子動手操作,並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當即時生成一些問題,如"書包裏是不可以放玩具和零食的"等等,我覺得很有價值,就進行點撥,讓孩子充分的交流、討論,豐富他們的經驗。在活動中,幼兒進一步感受到背上小書包的神氣,激發上小學的願望。

活動內容與要求:

觀察、討論書包的外形、特徵等,嘗試正確使用小書包。

有入小學的.願望。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重點:

觀察、討論書包的外形、特徵等,嘗試正確使用小書包。

活動難點:

有入小學的願望。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準備書包一個;

2、幼兒參觀小學的照片若干;

3、區角活動的滲透。在區角中投放各種小學裏要使用的文具,讓幼兒寫寫字,整理整理書包。

教學課時:

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激發興趣:

師:我們離幼兒園畢業已經進入倒計時了,還有幾天啊?

師:再過34天我們就要畢業,做一個真正的小學生了。我們做小學生要準備些什麼呢?(買新衣服,買書包等)啊!今天你們都帶來了自己的書包。

交流討論:

1、師:你的書包是怎麼來的?(幼兒交流)師小結:吳老師知道了你們的書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的。他們希望你們以後做個好學生,戴紅領巾。

2、互相交流討論書包的外形、特點等師:那你的書包是什麼樣的?我們找個好朋友介紹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書包的外形、特點

(2)個別介紹

3、師提問:如果班級裏的2只書包一樣,你怎樣來識別呢?(幼兒充分討論)師小結:我們的每一隻書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雙肩背,有的可以拎的,還有的書包是拉鍊的,有的是按鈕的,而且每個書包上口袋的數量也是不一樣的。

4、師提問:你的小書包裏放些什麼呢?

(1)上小學可不可以拿玩具?

(2)書包裏可以放點心零食嗎?讓幼兒充分討論師小結:原來書包裏也是一個小世界,所有的學習用品都可以放在裏面,現在讓我們把書包裏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看誰整理的又快又好。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嘗試整理書包

2、個別幼兒介紹師:你是怎麼樣整理的?

師:你爲什麼要這樣放?

師小結:哦,原來書包裏的每一樣東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這樣我們拿的時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四、活動延伸:

1、和小學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書包,觀察書包裏有沒有缺少學習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麼?爲什麼不能少?

2、整理鉛筆盒。看看鉛筆盒的文具,用用、試試,瞭解他們的使用方法。

教學反思:

總體來講,幼兒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是,積極主動的。不足點是,由於幼兒個別差異,有幾個小朋友沒有達到教學目的,以後反覆鞏固訓練。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的提問,培養孩子用適當的語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想想還能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故事中小朋友遇到的問題,以此培養小朋友開動腦筋的好習慣。

3.通過故事創編,發揮孩子想象力並體會編故事帶來的樂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天上掉下的布娃娃》

故事梗概:

佳佳和文文是一對好朋友,佳佳有一個布娃娃,文文有一頂小絨帽。有一天她們帶着娃娃和帽子在小區裏玩,看到了一扇小門。這扇門平時可是鎖着的,今天卻沒鎖,這扇門通向哪裏呢?佳佳和文文很好奇,於是她們決定去看一看。哇,原來這裏就是樓頂啊。從這裏他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房子,地面上的人顯得好小呀。他們興奮極了就在樓頂玩了起來。不知不覺,天漸漸暗了下來,路燈也亮了。佳佳想媽媽了,文文肚子餓了。可是當她們想回去時卻發現那扇小門怎麼也打不開,他們被鎖在樓頂了。看看空曠曠的樓頂,想想吹在身上冷冷的風,兩個好朋友嚇得哭了。但是,正在這時,文文靈機一動,拆起了自己的小帽子,把線的一頭系在了佳佳的布娃娃上,於是一根長長的線把布娃娃從樓頂送了下來。正在街上走的叔叔阿姨看到了天上掉下來的布娃娃,沿着線往上一瞧:"呀,怎麼樓頂有兩個孩子?"叔叔阿姨馬上通知了管理員爺爺。原來,管理員爺爺發現通往樓頂的大門沒瑣,就把它鎖上了,不知道佳佳和文文在上面。後來管理員爺爺幫她們開了門,他們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上掉下的布娃娃》。

在講故事前先甚至疑問,佳佳和文文爲什麼哭;她們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發現他們;除了佳佳和文文想出來的好辦法,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二、聽完故事後,由兒童自己思考、討論,各自發表意見。

根據情況,教師可繼續設置疑問,那天文文和佳佳順利地回家了,可是不久以後的一天,她倆在玩時又發現門沒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也來編一個故事。

三、教師歸納、總結、提升,小朋友真聰明,原來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只會哭沒有用。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只要我們開動小腦筋,問題總能夠解決的。

注意:續編故事可安排在活動後在區角展開,有條件可以讓幼兒自己演出。

活動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如果我能更好地把握教學的節奏,使各個環節銜接得更緊湊一點,那樣將會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發揮想象力進行創編,相信孩子的思維會更活躍,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會有進更進一步的提高。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猜想、講述紅帽子的多種用途。

2、樂意幫助朋友,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紅色的鳥窩》、故事。

2、蜂、蝴蝶、鼴鼠、貓、兔、山雀頭飾、紅帽子

活動實施:

1、提問引出話題。

教師:如果你有一件心愛的玩具,大家都喜歡,想借來玩一玩,你會怎麼辦?

2、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有一個叫丹丹的小朋友她有一頂漂亮的紅帽子,但別人向她借的時候,她會怎麼不能做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

(1)傾聽故事。

教師:哪些動物向丹丹借了紅帽子?他們用紅帽子來幹什麼?

(2)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教師:蜜蜂和蝴蝶用紅帽子幹什麼?

鼴鼠用紅帽子幹什麼?

貓用紅帽子幹什麼?

兔子用紅帽子幹什麼?

山雀用紅帽子幹什麼?

丹丹將帽子借給別人,心情怎樣?爲什麼?

3、表演故事。

(1)自願結伴,分配角色,選擇頭飾。

(2)合作表演故事。

4、創編故事。

教師:還有誰會向丹丹借紅帽子?他們用紅帽子來幹什麼?

(1)四人一組想一想、編一編,講一講。

(2)每組選一個代表將編好的故事講聽。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中朋友之間的友誼,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

3、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動畫視頻,配樂旋律一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們一起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個詩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欣賞古詩。

1、觀看動畫或PPT,初步感受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中的兩個好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李白到好朋友汪倫家裏去做客。他們一起喝酒,作詩,兩人非常開心。幾天後,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倫很捨不得李白,於是就在岸邊送李白。

2、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古詩,請幼兒欣賞。

師:故事裏有一首小詩,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地來聽一聽。

提問: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作者又是誰?

師:其實,這是一首贈別詩。是李白送給好朋友汪倫的詩。接下來,我給小朋友來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

3、出示圖片或PPT,講解古詩大意(譯文口語化)。

李白乘着小船將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岸邊有人一邊唱歌,一邊用腳打拍子,告別的聲音。李白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好朋友汪倫啊。李白非常感動,他覺得,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義深。

4、在初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再次欣賞古詩。

師:意思明白了嗎?好,老師再來念一念,這一遍,請小朋友自己用心記一記,等一下,我們自己也要來學習這首詩。

三、教師指導幼兒學習誦讀。

師:你記住了哪一句詩?請你念一念。

1、教師指導學習單句古詩。

師:好,接下來,請你們跟着老師,整首古詩一起學一學,念一念。

2、請幼兒集體朗誦。

3、請幼兒分組朗誦。

4、請個別小朋友朗誦。

5、配樂齊朗誦。

四、聯繫生活,情感昇華。

提問: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間要怎樣相處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不可以打打鬧鬧,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結束語:好了,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戶外活動吧!

附古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活動反思:

古詩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生能比較流利地背誦,但對古詩的背景、詩人的感受是很難理解的。對教師來說古詩教學不好把握,講解多了,學生不樂意接受,結果是把一篇篇充滿着深刻意蘊、豐富情感和詩情畫意的古詩文肢解得支離破碎。這次的古詩教學,一開課,我巧妙地利用學生喜歡的歌曲進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很快便進入了學習古詩的意境。學習古詩首先就要帶領學生看到詩人所感的那個場景,才能由此進入詩意的境界,誘發學生的情感。我運用故事引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本次教學中,我還藉助音樂、課件,讓孩子們進入了詩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們去看、去想、去說、去聽、去悟。學生的思維在擴張,認知在深化,每個孩子眼中有畫,心中有景,此時此刻他們的情感也在不斷積澱、不斷昇華。“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課堂上我緊緊圍繞“離別”這一線索,去渲染、去感受,讓學生深深地去體會這離別之情。有人認爲“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於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樑,就能讓多媒體成爲“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朗讀訓練貫穿教學的始終,第一步先自讀詩歌,懂得詩歌的大意;第二步進行解詞析句再品讀;第三步感情朗讀,最後熟讀成誦。

教學中,我努力的創設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如何讓學生體會?除了讀還是讀,我通過指名讀、引讀、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由難過轉爲驚喜,再由驚喜轉爲感動不已,通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蘊含的感情。不斷努力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送別是我國古詩一個永恆的話題,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上我還提供了幾首送別詩讓學生欣賞、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友人》、高適的《別董大》、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結合課前收集到的離別詩進行交流,最後我設計了“課外積累,個性飛揚”這一環節,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一節課下來,老師不能平復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緒激動的不是那些學生。我不是學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後學生究竟有了怎樣的情感。是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了情感的變化,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有了立竿見影的朗讀效果。那學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動了?看看學生的表情,聽聽學生的話語。歷史遙遠而又不遠,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學生應該能夠被打。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詩所表現的父母的關愛之情和家的溫馨。

2.嘗試仿編詩句,能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家的溫馨。

3.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全家福"圖片展示板、掛圖、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看"全家福"照片,讓幼兒互相講述照片的故事,分享家的幸福,體驗爸爸媽媽的愛。

師:這裏有小朋友們帶來的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照片,現在請你們和好朋友一起說一說照片裏有趣的事。

二、結合課件,感受並理解散文詩。

(一)教師朗誦散文,讓幼兒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師:聽了這首散文詩你有什麼感覺?你想到了什麼?

(二)教師運用課件、結合圖片,讓幼兒用詩裏的語言描述家的溫馨。

師提問:1.散文詩裏說家是什麼?爲什麼這麼說?

2.有了燈、有了屋檐、有了牀小朋友就會怎樣?

(三)幼兒結合圖片、課件學習散文詩。

三、幼兒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家的溫馨、幼兒仿編個別詩句。

(一)師提問:家還可以是什麼?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二)幼兒嘗試用詩化的語言彷編詩句。

(三)結合幼兒創編提供相關圖片彷編散文。

【延伸活動】

語言區:提供有關圖片讓幼兒學習續編"家是什麼"。

美工區:繪畫"我的家"附散文:

家是什麼?家,是一盞燈、一個屋檐、一張柔軟的牀。

有了燈,不再害怕夜晚沒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擔心風吹和雨打。有了牀,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覺,做個美美的夢。

家是太陽,爸爸媽媽的笑容,是溫暖的陽光。

反思:

綜觀整個活動,活動過程的設計始終圍繞目標,各環節緊密聯繫、層層遞進。教師採用直觀教學法,結合課件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聲情並茂地朗誦散文詩,並利用富有啓發性的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加深幼兒對詩歌的理解。並利用精美的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大膽的用語言表達畫面上的內容,感受詩歌所表達的語言美和意境美,並適時的運用富有啓發性的提問激發幼兒對"家"和"親情"的美好體驗和情感共鳴。

專家點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思路是比較清晰,從傾聽、欣賞--準確記憶--學習朗誦--脫離圖譜--自由創編--朗誦表演。從步驟上、難度上層層遞進,幼兒行爲積極,思維活躍,樂意參加彷編活動。整個活動,幼兒在審美中模仿、在模仿中創造、在創造中提升,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建構了自己的語言、創造了自己的文學,最後也實現了語言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並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了愉快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