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機器人走路、、跳舞的姿態(手、腳伸直,動作僵硬),培養節奏感。

2、能大膽合作創編,體驗遊戲的愉悅。

3、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機器人的玩具及圖片。

2、活動前瞭解有關機器人的基礎知識。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樂曲、做動作。

1、幼兒聽樂曲,熟悉樂曲的旋律。

2、引導幼兒聽樂曲學做機器人的基本動作。

二、創編動作,講規則。

1、引導幼兒創編機器人勞動等動作。

2、肯定幼兒創編活動的情況

3、告訴幼兒音樂遊戲的規則。

三、明規則、做遊戲

1、教師擔任"管理員",與幼兒一起遊戲一遍。

2、幼兒拖選一名同伴擔任""管理員",遊戲進行一遍。

3、引導幼兒評價遊戲的情況後,遊戲繼續進行。

活動反思:

我發現小朋友對機器人的概念很侷限,認爲機器人都是機械身體,走路很慢,長得很醜。這樣會限制他們的想象更會消減他們學習的興趣。我在開課時,就讓學生欣賞更種各樣的機器人,例如:機器貓,阿拉雷……在啓發他們機器人功能時,則播放機器人比賽:機器狗足球比賽,機器人跳舞比賽……這樣徹底打破了他們對機器人不好的印象,激發了他們的創作力。雖然能很好的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許多畫面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比較複雜和抽象的,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教師不能面面俱到的指導,就使得有些底子差的孩子構圖不是那麼的好。但是從語文的角度而言,他雖然用畫筆表現不出美麗而富有創意的畫面,但是他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出精彩的內容,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穫呢?這節美術課的重點目標是要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這樣會限制他們的想象更會消減他們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欣賞完課件上各種功能的機器人之後,興趣都很濃厚,我也努力地挖掘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先是討論:什麼場合需要怎樣功能的機器人,什麼人羣需要怎樣功能的機器人。大家在熱情討論完之後,我又請學生構思一下作業的創作構圖,加上同學之間地相互建議和教師的相機提建議,這樣子幫助學生腦海中形成大致的構圖格局,便於大膽創作和想象添加。最後在作業展示環節,也請學生紛紛上臺來向大家講述自己創作的有趣和新穎之處,順便師生爲他的作業提一些合適的建議供他作參考。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這首樂曲改編自《王老先生有塊地》,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咿呀咿呀呦”樂句反覆出現,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活動設計上,教師力求讓幼兒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並藉助鋸木頭、擦汗、洗澡等遊戲情境幫助幼兒反覆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遊戲情境的營造和幼兒想象能力的激發需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教師藉助一小塊彩色紗巾巧妙地幫助幼兒搭建起想象與表現的平臺,豐富了幼兒表達、表現的手段。

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 ××| ×― |”。

準備:

1.彩色紗巾、音樂CD、錄音機。

2.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譜,粉筆一支。

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在脖子上系一塊紗巾進場。)

1.聽音樂,尋找其中反覆出現的樂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特別有趣的音樂,這段音樂裏有一句話特別有趣,看看誰能找出來。

(師幼一同欣賞樂曲,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呦”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呼應。)

幼:我聽到“……”(幼兒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師:是這句嗎?“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師哼唱樂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樂句。)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們一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吧!聽到“咿呀咿呀呦”的時候,請大家揮揮小手,這樣我就知道你們已經找到它了。

(師幼一同再次欣賞音樂,教師把手放在耳邊以示專注傾聽。當“咿呀咿呀呦”樂句出現時,教師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兒揮手互動,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導幼兒注意並不是每一樂句都會出現“咿呀咿呀呦”的。)

師:呵,這個“咿呀咿呀呦”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

2.根據圖譜尋找固定樂句出現的規律。

(出示圖譜,教師隨音樂用粉筆沿波浪線描畫,在樂句“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用明顯的擺動動作畫出鋸齒線,以突出樂句和音樂節奏。)

3用身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原來“咿呀咿呀呦”會和我們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樂句都出來的。我們再來聽一聽、找一找,聽到“咿呀咿呀呦”的時候就跳跳舞吧!

(教師示意幼兒解下紗巾,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在“咿呀咿呀呦”處揮舞紗巾。)

二、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

師:森林裏的動物們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誰願意來當小木匠?

幼:我願意。

師:小木匠需要一把鋸子來鋸木頭,變變變,我的鋸子變出來。

(教師將紗巾拉直,幼兒紛紛模仿。)

幼:我的鋸子也變出來了。

師:好,我們一起來練練鋸木頭的本領。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才能鋸哦!

(師幼手持紗巾坐在位子上,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的時候來回拉動紗巾,以表現鋸木頭的情景。)

師:本領練好了,看看這裏有沒有木頭?(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呀,這裏有一棵大樹,哪個小木匠先來試試鋸木頭?

(教師請一幼兒合作演示鋸木頭。教師一邊哼唱,一邊示意該幼兒在“咿呀咿呀呦”的樂句處來回在教師手腳關節處拉動紗巾。隨後,教師做出手臂、肩膀等處關節突然垂落的動作,以表示木頭被鋸斷了。)

師:大家想不想來鋸木頭?被我摸到頭的小朋友趕緊到前面找個空位置變成一棵大樹吧。三、二、一……呀,出現了一片森林!

(被邀請的幼兒模仿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扮演大樹,教師調整個別幼兒的站位。)

師:其他小朋友都來當神氣的小木匠,帶上小鋸子,去找一棵大樹,站在大樹的身邊。(其餘幼兒一一對應地尋找合作伙伴,教師根據情況調配,以便每位幼兒都有合作表現的對象。)

(幼兒隨音樂合作表現。)

師:好嘍!木頭鋸好了,抱着自己的木頭回家吧!(幼兒相擁着回到位子上。)

師:鋸木頭好辛苦,趕緊拿毛巾擦擦汗吧!

(師幼一同隨音樂表現拿毛巾扇風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按照節奏在臉上輕拍表示擦汗。教師和個別幼兒互動,按節奏給幼兒擦汗。)

師:休息好了,我們接着鋸木頭。剛纔當小木匠的小朋友現在趕緊變成一棵大樹吧!

(幼兒互換角色,合作遊戲。)

三、結束活動

師:木頭鋸好了,小木匠們出了許多汗,一起來洗個澡吧!

(教師高舉紗巾並抖動,以表示蓮蓬頭,幼兒自然聚集到教師身邊。)

師:拿好你的洗澡海綿球,一起來搓搓搓……

(幼兒將手中紗巾團成團變成小浴球,和教師一同隨音樂表現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樂句處有節奏地搓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延續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結合主題,體現同伴間的友好情感,我選擇了歌曲《兩隻小象》,老歌新唱,動聽的旋律猶如講述着一則動聽的故事,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歌曲中不僅表現了兩隻小象團結友愛、一起遊戲的情景,而且這首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對幼兒來說也比較新鮮,所以試圖通過這首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旋律後嘗試接唱表現,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學習,從而感受到動物之間友好的情感,進而演繹到人和人、人和動物之間友好的情感。

本次活動共分三個環節,從感受歌曲的意境中引起學唱的興趣;從梳理歌詞、欣賞歌曲節奏的氛圍中感受三拍子音樂強弱弱的規律,結合肢體動作保持唱歌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嘗試分組接唱;在歌曲表演中明白朋友間的友愛團結。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音樂強弱弱的規律,嘗試以接唱的方式表現歌曲。

2.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之間需要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引起學唱的興趣

1.有兩隻小象,他們一起結伴來到了小河邊,他們到底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2.聆聽歌曲,瞭解歌曲的意境。

二、學唱歌曲——感受三拍子音樂強弱弱的規律,結合肢體動作保持唱歌的興趣並嘗試接唱

1.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跟着老師一起邊聽邊打拍子。

2.小象在做什麼?

3.學唱歌曲

4.分兩組,嘗試接唱(要求接得快,不拖拍)

三、表演歌曲——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間的友愛團結之情

1.鼓勵幼兒自由兩兩分組,跟着這首歌曲的旋律來表演兩隻小象。

2.兩隻小象玩得可高興了,吸引了很多的小象來到了小河邊,我們一起來表現小象玩耍的情景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聽辯節奏遊戲:鞏固幼兒對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別。

2. 讓幼兒學唱並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咚咚鏘》,節奏卡片,鋼琴,鼓類、鐵類樂器。

活動過程:

1. 聽辯節奏遊戲。

(1)節奏傳遞遊戲

(2)教師演奏“火車快飛”(鋼琴),變換不同的速度讓幼兒走。教師展示八分音符時,提示幼兒小火車要走快一點,以此類推,走完全曲之後回到教師處,也就是火車站。教師選擇一位扮演火車頭的幼兒,掛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請幼兒帶領,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師通過鋼琴來配合並幫助幼兒。

2. 歌曲《咚咚鏘》

(1)讓幼兒欣賞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念歌詞,配合歌曲的原節奏,教師念一句,幼兒跟着念一句,到最後一句時幼兒與教師一起念。

(3)將幼兒分成“咚”、“鏘”兩組,“咚”爲鼓類樂器,“鏘”爲鐵類樂器。按照固定的節奏敲奏出來。

(4)跟隨歌曲音樂進行樂器敲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剛入園,很多幼兒會表現出與親人的分離焦慮。爲了讓孩子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創設了對幼兒園環境也同樣陌生的小兔子形象,通過兔子塗塗和妮妮的視角讓孩子們感受他們是怎麼融入這個環境的。

《指南》中指出3-4歲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樂句短小、簡單,內容淺顯易懂,它主要描寫了孩子們在幼兒園裏有很多好朋友朋友,在幼兒園裏唱歌、跳舞非常快樂的一個場景,通過小故事引入,再加入節奏、動作,幫助了孩子學習歌曲,最後孩子們也能感受到“哇!原來幼兒園是有很多有趣的、開心的事情的”,從而也減輕了他們的分離焦慮,讓他們更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2. 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重點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聽前奏演唱歌曲。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孩子們已經參觀並熟悉幼兒園

2. 物質準備:幼兒園的環境照片、孩子們唱歌跳舞的視頻、圖譜

活動過程

教學反思

一、觀看課件,引起興趣

師:今天,小兔子塗塗和妮妮來到了他們不認識的地方,請你們仔細看看這是哪裏呀?

師:原來,這是你們的幼兒園呀!塗塗妮妮剛來到這個地方,它們覺得有點陌生、有點害怕,這個時候出現了小朋友們,他們在幹什麼呀?

師:原來小朋友們在唱歌跳舞呢!塗塗妮妮問:“哥哥姐姐,什麼事情讓你們這麼開心呀?”小朋友們回答:“(教師清唱)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

二、欣賞歌曲,學習演唱

1. 熟悉圖譜

師:小朋友剛剛你們聽到了什麼?他們爲什麼這麼開心呢?

師:(出示圖譜)老師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在這裏了。(支架一般可以提前準備畫好,不需要現場畫;如果孩子第一遍聽出的歌詞不多,可以在聆聽一遍,儘量將整個音樂的框架按照歌詞搭建好,整個歌曲中如果有比較難理解的歌詞,教師可以拋問題,引導幼兒理解)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那請你們也跟着老師一起來唱一唱吧。

2. 教師彈唱,孩子跟隨節奏拍手(建議教師帶着孩子看着圖譜清唱,2-3遍後,教師可以彈唱,孩子試着拍手做簡單的節奏輔助

3. 教師伴奏,孩子學習演唱歌曲 一般小班孩子5-6遍後基本可以

4. 在孩子基本會唱後,教師後期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撤離部分支架,比如某個句子中的一個圖片。慢慢增多,甚至到全部撤離,達到本次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學唱歌曲。

師:現在請你們跟着老師一起來唱一唱,要注意哦,唱的時候,我們要聽鋼琴先唱一句,然後再開始唱哦。

三、鞏固歌曲

1. 請幼兒進行表演(可以請動作比較有創意的孩子進行同伴展示,每個孩子也可以自由發揮)

2. 請幾對好朋友一起表演

現在塗塗妮妮特別想看小朋友們表演,你們誰願意帶着你的好朋友一起來表演給塗塗妮妮看呢,老師給你們伴奏哦。

四、活動延伸,總結師:你們覺得來幼兒園是什麼心情呢?你們喜歡來幼兒園嗎?那你們明天可以唱着這首歌曲來幼兒園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之前的音樂活動《有趣的歌聲》,讓幼兒對小動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前提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能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活動準備:歌曲錄音磁帶,小鹿,小鴨,小貓,小烏龜圖片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有趣的歌聲》

“今天呀,我們這兒來了好多小動物,它們想請寶寶們和它們一起唱歌,你們願意嗎?”

二、學習歌表演《走路》

“寶寶們的本領真大,你們好聽的歌聲把其他小動物也引來啦,你們知道想知道是誰來了嗎?”(想)“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好嗎”

(一)聽歌曲錄音一遍提問

你們聽到是誰來啦?(幼兒回答出一個,即出示相應的圖片)“對呀,小鹿,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它們一個一個地走來了,哎,它們是怎麼走來的呀,我們再來聽聽看好嗎?”

(二)聽錄音歌曲第二遍提問

1、小鹿是怎麼走路的呀?

2、小鴨子是怎麼走路的呀?

3、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呀?

4、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呢? “寶寶真聰明!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好嗎?“

(三)教師彈琴,幼兒集體跟唱歌曲“寶寶唱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呀?”

(四)幼兒跟着錄音邊唱歌曲邊模仿小動物走路三、複習歌表演《小星星》“寶寶們本領真大,小星星說,它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跳個舞,好不好啊?”幼兒情緒愉快的進行歌表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準備:

1.節日裏的聲音(爆竹聲、煙花聲等)與民樂《喜洋洋》相結合的錄音帶及視頻。

2.小鼓、小鈴、沙球等樂器若干。

3.節奏譜:x一 | x一 |;xxxx xxxx | xxxx xxxx | ;x 二 | x 二|。

過程:

一、欣賞音樂,初步體驗——幼兒感受節日裏的熱鬧氣氛

1.完整欣賞音樂《喜洋洋》,初步感受節日裏的喜慶和熱鬧。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喜洋洋》。我們來聽一聽發生了什麼事情。(幼兒完整欣賞。)

師:好聽嗎?有什麼好事情發生了?

幼:過年了/過節了/結昏了……

師:大家說的都是些高興的事情。你們是怎麼聽出來的?

幼:聽到了爆竹、煙花的聲音。

2.觀看視頻《喜洋洋》,再次體驗節日的喜慶和熱鬧。

師:看到什麼開心的事情了?幼:放煙花/放爆竹/喜氣洋洋過大年了。

師:除了過年,我們還會在什麼節日放煙花和爆竹來慶祝呢?

幼:國慶/元宵節/勞動節……

師(小結):這麼多節日都可以放煙花、爆竹來慶賀。下面我們再來聽《喜洋洋》的音樂,請大家一起用小手學拍煙花、爆竹的聲音。

 二、觀察節奏譜,匹配節奏——幼兒運用不同節奏表現聲音

1.跟隨音樂視頻,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拍爆竹、煙花的節奏。(如看到放爆竹,教師用語言指令及示範帶領幼兒拍打節奏:放爆竹了——砰一|啪一|。)

2.觀察圖譜,爲不同聲音選擇合適的節奏型。

師:節日裏有這麼多熱鬧的聲音,請你仔細找一找,爆竹、煙花、百子炮的聲音分別躲在哪張節奏譜裏?哪個節奏最像它們發出的聲音?

[教師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1)幼兒能否爲聲音匹配合適的節奏型,能否用語言節奏、動作節奏表達表現聲音;(2)教師可重點引導幼兒理解並學習表現那個加顫音的小尾巴符號。如,“這是誰發出的聲音?這個小尾巴是什麼意思?看得懂嗎?‘哧……哧……’這是煙花連續發出的聲音。我們試一下。”]

3.跟着音樂,用拍手的方式給百子炮、爆竹、煙花的聲音配上節奏。

 三、樂器配音,協作表演——幼兒適用不同樂器爲各種聲音配音伴奏

1.出示小樂器。

師:看,老師帶來了什麼?

2.演示小樂器。

師:它們也來爲煙花、爆竹、百子炮配音了。聽一聽,它們像誰的聲音?(小鼓一爆竹,小鈴一百子炮,沙球一煙花。)

3.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成百子炮組、爆竹組、煙花組。

師:現在請你選擇喜歡的樂器。給節日裏的聲音配上好聽的節奏。

4.幼兒根據視頻嘗試按節奏譜演奏。

(1)師:準備好了嗎?我們的表演馬上要開始了。我們要看仔細,看看哪個小樂器先演奏。

(2)幼兒演奏,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根據視頻及節奏譜演奏。(如教師用語言及動作提示:“放爆竹了,小鼓準備好,砰一|啪一|砰一|啪一|……放百子炮了,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煙花準備好,哧……|哧……|哧……|哧……|。”)

5.幼兒再次表演,感受節日的喜慶和熱鬧。

(1)師:我們的小樂器表演了節日裏各種好聽的聲音,真熱鬧!不過,剛纔是我帶領大家一起表演的,現在,你們看我的動作指令來演奏,行不行?

(2)幼兒根據視頻和教師的動作指令再次演奏。

(3)師:今天,我們又過了一個熱鬧的節日,高興嗎?現在,我們的小樂隊將去爲弟弟妹妹表演節目,大家一起過節,好嗎?

 設計意圖:

每當過節時,人們總會通過各種手段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氛。燃放煙花、爆竹等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人以熱鬧、喜慶的感覺。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節日的聲音”這一活動,重點讓孩子們從聲音的角度來重溫節日的歡樂。

中國民樂《喜洋洋》歡快活潑,節奏感強,容易把幼兒帶入節日氛圍,也有利於幼兒演奏表現,所以我選擇該樂曲,並將與音色相符的打擊樂和節日裏各種熱鬧的聲音相結合,讓幼兒真切地體驗節日的歡快,盡情地表現表達。

在活動中,我考慮到如果讓中班幼兒完全根據音樂的旋律進行演奏,難度太大,因此採用讓幼兒通過視頻欣賞、圖譜對照、樂器演奏以及教師的動作指令等策略,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降低難度,突破難點,而小步遞進的目標也使幼兒的演奏更具連貫性。

該活動把幼兒感興趣的生活情景、生活經驗融入活動,與欣賞音樂、學習節奏、打擊樂器相結合,幼兒在活動中興趣盎然,充分享受到奏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目標:

1.欣賞節日裏的各種聲音,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

2.嘗試用各種樂器與不同節奏來表現節日歡慶的場面。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活動中能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積極參與活動。

能夠大膽、獨立地運用圖標、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通過欣賞一首樂曲的多種表現形式,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感。知道相同的音樂,在不同的演奏方式下,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情緒、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多媒體、影音光盤、圖表及標記(附後)。

舞曲版:摘自陳美小提琴《康康舞曲》。

歌唱抒情版:剪輯自香港電影《河東獅吼》片斷。

交響樂版:選自音樂光碟《世界名曲集》——《地獄與天堂》。

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導語。

前兩天,老師聽到一首好聽的音樂,是在手機上有的,好像是……”(播放樂曲)

2.欣賞樂曲,《地獄與天堂》(片斷)。

(1)、教師:“這首曲子你們聽過嗎?在哪裏聽到過,叫什麼名字?”

(2)、幼兒欣賞樂曲《地獄與天堂)(片斷)。

①教師:“老師這兒也有3段和這段音樂一樣的曲子,我們先叫它《菠菜歌》吧,你們想不想聽?”

②討論: .

(a)這3首樂曲聽起來一樣嗎?(實際上3首樂曲曲譜相同,讓幼兒籠統的感知,描述同一首樂曲有三種演奏、表現形式上的不同)

(b)我們來討論一下,所聽的3段曲子有什麼不同?

我們先看看在速度上這3段曲子有什麼不同點?(有的快,有的慢……)再看看在強弱上它們有什麼不同?(有的聽上去聲音很強,讓人覺得有點吵;有的聽上去較柔弱,讓人聽得很舒服……)

最後看看所聽3段音樂在感覺上有什麼不同?(有的音樂聽過後讓人很開心,想笑;有的音樂昕上去讓人很興奮,想跳舞;有的音樂聽上去感覺很溫柔,很抒情……)

(3)、幼兒再一次完整地欣賞樂曲。

①介紹圖表和卡片,幼兒瞭解使用的方法。

教師:“下面,我們聽這3段音樂玩一個好玩的遊戲。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卡片,在這張卡片的反面有許多符號圖標,我們現在一段一段地按順序來欣賞這三段不同的音樂,請你在聽過音樂以後,在卡片反面選擇一張你認爲最能夠表現這段音樂的符號圖標,貼在正面代表那段樂曲的號碼和格子裏面。”幼兒教育網()

②幼兒逐段欣賞樂曲,分別根據三段樂曲的風格選擇一張相應的圖標貼在卡片正面的格子裏。

(a)鼓勵幼兒根據自已的感受,獨立地選擇圖標,不受其他人的影響。

(b)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圖標,大膽地表述自己選擇這張符號圖標I撤理由,並能夠和大家交流對每一段曲子的感受。

③播放3段樂曲,讓幼兒逐段驗證樂曲風格和自己的感受是否一致。

(4)、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再次討論:

①教師:“我們都能聽出這3段曲子能夠給人不同的感覺,那我們來討論一下,這3段曲子比較適合在什麼時候聽呢?”(快的曲子,適合在購物、鍛鍊的時候昕;抒情的曲子,適合在睡覺前或者傷心的時候聽;節奏很強的曲子,適合跳舞;幽默的曲子在難受、傷心的時候聽……)

②幼兒再次欣賞音樂與音像畫面,驗證自己的討論結果是否正確。

3.瞭解樂曲的作者,欣賞樂曲最初的演奏風格。

“這段樂曲,人們給它起了好多名字。我們聽到它時,因爲裏面有‘我是一棵菠菜’的歌詞,我們就叫它《菠菜歌》;當它用來給別人跳舞時,名字又叫做《康康舞曲》;其實,這首樂曲真正的名字叫《地獄與天堂》,它是由法國的一名叫奧芬·巴赫的作曲家寫出來的。後來人們覺得這首曲子非常好聽,就把它變化成不同的節奏和風格,在不同的場合進行演奏,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的感覺。現在,你們想聽聽這首樂曲最初是怎樣演奏的嗎?”

4.邊欣賞音樂,邊做遊戲。

(1)、這首樂曲真是好聽,我們一起來邊聽音樂,邊玩個遊戲放鬆一下吧。

(2)、請幼兒在3段不同風格的樂曲中,選擇1段進行遊戲(唱歌或者跳舞)。

5.討論過程中,感受音樂。

引導幼兒注意在前面的討論過程中,別人與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觀點,明白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各人對音樂的感受是不同的。

(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其實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們在難受的時候,想聽幽默的音樂讓自己笑起來,而有的人可能更願意聽一些抒情的音樂,讓自己好好放鬆心情……)

作品分析

這首由法國作曲家寫作的交響樂曲,旋律歡快、活潑,經後人的改變後,廣泛運用於舞蹈、影視作品及電子音樂產品中,爲人們欣賞、接受和傳唱。本次欣賞活動中所採用的這段音樂的三種表現形式,分別具有抒情、搖滾、幽默的風格,特點鮮明,接近幼兒的感知經驗,有利於幼兒感受和表達,並能較好地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