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合集9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合集9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瞭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語:“細嚼慢嚥”,體會安全、文明進餐的愉悅。

活動準備:

相關課件和兒歌一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主題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教師講故事,幼兒仔細聽故事中發生的事情。)

2.師:故事裏面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爲什麼小貓和小狗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着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一)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提問:

(1)圖上有什麼?

(2)小貓爲什麼會被魚刺卡住?

(3)誰也來醫院看病了?

(4)小狗爲什麼會被小骨頭嗆着呢?(幼兒請個別寶寶起來回答。)

2.教師講述故事的後半段:小羊過生日請大家吃好多好吃的東西......(教師講述故事的後半段,讓幼兒知道,在吃魚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嚥,不能着急,這樣就不會被卡住了。)

3.教師幫助幼兒理解詞語:細嚼慢嚥。(就是吃東西的時候要仔細的咀嚼,慢慢地嚥下去。)

三、瞭解安全進餐的方法。

1.請幼兒看圖提問:醫生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爲什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2.教師吃魚:我們小朋友在吃魚的時候不能說話,要細嚼慢嚥,慢慢地嚥下,不能着急。

3.教師:那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吃的蛋的蛋黃應該怎麼吃呢?

4.教師:不能邊說話邊吃,要細嚼慢嚥,慢慢地嚥下,不能着急,吃的時候可以喝點湯或者水。

四、學習兒歌,教師。

師:孩子們,老師把怎麼吃魚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趕緊跟着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吧。

吃魚要注意,

安全是第一,

吃魚不吃飯,

吃飯不吃魚。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以後我們吃魚就肯定不會像小貓一樣被卡住了。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培養孩子早起的生活習慣。

2、能借助圖片簡單描述畫面情景,學習說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1、圖片:早晨、晚上。

2、手偶、指偶各一個。

3、圖畫紙。

活動過程:

1、講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2、大森林中誰起的最早?最起的最晚?

3、聽一聽、學一學公雞是怎麼叫的?數一數公雞叫了幾聲? 手指遊戲:大拇指醒來了,你早,你早;

食指醒來了,刷牙,刷刷牙;

中指醒來了,洗臉,洗洗臉;

無名指醒來了,梳頭,梳梳頭;

小拇指醒來了,一起做早操!

4、出示早晨、晚上的圖片:

5、幼兒簡單描述畫面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都有什麼?

6、遊戲:早晨晚上。教師彈奏或演唱歌曲,幼兒做睡覺的動作,唱完後,教師學一聲大公雞的叫聲,幼兒做起牀動作。請幼兒模仿大公雞,反覆進行遊戲。

7、學一學公雞叫、小豬打呼嚕的音效,利用教室內的玩具自由地創造聲音,並說一說聲音象什麼。

8、繪畫:早晨、晚上(老師畫好小朋友起牀、睡覺的圖片,幼兒添畫太陽、月亮)

附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懶惰的》

森林裏有一隻紅色的公雞。每天早晨,當太陽公公剛剛睜開眼睛的時候,大公雞就揚起脖子大聲的叫着:“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嗝兒——,起牀了!”森林就在公雞的叫聲中甦醒了。 有一天,森林裏的動物們要舉行一次森林選拔賽,選出最勤勞的動物。早晨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裏飄啊飄啊,飄到豬媽媽的耳邊,豬媽媽推了推身邊的小豬,說“豬寶寶,快起牀啦!公雞都叫了!”豬寶寶翻了個身,又“呼呼”地睡着了。

大公雞的叫聲在森林中繼續飄啊飄,飄到了啄木鳥醫生的耳邊,啄木鳥醫生昨天晚上爲樹伯伯做了個手術,很晚才睡,聽到公雞的叫聲,使勁兒伸了伸腰,起牀了。“嗝兒--嗝兒--嗝兒——起牀啦!”“嗝兒--嗝兒--嗝兒——起牀啦!”大公雞在叫第二遍。森林裏的小鳥、蝴蝶和小鹿都起來了。

當太陽剛剛升到樹梢的時候,小動物們都聚集在大象伯伯的家參加選拔賽。小鳥說:“啄木鳥醫生每天早早起來給樹伯伯治病,她是最勤勞的。”啄木鳥醫生謙虛地說:“不不不,大公雞纔是最勤勞的,

是他每天早晨叫大家起牀的,要沒有大公雞,我有一次都差點睡過頭了!”這時候剛剛睜開眼睛的小豬迷迷糊糊地走過來說:“纔不是呢,我就沒聽見公雞的叫聲!”小動物們一看,小豬的臉都沒洗,臉上一道又一道,是晚上睡覺時抹的吧!“哈??,哈??,你還說別人,你是最懶惰的,太陽都曬到屁股了,你纔起來!大公雞叫的時候,你還在做夢吧!”小動物們哈哈的笑着,小豬寶寶的臉通紅通紅的,他不好意思了。

大象伯伯說話了:“小豬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以後他就會改掉懶惰的毛病的,小豬,你說對不對?”小豬說:“對,我以後一定要勤快起來!大公雞幫幫我吧!”大公雞說:“好吧,每天早晨我叫你起來,和同伴們一起鍛鍊身體。”

從那以後,森林裏最勤快的公雞和最懶惰的小豬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公雞的叫聲中,豬寶寶睜開眼睛。慢慢地,慢慢的,豬寶寶也變勤快了。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小兔、小狗胸飾若干,照相機。

2、編排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兔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小兔,媽媽帶你們出去玩。看,那是誰?(小狗)他們在幹什麼?(滑滑梯)

2、觀看情境表演,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

(1)狗媽媽是怎樣教小狗玩滑梯的?爲什麼要這樣玩?

(2)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

小結: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後,兩手扶着滑梯兩邊,兩條腿併攏,再滑下來。如果不這樣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確的動作,就會發生危險。

3、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兔媽媽:剛纔我們看了小狗滑滑梯,你們會不會像它們那樣玩?

(2)兔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

每個拍張照,看誰滑的好。(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活動建議

1、此活動宜安排在開學初進行,讓幼兒一開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確方法。

2、日常生活中幼兒玩大型運動器具時一定要有成人保護,引導幼兒正確地玩各種運動器械,逐步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說出常見早餐食物的名稱;

2.能對早餐進行簡單的分類;

3.願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吃過的早餐。

活動準備:

"健康":《我的早餐》(參見幼兒用書)幼兒自帶的早餐(活動前提示家長準備,並告知幼兒早餐食物的名稱或者由幼兒園爲各班準備幾種不同的早餐)、白紙、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

T:今天吃早餐了嗎?都吃了什麼?最喜歡吃什麼?

2.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中的《我的早餐》,瞭解不同種類的早餐。

3.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早餐,看看有哪些不同種類的早餐。

4.將幼兒的早餐用圖示記錄在白紙上,大家一起來看吃了哪些早餐,哪些早餐吃的人最多。

5.討論:如果沒吃早餐,會有什麼感覺?

6.幼兒之間相互交換早餐,品嚐不同的早餐。

親子活動:

請家長在一週內儘量讓幼兒吃不同種類的早餐,並注意營養搭配,幫助幼兒瞭解早餐的名稱及搭配的簡單原因。和幼兒一起用圖畫或剪貼的方式記錄某天的早餐內容,並提醒幼兒帶到幼兒園向大家介紹。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健康安全的成長對幼兒來說最重要,保護牙齒是生活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有些家長認爲孩子吃糖及零食並不會太大程度的影響健康,所以對保護孩子的牙齒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我們班上有些孩子都已患有齲齒。

爲了愛護他們的健康,就要讓孩子們瞭解刷牙的重要性。最後我運用了一首刷牙歌結尾,希望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快樂,喜歡並樂意刷牙!覺得刷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活動目標:

1、瞭解養成刷牙習慣的重要性。

2、知道刷牙的時機。

三、活動重點:

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四、活動難點:

瞭解刷牙的時機.

五、活動準備:

1、製作好的白牙與黑牙的圖卡,及時貼(笑臉寶寶)6個。

2、刷牙歌的磁帶,教材用書掛圖,小魔棒,小鏡子(每個幼兒各1面).

六、活動過程:

1、師拿出製作好的白牙圖卡和黑牙圖卡,請兩個老師當白牙和黑牙配合講述《白牙與黑牙》的故事。

〔1〕師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白牙還是黑牙啊?”

幼兒可以舉手自由發言。

師說:老師手裏拿了幾個笑臉寶寶,如果你喜歡白牙,就把你自己手中的笑臉寶寶送給白牙,貼在它的臉上;如果你喜歡黑牙,就把你自己手中的笑臉寶寶送給黑牙,貼在它的臉上,好不好?(請坐的端正的小朋友,分發給幾個幼兒)

(2)師分別詢問幼兒:“你爲什麼喜歡白牙(黑牙)呢?”

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師說明:小朋友都比較喜歡白牙,是不是?那我們的牙齒呢?是不是也和白牙一樣潔白漂亮呢?

(4)師出示小魔棒。

師說:“老師要用手裏的小魔棒給每個小朋友變一樣東西出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東西?”

“那請小朋友用手矇住自己的小眼睛,把它變出來好不好?”(提醒幼兒不許偷看,否則就不靈了哦!)

(5)配合生活老師悄悄的把小鏡子分發給幼兒,放在幼兒相對應的地上。

(6)待放好之後,再配合小魔棒:“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請幼兒輕輕地睜開眼睛,看到自己的地上,並詢問幼兒:“小魔棒給小朋友變出來一樣什麼東西呀?”

(7)師說明:給每個小朋友變出了不同形狀的小魔鏡,真漂亮!(每個幼兒一面,提醒幼兒不拿別人的,)

小魔鏡是幹什麼的呢?”(請小朋友輕輕的把它拾起來,並放在自己的腿上.)

(8)師:“如果你的牙齒是健康的,那你的小魔鏡就會告訴你的牙齒是白色的;

如果你的牙齒生病了,那你的小魔鏡就會告訴你的牙齒是黑色的。

我們一起閉上眼睛,數1,2,3,照照自己的牙齒,好不好?”

(9)師問幼兒:“看看自己的牙齒是白白的,還是黑黑的?”

牙齒黑了會怎麼樣呀?”

(10)待照完鏡子以後(把鏡子整齊的收起來)

(11)剛纔小朋友在魔鏡裏照了自己的牙齒,那誰覺得自己的牙齒是白白的呀?請舉手老師剛纔發現有幾個小朋友的牙齒黑黑的,(請牙黑的小朋友上臺來),一起來觀察,並問幼兒:“這個小朋友的牙齒怎麼樣啊?喜不喜歡他的牙齒啊?”(簡單說明牙齒變黑的原因)

(12)師講述要愛護好,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別讓它生病了,引出最好的方法就是刷牙。

(13)師問:“可是我們什麼時候刷呢?(幼兒舉手回答)

(14)師出示教材掛圖,跟老師一起看看圖上的熊寶寶是什麼時候刷牙的?”(一副一副的講述;最後小結:吃飯後,睡覺前,起牀後都要刷牙。)

(15)師示範刷牙的動作(一顆一顆慢慢認真的刷,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要刷乾淨!)

(16)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刷刷牙,清潔清潔我們的牙齒,讓我們的牙齒變的白白的,更健康,好不好?”

七、活動結束:

讓幼兒和師一起隨音樂《刷牙歌》動起來!體會刷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師:“孩子們,看看我們的牙齒刷乾淨了嗎?”(師帶領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

八、活動達成效果:

在這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比較生動,自由的活動氛圍(自主發言、幼兒之間共同探討)。小班的幼兒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會主動接近,探索其中的奧祕。所以,我始終以幼兒爲主體,在一開始,我出示了一副形象生動的牙齒(白牙與黑牙)讓他們認識牙齒,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然後運用“小魔棒變鏡子”的遊戲,讓幼兒共同觀察牙齒,瞭解牙齒,激發了他們積極想要探索的慾望,幼兒在整個過程中,瞭解了刷牙的重要性,最後我以一首刷牙歌結束了活動,讓幼兒感受刷牙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不僅快樂的接受知識,也在活動中獲得了新的體驗與成功。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⒈幫助幼兒認識黃豆及製品,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製成的,價廉物美。

⒉培養幼兒愛吃豆製品的習慣。

活動準備

⒈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1——2種豆製品,並簡單介紹其名稱及吃法。

⒉實物:豆腐一塊,黃豆一把(可事先浸泡好一部分)。

⒊豆漿機一臺,電炒鍋以及燒製脆豆腐配料:油、鹽、糖、大蒜、肉末,脆豆腐若干,盤子兩個,牙籤若干。

⒋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⒌幼兒操作材料黃豆爺爺找寶寶(一)(二)。

活動過程

⒈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⑴謎語: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營養很好,做菜做湯。

⑵出示豆腐,討論豆腐是用什麼作成的。(出示黃豆,讓幼兒知道用黃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東西叫豆製品)

⒉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認識其他豆製品。

老師戴上“黃豆爺爺”的頭飾,問:我的寶寶在哪裏?幼兒答:你的.寶寶在這裏!(讓幼兒從操作材料中找出“寶寶圖”,如干絲、百葉、豆腐乳、麪筋、油炸豆腐果等)

⒊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⑴用豆漿機制作豆漿。教師:豆製品雖然不是用肉做的,但是它的營養價值卻和動物的肉一樣豐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如我們小朋友天天早上喝的豆漿。

⑵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可以怎樣吃?

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燒,營養就更豐富、更全面了,請小朋友說說看,你吃到的豆製品是怎樣燒的?(千張卷肉、豆腐魚頭湯、豆腐果燒肉等)

⑶品嚐菜餚:脆豆腐炒肉末。

教師現場燒製脆豆腐炒肉末,簡單介紹其加工方法,幼兒用牙籤品嚐,引起幼兒愛吃豆製品的興趣和願望,讓幼兒知道經常吃豆製品,身體會更健康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活動準備:

1.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嚐)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麼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4、教師總結:

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裏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裏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範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5、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裏。

6、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乾淨。 漱口習慣的養成,光靠幼兒園是不行的,所以,學習活動結束後,應將漱口要求及兒歌內容告之家長,請家長在家裏也督促孩子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飯後漱口雖是生活小事,但它關係到孩子今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確立,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前一週我們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但總是有個別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則逃,逃不脫則敷衍了事。

自從那次觀察活動後,孩子們漱口積極多了,不用老師提醒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認爲我們應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體驗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的行動。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漱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