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7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7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說出一些重要交通安全標識的名稱。

2、瞭解各種標識的圖案、意義,知道標識給人家生活帶來的好處。

3、體驗遊戲時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一些重要交通標識的卡片若(j )幹、黑板一塊、布一塊、標識相應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指: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個交通小遊戲。想玩嗎?告訴我!可以使用什麼交通工具(……)好!(可選擇你喜歡的交通工具)出發嘍!

帶領幼兒在教室內走一圈,然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告訴我,如果我們真的是走在或者你們在馬路上開車的話,能隨便開,隨便走嗎?

二、認識標識

指:瞧!老師這有很多交痛標識圖片,誰說說,你都認識哪些?(掀開布,幼兒自由說)

指:我們現在一個個來認識。(逐一認識並解釋其主要作用)

請幼兒說說認識的標識,指出標識並說說標識的名字,把字卡貼在相應的標識卡片下面。

三、走迷宮圖

指:好了,羅老師現在要給我們變一個魔術了,看看,你們還記得這個標識叫什麼名字嗎?(一名助教老師:羅老師,站在黑板後面,老師隨意的逐一複習標識的名字,再認一認標識,幼兒回答對一個隨即往後傳給羅老師,羅老師在黑板後用標識卡片拼出一幅迷宮圖)

指:瞧!羅老師給我們變出了一幅迷宮圖,哦,小朋友你們想去這個開心樂園玩嗎?那必須通關啊,我們一起闖關吧!(把迷宮圖路線上的標識逐一認識就可算通關)

四、認識其它標識

指: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交通標識,生活中還有很多標識,誰說說你還見過哪些?在什麼地方見過?

教師可出示幾張標識(如:麥當勞、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等)

五、遊戲

指:誰能快快的說出我手裏拿的是什麼標識,我就請他向我邁進一步。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前期我們圍繞“興化小吃”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炒米粉是興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遊戲中,小朋友很喜歡模仿廚師玩炒米粉的遊戲,於是我嘗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意的表現炒米粉這一生活畫面,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目的:

1、觀察炒米粉過程的基礎上,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揮想象,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炒米粉的過程。

2、炒米粉錄像帶。

3、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你們都看過媽媽炒米粉了,現在請你們說說媽媽是怎麼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讓孩子回憶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開心、有趣、十分活躍,他們指手劃腳地用語言和動作把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激發了幼兒對舞蹈創編活動的興趣,爲舞蹈創編活動做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2、觀看炒米粉錄象。

師:(出示一塊米粉)多奇怪呀,原來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塊米粉,是怎麼在鍋裏變的軟軟的、細細的,象一條條白線一樣呢?讓我們一一段錄象。

教學設想:此環節主要讓幼兒觀察鍋裏水面沸騰翻滾及米粉下鍋後在水裏由硬變軟的過程。由於錄象配有音樂,所以在引導幼兒觀賞錄象時,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實現舞蹈與音樂相結合。

3、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能說出音樂的變化過程。

(1)水還沒開時,音樂安靜。

(2)水面沸騰翻滾時,音樂歡快、激烈。

(3)廚師翻炒米粉時,音樂不快不慢,節奏明顯。

教學設想:通過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變化,啓發幼兒把將要創編的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有機匹配,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和體驗美表現美的情趣。

4、讓幼兒想象與表現:

(1)用什麼動作表現水面平靜及水面沸騰翻滾的樣子。

(2)用什麼動作表現米粉下鍋之前和下鍋之後的變化過程。

(3)廚師是怎樣翻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每個幼兒經驗不同,認識和體驗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創造表現,師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同時,及時引導幼兒通過美化、誇張等手法巧妙地把過於“生活化”的動作提升爲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動作。

5、幼兒隨音樂完整創編“炒米粉舞”。

教學設想:沒有音樂的“舞蹈”不能稱之爲舞蹈,此環節是讓幼兒實現舞蹈與音樂和諧、完美的結合。幼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把創編活動推向高潮。

五、活動延伸:

1、創設音樂藝術活動區角,音樂、道具、服裝等,讓幼兒有一個自娛自樂的表演舞臺。

2、開闢家園互動角“音樂之家”,鼓勵家長參與到“音樂舞蹈教育”中來。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災發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保意識,樂意爲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2、難點: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水災的危害)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連續不停的下,將會發生什麼?"(幼兒交流)

(2)看圖片,瞭解水災的危害性

"連續下大雨發生了什麼事情?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

"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求救信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瞭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現在爲什麼每年有特大洪水?"

"減少災害天氣有什麼辦法?"

(教師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境與減少水災之間的關係)

活動反思:

洪水對於我們這個地方來說是很少見的,人們對水災逃生的意識很淺,更別說逃生知識了那就是知之甚少。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效果很好。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課件的充分運用,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巧妙引導,幼兒的思維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三是幼兒通過對課件的仔細觀察,對洪水災害現象和如何進行自救表達的比較完整準確。通過各種有效教學手段的利用,從班級整體看,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高,學生普遍對怎樣進行洪水災害自救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理解和掌握。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地震現場》影像資料、《小蟾童》防震減災科普動畫片、《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圖片6張。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師:“小朋友們,在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慘的事情,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是什麼事情這麼嚴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錄象,採用觸目驚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課題。

三、圍繞錄像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纔你看到了什麼?(告訴幼兒這個就是地震。)

2、師小結: 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後,家裏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四、播放課件《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課件,並向幼兒說明地震來了,該如何應變纔是安全的。

1.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5.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7.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8.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五、讓幼兒觀看地震專題動畫《小蟾童》,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幼兒瞭解地震,鞏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練。

七、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

活動反思:

孩子們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覺,也是第一次進行地震演習活動,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每一個幼兒都表現得很熱烈。他們對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毫無經驗可言,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該如何應變和逃生,但經過這一次活動之後,幼兒都掌握了發生地震該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個別幼兒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機智性不高,能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個別幼兒鑽的技能較低,今後需加強鍛鍊。

小百科: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爲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爲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爲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煤氣的作用和危險性,知道人在煤氣中毒時,會產生的一些生理反應。

2、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因漏氣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氣竈一個。

3、關於一些煤氣發生的事故錄象。

活動過程:

一、認識煤氣竈、煤氣包,瞭解煤氣的用處

1. 出示煤氣竈和煤氣包,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家使用煤氣嗎?你們家的煤氣是從哪裏來的?煤氣有什麼用?

2. 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我們家用的煤氣有兩種,一種是管道煤氣,一種是煤氣包。

它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能燒水、燒飯、燒菜┄┄

二、觀看錄象,瞭解煤氣的危險性。

1. 教師:煤氣的用處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確的使用煤氣,煤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

2. 展示有關圖片或相關的報道,使幼兒初步瞭解在哪些情況下,會發生漏氣或爆炸事故。

3. 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談談煤氣造成的危險性有哪些?

三、組織幼兒討論,知道安全使用煤氣的方法以及發生以外後的自救方法

1. 怎樣安全使用煤氣。

2. 怎樣知道漏氣了?如何辨別呢?

3. 我們人體吸進了這些有毒的會有哪些反映呢?

四、教師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重點講解幾個問題。

1. 當成人在廚房使用煤氣烹飪時,小朋友儘量不要到廚房。

2. 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隨便動煤氣竈的開關。

3. 如果聞到異味,要及時提醒爸爸媽媽。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講究衛生有利於健康,瞭解日常生活中衛生小常識。

2.學會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氛圍。

4.培養幼兒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增強幼兒講衛生的意識,逐漸形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一隻可愛的毛絨玩具豬。

2.《我愛洗澡》的光碟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師生談話引出主題《講衛生的孩子》。

1.猜猜它是誰?

2.出示小豬並向全班小朋友們作自我介紹(老師生動配音)。

二、基本環節:

聽小故事《小豬奴奴》:老師以小豬的身份講述故事,注

意配音語氣兒化,動作可愛,表情生動。

1.原來的奴奴是什麼樣的?朋友們喜歡它嗎?(原來的奴奴頑皮,不講

衛生,很髒,朋友們都不願意跟它玩。)

2.後來的奴奴是什麼樣的?朋友們對它怎麼樣?

3.討論:誰知道怎麼做纔是一個講衛生的孩子呢?(讓幼兒分別扮演多

種角色瞭解有關生活衛生小常識。)

4.老師以小豬奴奴的口氣小結性地說:“小朋友們,希望你們也要做一

個講衛生的孩子,這樣別人纔會喜歡你哦。今天我真是太高興了,因爲我有了

很多好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唱歌跳舞吧!”

三、結束環節:

欣賞歌曲《我愛洗澡》。

1.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

2.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嘗試自由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四、延伸環節:

遊戲《找朋友》,活動自由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講述故事的形式以及扮演角色的方式來讓孩子們瞭解有關生活衛生小常識,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知道怎麼做纔是一個講衛生的孩子。活動過程幼兒有靜有動,還感受了歌曲的歡快氣氛,動作的創編也讓幼兒有了自由發揮的想象空間。整個活動過程老師起到了引導作用,幼兒能輕鬆愉快地完成了本次活動。如果故事能加以圖片或動畫課件的形式來進行,就能完全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了。課前準備工作還需要加強。

小百科:生指個人和集體的生活衛生和生產衛生的總稱。一般指爲增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採取的個人的和社會的衛生措施,包括以除害滅病、講衛生爲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學習使用剪刀、筷子、筆、刀、吸管、遊戲棒等物品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準備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筆、刀、吸管、遊戲棒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瞭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稱,瞭解它的用途。

(1)在小朋友的桌上擺放着些什麼東西?

(2)它叫什麼名字,在生活中有什麼用處?

(3)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4)它們爲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5)你還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有着尖尖的頭,有的東西有着鋒利的邊緣,這些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幫了我們許多的忙。但尖利的東西卻容易傷人。

2、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當造成傷害的體會。

(1)你在生活中用過哪些尖利的東西?

(2)它有沒有對你造成傷害?

(3)爲什麼會弄傷?

使幼兒知道不正確地使用尖利的物品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3、討論正確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當會傷害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使用它呢?

(2)請個別幼兒示範正確的使用方法。

4、教師進行小結。

《煤氣開關不可亂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煤氣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氣對身體有害不能亂動煤氣。

2、知道正確使用煤氣的方法,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自備圖片“各種煤氣燃具小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談煤氣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問:(1)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爸爸媽媽是用什麼把飯菜燒熟的呢?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煤氣呢?

根據幼兒談到的內容出示各種使用煤氣的燃具的小圖片。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煤氣。

2、瞭解煤氣的基本特性。

提問:(1)煤氣爲什麼能把飯菜燒熟呢?

(2)煤氣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我們能看見它,聞到它嗎?

小結:煤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它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遇到火可以燃燒。爲了防止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危險,工人在生產煤氣的時候,加進了一種臭味劑,使煤氣產生出一種臭味,這樣當煤氣漏出時,就容易被我們發現了。

3、教育幼兒在使用煤氣時學會自我保護,並學習幾種正確使用的方法。

(1)引導幼兒看圖一

提問:他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小結:當發現室內有煤氣的臭味,應趕快打開門窗通風,讓新鮮空氣進來。

(2)引導幼兒看圖二

提問:他在做什麼?我們不能這樣做?

小結:煤氣開關是控制管道內煤氣進出的一個門。如果小朋友玩弄開關,就容易造成煤氣中毒,給人的生命帶來危險。

(3)引導幼兒看圖三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該怎麼辦?

小結:鍋裏的東西燒開後,要及時將火關小或關掉。如果不及時關火,鍋內的東西會溢出來將火撲滅,煤氣還在繼續向外流出,這樣容易造成煤氣中毒。

4、通過競賽遊戲,鞏固知識。

教授任意指圖,幼兒搶答方法。

《小貓小狗會傷人》

崔瑩瑩

活動目標:

1、知道小貓小狗會傷人,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2、通過事例瞭解同小動物相處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隨便逗小動物。 活動準備:

1、錄像:一些被小動物傷害的事例

2、小貓小狗兇狠的和可愛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念謎面,幼兒猜謎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你們喜歡小貓小狗嗎?爲什麼?

2、組織幼兒看錄像,瞭解小貓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們會傷害人。

(1)你們知道嗎?小貓小狗也會發脾氣的。(2)你有沒有聽過或見過小貓小狗發脾氣?(3)它們發脾氣的樣子還可愛嗎?(4)它們發脾氣時,會傷害人嗎?

3、教師結合有關事例,讓幼兒瞭解小貓小狗也會傷害人。

4、教師小結:小貓小狗在不發脾氣的時候非常可愛,還會幫助我們做事情,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會因爲好玩常去逗它們,去拉拉它們的尾巴,用棍子去趕它們,這些都會讓它們生氣。有的人還會抱着它們,離它們很近,在它們突然發脾氣的時候躲不開,人就會受傷,因此我們不應該去逗它們,要離動物遠一點,這樣就比較安全。

5、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我們被小貓小狗咬傷了,應該怎麼辦呢? 讓幼兒瞭解簡單救治的方法:送醫院請醫生治病,還要注射狂犬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