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玩遊戲,也很喜歡聽故事,除此之外,他們更喜歡親臨身臨其境去探索身邊的新鮮事。如果家長或老師能多加關注,便會發現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很多可教之材。

今天,咱們就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與大灰狼決鬥》的小遊戲,通過戰勝大灰狼的遊戲,愉悅幼兒的身心,激發幼兒強烈的作畫願望,進一步體驗多種工具繪畫所帶來的快樂。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與大灰狼決鬥的繪畫活動,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2.初步學習用粉筆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條。

3.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聽故事《與大灰狼決鬥》,理解"籬笆"的含義

2.小雞頭飾若干(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雞媽媽頭飾一隻,大灰狼頭飾一隻。

3.錄音機一臺,錄有歡快、沉悶的音樂磁帶一盒。

4.粉筆數盒放在"小雞家"周圍。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扮作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一起隨音樂做起牀、做操、吃米等模仿動作。(評:活動開始,老師和幼兒以雞媽媽和小雞的角色出現,幼兒容易對老師產生依賴感和信任感。對於個別幼兒的"自由"動作,老師未加干涉,給了幼兒自由發揮的空間。)

2.插"籬笆",學習用粉筆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條。(1)"大灰狼"第一次襲擊,激起幼兒插"籬笆"的興趣。"大灰狼"隨着沉悶、緩慢的音樂,走到小雞的家,嘴裏不停地說:"我的肚子餓極了,小雞的肉好香啊?

老師囑咐幼兒別害怕,並不時地對"大灰狼"作出反擊。"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狽地逃回了家。(評:大灰狼是幼兒較熟悉的動物,它出場時間雖然很短,但馬上引起了幼兒強烈的反應,激發了幼兒保護自己的意識,激起幼兒插"籬笆"的慾望,爲下面活動的開展打下了一個基礎。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環節,使活動自然過渡。)

3、插"籬笆",初步學習用粉筆在地上畫直線。師:"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實在太危險了,我們怎麼辦呢?"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幼b:"我拿槍把大灰狼槍斃掉!"幼c:"我們躲在家裏不出去!"師:"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這麼多辦法,媽媽喜歡你們!這樣吧,我們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圍都插上籬笆,大灰狼就進不來了!好嗎?"老

師先讓幼兒觀察插"籬笆"的過程,老師邊插邊講:"我們在家的周圍插上籬笆,要從上到下直直地插下來,插得長一些,多一些,不讓"大灰狼"鑽進來。"然後幼兒練習插"籬笆"。(評:組織討論,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老師的肯定也鼓勵了幼兒與大灰狼決鬥的勇氣

幼兒第一次用粉筆,非常開心,完全融入活動過程中。由於在地上畫有一定的難度,對幼兒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也使

4、"大灰狼"第二次襲擊,補插"籬笆",部分幼兒繼續用粉筆在地上畫直線。"大灰狼"第二次惡狠狠地出現了,邊走邊說:"哇,插上了這麼多籬笆,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鑽進去。"幼兒跟隨着老師觀察"大灰狼"的行跡,當"大灰狼"發現籬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鑽進來的時候,老師鼓勵幼兒勇敢些,馬上補插上籬笆。

過了一會兒,大灰狼看了看,說"今天實在太累了,下次來一定吃個飽!"然後灰溜溜地走了。(評:這是一個對幼兒的畫作評價的環節。讓大灰狼來評價哪些線條畫歪了、畫短了?哪些地方畫少了?幼兒在活動中,很明確地知道自己什麼地方畫得不太好,並通過對付大灰狼,及時地進行更正。最後大灰狼的話,爲下一個環節作了鋪墊。)

5、繼續插"籬笆",用粉筆在地上畫密密、長長的直線。師:"看來大灰狼還會來,我們的家還不夠牢固,我們怎麼辦呢?"幼a:"我們再多插些籬笆!"幼b:"我們搬走吧!"幼c:"我們把籬笆插得長長的!"師:"孩子們的辦法真好,我們一起再插上些籬笆,插得直一點、插得多一點、插得長一點,好嗎?"

幼兒自由選擇地方,補插"籬笆"。最後老師和幼兒一起檢查。(評:這個環節提供了幼兒繼續用粉筆畫直線的機會。同時,幼兒觀察籬笆的過程,也是對作品再次評價的過程,增強了判斷能力,更豐富了幼兒的繪畫經驗。同時也提供了幼兒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機會。)

6、.隨着沉悶、緩慢的音樂聲響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現,圍着小雞的家走來走去,不時地用肩膀擠擠"籬笆",還氣呼呼地說:"這裏的籬笆太多了,怎麼進不去!……"然後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師和幼兒一起隨着歡快的音樂慶祝勝利。(評:結束部分也是對幼兒的畫再次作肯定評價的部分。通過與大灰狼決鬥,幼兒懂得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體驗了勝利的喜悅,同時增強了幼兒作畫的自信心。)

四、活動評價:

1.整個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情節貫穿始終,將繪畫技能很自然地融入遊戲中,使幼兒學得輕鬆,學得開心。同時,幼兒很輕鬆體驗了粉筆的畫法,讓幼兒體會多種工具作畫的樂趣,整個活動輕鬆有趣。

2.整個活動環節緊扣,層層遞進。從"大灰狼"的出現,激起幼兒作畫的願望,到幼兒練習畫直線,補畫添畫,到第二次練習,最後"大灰狼"的離去,是一個幼兒反覆練習、反覆評價的過程,幼兒的知識經驗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

3.活動體現了一種向上的精神。"雞"與"大灰狼"相比,是以弱對強的關係。但活動結束後,"雞"戰勝了"大灰狼",讓幼兒懂得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培養幼兒勇敢的精神,萌發了幼兒相互幫助的品質。

4.此活動在戶外進行,能激起幼兒輕鬆愉快的情緒。在對付"大灰狼"過程中,情緒容易興奮,又不斷地奔跑、躲閃,具有一定的活動量,對幼兒的體能鍛鍊有一定的好處。

另外,此活動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反思:1.在場地選擇和佈置時,有待進一步思考。場地不宜過滑和過粗糙,應利於幼兒用粉筆畫。另外,幼兒人數和圓圈的大小關係要掌握好,否則會造成幼兒過擠的現象。

5.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應注意一些細節。粉筆作畫很容易斷,幼兒又是第一次用,老師應提醒幼兒隨時將粉筆放入盒子裏,保持地面乾淨,養成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手指練習畫圓和小短線,體驗醬油畫的樂趣。

2.能根據圓形麪包大膽添畫,發展幼兒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

用手指練習畫圓和小短線,完成醬油畫。

  活動難點:

能夠根據畫圓大膽展開想象並添畫。

  活動準備:

1.醬油、盤子、棉籤、勺子、抹布,大、小畫紙等。

2.已有了解過圓形物的知識經驗。

  活動流程:

一、以“麪包師”的身份進場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樂樂麪包房”開張啦!這麼多客人要吃我們的麪包,麪包不夠,我們要在=再做一點。

2、你們知道麪包是用什麼做的嗎?(幼兒回答)

3、真棒!這些美味的麪包就是用這些材料做的。但是今天我們要用一種特殊的材料來做麪包。出示裝有醬油的瓶子,請幼兒觀察。看:“你們看它是什麼顏色的`?”聞:“聞一聞是什麼氣味?”嘗:“誰來嘗一嘗它們是什麼味道的呢?”

通過討論並小結:這是醬油。提問:“你在哪裏見過醬油?”

4、醬油的用途:用醬油可以做什麼呢?誰來說一說?

小結:醬油是一種調味品,廚房裏少不了醬油。醬油可以用來燒紅燒魚、紅燒肉,還可以在吃餛飩的時候撒上醬油,時餛飩的味道更鮮美。你們說醬油的用處大嗎?

二、講解示範。

1、師“今天我們也來用醬油來試試好嗎?”幫幫熊媽媽的忙。出示大的麪包盤。

2、師:做麪包呀,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聽好了!

教師示範:拿出小棉籤,蘸一蘸,舔一舔,找個點兒轉一轉,轉呀轉呀轉呀轉。圓圓麪包做出來。一個圓圓的麪包烤好了,哇!好香啊!我都聞到香味了呢?你們聞到了嗎?”

3、師:要把麪包做得大大的、滿滿的才香,纔好吃。你們想不想來做一個?拿出小手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師幼再次共同聯繫)

4、發散思維,請幼兒想象。

師:香不香,你們聞聞。可是客人說他們喜歡吃各種不同樣的麪包。我們快想想辦法吧!(充分讓幼兒想象並說說圓形麪包烤完後會變出哪些不同的形狀樣子)後示範:

(1)“香香的麪包會變成什麼樣呢?看仔細哦!(畫線條)

(2)你們看我烤得麪包變成了什麼呀?”(太陽、毛球、小刺蝟)

(3)“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看看你的麪包會變成什麼?”(個別幼兒說或畫)

三、幼兒大膽作畫,巡迴指導。

1.出示逐一介紹做麪包的工具:棉籤、醬油、白紙、抹布

2.講解操作要求:

(1)先用棉籤蘸上醬油,(蘸一蘸、刮一刮、繞一繞,在紙上順時針畫圓做麪包。)

(2)麪包要烤得大大的,在麪包變變變時,添畫上有長有短的線條,變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麪包哦,這樣森林裏的小熊們纔會更喜歡哦!

(3)畫完將小手指在抹布上擦乾淨。

師:客人們好餓啊,我們一起來多做些各種各樣的麪包來送給他們,趕快行動吧!(走到座位邊上站着操作)

3.放音樂、幼兒作畫,隨機指導。

四、鼓勵評價。

師:麪包做好了,我們來放進大大的烤箱,烤麪包嘍!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做了哪些麪包?(點評部分孩子的作品)

小朋友,你們的小手真靈巧,做出了許多美味的麪包,你最喜歡哪個麪包?(說說自己或同伴做的什麼麪包)現在我們一起來烤麪包吧!

師:麪包烤好了,聞聞想不想?讓我們趕緊供給客人吃吧!

師幼互動

結束:客人們,我們小麪包師做的麪包好吃嗎?麪包師們,下班時間到了,讓我們和客人說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手指點畫。

2、知道愛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初步瞭解點畫的特點和簡單技巧。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準備:

兩幅表情相反的大樹每組一盤綠色顏料,抹布,幼兒人手一份畫好樹幹的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過程

1、談話導入師:春天來了,許多樹媽都很高興,因爲她們的樹葉寶寶都回來了,看,樹葉寶寶在風中跳舞,因此,這個樹媽媽很開心。

出示:"難過的"大樹媽媽圖片,說:這是我們幼兒園的一棵樹媽媽,她不開心,爲什麼呀?

幼1:她沒有樹葉寶寶幼2:她的孩子不見了,怎麼辦呢?

幼a:告訴警察叔叔幼b:我幫她找幼c:我給她畫上樹葉師:小食指聽到忙跑過來對大樹說:樹媽媽,我幫你找寶寶。

小食指:站起來,蘸上綠色送一片圖一隻的寶寶,小食指躺下來送給樹媽媽長一點的寶寶,小食指這一片、那一片給大樹媽媽送了許多寶寶。

大樹媽媽開心的笑了(換表情)說:謝謝你!小食指說不用謝,小食指脫下綠衣裳(在抹布上擦乾淨食指)回家了。

師:大樹媽媽有了寶寶開心極了,你們誰也想來給樹媽媽送寶寶的?(幼兒踊躍舉手)師請一位幼兒操作師:你真了不起,大樹媽媽得到那麼多寶寶,她謝謝你,這兒還有許多媽媽等着大家幫忙呢?你們願意嗎(幼願意。)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幫這些大樹媽媽。

二、幼兒操作在輕柔的音樂中幼兒認真操作,有的幼兒還對大樹媽媽說些安慰的活,師在巡視時鼓勵幼兒你的小手指真能幹,畫的樹葉寶寶真多,樹媽媽會非常開心的。

三、展示作品師:我們寶寶幫助了樹媽媽,她們非常開心說:謝謝小一班的小朋友。

幼:不用謝。

師:我們和樹葉寶寶一起跳個舞吧!

結束:隨觀快的旋律,師生共同跳舞!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幼兒用手指進行點畫,幼兒在實際的操作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使用點擡的方法進行點畫;他們在色彩的搭配上,很隨性,都是按他們自己的喜好來的。我班的幼兒很喜歡玩顏料,每次上顏料課,他們都很喜歡,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在換顏色時,有的幼兒沒有擦手,把顏色弄混了。如果我再上這堂課,我要邀請那些這方面能力較弱的幼兒到範畫上來練習,給予他們機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彩色的美。

2. 學習用各種大小的圓圈的做法。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感知顏色的美麗,認識並記住自己喜歡的顏色。

活動準備

1. 掛圖,幼兒用書

2. 油畫棒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出活動內容。

老師:小兔子家門口修了一條小路,由於工人叔叔忙還沒來得及給小路鋪石子.小兔子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爲小路鋪上彩色的小石子。

2. 教師畫出:油畫棒示範畫

(1) 老師:請小朋友們拿上不同色彩的油畫棒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夾畫。

(2) 提醒幼兒要把不同顏色的“石子”搭配起來讓小路更漂亮.畫的路面不能留太大的空隙要把路都畫完。

3. 展示幼兒作品

(1)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2) 以小兔子的口吻向幼兒表示感謝。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孩子們不太會畫圓圈,而且畫的也不太密,色彩方面他們表現得很好,以後應該多在此方面加強他們的訓練。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正確選用顏色給蔬菜塗上漂亮的顏色。繼續學習水粉顏料塗色的技能。

2.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對色彩的興趣。

3.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徵。

活動準備:每人一份繪畫材料、蔬菜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蔬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有大白菜、胡蘿蔔、茄子、西紅柿)

2.這些蔬菜都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綠油油的綠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蘿蔔穿着橘黃色的衣服。

(4)西紅柿穿着大紅色的衣服3、遊戲:“什麼蔬菜不見了?”“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黃黃的胡蘿蔔、紅紅的西紅柿、紫紫的茄子、綠綠的白菜”等,鞏固對蔬菜顏色的認知

二、提出活動要求

1.這些蔬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來穿衣服好嗎?怎麼給蔬菜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着一個方向塗不留小白點。

2.給大白菜塗顏色的時候大白菜的梗不能塗綠色,只有葉子菜是綠色的(老師邊說邊示範塗色。)

3.胡蘿蔔的葉子也不能塗橘黃色。(老師示範塗色)

4.西紅柿上面的小蓋子也不能塗上大紅色。(老師示範塗色)

5.茄子的蓋子要塗綠色,不是紫色。(老師示範塗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好顏色再塗。

二、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示一些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進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材料製作各種各樣的船,提高手腦協調能力和創造能力。

2.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泥塑材料,各種大小不同的盒子。

活動過程

1.欣賞活動。

引導幼兒欣賞紙船和船模。

2.幼兒動手設計船。

全班幼兒分成三組:

①、繪畫組(提供圖畫紙、油畫棒、毛筆、廣告色等。);

②、泥工組(提供各色橡皮泥);

③、手工組(提供大小不同的盒子、透明膠等)。

3.幼兒分享活動。

讓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習初步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活動延伸

《我喜歡的船》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們開展了《動物的花花衣》主題,幼兒對斑點狗、斑馬、奶牛、長頸鹿、熊貓等小動物都非常感興趣,且大部分都有到動物園參觀的經驗,孩子們能區分這些動物的外觀輪廓,但在區分相似皮毛的動物上還有些難度。在教室美術區中我們也創設了相應的環境,創設了動物園的場景,提供相關圖片引起孩子們對這些動物的皮毛的關注和興趣,提供一些剪剪貼貼的材料讓孩子們給這些動物“穿”上花花衣,但我發現只有極個別的孩子能清楚明瞭地區分斑點狗、斑馬、奶牛、長頸鹿的花紋圖案,其他的孩子對這些動物的皮毛容易混淆。因此,我設計了《動物的花花衣》的美術活動。旨在通過說說、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幫助幼兒區分動物皮毛的特徵,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讓幼兒感到幫助動物的快樂。以小故事串聯,以多媒體加以輔助的設計安排也使活動更具遊戲性,更符合小班孩子的特徵,多角度多層次讓幼兒瞭解不同動物的皮毛及特徵。

內容與要求:

1 在說說、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區分動物皮毛的特徵。

2 嘗試給動物製作花花衣,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動物(斑點狗、斑馬、奶牛)、膠棒、貼紙、PPT

活動重難點:區分不同動物的皮毛特徵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聖誕節就要來了,有三個動物小朋友邀請我們去參加他們的聖誕舞會,你們想去嗎?好的,那我們一起出發吧!你們看到了什麼呀,那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都是哪些動物的家吧!我發現了一個線索,我們可以根據動物的衣服來猜一猜!(播放PPT)

二、看看、猜猜

1、(在窗口露出一塊皮毛)用“猜猜我是誰”引出斑點狗。

提問:斑點狗身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一點一點)像什麼?

小結:斑點狗身上的花紋是一點一點的。

2、謎語:像馬不是馬,身穿花花衣,一條一條真有趣。

提問:小斑馬身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像什麼?

小結:斑馬身上的花紋是一條一條的。

(播放牛的叫聲)用“聽聽我是誰”引出奶牛。

提問:奶牛身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一塊一塊)像什麼?

小結:奶牛身上的花紋是一塊一塊的。

三、製作、體驗

1、師:我們一起把小動物從屋子裏請出來好嗎?咦?我們要去參加舞會了這些小動物怎麼衣服都還沒穿好呀!

我們一起來給這些小動物穿上好看的衣服,然後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2、師:斑點狗給你穿上一點一點的衣服,小斑馬給你穿上一條一條的衣服,奶牛給你穿上一塊一塊像雲朵形狀的衣服!請小朋友們自己找一個動物好朋友,動動小手給他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3、幼兒選擇一種動物進行操作。

四、交流、分享

1、師:小朋友們把你們穿好衣服的小動物們請到舞臺上來吧!讓他們一起快樂地跟着音樂跳舞吧!

2、在音樂聲中,幼兒與小動物們一起跳舞,感受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氣球寶寶飛上天

【活動目標】

1.認識五彩的氣球及鈕釦,學會用相應的蠟筆顏色進行連線。

2.選擇喜歡的動物卡片及鈕釦,學會運用撕貼雙面膠。

3.積極參與美術活動,培養對美術手工的熱愛,體會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自制的小象、小猴、小兔、小貓等動物卡片28張。

2.彩色的鈕釦若干顆、放鈕釦的籃子,膠水(28),白紙(若干張)彩色的蠟筆若干支。

3.課件及氣球PPT,示範畫一張。

知識準備:

讓幼兒認識雙面膠,知道雙面膠的使用方法。

讓幼兒知道膠水的用法,注意用完膠水後要將膠水蓋子蓋蓋緊。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最近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可煩惱了,他們想去天空中旅行?可是他們沒翅膀,怎麼去呀?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助它們想想辦法嗎?

幼:坐飛機去,坐熱氣球,跟着氣球飛上天。

師:你們的想法都很棒,你的想法和大象說的一樣,跟着氣球寶寶飛上天。

二、拿出鈕釦,教師示範講解

1.出示範畫,仔細觀察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幅圖上有什麼?今天呀,我們用鈕釦作爲氣球,完成一幅有趣的鈕釦貼畫。想不想知道怎麼做?

2.教師示範講解

選取你喜歡的動物卡片,將動物卡片用膠水粘貼在白紙的下面,然後再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鈕釦,鈕釦上有雙面膠,我們用小手慢慢的把白白的撕下來,然後粘在白紙的上面。粘氣球時要一上一下有規律,不要把氣球靠的太近否則氣球飛不上去的。貼完鈕釦後,我們拿起桌上的蠟筆,給氣球和動物之間,用一樣顏色的線條給它們連接起來。

師:連完後,這樣一幅好看的作品就完成了。你們會了嗎?

三、教師提出作畫要求

每個人都有一張操作紙,拿到紙後,要把白紙豎過來放,要不然氣球就飛不高了。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及鈕釦,進行粘貼。

打開膠水後,不要將膠水蓋子亂扔,統一放在桌子的中間。用膠水時,不要粘到手上和衣服上,注意保持乾淨、整潔。

小手撕雙面膠時一定要細心,只把白色的撕下來。撕完的紙不要亂扔,放到自己的小碗中。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小動物們都快等不及了,你們快去幫助他們吧。

1.提醒幼兒作畫時的注意事項

2.對於在作畫過程中有問題的幼兒,進行及時的幫助與解決。

五、作品展示,師幼共評

師:請完成的小朋友將作品貼在展示板上。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們一起跟着氣球寶寶去天空中旅行了呀?

1.幼兒評價

師: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2.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們的作品都很棒,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氣球的線,有點亂,如果我們把線再畫畫好的話,你們就是我們班的小小美術家了。不過小動物們都很開心,他們說空中旅行真好玩!

3.活動結束

師:那等小動物們旅行回來,我們在和他們一起玩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橢圓形的基礎上,進行線條添畫,表現小雞的基本外形特徵。

2、願意親近小動物,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橢圓形紙片、示範畫,固體膠、PPT課間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雞的基本特徵

T:今天我們這裏來了2個動物朋友,他們是誰呀?(小雞)這2只小雞真可愛,說說看,他們長的什麼樣子?

(黃色的絨毛、尖尖的小嘴、小小的眼睛、兩條細細的腿)

  二、小雞出殼

1、(多媒體演示)T:雞媽媽在草地上生了兩個蛋,它們是什麼樣的?(平平地躺着、豎起來站着)雞媽媽開始孵小雞寶寶了。過了幾天,雞蛋裏發出了“篤篤”的聲音,小雞要出殼了。

T: “啪”小雞在這兒用力啄了一下,雞蛋碎了,小雞伸出了尖尖的嘴巴“媽媽-媽媽-”

T:然後他睜開了小小的眼睛,找一找,“媽媽在那裏呢”“我要伸出小腳去找媽媽”。

T:哎呀,小腳怎麼伸不出來呢?用力伸用力伸,好了出來了(幼兒感知小雞出殼的過程)

2、遊戲“小雞出殼”

師生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情景(伸出嘴巴——睜開眼睛——伸伸腿)嘰――,、嘰――頭兒擡起,嘰――,看看天空,嘰――,頭兒低下,嘰――,捉捉小蟲,嘰――,找個朋友,嘰――,換個朋友,嘰――,這邊找找,嘰――,那邊找找,嘰――。

T:小雞吃飽了,我們去休息一下。(幼兒回到自己的座位)

3、演示第二隻小雞出殼,區分眼睛的區別

  三、操作示範

1、T:雞媽媽在草地上生了一個蛋,平平地躺在草地上。(出示背景圖)貼:雞蛋寶寶塗上膠水以後慢慢的滾出草叢了。“篤――”在蛋的一邊啄了一個洞。

嘴:慢慢的伸出了尖尖的小嘴,張開嘴巴喊“媽媽媽媽”

眼睛:睜開小小的眼睛,看見了媽媽腳:用力用力,伸出細細的小腳,終於可以站在草地上了。

T:又生了一個雞蛋―――(示範站着的雞蛋,要求粘貼時分開一點)

2、師出示範例畫,幼兒感知欣賞完整畫面(提出添畫的要求)

  四、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2、請本領大的小朋友多請幾隻小雞。

  五、講評、展示

師及時發現有創意的作品給以肯定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