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彙編8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彙編8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繩子的各種玩法,體驗在體育活動中創造性玩繩的樂趣。

2、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繩子人手一根

活動過程:

1、幼兒聽着節奏明快的音樂做律動

2、引導幼兒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提醒幼兒將自己玩繩的方法及時告訴同伴。教師充分肯定幼兒新穎的玩法,並進行集體演示。

(1)套和跳的玩法

(2)走和平衡的玩法

3、引導幼兒探索合作玩繩的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示範各自的玩法。

4、相互介紹、交流不同玩繩方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肢體表現的動作。

2、培養幼兒身體的節奏感和能快樂的與同伴合作。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瞭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八音盒一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導入活動。

(1)做第一套廣播體操。

(2)音樂:對列入場

2、基本部分: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和一段優美的舞蹈。請小朋友們看看!(幼兒欣賞)

(2)提問:小朋友剛纔看到了什麼?(小娃娃跳舞)那我們也來學學這個娃娃跳舞好嗎?(幼兒開始學跳,提醒幼兒速度要慢)再提問:你做完以後又什麼感覺?(…)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爲…)(引導幼兒說出轉)你是怎麼轉的?(…)教師總結:小朋友說的很對,那聽我來說:小朋友和娃娃都是用自己的身體順着一個方向轉圈,這就叫旋轉。(請幼兒再次嘗試)

(3)全體幼兒坐下休息,我們討論一下,除了用身體做旋轉以外,還可用身體的什麼地方旋轉。(幼兒討論,回答,並請幼兒進行示範)。

(4)全體幼兒起立: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跟着音樂,將說出的旋轉動作結合音樂做一遍。(做完後,小結,再來一遍)

(5)啓發幼兒相互結合着做旋轉的遊戲。教師:剛纔呀!每一個小朋友都是自己用自己的身體部位旋轉,那如果兩個兩個小朋友,三個三小朋友,或是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還能旋轉嗎?(我們試一試,請小朋友找一下自己的小夥伴討論一下)教師對每一組小朋友進行指導。音樂:待每組小朋友準備好後,教師放音樂,請每組小朋友而跟着音樂做自己的動作

3、結束部分:每組的小朋友做的都很好。教師:小朋友剛纔只玩了其中的一個,還有好多,小朋友都可以玩!(提醒幼兒遊戲可以互換…)延伸活動;各種旋律的物品:球、木棒、橢、螺帽、沙包、瓶子、風扇。

活動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物體就有平移、旋轉、對稱的變換,本單元就是貼近現實尋找數學知識,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而在研讀教材和實際授課中發現學生對於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和抽象以後的平面圖形不能很清晰的辨別出來,從這裏我意識到在教材研讀中,對於“題目”要正確的領悟,本單元的課題就是:圖形的變換,這些變換在實際的物體(也就是立體圖形)能夠實現,並且存在,那麼平面圖形也可以經過這些變換得到美觀好看的圖案,特別對於“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學生分辨的不夠清晰,在後續練習課加強。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旋轉的生活實例,如關門、摩天輪、旋轉木馬等,讓學生感知旋轉的含義,通過觀察鐘錶和風車的運動進一步理解旋轉,“旋轉”和“平移”一樣,是一種運動的過程,是一個動詞,而“旋轉”強調的是物體繞着某個點或某個軸轉動的過程,“平移”強調的是物體沿着某條直線的移動的過程。

通過觀察鐘錶指針的轉動,掌握旋轉的三個要素:點、方向(包括順時針和逆時針)、角度,並學會將這三個要素合併起來描述一個物體的旋轉情況。

難點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度的情況。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啓發思考,討論交流,然後教師示範。進一步指導學生練習鞏固,練習層層遞進,先畫一條線段的旋轉,再畫一個簡單圖形的旋轉。

本節課成功的地方就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了學習的內容,複習鋪墊很到位,基本上將上節課遺漏問題解決,併成功爲本節課的學習奠定方法上的基礎,備課和課堂教學中體現以課本爲主體的教學原則,圍繞教材進行備課和教學。

遺憾的就是沒有進行高濃度的.課堂總結,課堂把控時間上有待提高,儘量規範和精簡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對於學生的把握不足,好的學生吃的不夠,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又沒有很好的照顧到,另外對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不足,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所以在課堂上儘量留時間讓學生想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希望今後教學中能夠因材施教,真正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上有所發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目標:

1.雙人配合控制繩子和方形小框,把框內的小球安全送到規定的圓點上,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及腕部的靈活性。

2.通過與同伴的協商溝通完成遊戲任務,體驗到合作的樂趣。

準備:

1.在方桌上放置自制的箱體式鏤洞底板(也可用泡沫板製作,在泡沫板上鏤出若干大小不同的圓洞),底板的四個角上分別畫上黃、藍、紅、綠色圓點,底板中央爲出發點,如圖。

2.塑料方形小框一個,繩子四根(每根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一角,另一端系在方形塑料小框的一角,如圖)。

3.骰子一個,每一面畫有不同顏色圓點序列的提示,例如,可以分別是綠一黃、紅一綠、綠一藍一黃、黃一紅一綠、藍一紅一綠一黃、黃一藍一綠一紅;不同材質和規格的球若干,如紙球、塑料球、木珠、玻璃球等,如圖。

玩法:

1.遊戲前,幼兒把底板放在桌上。兩名幼兒對面而坐,雙手各執一根繩子的末端。

2.遊戲時,幼兒先將塑料方形小框移至底板中央的出發點,再將小球置於塑料方形小框內。

3.幼兒擲骰子,觀察並記住骰子所示的顏色圓點序列,例如“黃一藍—紅一綠”。

4.幼兒兩人合作,雙手各控制兩根繩子的伸縮,根據骰子所示顏色圓點序列,讓方形小框帶動小球避開底板上的圓洞,依次經過對應顏色的圓點(如圖)。

規則:

1.若小球在行進過程中落人洞中,則表示遊戲失敗,需將小球移回至底板中央的出發點,重新開始遊戲。

2.不能用手觸碰小球或移動塑料方形小框,只能通過控制繩子和塑料方形小框來帶動小球行進。

3.遊戲成功後,可以通過重擲骰子或更換小球繼續遊戲。

評析:

桌面遊戲“小球去哪兒”,取材簡單,玩法有趣,幼兒通過兩兩合作。控制四根繩子的伸縮,移動小球按選定的路線行進,這對培養幼兒動作的準確性、手眼協調能力和專注、耐心等學習品質有很大的作用。

該遊戲的設計亮點在於:兩個幼兒必須協同操作才能成功移動小球,過程中幼兒還需要通過與同伴的不斷溝通、協商,確定最便捷的路線、判斷行進狀況、調控雙方手腕的力度等。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既要控制小球,又要目測球的大小和圓洞大小之間的關係,避免小球落入圓洞。因此該遊戲極具挑戰性。當小球順利到達終點時,幼兒將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爲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爲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遊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心育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高興快樂有利於身體健康。

3、滲透目標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爲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別來煩我》

2、微笑卡,音樂磁帶,錄音機

3、區域活動準備工作

【活動過程】

(一)《我高興,我快樂》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不當行爲。

1、師: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看小朋友做遊戲,你們高興嗎?來表示一下吧!(鼓掌歡迎)老師爲小朋友們製作了許多精美的表情卡,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麼表情呀?(生氣、微笑、傷心)小朋友做一做這些表情。

現在小朋友自己選擇你喜歡的表情,然後把它戴在脖子上。

2、教師觀察幼兒戴的是什麼表情。

3、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青青的小朋友,她總是愛發脾氣、生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總是爲一些什麼事發脾氣,生氣好嗎?

幼兒看多媒體

看完後,教師和幼兒圍成圓圈坐好。

4、提問:

(1)小朋友喜歡青青嗎?爲什麼?

(2)她總是爲一些什麼事發脾氣,生氣呢?

(3)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從早晨起牀開始說起,對照例子,幼兒說自己)

(4)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高興,或生氣的事嗎?幼兒(說一說)如果遇到不稱心的事或要求沒有被滿足,你可以用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

(5)師:小朋友知道生氣、傷心、發脾氣爲什麼不好嗎?你生氣的時候周圍的人怎麼樣?

5、師小結:

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爲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麼保持什麼樣的心情纔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二)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讓你們高興開心的事情呢?(幼兒熱烈討論)

(1)師;你會爲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做哪些事情,讓她們高興呢?你爲爸爸媽媽做事,爸爸媽媽說什麼?

(2)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麼樣,別人會怎麼說?那你的心情呢?

(3)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難或問題怎麼辦?(比如:學習、遊戲等)發脾氣,生氣能解決嗎?那怎麼辦呢?

(三)進區域活動

師: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天老師又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你最高興做的事,在遊戲中與你的好夥伴分享快樂。好,現在自己選擇吧!

(四)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心情怎麼樣?有沒有遇到困難或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師:你們真棒,對,遇到困難或問題,想辦法解決。

當你們非常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幹什麼?(唱歌,跳舞,大聲笑……)

師:小朋友知道老師送給你們的微笑卡是做什麼用的嗎?就是希望小朋友每天都是快樂的,小朋友把你們的快樂在微笑卡上記錄下來,也就是在上面畫一個小笑臉,我們看看誰的微笑卡笑臉多。老師就獎勵他這個大的微笑卡好嗎?

(五)結束

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客人老師的臉上也洋溢着笑容。那麼我們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支歌,跳個舞,分享快樂,小朋友說好嗎?(老師,小朋友們共舞)

(六)延伸活動《親子活動》《互幫互助》

遊戲玩法:父母和孩子共同玩智力遊戲,當父母或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彼此互相幫助,體驗爲人做事,幫助了別人是愉快的,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做哪些高興的事情,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爲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1.口哨一個,布娃娃一個。

2.符合幼兒人數的長凳。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口令行動的能力。

2.讓幼兒能夠快而準的辨別正確的口令後再行動,增強幼兒的反應能力。

活動過程:

1.上課之前請小朋友聽口令跟着老師一起來做熱身活動吧。(教師帶領幼兒進行簡單的運動)

2.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小朋友們都喜歡解放軍叔叔嗎?長大了想不想也像解放軍叔叔一樣的神氣呢?那我們就必須擁有敏捷的身手和超快的反應能力哦!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聽口令行動。

3.教師發出幾個簡單的口令(坐下 起立 趴下)讓幼兒跟着口令做相應的動作,慢慢的加快速度做數遍。

4.活動加入難度,教師製造一個可行動的口令,當教師發出這個口令時幼兒才能行動,如是其它誤倒幼兒的口令幼兒則原地不動。

5.小朋友們已經通過了重重的考驗,你們都很不錯,接下來就跟老師一起進入戰鬥區吧。

小朋友看這邊是起點(用線條做標記)對面是安全區(一排長凳子)中間有許多的猛獸哦,你們一定要在聽到正確的口令後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安全區坐下,不然可能會被猛獸吃掉哦。(教師通過不斷變化的口令讓幼兒辨別,並且做出準確的選擇)

6.活動總結,經過這次的訓練我們的小朋友們都非常的能幹,長大後一定可以當一名優秀的解放軍,保衛祖國。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瞭解常見的危險動作,懂得其危害。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玩遊戲要注意安全。

體驗看圖說話,編創兒歌歌詞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哪裏有危險”圖片;“危險動作不能要”組圖;《安全歌》兒歌視頻。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哪裏有危險”,引導幼兒找出危險的行爲。

——找一找這裏面有哪些危險的行爲?請你把它圈出來。

——你爲什麼覺得它不安全?

小結:拋沙土會傷害眼睛;從滑梯滑道往上爬或站在鞦韆椅的後面容易被撞傷;坐椅子伸長腿,會絆倒別人,使別人摔傷;吃東西的時候說笑會嗆到自己。這些都是危險的行爲,我們自己不要做,也要提醒別人不能做。

出示組圖“危險動作不能要”,鼓勵幼兒看圖說話。

——圖上的小朋友在做危險的行爲,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提醒他這樣做很危險.

——想一想,你會怎麼說?(比如:上下樓梯不打鬧/不對耳朵大聲叫。)

播放兒歌視頻《安全歌》,帶領幼兒學念兒歌。

1.播放兒歌視頻《安全歌》第一遍,引導幼兒初步欣賞兒歌。

——剛纔你們說的這些話很適合編成一首安全兒歌,來告訴小朋友們不做危險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這首《安全歌》。

2.播放兒歌視頻《安全歌》2-3遍,帶領幼兒學念兒歌。

小結:做危險的行爲很容易讓我們自己受傷,同時也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我們要做文明的好孩子,不在危險的地方遊戲,不做危險的動作。

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經驗,舉例更多危險的、不能做的行爲,並用一句話描述。

——你還知道哪些危險的不能做的事情?(站在搖搖椅上、拿着剪刀亂跑……)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提醒小朋友們不做這件事,你會怎麼說?(坐搖椅,不站立;手拿剪刀不亂跑。)

附【兒歌】

安全歌

小朋友,請牢記,

危險動作不能要。

牆頭高,不要爬,

上下樓梯不打鬧。

坐在椅上不伸腿,

玩時不把沙土拋。

嘴吃東西不說笑,

不對耳朵大聲叫。

做個文明好孩子,

人人誇我好寶寶。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食用新鮮的食品。

2.瞭解幾種常見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凍、乾燥、罐裝等。

3.樂意參加調查實踐活動,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調查內容。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初步瞭解事物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裝。

引導幼兒討論:你發現食品袋上有什麼?包裝上爲什麼要註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小結: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清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吃上新鮮、衛生的食物。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調查。

教師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

教師:你知道怎樣才能讓食物保持新鮮呢?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教師出示調查表,和幼兒討論如何完成調查表。如:兩兩結伴,一個人記錄,一個人講述;學習用符號和圖畫來表示發現的內容;要專心完成任務,不能開小差等等。

教師引導幼兒兩兩結伴,一同到附近的超市中完成調查任務,並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詳細地記錄在表格中。

1、幼兒整理、統計調查表。

2、教師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調查表,並介紹自己調查的結果。

3、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將大家的調查結果展示在一張大的圖表上? 引導幼兒分頭進行統計,並邀請幾名幼兒記錄。

4、教師和幼兒一同完成統計表,並張貼在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肌肉耐力及身體的靈敏協調能力。

2、增強幼兒的體能及合作協調的能力。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體操墊子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全體幼兒在場地上四周走、跑交替。做行進操,做上肢運動、體轉運動、跨大步等動作。

2、基本動作。

幼兒站在已放好的墊子周圍,教師讓兩個幼兒示範玩法及遊戲規則:墊子一塊,兩個幼兒同時坐在墊子上,背部互相貼緊,聽到“開始“口令後,各幼兒手臂撐在墊子上,身體用力相互推擠,看誰先被擠下墊子,先下墊子者爲失敗者,遊戲可重複進行,幼兒分小組活動。

3、結束部分。

(1)小結:表揚能力協調合作遊戲的幼兒。

(2)放鬆:原地踏步走大圓,兩臂自然放鬆擺動。

(3)每組兩人擡墊子送到體育室。

教學反思:

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對集體觀念的認識,贏了的幼兒老師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輸的幼兒可以請他們講講輸的原因在哪裏,以後比的時候要吸取經驗。

小百科:遊戲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種基於物質需求滿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時間、空間範圍內遵循某種特定規則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滿足的社會行爲方式,但同時這種行爲方式也是哺乳類動物或者靈長類動物所需的一種降壓減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發育期,成熟期都會需要的一種行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