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九篇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九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徵,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根據手的外形大膽想象,繪畫。

活動準備:

1.繪畫材料:圖畫紙,勾線筆。

2.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遊戲,豐富幼兒的想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猜謎將活動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兩課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能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二、基本部分

1.看看、說說自己的手

師:伸出自己的手,仔細觀察自己的手,說說自己的手的什麼樣的,誰來說一說?(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

如:10個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稱。

2.遊戲“小手變變變”

組織幼兒做“手指遊戲“和“小手變變變”,引導幼兒用手做出各種造型,並啓發他們想一想象什麼,要求想的越多越好,並且與別人的不一樣。

3.學習繪畫(引導幼兒欣賞“小手變變變”作品,並在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活動)

(1)組織幼兒進行“手的聯想畫”圖片欣賞。

(2)指導幼兒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可擺放不同的手形)。

(3)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上想象、添畫。適當做一些示範。

(4)指導個別幼兒進行繪畫。

4.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師:小朋友們畫得都不錯,現在請小朋友們來介紹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麼?

請畫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介紹作品。鼓勵模仿老師作品的小朋友。幫助畫的有所欠缺的幼兒學習應該怎麼畫。欣賞每個小朋友的作品。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的小手畫得都不錯,希望你們以後要愛護小手,讓我們的小手更加的健康靈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圖案裝飾畫傘

(來自::幼兒園美術教案傘)

2.激發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

3.激發幼兒喜歡裝飾的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水彩筆,畫紙,若干雨傘的圖片,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貓和小狗在玩皮球,突然接到小兔子的電話。小兔家的超市開業,想邀請他們去超市看看。

(二)基本部分

1.欣賞雨傘圖片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是什麼?(雨傘)你們喜歡雨傘嗎?(喜歡)老師也很喜歡這些雨傘,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傘是什麼顏色的,上面都有什麼花紋。

(教師與幼兒一同欣賞)

2.雨傘的用途

師:剛纔我們看到了許多漂亮的小花傘,你們知道雨傘都有哪些用途嗎?(擋雨,遮太陽,擋風)

師:小朋友真棒,爲了獎勵你們,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吧。

3.故事:

小兔、小狗、小貓來到了草地上玩耍。他們玩得可開心了。突然,烏雲遮住了太陽,“轟隆隆”打雷了,“嘀噠嘀噠”下起了小雨,他們什麼都沒帶。眼看就要被雨水淋溼了,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呀?

(給他送雨衣,給他打傘。。。)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呀,想到了這麼多的辦法幫助小熊。我們現在就送給他一把漂亮的小雨傘吧。

4.幼兒作畫

(三)結束部分

1.作品分析

師: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說一說送給小熊的是一把什麼樣的雨傘。

小結:剛纔小動物看到我們小朋友送給他的雨傘,特別高興,要跟我們小朋友說:謝謝!小朋友應該怎麼說呀?(不用謝)我們小朋友真的很懂禮貌呀。小動物說要帶我們一起出去玩,你們開心嗎?走嘍,我們跟着他們一起出發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印畫的方式畫樹幹。

2、遷移觀察的經驗,探索在樹幹上畫上橢圓形的樹葉。

3、樂意用各種漂亮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大樹示範畫一張、人手一盒油畫棒、一張白紙、一支記號筆、已有畫太陽光芒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歌曲《大樹媽媽》。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大樹媽媽。

教師出示大樹範畫:今天老師請來了大樹媽媽,你們看看大樹媽媽的樹幹像什麼?樹葉是什麼形狀?

3、教師示範畫大樹。

教師示範畫樹幹:一隻小手緊緊按在紙上,另一隻小手拿着記號筆沿着小手把小手的形狀畫下來,然後在樹幹上畫上橢圓形的樹葉。

4、幼兒嘗試用手按在桌子上練習畫樹幹。

教師請幼兒用一隻小手緊緊按在桌子上,另一隻小手沿着小手畫畫。

5、幼兒操作活動。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迴指導,對個別能力弱的幼兒給予指導。

6、展示幼兒作品。

展示幼兒的作品,教師與幼兒共同觀摩作品,說說自己喜歡的大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隨着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對於學習我們追求的是它的過程,是孩子的主動參與,對於孩子的能力我們追求的是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大膽探索。中班的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他們喜歡繪畫活動,因爲畫畫具體表達出他們的想法與創造,試選擇“手”作爲主題是力求打破原有紙上作畫的常規,讓幼兒在實踐中瞭解手不僅是作畫工具,同時也是作畫的材料與表演的對象。培養幼兒大膽地按自己的意願對手進行富有想象的創作,滿足幼兒的創作慾望和創新意識,體驗用手作畫和用手錶演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在手上作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樂意用裝飾好的手進行表演,感受自由創作與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具有多種想象及可模仿的圖案。

2.裝飾好的手的造型所編排成的表演劇。

3.多種色彩的顏料與棉籤、抹布。

4.供幼兒表演的小舞臺。

活動重難點:

大膽想象,創作各種手的變換造型,並直接在手上作畫,樂意用裝飾好的手自由表演。

活動過程:

一.想象模仿,引起幼兒對手的興趣

王老師帶來許多有趣的圖案,你們想不想看?邊看邊和小朋友講講,這些圖案象什麼?

1.幼兒自由結伴去觀看想象,師隨機瞭解幼兒想法並肯定。

2.引導幼兒試着用手去模仿圖案造型。

3.師小結:小朋友學的真象,原來小手能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二.欣賞表演劇,感受用手作畫的樂趣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救命啊)

1.組織幼兒觀看錶演劇。

2.談論:這些小演員是什麼變成的,你會不會變?

(1)自由交流:小朋友間交流,學學手的變化造型。

(2)集體交流:掌握變化的過程,瞭解手可以變成許多東西的樣子。

3.告訴幼兒顏料能把手變出的東西打扮的更漂亮。

三.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手的造型創作,讓幼兒瞭解方法。

王老師現在就來用手變一樣東西,小朋友說說,讓老師變什麼?

1.按幼兒意願明確創作的主題。

2.具體示範創作步驟。

(1)先變好手的造型固定不動。

(2)再塗上美麗的顏色。

(3)完成創作進行表演。

老師:小朋友想不想變?那我們先穿上小背心,再把自己的衣袖卷的高高的,一定要想好自己要變什麼,變完以後再塗顏色。

3.幼兒自由創作,師巡迴指導。

4.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雙手作畫,能力弱的幼兒日則在老師的幫助下共同完成創作。

5.引導完成的幼兒結伴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6.小結:小朋友舉起小手給王老師看看你變了什麼?真棒,小手的本領和我們小朋友的一樣大,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去表演給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①學會折鋼琴。

②喜歡手工製作,熱愛美術課程

③敢於探索,勤於動手。

活動重點: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度,鍛鍊看圖模仿能力。

活動難點:分步驟學習折鋼琴,完成成品。

活動準備:摺紙紙張若干,已摺好的鋼琴一個,摺紙步驟圖,雙面膠兩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摺好的鋼琴,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師:寶貝們,猜猜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玩的東西!仔細看好嘍!噹噹噹當……

幼:鋼琴!

師:好看嗎?想不想學呢?聰明的小朋友們肯定也很快就能變出一架鋼琴啦!

  二、分發材料,開始學折鋼琴

師:寶貝們,鋼琴剛剛告訴老師啊,它喜歡“乖寶寶”,如果你是“乖寶寶”它就會喜歡和你成爲好朋友,如果不是呢,你就折不出漂亮的鋼琴哦!

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①聽從指揮,逐步學習折鋼琴

②敢於嘗試,大膽挑戰

  三、看圖、看步驟學習折鋼琴

教師引導幼兒逐個理解示意圖,如虛線,箭頭等的意思,並且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示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每一步的過程速度放慢,多次重複,保證大多數孩子能夠根據示範自己摺好,對於接收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師應個別指導,多加鼓勵,讓每一個孩子都喜歡這樣的手工製作課程,喜歡探索製作,並從中尋找樂趣!

 四、展示幼兒作品

展示環節必不可少,這是對幼兒勞動成果的肯定,也是鼓勵再創造不可或缺的機會。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制作出紙杯花。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變形所帶來的快樂,並能耐心地進行完成變形活動。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剪剪、貼貼、畫畫的動手操作能力。

2、耐心完成作品體驗變形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紙杯、剪刀、棒棒膠、彩筆、彩紙、一次性筷子、包裝紙等。

2、展示品、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欣賞

在優美的音樂中讓幼兒欣賞紙杯花ppt。

2、討論

這是什麼?這些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這些花是用什麼做成的?鼓勵幼兒探索紙杯花的`製作方法。

二、基本環節:

1、出示紙杯花範例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猜一猜一次性紙杯怎樣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

3、一邊播放ppt一邊講解制作方法,然後演示製作方法。(ppt及展示品中會有很多不同的花,但是本節課只選取四種較爲簡單的進行製作,如太陽花等。因爲我們班一共是19名幼兒所以分成四組,每組準備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4、教師提問後幼兒講述紙杯花製作的步驟。

5、提出要求(注意事項等問題)

6、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環節

1、作品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並把自己做的花布置在美工區。

2、教師點評,鼓勵幼兒做的更好。

四、延伸環節

廢舊紙杯還可以做什麼?

教學反思

對活動過程中的反思:在材料準備的過程中,沒有考慮的太全面,當時因爲是中班,所以我選了四種最簡單的讓幼兒進行製作,但是在剪紙杯的過程中,由於我沒有給紙杯上標明要剪開的線條,導致多數幼兒在剪的過程中就遇到困難,然後我在給幼兒標示,浪費了時間,但其他方面我還是準備挺充分的:如給幼兒做的樹幹,葉子等都挺好的,在過程中挺順利的。在我準備的四種花裏,就太陽花幼兒做的最好。

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因爲以往這種形式的手工製作在我們幼兒園很少開展(主要是家長不重視,材料靠教師自己準備,所以我選擇了紙杯作爲素材),幼兒很少接觸到。受到我縣送課下鄉優質課的啓發,我設計了本節美工課。這節課相對來說是很成功的。因爲幼兒表現出了喜悅、渴望及期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撕、貼圓形的西瓜和西瓜上紋路。

2、嘗試用一隻手轉動蠟光紙,一隻手撕,變成圓形,撕出圓圓的西瓜。

3、將自己撕剩下的紙張放進空簍子中。

活動準備:

每組兩盤漿糊,兩塊抹布,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西瓜。

(1)教師:圓圓又大大,像個大皮球,衣服綠油油,身體紅通通。西瓜是什麼樣子的呢?

二、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欣賞範例。說說:西瓜的外形是怎樣的?西瓜裏面的瓜瓤是什麼顏色的呢?你知道這幅畫面上的西瓜是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

三、教師示範撕西瓜的基本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範撕西瓜的方法,重點讓幼兒掌握撕圓形的方法。

四、幼兒撕貼:甜甜的西瓜。

教師鼓勵幼兒撕切開的西瓜,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要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撕紙的方法。

五、評價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讓大家相互欣賞,相互交流,讓幼兒說說:你最想吃誰的西瓜?爲什麼?教師對幼兒製作的西瓜給予表揚和肯定。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春天到了,很多花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班級的自然角中增添了花朵的身影,深深吸引着孩子們的注意,一有時間就到自然角欣賞。孩子們會相互交談,說着花兒的名稱、顏色、形狀大小、形態等等,有的還會拿起旁邊的小水壺給花兒澆水。孩子們說要把我們的自然角變成一個小花園,然後用筆記錄下來。

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表現花兒的不同形態還是有一定的困難。鬱金香畫起來較爲容易,花瓣的不同朝向、花兒的高低不同、花莖的彎曲等都可以表現出花朵的形態,對於孩子來說便於表達花兒的形態。同時,繪畫中用到的小毛筆,給孩子不同的作畫感受,也體驗到澆水對花兒的重要,知道要愛護花卉。

本次活動分爲四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幼兒間的討論,觀察花卉,瞭解鬱金香的形狀。第二環節,師幼或孩子間的共同繪畫,讓孩子感受鬱金香的畫法和不同的形態。第三環節,幼兒一起做小園丁,大膽表達創造,表現不同的鬱金香,表現春天的景色。第四環節,給孩子交流欣賞的機會,共同創造出的鬱金香大花園。

  活動目標:

1、關注春天裏常見鬱金香的形態,並樂意嘗試大膽的創造圖像。

2、通過學當小園丁種花,體驗愛護花卉的情感。

  活動準備:

花卉圖片、炫彩棒、小毛筆、水、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討論——觀察花卉,分享交流

教師出示花卉圖片:

1、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春天裏許多漂亮的花都開了。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朵漂亮的小花,你們來說說這朵花叫什麼名字

2、關鍵提問:鬱金香的形狀是什麼樣的?像什麼?鬱金香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3、小結:鬱金香像一個小腳印的樣子,許多鬱金香在一起更漂亮。

  二、學當小園丁——嘗試操作

1、幼兒園裏有塊光禿禿的空地,什麼都沒有,我們一起來當小園丁。在這塊空地裏種上漂亮的鬱金香,讓它變成一個美麗的花園。

2、教師出示鉛畫紙、蠟筆。

3、師幼輪流在紙上畫鬱金香

(1)你畫一朵我畫一朵。

(2)你畫花瓣,我畫葉子。花兒長得好,需要葉子來幫忙。

(3)有的小花擡頭笑,有的小花手牽手,風兒一來小花笑彎腰等。(表現小花的不同姿勢形態)

(4)小花種好了,可以給小花澆澆水。用小毛筆蘸水塗抹小花的輪廓,輕輕的點一點水不要蘸得多。

小結:我們都是小園丁,把光禿禿的空地變成了美麗的小花園。

  三、大家都做小園丁——集體操作,表現創造

1、有沒有本領造個大花園呢?這裏有一塊好大的空地,大家來做小園丁,種上美麗的鬱金香。

2、畫不同顏色的鬱金香,花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形態各異。

3、添上花莖葉子,讓我們的花園更美麗。

4、別忘了給小花澆澆水。

5、引導幼兒添畫,如:太陽、蝴蝶、花園圍欄等。

6、小結: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形態各異、五彩斑斕的鬱金香變成了一個大花園,真美麗。

  四、美麗的花園——分享交流體驗

1、鬱金香都種好了,放在一起讓它變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2、教師將幼兒的作品拼接成一個大花園。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拼貼過程中享受創造的樂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動態,並進行簡單的添畫。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創作老鼠的不同動態。

活動難點:老鼠耳朵的部位和頭部動作的對應。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筆、操作卡片、雙面膠、教師示範用大卡片。

2、經驗準備:看過有關老鼠的動畫片,對老鼠的動態已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流程:

一、初步認識老鼠的外形特徵。

師:今天我要用這兩個蛋形來變個魔術,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對好朋友,總喜歡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頭畫上小鼻子,大頭畫上大耳朵;再畫兩根長鬍子;大蛋畫上四條腿和一條細細長長的小尾巴,小老鼠就變好了!

(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圖片,並添畫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種動態。

1、通過變化老鼠頭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確位置。

2、遊戲“小貓抓老鼠”,豐富老鼠更多的動態。幼兒在遊戲中變化老鼠造型,教師即時用圖片擺出相應造型。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

1、擺弄卡片變出老鼠造型,粘貼後並添畫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老鼠的不同動態。

3、畫好之後,說說你畫的老鼠在幹什麼?

四、評價

1、動態評價: 在幼兒作畫的時候,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2、將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請個別幼兒講述:“你畫的老鼠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