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彙編七篇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彙編七篇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並能說明分類標準。 2.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分類後說明分類標準。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分類盒、標記卡。

四、設計思路對幼兒來說分類運算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屬性的物體挑出來,如在一堆積木中桃出所有紅色積木。第二個層次是分類一,分類是將一組物體分成各有共同屬性的幾組,如將一堆積木按顏色分爲紅、黃、綠三組。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爲求同時標準是現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生標準。兩種活動對幼兒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設計時應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爲產生標準作準備。分類後說明分類標準是中班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難點、幼兒還沒有達到能用語言描述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徵的水平,或者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分類時頭腦中顯現的標準,因此設計時可以先讓幼兒分類後選擇標記卡來表示分類標準,然後逐步過渡到用語言描述。 五、活動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類—分組討論—說出標準,轉換標準—鞏固操作

1.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徵的感性經驗。說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爲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於幼兒通過反覆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徵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徵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說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着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3.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按物體的顏色分類(小班數學活動)

按物體的顏色分類(小班數學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並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裏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一、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着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裏參觀。 提問:花園裏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隻蝴蝶》(經過改編) 提問:1、故事裏有幾隻蝴蝶?她們是什麼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麼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遊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並請 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遊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裏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後,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後,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遊戲。 (2)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遊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小樹葉回家——實物歸類(小班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按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 2.能夠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經驗:已有過按物體顏色、形狀、大小分類的經驗;活動前認識過梧桐樹和銀杏樹。

2.教具:7塊泡沫板(其中5塊上分別畫有大圓圈,並貼有大、小、黃、綠、橘黃色標記,表示各種樹葉的家;另外2塊板上畫有大樹的輪廓並在樹冠上分別貼有一片梧桐樹葉、一片銀杏樹葉)、音樂磁帶(歌曲《秋天》)、錄音機。 3.學具:人手一個小籃子,裏面裝着事先揀的不同大小的樹葉。 活動過程

1.學習按樹葉的形狀歸類 請幼兒拎着籃子入場地。

(1)鞏固幼兒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的認識。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上進行描述。 老師:“秋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飄呀飄呀,飄到地上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來了!那麼樹葉在哪兒呢?”(在籃子裏) 老師:“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然後告訴大家你的樹葉長得什麼樣子。”

(2)教師引導幼兒瞭解歸類要求。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對梧桐樹葉、銀杏樹葉的認識。 老師:“聽,誰在哭?” 教師指着兩棵大樹說:“噢,是樹媽媽,它在想自己的樹葉寶寶了,我們把樹葉寶寶送回家吧。”

教師分別指着貼有梧桐、銀杏樹葉的大樹輪廓提問:“它是什麼樹葉的媽媽呢?”“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幼兒操作

請幼兒按形狀將有關樹葉放入“大樹”中,然後教師進行檢查。 (1)認識標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圈上的標記。 老師:“籃子裏還有小樹葉,我們也給它們找個家吧!” 教師手指四周的圓圈:“你們看,這裏還有幾個家,什麼樣的樹葉可以住在裏面?”“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幼兒操作。請幼兒按標記將樹葉分別放入圈中,要求幼兒邊送邊說:“小樹葉,我送你回家。”在幼兒操作時播放背景音樂。對分類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可指導他們進行分類;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引導他們將同樣的樹葉放在不同的集合中。 活動講評

引導幼兒檢查是否每片樹葉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對放錯的樹葉進行糾正;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並請他給大家示範。 活動延伸

在複習活動和區角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幼兒進行歸類活動,例如各種不同的瓶蓋、鈕釦、串珠等。開始時,提供單一材料讓幼兒按標記歸類;在幼兒熟練掌握後,再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按不同標記進行歸類活動;

最後,讓幼兒自己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並匹配標記。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各種樹葉、瓶蓋、鈕釦進行間隔排序、數數等活動。

班數學遊戲活動:認識大小和長短

一、活動目的:學習觀察卡片上實物的大小和長短,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及匹配活動。 二、材料介紹: (一)材料提供 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圖一張(畫有大小標記),回形針10個,筐5個。 (二)使用材料

(1)將筐裏的實物分類。

(2)分別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活動。 (3)再給小動物分別匹配相應大小的食物。 (三)教育功能:

(1)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學習分類。

(2)認識常見小動物,知道它們各自愛吃的食物,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能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及匹配活動。 三、指導要點:

引導幼兒看底版圖,瞭解大小標記。讓幼兒取筐分類,找一個最喜歡的小動物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活動。說一說,這個小動物最喜歡吃什麼,把它找出來,再給它們匹配相應的大小食物。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有事可以向朋友或老師傾訴,把不高興的事情悶在心裏是會生病的。

2.瞭解傾訴是一種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方法,是一種使人快樂的方法。

3.樂意將自己的事情向別人傾訴並樂意做一個傾聽者。

活動準備

圖片:小朋友哭了

活動過程

一、瞭解遇到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等各種情況都可以向別人傾訴。

1.幼兒遷移自己的經驗,爲哭泣的幼兒想解決辦法。

(1)出示圖片

提問:這張圖片上有誰?她怎麼了?

(2)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麼才能讓她不哭呢?”

(3)引導幼兒討論,想出多種方法去幫助圖片上的小朋友。

2.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情感體驗,知道把不高興的事情放在心裏是很難過的,

而且還容易生病。

(1)瞭解傾訴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傾訴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2)教師小結:大家可以把自己高興的、不高興的、難過的、愉快的等等很多很多事情告訴別人。

你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好朋友、老師,告訴你想告訴的一切人。

這樣大家可以瞭解你、幫助你,還可以分享你的快樂或者幫你解決問題。

二、嘗試向同伴傾訴,體驗傾訴和傾聽的感受。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個朋友,也可以是老師,互相說一件你想說的事情。

讓幼兒兩兩嘗試傾訴,體驗與人交流的愉快。

2.教師:現在你有什麼感覺呢?

說的人有什麼感覺,聽的人有什麼感覺呢?

3.教師小結:大家認真地說,認真地聽,與同伴講述自己心中的事情。

你們以後心中有什麼事情就可以想小朋友說,可以對老師說說。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有關幼兒容易傳染上的傳染病的情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關傳染病的資料與圖片。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由幼兒比較熟悉的手足口病談到傳染病。

1、討論春秋季爲什麼是流行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春天和秋天氣候乍暖還寒陰雨綿綿,潮溼多霧,氣候多變)

2、教師告訴幼兒春秋季會有哪些流行傳染病會出現?(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點介紹手足口病的臨牀表現。

4、請幼兒講述自己生病時的經歷和感受。(如請醫生診治,要定時服藥,多休息,多喝水,痊癒後纔回幼兒園上課等)

二、教師講述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1、幼兒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討論討論。

2、請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到前面來講一講小朋友們的經驗。

3、教師小結:咳嗽,打噴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過的用具上都會留下細菌,都有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手足口病是一樣的。

三、幼兒討論: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提問: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傳染病?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小結: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預防針,不接觸生傳染病的人羣。

  【活動結束】

教師帶幼兒到洗手間洗手。

活動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傳染病一定要隔離、看醫生、定時吃藥,多喝水等。這次活動上下來,我覺得自己對教學中的突發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吸取經驗,不斷學習,讓我的教學機智更加靈活。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懂得有關傳染病的常識和預防措施。

2、培養幼兒預防傳染病,增進健康的意識和行爲。

3、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關於傳染病的圖片。

3、紅眼咪咪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動。

師:今天鍾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請你們認真聽,聽完了故事,我還要你們來回答我的小問題呢?

1、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2、講完故事後提問:

師:故事講完了,那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爲什麼咪咪會的紅眼病呢?那爲什麼咪咪媽媽的眼睛也紅了呢?

教師小結:原來咪咪的眼睛進沙子了,他用髒髒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結果眼睛發炎了,變紅了,得了紅眼病,紅眼病是一種很強的傳染病,所以紅眼病傳染給了媽媽!

3、引導幼兒討論避免傳染病的方法。

師:紅眼病會傳染給別人,那我們要怎麼樣預防自己不得紅眼病呢?

教師小結:我們要記住不要用髒的小手去揉眼睛,用乾淨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紅眼病,應在家休息,避免和別人接觸,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兒園。得了紅眼病後要及時到醫院治療,點眼藥水,用乾淨的手帕擦眼淚,不到公共場所去。

二、討論其他的傳染病。

1、討論其他的傳染病。

師:剛剛我們說了紅眼病,紅眼病是一種傳染病,那你們還知道哪些傳染病呢?爲什麼會得這樣的病呢?

2、討論該如何去撫養傳染病。

師:傳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存在着傳染病,我們所示都可能得傳染病!那我們要怎麼樣預防呢?

(教師播放一些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認真觀看)

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應該要多通風,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話,我們也帶上一個口罩,我們還要注意自己的衛生。

三、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圍繞話題進行談話,會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理解同伴的心情。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臉譜

【活動過程】

1、感受臉譜上的不同情緒反應。

出示臉譜,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表情,並討論每一種表情代表的意思。(快樂、傷心、煩惱、生氣、害怕等)

2、講述自己的經歷

請幼兒自選一個臉譜,並根據所示表情,說一說自己經歷的一件最(快樂、傷心、煩惱、生氣、害怕)的事情。

3、引導幼兒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經歷畫下來。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老師幫助幼兒記錄下這件事的大概情節。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讓幼兒瞭解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有各種表情,一種表情代表着一種心情,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能讓孩子在學習中緩解哭鬧的情緒,讓他們臉上畫上笑的表情。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感情。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6

課程概括:《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2、幫助幼兒瞭解蛀牙的危害及幾種預防蛀牙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帶、牙齒模型、(一個完好的,一個齲齒的)牙刷、一條毛巾、兩張掛圖。

2、向家長了解本班幼兒的齲齒和刷牙情況。(本班有幼兒42名,其中11名幼兒有不同程度的齲齒,每天刷牙的幼兒有8名,基本刷牙,但不是每天刷的有30名。)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牙齒模型,引導幼兒觀察後說一說:牙齒怎樣了?讓幼兒知道有了蛀牙就會牙疼。

2、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會有蛀牙?有了蛀牙怎麼辦?怎樣才能預防蛀牙?

(2)看圖講故事:《君君的牙齒》。

(3)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會有蛀牙?有了蛀牙怎麼辦?怎樣才能預防蛀牙?

(4)請幼兒說一說如何保護牙齒的健康,如: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睡前不吃食物等。

(5)講解和示範正確的刷牙方法。

(6)引導幼兒看書1——24頁,以加深印象。

3、結束部分:

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遊戲《蛀牙蟲》。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看圖並選擇正確的路線到達目的地。

2、通過線路的多樣性,培養反應能力,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3、體驗遊戲成功帶來的快樂,培養敢於挑戰困難,勇敢堅強的優秀品質。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會看圖並選擇正確的路線到達目的地。

活動準備:

畫有不同圖案的小卡片若干張,數字標識若干,藏寶圖(路線圖)若干(定點相同,路線不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地方尋寶,尋寶的路上很遠,我們會很累,所以我們要先鍛鍊好身體,才能闖過難關,對嗎?現在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運動,看誰做的動作有精神。

2、聽音樂做熱身活動,教師帶領幼兒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爲遊戲做好身體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一)學習探險的本領:

1、教師介紹在野外活動時,辨別方向的幾種方式。(帶指南針,看太陽的方向,看樹樁的年輪……)教師重點介紹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2、教師出示活動的"藏寶圖",並講解看藏寶圖的方法,介紹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和幼兒園的東南西北,幫助幼兒對應起來,必要時可以藉助幼兒園標誌性的建築物。

(二)遊戲《探險尋寶》:

1、老師:"現在我們就要準備出發去探險尋寶了,小朋友們準備好了沒有?先來檢查自己的鞋子穿好沒有。"

2、引導幼兒討論"探險尋寶時的注意事項"。

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遊戲時要注意什麼?要怎樣做?"

3、教師小結探險尋寶要注意的事項:活動時不能推、拉、撞別人;不能爭先恐後,要一個一個按順序進行遊戲。

4、教師讓幼兒一個一個出發,按着藏寶圖去尋找每個點的小卡片。

5、教師小結遊戲情況,指出不足之處,表揚勇敢、積極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

1、老師:"今天的探險尋寶活動就要結束了,小朋友玩得高興嗎?你們都是能幹的小勇士,不怕苦,不怕累完成了尋寶任務,真棒!

2、聽音樂做放鬆活動,遊戲結束。

教學反思:

1、幼兒人數過多,一個一個出發場面有些混亂,我覺得以後可以組織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定向遊戲,例如5個人爲一組,一組組出發。

2、在遊戲過程中,幼兒並沒有按照地圖上的路線前進,而是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瞎跑,看到有小卡片放着就拿了,並沒有達到"初步學會看圖並選擇正確的路線到達目的地"這個目的。如果以後再進行此類活動,必須分2個課時,第一課時可以先詳細講解定向的規則,然後再實地遊戲。

小百科:探險家(伊澤瑞爾)是競技遊戲《英雄聯盟》中的一位英雄。伊澤瑞爾是一名非常靈活飄逸的英雄,雙加成的技能使他不但可以走AD路線,也能作爲法師走AP路線。英雄背景伊澤瑞爾的血液中流淌着與生俱來的魔法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