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6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6篇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內容:玩得健康好成長

活動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爲。

活動準備:

提供若干組成對的安全行爲與危險動作的圖片如:“用樹枝打鬧”、“投擲小石頭”、“揮動小刀”等。提供若干個安全品或危險物的實物與卡片,如:空藥瓶、易碎物(卡片)、尖銳物(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分組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1)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麼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玩,小朋友纔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幫助幼兒整理生活經驗,瞭解避免危險的方法:不到危險的地方去;不玩危險物(如鞭炮、玻璃);正確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鬧等。

2、尋找教室裏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纔,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裏、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裏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裏有什麼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後,爲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活動結束

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利用日常生活或創設特定情景,讓幼兒學習保護自己身體安全的行爲。

(1)小心關門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生了什麼事情,“小貓爲什麼會哇哇大哭?”“應該如何地小心關門或開門?”並請個別幼兒示範

(2)安全使用剪刀

強化鞏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護行爲,爲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活動評價

幼兒能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能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爲。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領域:

社會、藝術

活動目標:

1、能說出交通標誌的外形特徵和含義

2、嘗試製作活動室的安全標誌

活動準備:交通標誌圖片、畫筆、記錄表《要小心的物品》

活動過程:1、我認識的交通標誌。

出示交通標誌,請幼兒說一說交通標誌的外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其含義。

歸納這些交通標誌的規律:外形簡單,顏色有紅、黃、藍、白四種顏色。

顏色和外形:紅色的圓形表示禁止;黃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藍色的長方形表示指示。

2、觀察活動室環境,尋找安全隱患。

想一想:活動室裏有哪些東西可能會造成危險?(幼兒邊說教師邊記錄幼兒說出的'危險物品)

分組到活動室的各區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東西會造成危險,並記錄在《要小心的物品》統計表中。

3、展示幼兒的記錄表,並分享應該注意哪些事情纔不會造成傷害,如:

正確使用剪刀、訂書機。

豆子、衛生紙等不能塞進鼻子和耳朵裏,也不能吞到肚子裏。

玩具和錢幣等不能放進嘴巴裏。

不拿剪刀、筷子等尖利和細長的東西奔跑,以免戳到自己和別人。

線和繩子不能纏到脖子上玩。

不能亂丟東西,以免不小心踩到而滑倒。

洗手時要注意儘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以免滑倒。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陽臺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陽臺和窗臺,不再窗臺上蹦跳,不在未封閉的陽臺上玩耍。

2、能對他人的行爲作出正確的判斷,並簡單地說明原因。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發幼兒已有的關於陽臺的經驗。

教師:小朋友家裏是不是都有陽臺?家裏的陽臺有什麼用,你們會在陽臺上做些什麼?

教師總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進行鍛鍊。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陽臺。

2、觀看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哪些行爲是對的,那些是錯誤的。

(1)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一:一個小女孩,正站在一個大的室內飄窗窗臺上,此時窗戶是開着的,她探出身體,把頭手伸出窗外,衝着樓下喊:“媽媽,快上來!”小男孩在寬寬的窗臺上蹦跳。

教師:小女孩在幹什麼?她這樣做對嗎?爲什麼?這位小男孩在幹什麼?他這樣做對嗎?爲什麼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

(2)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二:媽媽和小女孩在陽臺上,陽臺上有牢固的圍欄。

教師:這個陽臺安全嗎?說一說爲什麼它比較安全。小朋友在陽臺上應該怎麼做才安全?

(3)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三:陽臺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機、洗衣池,陽臺地上還有幾盆花,一個小男孩在陽臺上騎木馬。

教師:陽臺上有什麼?這些東西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這位小朋友在幹什麼在陽臺上玩耍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爲什麼不能在陽臺上面玩耍呢?

(4)教師總結:不能把身體探出窗戶和陽臺護欄,也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這樣一不小心沒站穩就會摔下來;也不能在陽臺上玩遊戲,陽臺上有各種其他的東西,不小心撞上去,會受傷的。

3、引導幼兒討論,拓展幼兒經驗。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在陽臺上還有哪些事情危險,不能做?

教師總結: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陽臺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陽臺外拿,應該請大人來幫忙。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被關在陽臺上,應敲門請屋裏的大人幫忙開門。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爲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4

題目:《不跟陌生人走》。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瞭解和掌握與陌生人交流的方法。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原有經驗:對陌生人概念不清,容易被玩具和食物吸引,自我保護意識較爲淡薄。

2、物質準備:活動室:自制課件《機智的喜羊羊》音樂《喜洋洋和灰太狼》

戶外: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巧克力、羊羊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律動入場

教育價值:通過導入一個幼兒喜歡而熟悉的音樂吸引幼兒注意力,使幼兒放鬆愉快的投入活動。

1、教師帶幼兒聽着好聽的喜羊羊音樂入場,和教師一起做小律動。

(二)看幻燈片講述故事《機智的喜羊羊》

教育價值:通過角色扮演,再現生活中的情景,賦予幼兒角色。

背景資料:教師以羊村長慢羊羊出現:“今天,我是羊村長,你們都是喜羊羊,今天爺爺要帶大家去旅行,高興嗎 ?”“但是要記住,千萬不要離開我!”

場景一:羊村門口:

教育價值:引入動畫片中幼兒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兒理解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

背景資料:狡猾的灰太狼出現。

教師模仿灰太狼語氣 “告訴你們,聽說羊村的村長要帶着小羊們出來玩,我今天就是要想方設法騙只小羊和我的老婆紅太郎美美的吃一頓的!”

提問:你們認識他嗎?跟他很熟悉嗎?

提升經驗: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

場景二:模擬情境:遊樂場。

教育價值:通過故事講述,再現生活中的情景,使幼兒學會和陌生人有禮貌的相處,必要時告知成人。

背景資料:幼兒和教師一起用手在腿上走,模擬行走。“走呀走,走呀走,一走走到遊樂場!”村長帶喜羊羊們去遊樂場玩。

羊村長:“孩子們。想坐摩天輪嗎?爺爺去買票,乖乖等爺爺,千萬不要離開呀!”村長去排隊買票,這是灰太狼走來。

灰太狼問他:“小弟弟,售票處怎麼走?你能告訴我嗎?”喜羊羊有禮貌地說“一直往前走轉個彎就到了”,灰太狼說:“小弟弟,謝謝你,可是我還是不認識你能帶我去嗎?”喜羊羊說:“對不起,我不能帶你去,讓我們的村長帶你去吧!”

說着大喊:“爺爺,這裏有個人要問您路!”灰太狼聽到喜羊羊喊爺爺嚇得趕緊逃走了!

提升經驗:“陌生人來問路,要有禮貌回答他,但是不能跟他走,必要時喊大人!”你們做的真棒!都是機智的喜羊羊!

場景三:模擬情景:超市。

教育價值:模擬幼兒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環境,教育幼兒不要和陌生人走,必要時求救成人。

幼兒和教師一起用手在腿上拍,模擬行走。“走呀走,走呀走,一走走到大超市!”村長帶喜羊羊來到了大超市,超市裏好多人。

村長:“我要去買冰激凌,喜羊羊呆在原地等我,千萬別走開。”喜羊羊一直看着爺爺在挑選物品。這時灰太狼走過來說:“喜羊羊我帶你去買好吃的巧克力,好嗎?”喜羊羊說:“

叔叔,對不起,我不去。我爺爺在那裏!”“爺爺,有個叔叔要帶我去買巧克力!”灰太狼聽到喜羊羊喊爺爺嚇得趕緊逃走了!

提升經驗:“陌生人領你走,你不去!必要時告訴大人!”

場景四:模擬情景:幼兒園門口。

教育價值:模擬幼兒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環境,教育幼兒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必要時徵求成人同意。

幼兒和教師一起用手在腿上拍,模擬行走。“走呀走,走呀走,一走走到幼兒園!”村長帶

喜羊羊來幼兒園玩。在幼兒園門口,大家在一起玩。灰太狼要給喜羊羊玩具和好吃的。灰太狼:“小弟弟,你真可愛,我請你吃巧克力蛋,你跟我到我家玩好麼?”喜羊羊:“叔叔,對不起,謝謝您,我不能要!沒有爺爺的同意我不能去你家!”“爺爺,叔叔給我好吃的,我可以要嗎?”灰太狼聽到喜羊羊喊爺爺嚇得趕緊逃走了!

提升經驗:“陌生人給禮物,不能隨便收下它!要徵求大人同意。”

2、討論:

教育價值:通過討論活動,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梳理和陌生人相處的正確方法。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一張。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麼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爲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爲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4)啓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爲什麼?(不能,因爲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

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爲我們服務。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上下樓梯,坐椅子,入廁的注意事項。

2. 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將要注意的問題運用到生活中。

3. 能對畫面中的行爲作出評價。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幼兒生活經驗,導入活動。

教師:

(1)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上下樓梯呢?一起來說說。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是怎麼上下樓梯的!

2.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

(1)引導幼兒閱讀畫面中小朋友上樓梯的正面行爲。

教師:

①圖上的小友朋是怎麼上樓梯的?

②圖上的小友朋是怎麼下樓梯的?

③有人要上樓梯又有人要下樓梯時,他們是怎樣做的?

(2)引導幼兒閱讀畫面中的兒歌。

教師:這兒有一首兒歌,告訴我們小朋友怎樣正確地上下樓梯,我們來念一念。

3.引導幼兒閱讀第二組圖。

(1)教師:看,哥哥姐姐們在上課呢。咦,那位小哥哥在幹什麼?

(2)教師:①小哥哥怎麼了?他會說什麼?

②你們覺得他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4.引導幼兒閱讀第三組圖。

(1)教師:大家分組排着隊去廁所,上廁所也要注意安全哦,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①廁所的地上有什麼標記?告訴我們什麼?

②看,小朋友是怎麼上廁所的?上完廁所後要幹什麼?小朋友洗完手後還要做什麼呢?

(3)引導幼兒閱讀畫面中的兒歌。

教師:有一首兒歌告訴我們上廁所要注意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念一念。

5.實踐活動:

組織幼兒入廁,帶領幼兒排隊上樓梯參觀大班哥哥姐姐的教室。

(1)組織幼兒按組入廁,請幼兒按照兒歌裏說的上廁所。

(2)教師:一起排好隊,上樓參觀哥哥姐姐們的教室。看看哥哥姐姐們是怎麼坐小椅子、怎樣上廁所的。

家園共育:

1. 家長在家中也要鼓勵幼兒自己大小便,儘量放手讓幼兒去做,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家長應注意爲幼兒選擇簡單舒適、穿脫相對容易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