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找圓形

活動目標

1.知道圓形的特徵,能從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圓形物品。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能遵守操作規則。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形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話題。

1.教師:圖片上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看看是什麼?

和幼兒一起觀察並介紹物品:

麪包,盒裝牛奶,西瓜,汽車,本子等。

2.觀察比較

看一看這些東西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嗎?

二、找圓形。

1.教師:看看圖片上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你能找出來嗎?

2.幼兒一起協商,找出圓形的東西

西瓜,麪包,車輪。

3.複習:找圓形

出示圖片:

觀察比較,圖片上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把圓形的東西找出來。

鐘錶,葡萄,漢堡。

三、找找生活中的圓形。

1.教師:小朋友都認識了很多圓形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去找找我們的教室裏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

2.幼兒交流找到的圓形。

活動延伸

回家找找家裏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我們請爸爸媽媽幫幫忙把它們畫下來帶到幼兒園給大家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排序差異排序四個物體的序列。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描述排列順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長短不一的同色紙條四根,標記圖一根。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出示四根紙條:這是什麼?它們又什麼不一樣?哪根長哪根短?

2、可以用什麼辦法來證明你你們說的是對的呢?

3、教師邊操作比較兩根紙條的長短邊講解比較的方法。我們怎麼來給這幾根紙條取名字呢?

4、出示排隊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呢?想想哪根紙條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排在後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麼紙條請你排在什麼地方。

5、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給紙條排隊。

6、請大家說說他是怎麼跟紙條排隊的?

二、幼兒操作

1、每個小朋友從桌子中間拿一張排隊標記圖,拿一個小袋子。

2、倒出袋子裏的紙條,比一比哪根紙條是最長的、長的、短的和最短的。

3、給四根紙條按順序排排隊,一邊排一邊說。

四、展示幼兒作業。

五、組織幼兒整理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直觀比較兩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圖卡直接比較圖卡人物的高矮。

活動準備:

高矮不同的玩偶數個。

人物圖卡數張。

活動過程:

1、教師準備數個能站立的玩偶,拿出兩個(高矮差異大)提問:說說看XX和XX,誰高?

2、幼兒直觀比較兩玩偶的高矮,並回答。

3、教師請兩位幼兒到前面比較高矮。(先找兩位身高差異較大的,再找兩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種情況時,幼兒如果回答“一樣高”也可以。)

4、教師將幼兒每三人分成一組,請幼兒兩兩互相比較(以背對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個人輪流練習判斷。(教師可以到幼兒旁邊詢問誰高誰矮)

5、教師那出兩張大型的人物圖卡,展示在黑板上(兩人的距離放遠一點,不易直觀地比較出來)。教師提問:這兩個娃娃,誰比較高?

6、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代表地面,並說明:你們和其他同學比身高的時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圖卡要比身高,腳也要先對齊,再看誰比較高。

7、教師重複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圖卡重新布題。

8、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教師提問:有3個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哪個比較高?

9、請幼兒拿出娃娃圖卡,將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圖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師提醒:比身高時,娃娃的腳要對齊框框中的底線。

11、幼兒任意選擇2個娃娃圖卡,重複練習判斷高和矮。

12、教師可以在角落擺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數個,讓幼兒不斷練習比較。

小結:讓幼兒瞭解和同學比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圖卡比較身高時,腳要對齊底線的做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4

設計意圖

在活動中,我以媽媽的角色參與,以“小貓捉迷藏”的遊戲形式,帶領幼兒在遊戲中充分的感知、學習。在環節一中,我“小貓學本領”的方式, 引導幼兒以自身爲中心區分方位,爲幼兒在下一環節中以某一物體爲中心區分方位做準備。在第二環節中,我又以“貓媽媽找小貓”的遊戲,讓幼兒觀察物品、設想自己藏在什麼地方,再到親身體驗躲藏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引導幼兒充分感知方位,並引導幼兒使用相關方位詞表達自己的方位。待多數幼兒掌握後,我鼓勵幼兒參與“裝扮新家”的遊戲,給予每個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其目的在於讓幼兒鞏固對方位的區分以及對相關方位詞的使用。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區分上下、裏外、前後等方位,並嘗試正確使用相關方位詞。

2、願意參與遊戲,體驗和同伴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能區分簡單的方位。

活動準備環境:

用繩子佈置出池塘;利用桌子、椅子、沙發、玩具櫃、大紙箱,佈置出小貓的家。

材料:貓媽媽頭飾;大禮物箱(內裝毛絨玩具、玩具、相框、圖書等);音樂《找小貓》,照相機,電子白板。

活動過程

一、“小貓學本領”導入,以自身爲中心感受上下、前後、裏外方位。

師: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邊去抓魚,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做運動吧!

幼:好!

(教師通過扮演貓媽媽的角色,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兒歌巧妙的將不同的方位詞自然的融入其中,鼓勵幼兒在說說、做做的過程中, 自然的感受不同的方位。)

二、遊戲“和媽媽捉迷藏”,以某一物體爲中心區分方位,嘗試使用方位詞。

(1)觀察、感知方位。

師:這是我們的新家,看看家裏都有些什麼?

幼 1:有桌子、椅子。

幼 2:小牀、衣櫃、洗衣機。

幼 3:書架、大箱子……

師:家裏有很多很多的傢俱。

(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表達,爲接下來的方位感知和表達豐富經驗。)

師:你們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嗎?

幼:玩過。

師:今天媽媽也想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誰來說說你想藏在什麼地方?

幼 1:……

師:那你過去指一指吧!

幼 1:我想藏在這裏。(走到冰箱後面,躲起來)

師:這是什麼地方?

幼齊:冰箱的後面。

幼 1:我想藏冰箱的後面。

師:童童藏在冰箱後面,那我現在藏在哪裏?

幼齊:媽媽藏在冰箱的前面。

(針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給予積極的迴應,以師幼、幼幼互動的方式進行支持,讓幼兒充分感知、認識方位。同時抓住教育的契機,引發全體幼兒進行學習。)

師:還有誰來告訴大家,你想藏在哪裏?

幼 2:桌子那裏。(走過去用手指着桌子的下面)

師:想想,這是桌子的哪裏?

幼 2:桌子的下面。

幼 3:我想藏在沙發的後面。

幼 4:我想藏在轉轉椅的裏面。

……

(小班幼兒習慣於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教師有意識的放慢節奏,給更多幼兒表達的機會,以瞭解幼兒對於方位掌握的情況,並給予一定的引導, 爲後面的遊戲部分做好準備。)

(2)遊戲“捉迷藏”,進一步感知、區分方位。

師:“捉迷藏”的時候媽媽會放一段音樂,你們聽到音樂趕快找個地方藏起來,音樂停止,媽媽就來找你,被找到的小貓要大聲的告訴媽媽“你藏在哪裏”聽清楚了嗎?

幼:聽清楚了。

(音樂的提供營造出更爲濃厚的遊戲氛圍,幫助幼兒更加投入其中,保持遊戲的興趣。教師及時提出遊戲要求,讓幼兒在遊戲的同時,清楚要求和任務。) 放音樂,教師蒙上眼睛,幼兒自由躲藏,助教老師對幼兒躲藏的地方進行拍照。

師:媽媽來咯,你被發現了,告訴我,你藏在哪裏的?

幼 1:我躲在轉轉椅裏面。

幼 2、3:我們躲在洗衣機的後面。

師:我們一起去找找,看看其它小貓躲在哪裏?

幼 4:我躲在桌子的下面。

幼 5:我躲在書架的前面。

(通過真實的遊戲情景,幫助幼兒充分感知方位,並嘗試用語言表達方位詞。)

(3)分享躲藏的方位,嘗試使用方位詞說出躲藏的位置。

師:剛纔小貓們藏得可真好,媽媽差點找不到你們。大家快坐下來休息一下, 看看你們都藏在了哪些地方?

(播放剛纔拍攝的照片,鼓勵幼兒找找、說說,小貓們躲藏的位置。)

幼 1:我躲在了櫃子後面,樂樂躲在沙發上面。

幼 2:我看到爲爲躲在椅子後面。

幼 3:我躲在箱子的裏面。

……

師:有的小貓藏在了桌子的下面,有的小貓躲在箱子的裏面,有的小貓躲在櫃子的後面……原來小貓們都藏在了這些地方。

(通過展示幼兒躲藏的照片,給幼兒更爲直觀的觀察,帶給幼兒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分享、交流中,幼兒參與的熱情再次

被激發,大膽的使用方位詞表達自己以及同伴的方位。)

三、遊戲“裝扮新家”,鞏固方位,並嘗試正確使用方位詞。

師:咚咚咚,誰來了?是快遞員送新年禮物來了,禮物都裝在哪裏呢?

幼:箱子裏面。

師:看看是些什麼禮物?

幼:汽車、小熊、相框、花瓶……

師:想想可以把這些東西擺放在家裏的什麼地方?我們一起把這些禮物裝扮到家裏吧!

幼 1:我把花瓶放到了桌子的上面。

幼 2:我把拖鞋放在沙發的前面。

幼 3:我把衣服放到衣櫃裏面。

幼 4:我把小熊放在了沙發的上面。

(幼兒通過操作,進一步感知方位,並表達方位詞。)

(2)欣賞“新家”。

師:新家被大家裝扮得真美呀!花瓶是誰放的?是放在哪裏的?

幼:我放的,我放在了桌子的上面。

師:找找還有什麼東西是擺放在上面(下面、前面、後面……)的?

幼 1:相框、吹風是放在櫃子上面的。

幼 2:布娃娃和海豚是放在沙發上面的。

幼 3:圖書是放在書架上的……

(這一環節再次讓幼兒鞏固方位,並表達方位詞語。同時,教師巧妙的設計了提問“有什麼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幫助幼兒梳理、總結了今天的學習內容。)

四、結束。

師:今天小貓和媽媽一起裝扮了新家,好累呀,我們一起到新家裏坐坐,休息休息吧!

附兒歌:

《小貓學本領》 小花貓,喵喵喵, 跟着媽媽做早操。小手向前打招呼, 小手向後彎彎腰。小手向上轉轉轉, 小手向下拍拍腿。一起跳進池塘裏, 抓魚咯!

一起跳出池塘外, 回家咯!

活動總結

1、從目標的達成來看,今天的活動目標達成較好。動靜交替的活動形式是符合小班幼兒在遊戲中學習的特點,也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參與主動。在真實場景中,幼兒通過多次的感

知、操作,能正確區分方位,並主動使用方位詞來表達自己的方位,相信今天的學習體驗能遷移到幼兒的生活中。

2、從活動環節來看,整個活動環節清晰,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的設計和提問都緊緊圍繞活動的目標。如:在環節的設計上,先以自身爲中心感知方位、再觀察、區分方位、最後說出方位詞,讓幼兒更容易理解, 更好的突破活動的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3、從環境的佈置和材料的提供來看,做到了情景化、遊戲化、生活化。教師通過環境的營造,給幼兒提供了可觀察、操作的空間。而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將數學學習融入其中,更貼合幼兒的實際生活,讓幼兒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驗到了數學學習了樂趣,獲得了學習的機會。

4、從活動的組織來看,教師能有意識的對幼兒進行觀察,並採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給予及時的引導。如:在“捉迷藏”的環節中,幼兒對於上、下的方位感知幼兒表現出是有一定經驗的,但是對於裏外和前後的區分部分幼兒還是比較容易混淆。教師通過鼓勵幼兒個別示範的形式,在與幼兒的互動中,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的方式,正確區分前後、裏外,並有目的的對此進行小結,幫助幼兒正確理解了方位,爲後面表達方位做了充分的準備。

但在今天活動中,我發現過程中還有些較爲遺憾的地方,比如“看照片” 的環節是活動的高潮,也是情緒最愉快的時候。幼兒從真實的場景中過渡到圖片上,其實對於幼兒能力來講也是一個挑戰,也是激發幼兒自主表達的意願。我卻採用一對一的問答方式來了解幼兒對方位的區分情況,使得幼兒缺失了更多的相互表達機會,時間也有些偏長。如果我能以參與者的身份走近幼兒,引導幼兒一起“找找你的朋友藏在了哪裏”的方式,鼓勵幼兒自由的交流,幼兒會有更多觀察、表達的機會。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5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爲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遊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鍊打扮自己”等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佈置:小河、山洞。

3、 佈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並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麼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鑽“山洞”,並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裏發現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製成“糖葫蘆”。

幼兒製成“糖葫蘆”後,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覆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並說出總數。

(2) 穿項鍊。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裏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製作項鍊、手鍊、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鍊、手鍊、腰鏈等,穿完後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鍊、手鍊、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並進行品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能很快辨別數量爲1、2、3 的物體。

2、理解1、2、3之間的等差關係。

3、知道1、2、3的基本排列順序。

準備:

1、每個幼兒1、2、3的點卡各1張,小圓片6片。

2、貼絨圖片:小雞6只。

活動與指導:

1、山示1、2、3的點卡,讓幼兒在桌子上分別擺出相應的數量的小圓片,井大聲點數,檢查擺出的圓片是否正確。

2、將小雞的圖片按第1行1個,第2行2個,第3行3個,並放對應比較,讓幼兒再次感知1、2、3相鄰數多1或少1的關係。

3、教師敲鈴鼓一下,讓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教師說:“我敲比一下還多一下的鈴鼓數。”或“我敲比兩下還多1下的鈴鼓數。”幼兒應分析教師的話.舉起相應的點卡,然後讓幼兒大聲點數每張卡上的圓點數,並說出這些點卡哪張排在最前面,哪張排在後面,哪張排在最後面,讓幼兒將點卡由小到大在桌子上擺成一行。

4、指導幼兒練習。

(1)讓幼兒目測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明確它們之間多1或少l的關係。

(2)點數並說出蘋果的個數,在空白處畫出3個氣球和1個西瓜。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並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實物並說出總數。

2、能夠一邊操作一邊講述,能有序的整理操作材料。

3 、增強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草地背景。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小兔等卡片(數量1—4)若干,小蟲,小魚,骨頭,蘿蔔等圖片各若干。

2、小碟若干。

活動過程:

1、數數小動物:鼓勵幼兒逐個講述每張卡片上動物的數量,幫助幼兒獲得確認物體數量的基本方法是手口一致地點數,進一步體驗最後一個數字表示被數物體的總數。

教師:草地上有許多小動物,看看他們各有幾隻。

幼兒數一數說一說,草地上有1 只小黃雞,2只小黑雞等

教師:用什麼來表示小動物各有幾隻呢?

幼兒用點卡表示小動物的數量。

2、小動物找朋友

教師:小動物要找朋友玩,找誰呢?小動物要找和自己一樣多的動物作朋友。

幼兒操作,將一樣多的小動物擺放在一起。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概括:他們都是4只小動物。

3、喂小雞吃食。

*喂小雞吃食。

教師出示蟲子。

教師:小雞肚子餓了,它喜歡吃什麼呢?每隻小雞吃一條蟲子,誰願意來餵它們。

請個別幼兒示範喂一隻,鼓勵幼兒邊喂邊說:1只小雞吃1條蟲,2只小雞吃2條蟲。

*幼兒可以自主地選擇活動:

教師鼓勵幼兒先數數每張卡片上有幾隻小動物,再餵食物,邊喂邊說:例如:4只小雞吃4條小蟲子。

*送小雞回家。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有序整理學具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餵雞吃飽要回家了,我們先把小蟲子放到小碟子中,再把小雞放到盤中。

3、換組活動。

4、唱兒歌活動結束。

兒歌:《數小雞》

雞媽媽數小雞,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隻小雞在吃米, 兩隻小雞搶東西, 四隻小雞嘰嘰嘰, 躲在媽媽懷抱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

  活動說明:

"小被子要經常曬一曬"是新教材中的一個生活內容,前段時間給孩子們講了故事"香香的被子"之後,"曬被子"一度成爲孩子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有的孩子還將這一內容在角色遊戲中體現了出來。於是,我也趁熱打鐵,把這個孩子們感興趣的場景遷移到了本次數學活動中。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們馬上進入"角色",思維也活躍起來。藉助於對動物基本食性有所瞭解的已有經驗,他們很快猜出了小動物被子上的圖案,繼而很順利的完成了第一環節按顏色對應的要求。

在第二環節,對應的要求被提升的到了兩個維度:既要顏色對應又要數量對應。藉助於有趣的場景和便於操作的材料,孩子們完成得也比較順利。一直到第三環節,由於又轉換了新的場景,孩子們始終十分投入,完成得也較好。

對於本次活動中教學具的設計,我也是經過一番思考的,既要能較好的營造出遊戲場景,又要能便於幼兒的操作,還採用不同的形式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夾夾子、粘貼、整齊擺放),也對提升幼兒思維起到了推動作用。

  活動目標:

1、在幫小動物曬被子的情境中嘗試按顏色和數量(4以內)進行對應匹配。

2、初步知道曬被子的好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事先有曬被子的經驗,以及對動物的習性有簡單瞭解。

2、材料準備:

(1)教師演示用PPT課件。

(2)展板:一面爲草地背景掛有供幼兒"曬被子"的夾子,展板上方有1-4的數字標記;另一面爲4幢房子背景,每間房上分別有小動物(狗、雞、兔、貓)標記,房內各有4張標有數字1-4的小牀。

(3)操作材料:畫有不同數量的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圖案的"小被子"若干。(分別爲肉骨頭圖案的黃色被子、小青蟲圖案的紅色被子、胡蘿蔔圖案的藍色被子、小魚圖案的綠色被子,圖案數量分別爲1-4。)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入主題。

播放課件第一頁,太陽升起來。

1、春天到了,紅紅的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會來幹什麼?

點擊課件第一頁,小動物出現。

2、哦,原來他們想趁着好天氣,把自己的被子曬一曬。知道他們爲什麼要曬被子嗎?

3、一共來了幾個小動物?是誰呀?他們的被子是什麼顏色的?

播放課件第二頁,小狗拿着被子出現。

4、小狗的被子真好看,(黃色)上面有什麼圖案?(肉骨頭)原來小動物被子上的圖案都是他們最喜歡吃的食物。猜猜小狗把被子曬在哪條繩子上呢?播放課件第三頁。

5、依次幫助其他動物按顏色對應找到他們喜歡的晾繩,其間可讓幼兒猜猜某個小動物的被子上會是什麼圖案?

依次播放課件第四--第九頁。

二、幫小動物曬被子。

播放課件第十頁,太陽出現。

1、第二天,又是一個大晴天,紅紅的太陽暖洋洋,曬曬被子香噴噴,小動物們又來曬被子了。這回,小動物們拿來了許多被子,都忙不過來了,想請我們寶寶一起來幫忙好嗎?

2、(出示第一面展板)這是綠綠的草地,這是曬被子的夾子,夾子真漂亮,有些什麼顏色呀?(紅、黃、藍、綠)我們可以把紅被子夾在紅顏色的夾子上,把黃被子夾在黃顏色的夾子上。

3、這裏一共有4塊草地,每塊草地上還有一個數字標記,你們認識這些數字嗎?(認讀數字)

4、師示範曬被子。

4、幼兒分散曬被子,師隨機指導。(看清楚可以曬在幾號草地?用什麼顏色的夾子?)

5、集體檢驗並糾錯。

三、給小動物送被子。

點擊課件第十頁,太陽下山。

1、太陽下山了,我們該收被子了,收好被子,我們再幫小動物把被子送回家好嗎?

2、(出示第二面展板)看看這分別是誰的家?(請幼兒辨認房子上的動物標記,如,小狗。)應該把什麼樣的被子送到小狗家?(有肉骨頭圖案的被子。)

3、師示範取一條肉骨頭圖案的被子:小狗家有好幾張小牀,我這條被子應該放到哪張小牀上去呢?爲什麼?(引導幼兒數數有幾根肉骨頭?如是4,就送到標有數字4的小牀上。)

4、讓我們一起來把所有的被子都送到小動物家裏好嗎?送的時候要看清楚哦:先看看被子上的圖案是什麼?想想應該送到哪個小動物的家?再數數圖案有幾個?把被子送到標有相同數字的小牀上。

5、幼兒分散操作,師隨機指導。

6、集體檢驗並糾錯。

7、還有一張牀是空的(是數字5),想想這上面的被子會是什麼樣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

一、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更多的是通過對物體外部特徵的直接感知,逐步獲得認知經驗的。深秋的到來,形狀各異、顏色不同的水果,刺激着孩子們的視覺。《指南》指出: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利用當季且幼兒常見的水果作爲教育資源,爲幼兒認知、學習提供最直接的活動教材,不失爲一個巧妙的想法,因此我設計了《水果分類》這節課,讓幼兒根據水果的名稱、顏色等特徵,初步學習分類,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及動手、動腦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能根據水果的名稱進行分類。

2.學習用“把--和--放在一起”大膽表述分類結果。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並正確說出名稱。

2.蘋果、香蕉、梨、火龍果、葡萄水果卡片,分類籃若干3.環境創設:創設水果店情景。

三、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師:今天呀,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嗎,你們認識她嗎?(兔小姐),對了,就是兔小姐,她新開了一家水果店,我們一起去她的水果店看看吧!

2、幼兒觀察水果的擺放規律師:你們仔細看看,兔小姐店裏的水果是怎麼擺放的?(按照水果的種類,把一樣的水果擺在一起),你們聽:誰來了?豬爸爸來買水果了,哎呦,豬爸爸肚子太大了,不小心把水果架碰倒了,兔小姐的水果倒了一地,你們願意幫助他們把水果放好嗎?但是去之前我們要先學會一種本領,把一樣的水果放在一起,你們能行嗎?我先請兩個小朋友上來用水果卡片試試看。

3、個別幼兒嘗試按水果進行分類師:這兩個小朋友先用我們的水果卡片試一試,看看他們能不能把水果分好,注意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層水果架上。

4、小結:你們看,他們分的對嗎?請某某小朋友說說,你是怎麼分的?(引導他們用“把--和--放在一起”),對了,只有學會把相同的水果卡片放在一起,兔小姐纔會請我們去幫忙,現在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先來看看我們的材料。(介紹操作材料)四、集體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師:在試之前,老師有幾個要求:

(1)等會你們自己選擇一張桌子操作,如果發現籃子不夠了,你就選擇其他的桌子操作。

(2)每個小朋友一籃水果卡片,你們要把水果分到桌子上的水果籃裏面。

(3)聽到老師拍手的聲音後馬上回到位置上。

教師講解:我們來看看這組小朋友分好的水果卡片,分對了嗎?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分的?

5、遊戲結束—水果寶寶分類排隊師:小朋友都已經學會分水果的本領了,那現在我們準備出發去兔小姐的水果店幫忙啦!請身上貼着蘋果圖案的小朋友站在這裏,貼着香蕉圖案的小朋友站在這裏,我們出發吧!

四、活動反思

這節小班《水果分類》,我的目的是孩子們在已經熟悉掌握各種水果名稱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分類。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創設了一個他們熟悉的動物情境:兔小姐開了一家水果店,她的水果擺放的特別整齊,但卻被後面來的豬爸爸給碰倒了,由此引出讓幼兒幫兔小姐的水果分類,孩子們也很樂意幫忙。在過程中,我先請了幾位幼兒上來個別操作,本來我以爲把三種水果進行分類,而且還是孩子們熟悉的蘋果、香蕉和梨,對他們肯定沒難度。結果他們上來操作時孩子們還是弄錯了,由此我想到,孩子們雖然熟悉水果,但對於分類這個概念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操作起來會有難度。接下去的集體操作過程中,我投放了五種水果,由於小班孩子剛進園不久,對於上課的常規不是很清楚,所以出現了不是人手一份材料的情況,我在過程中馬上引導他們要自己獨立拿一籃水果進行操作。在最後的檢驗環節,我發現有一組小朋友好幾種水果放錯了,他們雖然認識水果,但在分類過程中會出錯,因此我在接下去的時間裏,重點會進一步加強孩子們對於分類概念的掌握,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符合。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9

活動設計:

“1只小猴去釣魚,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嗷、嗷、嗷……”這首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數字手指謠。結合小班數學活動宜情景化、遊戲化的特點,以及孩子們已經學習了4的構成的基礎上,我以這個手指謠爲引子,設計了這個《智救小猴,勇闖難關》的數學遊戲,引導幼兒初步理解4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激發幼兒鬥志,渲染活動氛圍,使孩子們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即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通過動手操作,逐步建構抽象的數概念。讓幼兒在遊戲中逐步地親近數學,愉快地步入數學世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初步理解4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能進行4以內的按數取物或按物取數。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4、樂於參加集體遊戲。

活動準備:

一個數字轉盤、大鼓一個、1—4的數字卡若干,“數、物拼板”、印章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教師帶幼兒邊念手指謠,邊走到相應的位置。

二、集體活動:

1、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可憐的小猴們在釣魚的時候都被壞鱷魚給吃光了,猴媽媽可傷心了,爲了保護其他的小猴,猴媽媽他打算搬家,離開這個壞鱷魚,你們說這個主意好不好呀?但是,壞鱷魚在小猴家旁邊出了許多難題,猴媽媽和猴寶寶他們搬不出去呀。小朋友們,小猴他們這麼可憐,我們幫他們解決難題,好不好?

我昨天呀,乘鱷魚不在,偷偷的到小猴家旁邊看了看,我發現了四個難題,我們就先來解決這四個難題吧。

2、複習4以內的數字

師:我們現在就來解決第一難題——數字大轉盤。

在這個轉盤上有數字和指針,教師來轉動指針,當指針停止指向數字幾,就請幼兒大聲地說出這個數字。

3、記憶4以內的數字

師:小朋友們真棒,一下子就解決樂第一個難題,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二題“誰不見了”

教師出示1—4的大數字卡,拿掉其中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是哪個數字不見了。

4、4以內的按數取物

1)聽鼓說數

師:第二題我們也順利解決拉,我們每個人都表揚一下自己,真棒。接下來我們做一個遊戲

我這有一個鼓,請小朋友們根據鼓聲來說數字,告訴我我敲了幾下。

2)按數取物

師:現在,我們第三個難題來啦,準備好了沒有?

4套1—4的物卡,請幼兒根據教師說的數找出相應的物卡。

三、分組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太棒拉,這麼快就解決了第三個難題。現在我們就要向第四題出發拉,剛纔前幾題都是小朋友們在一起通過的,第四關呀壞鱷魚要把小朋友們分開了,要分組考你們。

教師一一介紹每組的活動

第一組:蓋印章

第二組:數、物拼板

第三組:數、物對應

幼兒活動時,教師巡迴指導

四、教師講評:

針對幼兒在操作中的現象加以講評

五、收拾教具: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下子就幫小猴他們解決了四個難題,讓猴媽媽能搬去離鱷魚遠一點點的地方啦,但是這只是前面四題,而且在分組解決第四題的時候,有些小朋友只去解決了其中一組。老師會把這幾組投放到區角里,小朋友們你們有時間還可以去練一練。

後面還有許多的難關等着我們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更多的本領,解決更多的難題!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離不開操作。爲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在活動中我準備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的數量,並且我創設了幼兒喜歡的“解決難題”的遊戲,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動手做一做,吸引幼兒,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我力求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

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讓我感到遺憾的是雖然我設計了情景,但是沒有將情景很好的貫穿於整個活動,一直沒有出現“救小猴”的環節,使孩子們都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影響了整個活動的效果。今後,在環節的設計過程中,我會注意這一點,讓我的活動真正做到“情景化”,讓孩子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習得知識。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認識1和許多)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瞭解他們的關係.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活動過程

1、通過遊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啓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着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啓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啓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啓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隻小貓學本領.(3)兩隻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小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相鄰數

活動目標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鄰數,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相鄰數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圖紙和1――10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一些小朋友他們今天很開心,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啊?”“他們是數字小朋友,因爲他們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圖片

(1) 教師:“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們想不想住這樣的房子?”

(2)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座房子,看看數字們是怎麼住的。”

(3)用向小朋友們介紹數字新鄰居的方式引出相鄰數這個概念。

教師:“數字們見小朋友們來了都非常的高興,所以都換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的新鄰居。”

(4)逐個向小朋友介紹數字們的“鄰居”,使幼兒直觀的瞭解“相鄰”這個概念

(5)介紹完後提問幼兒,使幼兒初步掌握各數的相鄰數

3、發給幼兒表格,讓幼兒用根據數字畫幾何圖形的方式讓幼兒初步瞭解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1)教師:“現在有四個數字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一個忙,想請我們小朋友爲他們畫上和他們數量一樣多的三角形、圓形或其他你喜歡的圖形。現在我把這幾個數字請到了我們小朋友的桌子上,請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來幫幫他們吧。”

(2)畫完後教室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的掛圖親自進行演示。演示完後請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自己發現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4、出示相鄰數填空卡,進行一場小競賽。

“現在數字們想讓我們小朋友們來一場小比賽,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說出他們的鄰居,而且說出他比他們的鄰居是多一還是少一。”

好玩的輪子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範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麼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麼辦呢?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麼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範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並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啓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麼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麼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裏,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那裏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設計理念: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秋天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幼兒園老師經常帶小朋友開展着撿落葉的活動,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葉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這是黃樹葉,老師你看這是片樹葉真大呀!”,當小班的孩子們高舉這些落葉向老師訴說的時候,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激動。設計樹葉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願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遊在樹葉多彩的世界裏。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一顆大樹(樹幹爲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裏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重點: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 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裏(老師指着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複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裏面放2—4片樹葉。

3、操作後簡單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五、延伸活動,激發繼續探索的興趣

1、請幼兒按黃、綠兩種顏色排排隊。

2、我們到外面去撿樹葉,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樹葉寶寶。

設計意圖:

和樹葉寶寶問個好,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並認知綠、黃樹葉寶寶,爲下環節做鋪墊。

角色扮演,使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並初步感知了分類的意義。

通過送回家的遊戲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的需要。

在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顏色的分類。

延伸環節讓幼兒繼續保持對分類活動的興趣和激發研究願望

小班計算活動:“1”和“許多”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並初步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並學習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遊戲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

難點:初步學習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環境設計

小ji人手一隻,套蛋人手一隻(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

五、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提高嘗試

教學手段:師講——〉個別遊戲——〉師生討論——〉集體遊戲

(一)、提出問題——〉嘗試活動: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ji來了)。

出示小ji:師:有多少小ji?(許多小ji)想不想和小ji做遊戲?(想)每個小朋友和一隻小ji做遊戲。

(二)、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

師:咯咯咯,誰來了?(ji媽媽)ji媽媽要讓ji寶寶回來(幼兒送小ji回家,放進筐裏)

剛纔家裏沒有小ji,現在怎麼了?(許多小ji)

師:ji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ji生蛋的遊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麼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遊戲規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裏有幾個蛋?(許多)。原來我有許多蛋蛋,現在我把它分給小朋友。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

(三)、提高嘗試:

1、師:現在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ji,真能幹,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兒遊戲)

師:剛纔草地上沒有蛋,現在怎麼拉?(許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變成了許多蛋蛋。

2、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們來幫ji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

(四)、講評:

1、剛纔籮筐裏沒有蛋蛋,現在怎麼拉?(許多蛋蛋)

2、告訴幼兒下次再來玩遊戲。

評析:

根據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初步經驗以及小班計算活動中教學的目標,孫老師明確了本次活動的基本要求,即正確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老師在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鬆、自主。如:老師採用了“和小ji做朋友”、“幫ji媽媽撿蛋”、“小母ji生蛋”這三個情景遊戲,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並通過反覆的遊戲,使幼兒能正確區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活動中有一個較好的方面,即在活動中,老師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1”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動作配語言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1”和“許多”這兩個量的概念。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2、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排序方法,並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體驗數學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排序

2、教具:蘋果樹一棵、3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圖片2套、2張有小紅旗標誌的操作卡

3、每個幼兒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蘿、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別放入7個盒子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蘋果樹,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瞧,果園裏蘋果樹上的蘋果成熟了,哪個小朋友想來摘蘋果呢?

2.分別請2位幼兒上來摘蘋果,引導幼兒比較蘋果的大小。

提問:這2個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呢?哪一個小?哪一個大?(小的、大的)

3.教師再摘一個,引導幼兒比較說出最大的。

教師:老師也來摘一個蘋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這個蘋果和他們比一比是怎麼樣的?

(最大的)

4.師幼共同小結:3個蘋果大小都不一樣,他們一個小的,一個大的,還有一個是最大的。

二、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師:這些蘋果想學小朋友們排隊開火車的遊戲呢,他們想請你們幫忙,你們願意嗎?

請把最小的蘋果當排頭,站在第一個,其它的蘋果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沿着這個小紅旗所指的方向排在這個蘋果的後面,應該先排誰呢?

(請1--2位幼兒上來排)

2.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請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將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邊排邊說: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兒探索從大到小的順序將蘋果進行排序。

1.繼續出示3個大小不一的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你們瞧,這裏又摘了幾個蘋果呢?他們也有什麼不一樣嗎?(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師介紹排序要求:這一次,這3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想請小朋友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

請小朋友繼續在操作卡上試一試,排一排呢!

3.幼兒操作活動,探索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師指導幼兒邊排邊說:大的--小的--最小的。

4.請1--2名幼兒上來邊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師幼共同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啊,學會了給3個蘋果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還會一邊排一邊說: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遊戲:送水果。

1.介紹送水果的遊戲規則:

教師: 送水果前先請小朋友選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後和拿相同水果的兩個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個水果的大小,最後再按照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順序來排排隊,

開着小火車送到我們班,好嗎?

2.幼兒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較並協商按一定順序排隊送水果,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2.認識圓形,初步掌握圓形的特徵。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種圓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教師提前在班級內的各個角落放置一些圓形的物品。

課件準備:“圓形專賣店”情景圖片;“各種形狀”組圖;“去進貨”組圖;遊戲背景音樂。

紙面教具:《圓形專賣店》。

材料準備:馬克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圓形

——小老鼠皮皮新開了一家專賣店,裏面賣的物品很特別,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皮皮的專賣店裏都有哪些物品?

二,幫助幼兒認識圓形掌握圓形的特徵

——這個圓圓的圖形就叫做圓形。

——圓形和其他形狀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三,發放紙面教具鞏固幼兒對圓形的認識

1.發放紙面教具,引導幼兒尋找正確的小汽車。

2.引導幼兒在紙面教具上連一連。

3.教師操作課件,驗證幼兒的答案。

四,播放遊戲音樂玩遊戲尋找圓形的物品

——恭喜小朋友們順利地幫助皮皮完成了進貨任務,現在請小朋友在班級內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圓形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7以內的實物數量和數字。

2、能正確目測數羣,並將數字與實物匹配。

3、積極愉快地參與數物拼板遊戲活動。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磁性圖片,3—7的實物卡若干、數字卡若干。

2、學具:

第一、二、三組:剪下幼兒用書第21頁中數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

第四、五、六組:幼兒用書第26頁,數字印章,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目測數羣,並按數量分類。

教師出示3—7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目測實物,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它們有多少個?幼兒分別說出實物相應的數量。接着,教師啓發幼兒把相同數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餘幼兒與教師共同觀察並驗證其正確性。

按數匹配實物。

教師出示3—7的數卡,啓發幼兒將數卡與相同數量的實物卡相匹配。幼兒觀察數卡並說說:這裏有什麼?是什麼數字?幼兒講述後,教師再引導幼兒嘗試把相同數量的數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要求幼兒邊操作邊用語言講述:幾個××,我送數字幾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動。

第一、二、三組:數物拼板遊戲。

引導幼兒觀察殘缺的實物和數字卡,目測實物數量,說說:圖上有什麼?有多少?讓幼兒根據實物數卡找到相應的數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組:

(1)引導幼兒看數字添畫相應的圓點和實物。

(2)觀察實物數量,引導幼兒在方框中印數字、畫短線。

3、評比活動

幼兒間相互觀摩,交流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進行簡單的評比,對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齊的幼兒進行表揚。

活動建議

將數物拼板放在數學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進行操作遊戲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理解長短的概念,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並用語言進行描述。

2、能用一端對齊法對物體進行比較,並按照物體的長短特徵進行分類。

3、很快融入遊戲氛圍參與活動,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隻籃子。裏面放有彩色紙條兩根(一樣長),吸管兩根(有長短),綵帶三條(紅長、綠短、黃最短)。

2、彩色紙一張,透明敞口塑料袋兩個(袋上分別標有數字1、2)。

3、音樂《紅綢舞》。

4、場地佈置:紅綠黃三個圈作舞池。

活動過程:

一、小魔術導入,激起興趣、感知長短。

(一)老師變魔術。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魔術,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仔細嘍。

把兩根相同的紙條變成一長一短。

2、幼兒觀察有何不同,說說是怎麼知道的。

小結:我們的寶寶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兩根紙條不一樣,一根長一根短。

3、告訴幼兒“變”的祕密。

(二)幼兒變魔術。

1、幼兒從籃子裏拿兩根紙條學做小小魔術師。

2、說一說,哪根長哪根短。

二、操作活動,進一步加深對長短的理解。

(一)兩個物體進行長短比較、分類。

1、請幼兒從自己的小籃子裏拿出兩根吸管進行比較。說說你是怎麼發現哪根長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怎樣做呢?引導幼兒用一端對齊法進行比較。(可橫着也可豎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將長的送進1號袋,短的送進2號袋。

4、檢驗。師將一個袋子裏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對齊法檢查是否一樣長。另一個袋子裏的請有意願的幼兒進行檢查。

(二)嘗試用一端對齊法對三個物體進行長短比較、分類。

幼兒從籃子裏取出三根綵帶。

1、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綵帶。

2、嘗試比一比、說一說自己拿的是長的、短的還是最短的。

3、長的請到紅舞池、短的請到綠舞池、最短的請到黃舞池。

三、遊戲:綵帶飄起來。

播放《紅綢舞》,和幼兒共同跳起來,把綵帶舞起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能夠不受顏色、拼擺形式的影響,拼搭組合圖形。

2. 通過動手、動腦,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 體驗拼搭圖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幾何圖形組”。

2. 學具準備: “幾何圖形組”;各種圖形卡片若干。

3. 《操作冊》第3冊第43-44頁。

活動過程:

1. 熱身活動。

教師幼兒相互問候。

2. 師生共同探索。

(1) 教師示範用任意擺放的圖形拼搭成各種圖案,讓幼兒欣賞併發揮想象。

(2) 教師:小朋友,你們一定很好奇吧?把幾個圖形拼搭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物體很神奇吧!你們是不是也想試一試呢?引導幼兒不受圖形的顏色、擺放形式的影響,任意拼搭、組合圖形。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拼搭出和別人不同的物體。

(3) 鼓勵幼兒說說你拼的是什麼?

3. 分組活動

第一組:主題拼圖。幼兒自選主題,利用“幾何圖形組”進行拼搭遊戲。

第二組:做操作冊第3冊第43頁的活動。

4. 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生活中的數學:用生活中的物品玩圖形拼搭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