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五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五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中人物的外表特徵,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

2、讓幼兒感受家庭中的親情,初步培養幼兒愛家庭、愛父母,尊敬長輩的情感。

活動準備1、圖片-全家福

2、幼兒的全家福、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全家福照,引起幼兒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全家福”的含義。

1、誰的年紀最大?他們在哪?爺爺、奶奶長的怎麼樣?

小結:爺爺、奶奶的年紀最大,頭髮都變白了,臉上都有皺紋了,

爺爺鬍子白了,奶奶的牙齒都掉了,硬的東西都咬不動了。

2、爸爸、媽媽在哪裏?

3、爲什麼爺爺、奶奶坐在椅子上,爸爸媽媽站着?

4、還有一個人是誰,他在哪兒?

小結:你們看,他們一家人都笑眯眯的,真好看,我們也來學學吧!

教師: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做“全家福”(幼兒學說)

三、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介紹。

2、請全體幼兒向好朋友、老師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四、佈置“全家福”專欄

五、師生一起合拍“全家福”小結:我們班,老師n就像你的爸爸、媽媽,你們就像老師的寶寶。

我們在一起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讓我們一起來拍一張“全家福”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慾望

2、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發展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活動重點: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將相同聲音的響罐配對。

  活動準備:

1、裝飾成各種卡通娃娃的空八寶粥罐子、盤裝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等若干。

2、按人數將幼兒分成3—4組。

3、錄音機、舞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直觀教具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罐寶寶──介紹給幼兒的新朋友。

2、出示並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動引發幼兒探究。

1、喂一喂──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並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跳一跳──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找一找──啓發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麼,並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幼兒亦可共同跳舞)

三、結束部分:幫罐寶寶到戶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動:將幼兒製作的罐寶寶擺放到“科學操作區”,讓幼兒自由擺弄、玩耍。

活動後的反思: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製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遊戲,因爲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於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採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爲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於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並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爲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裏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遊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通過一節科學活動《水果的沉與浮》,讓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對科學活動非常的感興趣,近段時間孩子對塗顏色興趣也很濃厚,喜歡在各種紙張上塗塗畫畫,在玩中學習,比較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於是,我設計了這節課,既讓讓幼兒在玩中學習,又可以提高技能的練習,還能讓孩子們初步瞭解知道蠟筆的排水性。用塗蠟的方法可以讓船不易被水打溼,瞭解了蠟有不吸水的特性。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溼”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

  活動準備:

船在海上開的圖片、五大盆水、蠟筆每組一盒、毛巾、報紙、報紙製作的紙船人手一隻。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幼兒自由玩紙船。

1、(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麼?(一隻船在水上開)

2、(出示報紙製作的紙船)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些紙船,請你們也來玩一玩船在水上開,想玩嗎?

3、幼兒自由玩紙船。

二、引導幼兒討論自由玩紙船結果,找出問題的原因。

1、剛剛老師發現有的紙船打溼了,有的紙船卻沒有打溼,這是爲什麼呢?小朋友一起來找一找他們有什麼不同?

2、教師示範對比,使幼兒明白蠟筆的排水性:老師這裏有兩張報紙,但是這兩張報紙可不報紙是沒有塗蠟筆的,但是另外一張報紙上,老師塗了一層蠟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將水滴在兩張報紙上,觀察兩張報紙吸水的快慢)

3、教師小結:沒有塗蠟的紙吸水快,塗蠟的紙吸水慢。

4、那有什麼方法讓沒有塗蠟的'紙也能變得不吸水呢?老師這裏有一個好方法“塗蠟”。教師示範在紙上均勻的塗蠟,然後把水滴在上面觀察紙不吸水的現象。

5、教師總結:現在我們知道了蠟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蠟塗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一件雨衣。

1、老師這裏還有一些沒塗蠟的小紙船,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塗上漂亮的雨衣,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溼的小船。 (小朋友用油畫棒給小船塗臘)

2、幼兒自由玩塗過蠟的紙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練習擡高小腳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

2、能積極愉快地參加遊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輪胎若干、自制跨欄若干(皮筋)

2、羊羊胸飾(與幼兒人數相等)村長頭飾,自制水龍頭若干。

自制小花4朵,分紅黃藍綠各色,自制水壺人手一把。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村長、幼兒扮演小羊,

在音樂中帶幼兒邊念兒歌,邊做熱身運動。

二、嘗試跨越:

1、引起興趣:“春天到了,青青草原的花園裏開了許多漂亮的小花,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2、跨越輪胎:

“路上,我們要經過一條坑窪的小路,可要小心了。幼兒示範走輪胎,教師提醒幼兒擡高腳踩在輪胎裏。幼兒自願分3組跨過輪胎路。

3、嘗試跨越重低到高的皮筋:

“花園馬上就到了,可還有幾條高低不一樣的欄杆攔着我們,我們怎麼過去呢?

(1)、個別幼兒示範,提醒小腳擡高,別碰到皮筋。

(2)、集體練習。

三、遊戲“羊羊澆花”:

1、欣賞小花,說說小花顏色,和小花打招呼。

小花說:我好久沒喝水了,口很渴。怎麼辦?澆水

2、幼兒跨過欄杆,取小水壺。跨回來後給小花喝水。

3、水壺的水用完了不夠,我們再去裝些水,再次跨越去水龍頭下接水返回給小花澆水,引導幼兒說說:“請小×花喝水…”

4、村長:“謝謝大家給小花澆水,把花園變得很漂亮,天色暗下來了,要回家了,和小花再見吧!”

託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在遊戲中通常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景來加以引導,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因此,我設計的這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情景貫穿遊戲,讓幼兒扮演小羊澆花的情景過程中,練習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和反應能力,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也起到了激發幼兒愛護花草的美好情感。

活動延伸

在《保護青青草原》的戲劇主題中,幼兒都知道羊羊們很愛自己的家(青青草原),所以活動內容很吸引幼兒,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致極高參與性強,在設置的小路;欄杆上孩子們會學習擡高小腳做跨越動作,但能力差異大;在花園澆花和接水環節幼兒較自由,收的環節教師還需考慮合適的方式方法,同時應多關注能力弱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幼兒園小班教美術案:塗色《菠蘿》

  活動目標 1、認識桔黃色,並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塗色。

2、培養幼兒大膽繪畫的能力,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菠蘿

2、塗色-菠蘿輪廓線的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以神祕的口吻:

滿身長滿魚鱗,頭像公雞尾巴。

說來不是動物,水果店裏見它。

請小朋友猜猜這是什麼呢?

(謎底:菠蘿)

2.教師:今天我們來畫菠蘿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菠蘿的顏色

課件播放:

引導幼兒觀察:這些菠蘿都是什麼顏色?(桔黃色)

2.學習塗色菠蘿

(1)教師講解示範塗色的方法

認識橘黃色

這隻油畫棒是什麼顏色的?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用桔黃色的油畫棒給菠蘿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塗色,

(2)提醒幼兒塗色時保持安靜,自己獨立作業。

(3)圖片欣賞-菠蘿,激起幼兒的塗色的慾望。

3.佈置塗色任務,提出要求:

塗色時身體坐正,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

按一定方向仔細塗色,

比比誰給菠蘿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塗色,不把顏色塗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

對塗色均勻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