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思路:孩子和動物之間,似乎有着天然的聯繫。特別小班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孩子就喜歡動物,千變萬化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猜猜我是誰》就是以“可愛的動物”爲切入的核心,將幼兒已有的對動物的一些初步的瞭解引入活動,引導幼兒進行一些創造性的運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運用身體表現動物的動作特徵,模仿動物做爬、跳、走增進肢體動作的靈活性,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動物的特徵,用身體來表達自己促進幼兒身體運動智能的發展,創造性的表現,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

  活動名稱:猜猜我是誰

  活動目標:嘗試用動作表現動物的行動特徵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表達

  材料投放: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經驗回顧:和幼兒一起回憶去動物園的情景。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看到過那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走路的?

(小白兔—跳、貓—輕輕走、大象甩鼻子等)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小兔跳、小貓走等。

2、傾聽音樂裏小動物的聲音,嘗試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走路姿態。

引導語:現在請你們聽聽音樂,聽聽是誰來了?它是怎麼走路的?(鼓勵幼兒隨着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小動物的形態,激發幼兒的興趣。)

3、引導語:剛纔你學了哪幾種小動物?(請個別幼兒表演)請大家猜猜是哪個小動物。

4、傾聽音樂,辨別節奏:

提示幼兒聽聽音樂有什麼變化,猜猜小貓在幹什麼?(請個別幼兒表演並講述。)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小貓、小兔這些小動物除了散步平時還會幹些什麼?(追逐、洗澡、理毛、睡覺)

幼兒分散變化身體的動作表現小貓在幹什麼。

5、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變化身體的動作。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聽聽音樂裏的聲音來學做各種小動物,(教師用語言鼓勵幼兒表現和別人不一樣的動物形象,平及時表揚與衆不同的幼兒。

6、學小貓輕輕回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母鴨帶小鴨》。

2、嘗試用動作表現鴨子走路和游泳時的基本姿態。

3、樂意參加活動並在集體遊戲中體驗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母鴨帶小鴨》。

教學難點:嘗試創編鴨子走路和游泳時的基本姿態。

活動準備

歌曲《母鴨帶小鴨》的錄音磁帶、《母鴨帶小鴨》動畫版課件、電子琴、母鴨頭飾一個、小鴨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鴨媽媽(教師扮演)帶着小鴨(幼兒扮演)學鴨子的叫聲走進教室。

二、感知欣賞

1、幼兒欣賞動畫《母鴨帶小鴨》。

2、教師:電視裏面有誰和誰呀?它們在幹什麼?鴨子是怎麼叫的?

3、教師:鴨子是怎麼走路的呢?

4、教師:鴨子是怎麼游泳的呢?

三、學唱歌曲

1、跟錄音唱

2、電子琴伴唱

四、創編動作

1、啓發幼兒創編鴨子走路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誰知道鴨子還可以怎麼走路呢?

(2) 幼兒集體學習鴨子走路的動作。

2、啓發幼兒創編鴨子游泳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誰知道鴨子還可以怎麼游泳呢?

(2) 幼兒集體學習鴨子游泳的動作。

3、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

五、拓展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改編歌詞。

教學反思

根據中班孩子喜歡歡快又帶有情節的音樂作品的個性特點,我選擇了這首《母鴨帶小鴨》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節奏明快,內容簡單,便於孩子掌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積極主動,興趣非常濃厚。回顧剛纔我組織的教學活動,總的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唱歌曲”的環節中,我運用了欣賞動畫激勵的方法,出發點是爲了讓幼兒更專心地傾聽,幼兒唱完一遍時,我邀請一兩個唱得好的幼兒來到老師的身邊一起唱,還鼓勵其他幼兒看誰能和她們唱得一樣好聽,老師也請他上來和老師一起唱。這樣反覆幾遍後,幼兒已經在輕鬆的氛圍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我先請幼兒自主表現,然後請能幹的幼兒把動作教給其他幼兒。這樣的方式使幼兒有了更多的學習渠道,不侷限於向老師學,更多的是自己大膽想象,向同伴學習,老師作爲參與者,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煉出規範、創新的動作,幫助幼兒更好表現。

最後利用“角色遊戲”來鞏固歌曲,提升技能。學唱歌曲。創編動作環節結束後,教學課堂進行到了鬆懈階段,有的幼兒已經開始遊離活動。這時候,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基本特性。

2.初步瞭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過遊戲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鐵的穿透性。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各種各樣的磁鐵ppt

玩賽車遊戲的道具:長1米,寬50釐米的KT板一塊,上面有用即時貼裝飾好的賽車跑道。用紙製作的賽車,底部粘有方形鐵片。

學具準備:

1.條形磁鐵,人手各1塊。

2.動手試一試環節所需材料:積木、回形針、積塑飲料瓶、樹葉、小剪刀、鑰匙、鐵夾子、鐵盒子、小鐵環、鏍絲釘、茶杯、木板、紙、布、硬幣等。

3.探索並驗證環節所需材料:鈕釦、電池、石頭、螺絲、回形針、鈴鐺。

4.探索並驗證環節所需的記錄卡,人手一張。

5.玩賽車遊戲所需材料:長50釐米,寬25釐米的KT板7塊,上面有用即時貼裝飾好的賽車跑道。用紙製作的賽車7部,底部粘有方形鐵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磁鐵不拘一格的外形

1.教師指着吸在黑板上紅紅綠綠的圓形的塑料片,問:小朋友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爲什麼這些圓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嗎?

幼兒交流,教師出示塑料片後藏着的圓形吸鐵石。

師:磁鐵又叫吸鐵石,它們經過人們的加工,長得也不一樣哦!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見見面呢?

出示ppt展示各種各樣的磁鐵。

二、通過嘗試,瞭解磁鐵的“吸鐵性”

1.師引導幼兒複習舊知: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利用磁鐵可以( )。

2.引導幼兒探索新知:磁鐵究竟能吸住哪些東西呢?

(1)幼兒取出老師課前分發的實驗材料盒。

(2)幼兒嘗試用磁鐵去吸盒內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導幼兒找規律。

說說用磁鐵吸住了什麼物體。

投影顯示這些實物,引導幼兒歸類:這些物體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4)教師小結,過渡:磁鐵可以吸住鐵製成的物體,也就是鐵製品,以及鐵以外的一些金屬,比如硬幣。根據這個特點我們來猜一猜磁鐵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師出示ppt,幼兒打開記錄表)

引導幼兒先進行預測,猜想磁鐵能吸住什麼,認爲能的在記錄表裏打“√”。

引導幼兒進行驗證,用磁鐵一一試一試,驗證剛纔預測的結果。

(5)指名幼兒彙報驗證的結果。

三、認識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們,磁鐵可以吸住鐵製品以及鐵以外的一些金屬,那麼用磁鐵吸磁鐵會怎樣呢?

2. 教師先介紹磁鐵的兩極:南極S,北極N,並引導幼兒強化這個知識點。

兩名幼兒合作完成實驗,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第一步:N極碰N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第二步:S極碰S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第三步:N極碰S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磁鐵有(兩極),(南極)和(北極),相同的極會(互相推開),不同的極會(互相吸引)。

四、在遊戲中探索磁鐵的磁性穿透力。

師:原來磁鐵還有兩極性,磁鐵裏的奧妙真不少,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磁鐵的遊戲,繼續去尋找磁鐵的神奇。

教師演示玩賽車遊戲。

取出用KT板和即時貼做好的彎曲的賽車跑道,將板子擱在兩張椅子中間,將板子上放置一輛底座粘貼了鐵片的紙賽車,將磁鐵放在KT板下沿着跑道向前移動。

幼兒分組玩賽車遊戲。

幼兒取出課前老師分發的道具,各小組幼兒輪流玩賽車遊戲,教師提醒幼兒磁鐵儘量不離開板子,緊貼板子向前移動,否則賽車就會停下來。

師在幼兒玩好後,引導幼兒思考:爲什麼賽車可以向前移動?

幼兒回答,師告訴幼兒:原來磁鐵的磁性有穿透力,隔着東西也有吸引力,磁鐵越大,吸力越大。

五、師幼共同總結磁鐵的特性。

師:今天我們玩了這麼多好玩的遊戲,很開心,也有很大的發現,先是發現了磁鐵能吸東西,吸什麼東西呢?(引導幼兒說出磁鐵能吸鐵的東西)師:後來又發現了一個祕密。(引導幼兒說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磁性原理。)師:在玩賽車時我們還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磁鐵能隔着物體吸東西。)師:磁鐵的奧妙真不少,它還隱藏着很多奧妙等着我們去發現呢,下節課我們繼續來玩磁鐵的遊戲!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由於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現、比較,整節課情緒高漲。幼兒樂於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事物規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磁鐵特性這一環節,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於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現的規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後的總結。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範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節混淆起來,不

會填寫表格。此外,應將遊戲探索磁鐵特性這一方式延伸到今後的玩磁鐵的活動中。

小百科:如果將地球想像成一塊大磁鐵,則地球的地磁北極是指南極,地磁南極則是指北極。磁鐵與磁鐵之間,同名磁極相排斥、異名磁極相吸引。所以,指南針與南極相排斥,指北針與北極相排斥,而指南針與指北針則相吸引。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口香糖“黏、不易處理、污染環境”的特性,懂得正確處理吃過的口香糖並操作。

2、理解口香糖外包裝上環保標誌的含義並進行相應的調查。

3、從小養成不亂吐口香糖的習慣,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1、活動的前一天進行“家庭口香糖調查表”(從喜歡與否、原因兩方面入手)

2、口香糖以及外包裝紙或瓶、環保標誌的圖片

3、PPT:亂吐口香糖、各種處理黏黏的口香糖

教學過程:

(一)“家庭口香糖調查表”的交流

1、幼兒自由交流:爸爸喜歡吃的,因爲我爸爸抽菸嘴巴很薰的。媽媽、爺爺、奶奶呢?

2、教師針對情況分析、展示調查表並小結:有的喜歡吃口香糖,有的則不喜歡,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個本領,學好以後回去提醒那些喜歡(不喜歡)吃口香糖的人,好嗎?

(二)欣賞PPT:感受亂吐口香糖的行爲

1、觀看亂吐口香糖的PPT:說說人們把口香糖亂吐在哪裏了?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嗎?

2、幼兒說說:被口香糖黏住了,你會怎麼處理呢?

(三)欣賞PPT:知道處理口香糖的不容易

1、片段中的方法(用毛巾擦,用手拉扯,用清潔液及板刷刷等),處理乾淨了嗎?爲什麼這麼難處理乾淨呢?(同時結合上次的偶發事件,引導幼兒說說口香糖“黏”的`特性)

2、教師梳理:被口香糖粘住了是很煩惱的,很難清理,它很黏很黏,還會給環境帶來污染。

(四)口香糖的“衣服”上的祕密——環保標誌及處理方法

1、分組探討:找找包裝紙(瓶)上的祕密,怎樣處理黏黏的口香糖呢?

2、交流:找到什麼解決的方法了嗎?說一說環保標誌,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3、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扔在垃圾桶裏、少吃一點等等)

4、教師小結:吃好的口香糖要先吐在它的包裝紙上(包得嚴實一些)→扔在垃圾桶裏,這樣做不會黏住垃圾桶,而且處理起來方便,又環保等等

(五)我來處理口香糖

1、幼兒人手一塊口香糖,進行咀嚼

2、並按照正確的方法來處理,引導幼兒包得嚴實一些(儘量用包裝紙或餐巾紙的四個角往裏包,不露出來)!再扔到垃圾桶內

(六)延伸:

1、回去告訴家長怎樣處理吃過的口香糖吧!

2、國外是怎樣懲罰亂吐口香糖的人的?組織下一次談話活動:進一步感知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

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演示示範法 故事啓迪法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坐姿;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

坐椅子 頭擡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活動準備:

椅子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 關鍵步驟

1、 示範“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並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於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併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於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範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範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 示範後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爲什麼要坐正,爲什麼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爲什麼坐時雙腿要併攏?

 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製作成VD,讓幼兒觀賞。

  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爲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着地並放於桌子底下。

2、 在教室裏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後,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爲什麼?

2、 你認爲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照鏡子》

明明和依依是個好朋友。他們整天在一起玩耍。有一天,他倆一起來到了娃娃家。明明坐在沙發上,哄着搖籃中的布娃娃,依依坐在旁邊,看着可愛的布娃娃,心想:要是我能把她抱進我的懷裏該多好啊!於是,依依伸出了小手,眼看依依就要抱起布娃了,誰知這時布娃娃卻搖起小手,驚恐地說起了話:“不要,不要,我不要。”這可急壞了明明!明明連忙伸手抱起了布娃娃。奇怪的是,這時的布娃娃卻樂出了聲。

星期天,明明和依依一起來到了動物園。他們坐在椅子上一起觀看八哥的精彩表演,明明情不自禁地拍起了小手,八哥一聽,馬上飛到明明的面前,高興在向他打起了招呼,不停地說道:“你好!你好!”

依依羨慕極了,她也多想八哥能飛到她的面前來!於是,便也學着明明的樣子朝八哥拍起了手,可是,八哥一聽卻把頭一轉,還很不高興地說道:“難看死啦,難看死啊。”說着八哥把頭一扭,飛走了。

依依生氣地走出了動物園,她怏怏不快地回到了家中,心想:我長得不比明明差,可爲什麼布娃娃、八哥都只喜歡他,就不喜歡我呢?

依依隨手拉過旁邊的一把椅子,坐到鏡子前,仔細地端詳鏡子裏的自己。這一看,她才發現,原來,鏡子裏的那個“我”的坐姿多難看啊!看!身子斜着,肩膀歪着,眼睛斜視着,真是要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依依認真地回憶起明明平時坐的樣子,不竟開口誇道:“原來明明的坐姿比我好多了!”於是,她便也學着明明的樣子坐到小椅子上,這時,鏡子裏的“我”再也不是原來的“我”我,瞧!坐得那麼的正啊!還有……還有那雙大大的眼睛正好好地看着自己!哇,好精神的一個“我”啊!

從此,依依坐的時候再也不歪着身子,斜着眼睛了,布娃娃和八哥也跟她成好朋友了。

幼兒園教案 篇6

自編故事《瓶子和蓋子》內容梗概: 瓶子能裝各種東西,深受主人喜愛。常受誇獎的瓶子看不起身上的蓋子,覺得蓋子既醜又沒用,卻還總是站在自己的頭頂上,很不服氣。於是,瓶子每天都嫌蓋子醜陋、沒用,常常欺負蓋子。終於,蓋子傷心的離開了瓶子。瓶子呢?一開始還很高興,以爲沒人再沾他的光了。可是不久,主人發現瓶子裏的東西變質了,瓶蓋也沒有了,主人很生氣,一把扔了瓶子。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用途。引導幼兒正確認識自己。

2、鼓勵幼兒在生活中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活動準備:

圖片、瓶子和蓋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沒有蓋子的瓶子嗎?

一隻有用的瓶子能去掉蓋子嗎?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一遍: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有誰?

瓶子爲什麼趕走蓋子?

瓶子最後怎麼樣了?

2、聽故事第二遍:爲什麼最後瓶子反而被主人扔了?

你喜歡瓶子嗎?爲什麼?

你喜歡蓋子嗎?爲什麼?

3、聽故事第三遍: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三、小結:

1、讓幼兒知道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用途。

3、引導幼兒正確認識自己。鼓勵幼兒在生活中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