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9篇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進入大班以後,孩子們特別喜歡看漫畫。一有空閒時間,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畫書來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漫畫也以它獨特的藝術形式感染着孩子們,它誇張的手法、幽默大膽的想像、簡潔的圖文、出乎意料的結局,正符合孩子們閱讀和欣賞的特點。因此,我選擇了漫畫欣賞這一新的教育內容,將美術欣賞與語言講述活動有機地整合起來,引導幼兒從藝術的領域去欣賞漫畫.從語言的領域去讀懂漫畫,使幼兒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想像。

重點難點

1.欣賞和感知理解漫畫作品,需要幼兒集中注意觀察,這也是能否達到目標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從活動開始便設置了一個個懸念,直到結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沒有直接揭曉答案,而是留給幼兒一個充分的想像空間。這樣,使幼兒的注意得以長久保持。

2.瞭解漫畫特點對幼兒是有一定難度的,當然也不是一次活動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活動中,我們不能空洞地將一些抽象的詞彙灌輸給孩子們聽,而是570) h=570;">通過精心設計的提問和讓幼兒欣賞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有機滲透在活動中。我還設置了漫畫牆作爲準備和延伸活動,長期貼在教室裏,使幼兒自己從中慢慢體會,不斷深入地瞭解漫畫。

活動目標

1.理解熳畫作品內容,嘗試運用語言和圖畫創編故事結尾。

2.通過漫畫欣賞、初步瞭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更加喜歡漫畫這一藝術形式。

3.養成細緻觀察和大膽想像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漫畫書《父與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畫作品、不加背景的圖4一幅

2.供幼兒續編添畫的作業紙每人一張、黑色水筆每人一根。

3.佈置一個漫畫牆,上面貼有許多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單幅的、連環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滿幻想的、諷刺褒貶的)。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漫畫牆前面自由欣賞漫畫。

2.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漫畫嗎?爲什麼喜歡?(可根據幼兒回答歸納漫畫的部分特點:幽默,誇張;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國人不識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簡單,一目瞭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再次感知漫畫的特點。

介紹漫畫書《父與子》及作者,爲幼兒理解作品做鋪墊。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漫畫書。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卜勞恩很愛自己的兒子。常常把父子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畫下來。介紹漫畫作品名稱《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圖片1~3幅,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講述參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還在睡夢中.爸爸和一個叔叔輕手輕腳地走進兒子的房間。要給兒子一個驚喜。

提問:你從哪裏看出來他們是“輕手輕腳”?還可以用什麼詞?

第二幅:他們輕輕地把兒子擡上了汽車。

第三幅:兒子睡得可真香.還沒有醒。汽車開在馬路上.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們。父親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別吵醒兒子,指揮交通的警察也讓大家保持安靜。

師: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擡到哪兒呢?

出示第四幅沒有背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兒子的表情,想像、講述。

分組討論:每組一名幼兒將自己小組討論中最“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大家聽。

出示漫畫原稿,感受漫畫帶來的驚喜與幽默。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景色怎麼樣?

講述參考:父親把兒子擡到了森林裏(或公園裏、牧場)。太陽出來了,兒子醒來一看吃驚極了:“咦,我是在夢中嗎?”他看到了……,以爲在做夢呢。爸爸躲在樹後悄悄地笑了。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假期到森林裏玩正是兒子的心願,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5.幼兒完整講述漫畫作品。

延伸活動

幼兒嘗試用漫畫的手法創作故事結尾。

教師:今天,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想像,編出了和畫家不一樣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們也來做個小畫家,把你們編的故事畫下來,好嗎?給每個幼兒一張缺少背景的作業紙,幼兒創作漫畫結尾。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遷移經驗,加深幼兒對葉子形狀、顏色的認識。

2、會用多種形式來表現多彩的樹葉,具有初步表現美的能力。

3、樂於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已剪好各種樹葉形的手工紙。

2、在卡紙上貼有已經壓平的樹葉、剪刀、油畫棒、白紙。

3、在各色手工紙上畫有各種樹葉的輪廓

4、背景圖:上有三棵大樹(另有小花、小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已採集的樹葉,激發幼兒想動手製作的願望。

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那這些樹葉有什麼不同?(形狀和顏色),你們知道這也樹葉的媽 媽是誰嗎?(大樹)。吳老師把這些樹葉做成了相片送給了大樹媽 媽,你們想不想知道我是怎麼做的?

二、師邊講述邊示範製作樹葉相片的不同方法。

第一組:線描畫 在已剪好樹葉形的手工紙上用記號筆先分成幾大塊,再用不同的線條和圖形進行裝飾,

第二組:拓印畫 在已經貼好壓平的樹葉的卡紙上,覆蓋一張白紙,用油畫棒橫着在樹葉的上方來回塗。注意上下兩張紙要壓住不能動,印好後再用剪刀剪下已拓印好的樹葉。

第三組:撕貼畫 在已經畫有不同形狀樹葉的手工紙上,用食指拇指捏緊紙一上一下沿樹葉輪廓慢慢撕,。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第一組:提醒幼兒先將樹葉分成幾大塊,裝飾時,線條與圖形一定要豐富,要有規律。

第二組:拓印時,上下兩張紙不能動,要等到拓印好了纔可以移動,拓印時油畫棒必須橫着塗。

第三組:撕貼時左右手必須協調,要沿着樹葉輪廓方向慢慢撕。

四、活動結束

1、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把樹葉相片送到大樹媽 媽的身邊。分組進行講評。

2、和大樹媽 媽一起跳個《歡樂舞》。

師:大樹媽 媽有了那麼多孩子,變得更有精神更年輕了,我們和大樹媽 媽一起跳個舞吧!。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葉子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鋸齒狀。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設計背景

近年來,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嚴重,幼兒園事故也頻頻發生,有的歹徒衝進幼兒園進行行兇,校車超載事故,也有的老師不負責任的傷害孩子,意外傷害已成爲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第一殺手。所以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保護他們的健康成爲幼兒園工作的首位。

中班幼兒生活經驗較少,面對危險發生時自我保護,自我逃生的能力弱,所以我們在保護他們的同時更應該讓他們去了解這些危險,孩子發生危險時如何保護自己,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逃生能力。

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較差,所以要求老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如何撥打急救電話、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等)。因此我結合我們本學期的教育目標及我班幼兒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遊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在外出遊玩時聽老師指揮,不做危險的事。

3、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遊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4、 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春遊時的錄像:孩子們是怎樣坐車的,怎樣排隊的?請幼兒較陌生的老師扮演陌生人,拐騙孩子的場景。

2、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談話,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春天來了,幼兒園準備帶小朋友們外出春遊,高興嗎?但是小朋友出去春遊老師有些擔心呢,你們知道爲什麼嗎?幼兒回答。教師:外出春遊和在幼兒園可不一樣,需要小朋友們注意一些事情,你們知道要注意什麼嗎?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

  四、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遊玩怎樣乘車呢?外出遊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第二片段:外出遊玩怎樣排隊?遊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範圍,有什麼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麼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教師總結、補充幼兒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輕鬆些、要穿運動鞋,揹包帶子要檢查等。

  五、討論:外出遊玩要帶什麼?

提醒幼兒不要帶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加重自身的負擔。像手帕紙、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須帶的。

  六、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麼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麼?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瞭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並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係。

  七、遊戲"怎麼辦,做什麼"。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打什麼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麼?(遊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發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發現比較、觀察能力。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願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操作中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進行簡單的記錄。

活動難點:探索如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積木、塑料瓶、彈珠、泡沫、雪花片、蓋子、恐龍玩具、裝水的盆子、毛巾、桌子;記錄單(16)、筆、透明盆子、"↑""↓"符號圖片。

知識準備:知道什麼是沉,什麼是浮。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師:今天小熊過生日,小螞蟻要到河對面去給小熊送生日禮物,老師準備了積木、大蓋子、塑料瓶、小紙片、珠子、雪花片等物品,請小朋友們幫忙看看這些材料有哪些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1、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1)師: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爲什麼(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小結:小朋友覺得浮起來的材料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而沉下去的就不可以。

(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且記錄結果,並用符號記錄。

1、教師出示記錄單,講解記錄方法。

師:老師這有一張記錄單,這一排是老師準備的材料。(出示ppt圖片)我們把會浮起來的物品可以當小船,用符號"↑"記錄,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當小船,用符號"↓"。現在大家一起來猜想一下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老師幫忙將猜想的結果記錄下來。

2、介紹材料,講解要求。

師:等一下我們分組進行試驗,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筆、裝水的盆、抹布、積木、塑料瓶、小紙片、珠子、雪花片、大蓋子。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將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東西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會浮起來,並在記錄單上做記錄,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溼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3、幼兒分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勵幼兒玩多種材料,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集中記錄結果。

(1)師: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來,後來就沉下的?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4、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1)師:剛纔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你們剛纔在實驗中發現了哪些東西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2)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物品會沉下去,哪些物品會浮起來。(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泡沫、積木、瓶子、大蓋子會浮起來,彈珠、雪花片,恐龍玩具會沉下去。

(三)小朋友思考爲什麼有些會沉,有些會浮?

(1)小朋友們想想爲什麼有的東西會沉下去,有的東西會浮起來。(請幼兒個別回答)

(2)教師總結:物體的沉浮跟它本身重量和水的浮力有關,當物體達到一定的重量就會沉下去,而沒有達到重量就會浮起來。現在我們就來試試看。(做實驗演示給幼兒看)

(四)引導幼兒探索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方法。

1、探究一:藉助輔助材料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1)師:現在我們的難度要加大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螞蟻想想辦法,如何讓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來給小螞蟻當小船。

(2)請幼兒到前面來操作給小朋友看。

總結:小朋友們通過藉助可以浮的物體來幫助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小朋友都非常的棒,幫助小螞蟻找到了過河工具。

(3)師: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是藉助會浮的物體讓會沉下去的物體浮在水面上的?小朋友們可以想一想,等會到教室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沉與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並觀察不同物體在水中的狀態,幼兒興趣濃厚,喜歡動手操作,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課時思路清晰,活動中每個環節都有小結,小結語言還是很精準有效,幫助孩子理解沉與浮的祕密。

但是作爲一個科學活動,需要老師的提問時語言簡練,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小朋友猜想記錄時,可以記錄小朋友的猜想時的個數,並現場做實習,科學活動並不是一定要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動手,還可以結合已有的經驗,切記不誤導孩子。

總之,每次活動都有不同的收穫,希望下次活動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身體運動的不同方法,體驗集體運動的快樂。

2.能跟着音樂有節奏的動作。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分享

1、教師帶幼兒律動

聽!這是什麼音樂?對!是健康歌的音樂。跟着老師一起來運動吧!

我們一起來喊口令。

二、創編動作分享交流

1、誰知道剛纔我們運動的是身體的哪個地方?

小結:經常的運動關節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靈活.

2、我們身體上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經常的做運動?

說了那麼多的地方,能不能聽着音樂做做看?什麼時候做?我來做望遠鏡,找找你們有幾種不一樣的運動身體的方法。

3、集體初步嘗試

4、個別交流

我找到了好多運動身體不一樣的方法。誰來做小小教練,教教我們大家?

(動作的方向,力度,節奏,伸展度上引導幼兒)

5、集體再次嘗試

可以學學朋友的好方法,也可以做做自己想到的好方法,比比誰的動作最象教練,又漂亮又有力。

三、觀察圖片,拓展新動作

1、你們真棒!想了那麼多鍛鍊身體的方法,老師也愛運動,瞧!我也找到了幾種鍛鍊身體的新方法!我是怎麼運動的呢?

2、給你們一點時間,去看一看,試着做一做,看能不能發現我鍛鍊的方法。

手叉腰圖片、箭頭一圈的圖片兩張—方向不同(發現箭頭的涵義)

左右角輪換出去,頭搖擺動作的圖片四張(從圖片的順序中找到運動身體的方法)

踮腳動作(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交流發現,嘗試有節奏的動作

你看明白了哪一張?

小結:看懂了箭頭的意思就明白了這個鍛鍊的方法。

小結:只要仔細一點,耐心一點,按着圖片的順序1234一個一個做,就能發現這個動作是怎麼做的了。

小結:雖然這個動作只有兩張圖片,但是如果看得不仔細,就很難發現我鍛鍊的祕密了!

(1、三個幼兒一起做一個方法,他們做的一樣嗎?你和誰做的一樣?再聽着音樂一起做

2、一個幼兒帶着其他幼兒一起做,動作由慢到快,-----清唱動作

3、幼兒講,然後聽音樂一起做)

四、延伸

還有好方法嗎?回到教室教給你的好朋友。

教學反思

《健康歌》是一首活潑、歡快,富有動感的歌曲。歌曲節奏較簡單,歌詞較生活化,適合中班學習。所以,在制定目標時,結合班裏情況,我定了兩個目標: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較清楚的演唱歌曲。2、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表演,感受運動身體的快樂。

開始部分,我先請幼兒完整的欣賞了一遍歌曲。因爲歌曲比較出名,很多幼兒都聽過。所以,在第一遍欣賞時,大部分幼兒都能跟着錄音一起演唱歌曲。正因如此,在我的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節奏是怎樣的?”(歡快的還是緩慢的?)“你聽到這首歌曲時,小朋友在幹什麼?”這些問題時,幼兒很快就能較準確的回答我。第二部分,請幼兒說說你在歌曲裏都聽到了什麼?這裏,我再次播放了歌曲,聽完之後,幼兒都能清楚地回答歌曲內容。結合幼兒的回答,我將準確的歌詞念給了幼兒聽,並畫出部位的圖畫。在休止符地方我特別提示,讓幼兒知道有的地方要停頓,不能發出聲音的。第三部分,學做動作。在第二部的基礎下,幼兒基本上都能學會歌曲,這時,我請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模仿動作。

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是很活躍的。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都很高。因爲《健康歌》幼兒平日生活中也接觸過,所以學習歌曲非常的快,一節課下來,都能記住歌詞並能完整的演唱下來。目標也基本達成。在表演環節,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各種可愛的且符合歌詞內容的動作,並能通過身體把它表現出來。不足的地方就是歌曲表演時,時間不是很長,很多幼兒很愛表演,讓所有幼兒都能參加到活動中來。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積極主動地參與選組活動,能發現選組中出現的問題,並想辦法調整。

2.體驗升入中班的自豪感。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能發現選組中出現的問題,並想辦法調整。

活動準備:

幼兒在小班時已有分組及按小組活動的一些經驗,《幼兒畫冊》第3冊第1頁,收集一些孩子喜歡的圖片供孩子選擇。

活動過程:

  一、我和那些小朋友在一組?

1.提問:小班的同伴是不是都來了?我們班又來了哪些新朋友?他們叫什麼名字

2.引導幼兒思考:升入中班了,想和哪些小朋友在一組?

3.幼兒自由結伴選組。

  二、我們的分組合適嗎?

1.根據幼兒選組的情況,就出現的問題引發討論:如果小組太多了怎麼辦?有的組小朋友太多,有的組小朋友太少怎麼辦?有的組全是男孩(女孩)怎麼辦?

2.就分組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所帶來的不便進行討論,如:如果人太多,洗手、小便時廁所裏就會很擁擠等,共同定出分組的一些具體要求,如: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有幾個人,每組都有男孩和女孩。將要求以小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三、調整分組。

幼兒根據自己討論、制定出的分組基本要求調整小組隊員。

(一)我們是××組。

1.幼兒按新分的小組討論,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名字。

2.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自己所在小組的名稱及成員。

(二)製作小組標記。

讓幼兒畫出小組的標記,貼在每組的桌面上。

教後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爭着給自己的小組取名字,大家相互討論,最後共同協商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交流分享。而且對自己小組取得名字後大家都有沾沾自喜的滿足感,還把自己的標記畫下來,願意介紹所在組的成員,和標記特色。我覺得以後可以多開展這樣的交流討論活動,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小百科:小組爲工作﹑學習等的方便而組成或劃分的小集體﹑小班子。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意圖

自然角、幼兒生活環境中有各種葉子,顏色、形狀、葉脈等都有其不同的特徵。幼兒在平常搬運植物、觀察植物的過程中,都能聽到他們的言語,“呀,你看,這葉子真像一個手掌”,“你要小心,這葉子像針一樣很扎手的”、“你摸一摸,這葉子摸上去癢癢的”。幼兒對葉子較感興趣也有不同的發現和感受,也發現葉子有多種形狀、顏色,但關於葉子的知識卻是零散和零星的。大班幼兒充滿了求知慾望,爲了滿足幼兒需求,也爲了幫助幼兒梳理知識,保持、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我覺得很有必要進行《有趣的葉子》這個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自主發現葉子形狀、汁液、葉脈的不同,從而感知葉子的特徵及各種葉子的差異點。

2、在操作過程中學習看流程圖及養成良好秩序感。

重點:操作中感知葉子的特徵及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幼兒對葉子已具有零星的知識,在這裏教師需要幫助幼兒梳理知識。大班幼兒要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能主動探索周圍事物,並能發現、提出問題並尋求問題答案。一個活動並不能發展幼兒這種品質,但在科學活動中要更注重培養幼兒的這些品質,幼兒一生受用的好品質。

難點:自主發現葉子形狀、汁液、葉脈的不同。大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但幼兒的觀察往往比較隨性,缺乏目的性,要引導其進行從外到裏有秩序進行觀察。幼兒的觀察也只侷限在事物外部形態,讓幼兒更進一步瞭解枝葉、葉脈等特點,幼兒觀察不出,採取說教吸引不了幼兒興趣。如何吸引幼兒的興趣,又能讓幼兒發現其特徵就是一對矛盾體。

活動流程:觀察葉子、導入活動——操作探索、發現特徵——欣賞繪本、促進思考。

三、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選擇。科學活動的材料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方便幼兒操作,材料又能充分體現事物特徵。而且選材我們還遵循從身邊選材,方便收集。因此選擇的葉子形狀、氣味、葉脈等都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葉子。如收集了楓葉、鋸齒狀葉子、松針這些葉子外形特徵很明顯一下子就抓住幼兒的眼球,爲進一步探索打好鋪墊。又如選擇銀杏、楓葉、柳葉三種不同葉脈類別的葉子,讓幼兒在拓印過程中自主發現原來葉脈紋路有多種形式。

2、操作學具準備。科學活動中的.操作過程對於幼兒是十分重要的,發現問題、探究問題、驗證問題都在操作中進行,幼兒能力有差別、幼兒人數的多,教師在指導、觀察的過程中難免有疏忽,因此,在每一個操作環節中都會附上流程示意圖。這不僅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大班幼兒能看簡單示意圖),也給了能力相對弱的幼兒一個隱性幫助。而且也養成幼兒良好秩序感,符合科學嚴謹性精神。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葉子、導入活動。師:你見過什麼葉子呀?(這裏不僅喚起幼兒已有經驗也讓教師瞭解幼兒情況,爲下一活動環節調整做準備。)師:你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聞觀察葉子。(教師事先提醒幼兒運動多感官觀察葉子,使幼兒在觀察過程中能更加仔細、深入,也讓幼兒明白觀察方法。)

(二)操作探索、發現特徵。

1、發現葉子形狀特徵。幼兒在觀察後自由交流自己觀察結果。講到“鋸齒狀”特別的葉緣,教師出示幻燈鋸齒狀葉子和一把鋸子。(將自然現象明顯特徵與生活相結合。這方便幼兒學習、也讓幼兒感受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促進幼兒思考。如我們生活中飛機、潛水艇發明的靈感都來源於動物,我們是爲培養以後的科學家打基礎。)

2、發現汁液顏色不同。在餐巾紙上搗汁液。(白色的餐巾紙非常明顯的展現出汁液的顏色,更加直觀的讓幼兒感受汁液的顏色。而且採取“搗”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探索、學習,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給予幼兒自主學習機會。)接着,出示蘆薈,讓幼兒猜測它的汁液會是什麼顏色,幼兒如果沒有生活經驗往往會猜成“綠色”,最後驗證是透明的。(幼兒知道不同葉子汁液也不一樣,也提醒幼兒汁液顏色不一定就和外面葉子顏色相同的。)

3、發現葉脈紋路不同。首先讓幼兒拓印樹葉,發現每片樹葉都有葉脈,但葉脈有不同紋路。然後再欣賞幻燈瞭解葉脈的作用。(拓印葉脈,讓幼兒在玩中自主發現問題,而幼兒往往只注意觀察事物的表象特徵,這裏教師來一句點睛之筆“葉脈有什麼作用呢?”順理成章幼兒就會想到這些葉脈有什麼作用呢,在原有經驗基礎上提升幼兒經驗,用視頻直觀、形象的讓幼兒瞭解它的作用。層層遞進。)

(三)欣賞繪本、促進思考師:難道枯葉就沒有作用?欣賞繪本《落葉》,瞭解枯葉許多有趣事情。(幼兒的思維比較單一、簡單,前面講到葉脈的作用,幼兒可能就會誤認爲那枯葉就沒有什麼用處了,在活動最後來一個轉折,讓幼兒初步感知沒有不能用的事物,只有不會發現的眼睛。)

五、活動亮點

1、環節設計,從幼兒學習特點出發——玩中學。“搗葉子”、“拓印葉子”。

2、細節入手,幼兒注意力保持集中——流程圖、小標記。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秋遊吃桔子發現葉子而引發的,通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得非常活躍。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有節奏地用說唱的方式介紹家裏的住址或家人等。

2、學習用手腳交替的方式表現簡單的節奏,體驗成功的快樂。

3、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學會歌表演《幸福拍手歌》和《我家有幾個人》。

2、紅綠燈標誌牌一塊,小手小腳節奏譜若干條,錄音磁帶。

3、創設“幸福小區”的活動版面,內有“幸福小區”的字樣和各種造型的房子若干間,每間房子裏貼有幼兒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節奏遊戲:我家的小區

1、師:我們都有一個自己的家,想不想知道老師的家住在什麼小區?讓我用好聽的聲音來告訴你們。

2、教師示範:有節奏地介紹自己家的小區。

X X X X | XX X X |

我家 住在xx小區。

3、個別幼兒練習,集體模仿。

師:“你們的家住在什麼小區呢?誰能用好聽的聲音來介紹一下呢?”

二、節奏遊戲:《小司機》

1、師:我們知道了許多朋友的地址,讓我們當一回小司機,開上我們的小汽車,做客去好嗎?馬路上有許多紅色信號燈,需要我們停下解密碼,如果解對了就會變綠燈,就可以通行了。

2、鼓勵幼兒自由結伴,兩人或三人組成一輛小汽車。

3、幼兒扮演小司機,隨音樂速度的快慢變換開車的速度,師隨機出示信號燈,幼兒停下解密碼(個別示範,集體模仿)

注:信號燈的出現是有易漸難。

三、節奏遊戲:“幸福小區”——按門鈴

1、師:前面有一個小區,小司機們!讓我們把車停在停車場裏。

2、師:這是什麼小區?(引導幼兒認讀“幸福小區”)

3、師:哎呀!多漂亮的房子,是誰的家呀?讓我們來按按他們的門鈴。

4、節奏遊戲:按門鈴。

個別幼兒選擇一個家,師出示門鈴的密碼,幼兒解密碼,其他幼兒模仿,密碼正確了,門就打開,幼兒與主人見面(照片)。

5、說說唱唱:你家有幾個人

幼兒集體問:你的家有幾個人?(唱);主人答:我的家有X個人(唱);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寶寶(說白)。

6、再請個別幼兒選擇一個家進行遊戲,遊戲方法同上。

7、分散遊戲:幼兒自由選擇幾個家,按照密碼敲門鈴,並和房子的主人進行說唱。

四、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1、 師小結:我們每個家裏,都有爸爸媽媽和多人疼我們、愛我們,我們可真幸福呀!聽!幸福的音樂響起來來,讓我們一起幸福地跳起來吧。

2、師生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歌表演,幼兒自由選擇和交換舞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的興趣着手,利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音樂活動這一載體將“我家的小區”這一語言交流、分享活動整合於節奏遊戲中,改變了單一的交流方式,對於這種嘗試,孩子們很感新奇,他們積極主動,興趣高漲。活動中,我爲孩子們創設了一條情景的鏈條,通過三個節奏遊戲有機自然的串聯起來,孩子們在說說、唱唱、拍拍、跺跺、跳跳等全身心的運動中體驗快樂,增強了能力,滿足了交流分享和表現表達的需要。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並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初步激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儒靈童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隨着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喜歡自己的老師嗎?你是怎樣愛老師的?請聽故事《河馬老師生病了》。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河馬老師生病了,小朋友是怎樣關心老師的?

故事總結:河馬老師生病了,小朋友們都非常傷心,大家帶上禮物去看望老師。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的關心、喜歡小朋友;老師還會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寫字畫畫,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遊戲。小朋友們我們也要學會尊敬老師、關心老師。

3、"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幼兒園看到老師是怎麼做的?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啓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 動畫片裏的小朋友是怎樣尊重老師的?

(2)老師和小朋友都使用了哪些禮貌用語?

(3)小朋友你是怎樣尊重老師的?舉例說一說。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每天早上,老師總是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小朋友的到來,小朋友們也應該主動向老師問好,大家都是尊敬老師有禮貌的的好孩子,老師相信我們的小朋友都能做到。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的關心照顧我們,我們從小要學會尊重老師,要做到聽老師的話,做老師的小幫手,這纔是尊重老師的表現。

四、遊戲互動,鞏固

主題名稱:製作賀卡

準備:卡紙,油畫棒,各色手工紙,剪刀,漿糊等。

目的:用自制賀卡表示對教師的尊重和喜歡。

1)製作賀卡時提示幼兒運用多種方式(撕紙、繪畫等)。

2)提示幼兒正確使用剪刀。

3)讓幼兒把自己親手製作的卡片送給園長、老師。

提問:你要把賀卡送給誰?你準備向老師說些什麼?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

(1)帶領幼兒誦讀《弟子規》經典。

(2)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醒幼兒見到老師要問好,學會尊敬老師。

(3)和家長聯繫,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