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五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五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水粉畫顏料畫點、線並均勻地填色塊.

2、根據畫面大膽想象,在老師的鼓勵下樂於表達.

3、體驗集體作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張大紙(鉛畫紙) 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放在大紙兩側)毛筆支(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錄音(三拍子舞曲)、錄音機

活動過程 :

一 :圓點舞:

1、老師示範:師:孩子們,我是點點魔術師,

介紹材料:(這是我的魔術棒(毛筆)這是我的活動場地(大紙)

示範過程:喝點顏料水——舔一舔——轉個圈——變出一個小點點

找個遠點的地方再變一個

2、請個別 幼兒來變

3、幼兒操作 。

要求:師:點點魔術師準備了材料,請小朋友也來做魔術師變點點,點與點不要連在一起 ,不然點點會不高興的 。

二、線條舞(音樂)

過渡:播放音樂

1、師:點點跳起了舞,看看跳了什麼舞?(直線舞)還可以跳什麼舞呢?

2、說到一個舞,請幼兒徒手練習。

3、幼兒操作

師:老師爲你們準備好了顏料,毛筆,讓幼兒幫點點手拉手跳跳舞,一個點可以找很多點點跳舞的呢。

三、刷刷舞(音樂)

過渡:師還會跳刷刷舞呢 !

1、邊念兒歌邊示範唰:洗刷刷、洗刷刷,從上往下刷、從右往左唰、換個顏色再來唰!

2、請幼兒也來跳刷刷舞吧!要求:每塊都刷到,不留小白點哦!

四、展示幼兒作品,感受成功合作帶來的快樂!

師:我們的舞蹈也跳完了,看看我們變出了什麼?(一副美麗的畫)再看看這幅畫中藏了什麼祕密?幼兒自由陳述-個別說.帶着畫去講給好朋友聽結束活動.

五、讓我們也跟音樂來跳跳舞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內容與要求:

1、知道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天安門是北京的象徵,萌發愛北京天安門的情感。

2、能運用多種手段表現天安門。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水筆、紙、橡皮泥、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我們國家可大了,叫什麼名字?我們國家的首都在哪裏?

2、出示地圖讓幼兒尋找北京和天安門,激發幼兒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3、出示天安門圖片

你們看,天安門是什麼樣的?天安門的下面有什麼?中間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城牆中間的門是什麼形狀的?

  二、嘗試表現

1、運用多種手段表現天安門。

雄偉的天安門代表着我們的首都,代表着我們的國家。我們都非常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首都。今天就請小朋友來做天安門。

做天安門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白紙、蠟筆繪畫;可以用橡皮泥來捏塑……

請你用喜歡的材料來做天安門。

  三、展示作品。

  四、活動延伸

在遊戲活動時開展建築遊戲:天安門廣場。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中班美術活動《各種各樣的車》教材分析

新《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表現美化自己的生活。汽車是幼兒熟悉的,一方面幼兒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它,另一方面幼兒的玩具汽車很多,雖然幼兒對汽車很熟悉,但幼兒們往往缺少了對車的一個整體認識,爲了讓幼兒對各種車的外形及特點有了一個更全面地瞭解,我們開展了美術活動《各種各樣的車》,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欣賞各種車輛,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學習用簡單的線條表現汽車的主要特徵和基本結構。

《各種各樣的車》是本階段開展主題活動《來來往往》,車在生活中與孩子的關係密切:孩子週末遊玩需要車,上學較遠需要車,大車、小車、公共汽車,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車子。而且孩子對車的興趣非常濃厚,通過對車子的進一步瞭解,藉助各種車子的模型和圖片等相關信息,讓孩子對各類車的外形特徵及特殊車輛更全面的瞭解,使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進一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中班年齡段的孩子們,對車興趣濃厚。班級區角遊戲中,不管男孩還是女孩總是躍躍欲試,想體驗一下做司機的感覺。看着他們有模有樣“駕車行使”,一個想法油然而升:既然孩子們這麼喜歡車,何不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各種車輛,並瞭解各種車輛的用途呢?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車輛,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

2、學習用簡單的線條表現汽車的主要特徵和基本結構。

活動準備:

1、幼兒美術材料。

2、各種車的ppt。

活動過程:

一、各種各樣的車

1、有一批新車第一天開到馬路上,它們感到特別開心,我們開看看都有哪些車。

2、出示PPT。提問:這是什麼車?它的`外形是怎麼樣的?它有是什麼用途?(逐一出示公共汽車、小汽車、吊車、貨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

3、小結:公共汽車可以我們帶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小汽車也可以把我們帶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有些東西很重很重,我們拿不動時,就可以用吊車,把我們拿不動的東西吊起來。當我們有很多很多東西要搬回家時,我們就可以用貨車幫我們運貨。有人生病了時,救護車可以很快的把病人送到醫院。什麼地方着火了,那消防車就可以幫助人們滅火。警察抓到小偷時,就要用警車把小偷帶回到警察局。

二、我喜歡的車

1、這麼多的車裏,你最喜歡什麼車?它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形狀的?你最喜歡這輛車的什麼地方?

2、教師鼓勵幼兒大班說出自己的看法,引導幼兒抓住車輛的外形特點及細節。

3、小結;馬路上的車可真多啊,紅的黃的、藍的,黑的,各種各樣的顏色真漂亮:小轎車、公共汽車、貨車,吊車、越野車,品種多的數不清。

三、我來造車

1、我們一起來畫自己喜歡的汽車。

2、教師示範畫公共汽車。先畫長長的車身,車身下市圓圓的輪子。又大又亮的車窗安裝在車身的上班部分。車頭可以畫上照明的車燈。

3、教師示範畫小汽車。先畫一個長方形形,再沿着下面車身,車身下面安裝上輪子。在廠方形上畫出大大的玻璃。車頭畫上車燈。

4、會畫的小朋友可以畫出車裏面的人。

5、幼兒自由作畫,教師來回指導。

四、汽車展

1、汽車展開始了,造好車的小朋友趕緊把自己的汽車送到車展中心,我們的車展馬上就要開始了。

2、幼兒自由賞車。

孩子是我們教學活動中的主角,由於幼兒在活動前有了一定的生活、知識經驗、興趣愛好以及認知策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的是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談話導入《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車》:汽車是怎麼樣的?它有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有什麼作用?再組織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汽車的圖片瞭解其特徵,說說各種各樣的汽車有什麼不同?你還見過不同樣子的汽車嗎?它的車身是什麼形狀的?從而指導幼兒根據汽車車身的構造,自主設計汽車。當幼兒繪畫時我根據幼兒的畫面進行指導:如有的幼兒的汽車畫小了,我鼓勵他畫大一點;有的幼兒畫的車比較單一,只有一種,我就對他說你還想想還有哪些車你認識;還有的幼兒把汽車畫在一個小角落,我鼓勵他把汽車畫在畫紙的中心位置等等??同時對那些畫得好和快的幼兒鼓勵他適時添置一些人或馬路上的景物,豐富自己的畫面。爲了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我還創設展示平臺,讓幼兒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自己畫了哪些汽車,並對每一個幼兒的作品進行肯定,幼兒的成長從鼓勵開始。

活動中,我運用的教學方法有語言啓發法、動作引導法、鼓勵法等等,以此來更好的開發幼兒的思維,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表現。在本次活動幼兒不僅豐富了繪畫知識面,也讓幼兒從欣賞各種各樣的汽車中,瞭解了汽車的結構特徵。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讓我對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有了更深的瞭解。孩子對自己親身感受,體驗過的東西有着極深的印象。由於熱愛“汽車”,平時也會有意無意地觀察,一一記在腦海裏,並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在繪畫過程中,讓幼兒進一步從不同的角度瞭解汽車,因此,在以後的活動設計中,我們要從更多地方面去弄清楚,給予了孩子的知識,技能是否適合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要多研究孩子的心理,多給他們提供創造發揮的空間,在更多的時候更多地尊重幼兒的選擇,滿足他們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好奇心和需求,從而使孩子的探索活動更爲主動更爲深入,更具創造性,那樣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上課之前,我給孩子們豐富了各種各樣的車的經驗準備。讓孩子們對不同的車有了瞭解。

上課時,我又通過圖片,讓孩子們對不同的車做了比較。比如:救護車跑的特別快,車上還有紅十字的標誌;公交車可以做很多人等等。我請孩子們畫一畫你見過的車或坐過的車。也可以畫出這輛車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孩子們的畫異彩紛呈,其中一個小朋友還畫了高鐵,他說,這是他和爸爸媽媽在國慶節出去玩時

坐過的車。曾宇浩小朋友在剛開始畫時,他的畫紙上非常乾淨。他畫了一輛小轎車,畫完之後,他就開始塗顏色,每次,他都是先用紅色的油畫棒,這次也不例外。之後,他又把兩個輪子塗成了黑色,此時,他的畫面還非常乾淨、整潔。過了一會兒,當我再過來看時,他已經在畫紙的下邊(小汽車的下面)畫上了一條大馬路,並把這條大馬路全部塗成了黑色,馬路的盡頭畫了一個類似於拱形的東西,也塗成了黑色。我就問他:你畫的這個東西是什麼呀?他說,老師,這是山洞。我們上次去玩的時候,汽車過山洞時就是黑乎乎的。我說:那你有沒有發現,山洞上面也會有許多草啊、樹啊,那也是綠油油的呀?他說:不對,老師,我們上次去玩的時候,山洞上面什麼也沒有。

後來,在和曾宇浩媽媽溝通時我瞭解到,原來孩子去玩的時候,已是秋天,山洞上面確實什麼也沒有。我不禁想到了曾經看到過一幅孩子的繪畫,

畫的全是大人的腿,原來,孩子媽媽帶孩子一起去商場,以孩子的高度,看到的確實是大人的腿。

有時候,我們在觀看孩子的繪畫時,總會想當然地認爲:這裏應該怎麼怎麼樣,那裏應該怎麼怎麼樣,卻不知道,我們認爲最好的,在孩子的眼中,未必是最合適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多發現,多肯定,多欣賞孩子作品中的的優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瞭解連續剪折的正確方法以及連續剪的特點。

2、幼兒掌握正確地折剪方法剪出連續的人物圖案,創造性的剪出各種連續的圖案。

二、活動準備

1、剪刀、紙、筆

2、拉手小人範例圖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拉手小人範例圖:

引導幼兒觀察手拉手的好朋友與以往剪的單個圖案有什麼不同。手拉手的好朋友什麼地方是連接在一起的。

2、教師講解示範手拉手好朋友的折剪方法。

(1)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中的步驟圖,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2)教師示範折剪拉手小人。

3、幼兒嘗試剪拉手小人,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注意反覆摺疊時要折整齊、壓平。

(2)指導幼兒剪的時候要注意連接的地方,不要剪段。

(3)引導幼兒把剪好的作品,貼在紙上,並創造性的添畫內容構成有趣的情節。

4、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

5、繼續練習連續剪。

指導幼兒用四方連續的方法剪出不同的圖案。

(1)啓發幼兒設計各種不同的四方連續圖案進行折剪。

(2)指導幼兒熟練運用剪刀,注意連接處不能剪斷。

6、活動延伸:在繪畫區進行打扮好朋友的練習。

(1)請一個小朋友躺在大白紙上,其他小朋友將他的身體輪廓畫在紙上。

(2)引導幼兒根據好朋友的輪廓進行合作裝飾、打扮,如:設計髮型、設計服裝、在服裝上裝飾花紋等。

7、將自己學到的剪紙本領回家展示給爸爸媽媽看。和爸爸媽媽一起剪出漂亮的四方連續圖案帶到幼兒園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寫作教學方面提出了兩個重要要求:
“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作文教學之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個性化的認識,在寫法上也沒有定式,關鍵是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一、生活化作文的理論思想
1、作文教學的價值——人文的和諧統一
《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作文是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我們只有引導學生在凝重而厚實的人文氣息裏接受薰陶,學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發真情,使作文成爲一種真正提高人素質的活動。”這是語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成果。作文教學中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問題,實質上是作文與做人的關係問題,兩者的辯證關係應該是“爲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通過作文尋求做人的真諦,把作文教學的過程與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昇華學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有機地結合起來。”
小學生寫作文,無非是寫他們的生活。假如這件事是他們自己做過的,或者看到的、聽到的,他們對這件事就會有認識,有感情,那麼就會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宋代大詩人陸游也強調
“詩外”的學習――生活的體驗,只有擁有豐富的生活、積極的情感體驗、健康的道德品德,才能真正把握“詩內”的功夫,才能讓學生做健全的人,寫健康的文,達到人文的和諧統一。
2、作文的本質——返樸歸真、正本清源。
葉聖陶說:
“生活是作文之本。”《標準》也明確指出:“寫作教育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寥寥數語,樸實而深刻地表達了十分先進的作文教學理念。寫作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自我表達和實用交際的需要。正如葉聖陶所言:“能寫文章算不了什麼可以誇耀的事兒,不能寫文章卻是一種缺陷。這種缺陷跟瞎了眼睛、聾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當大的影響。”這種形象的比喻集中體現了“生活本源”的作文教學理念。也就是說,作文教學必須迴歸生活,以生活爲本源。這是作文教學返樸歸真,正本清源的關鍵所在。
二、作文教學形式的生活化
小學作文教學有三個重要方面:有寫作動機,有東西可寫,能夠寫出來。其中“有東西可寫”與“有寫作動機”有着密切的聯繫。光有寫作動機無東西可寫是不行的。爲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我是這樣做的:
組織遊戲
遊戲是一種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文娛活動,通過遊戲,學生體味到其中無窮的樂趣,積極性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例如,有一次寫活動時,我先組織學生做了一些遊戲:兩人三隻腳、貼鼻子、擊鼓傳花等等,通過親身參與,學生體味到了遊戲無窮的樂趣,積極性也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遊戲結束後,我便要求學生將自己喜歡的遊戲口述出來,包括遊戲名稱、規則、方法與注意事項。大家爭先恐後、踊躍發言,說的不夠完整的,其他學生還進行了補充。這樣一來,學生不但“有東西可寫”了,而且有了表達的慾望(這就是寫作動機)。
再現場景
再現活動場景,能使學生找回記憶中丟失的瞬間,喚起美好的回憶。在班上開展的那次野炊活動中,學生們忙得不可開交,我用相機紀錄下了他們繁忙、喜悅的身影。後來,我有意識地讓他們把當天的日記整理謄抄時,很多同學說無話可寫,不知從何入手。我拿出了那些照片,同學們一看,頓時沸騰起來,因爲他們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身影,看到了自己大口吃飯的樣子,於是,照片又把他們帶回了野炊時的情景……不到一節課的時間,一篇篇優美生動的習作便擺到了老師的面前。
開展試驗
試驗也是作文教學中的一種方法。爲了調動起學生寫作的慾望,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我安排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自然試驗,並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每作一個實驗,讓學生介紹實驗名稱、所需器材、以及實驗過程,注意觀察實驗現象,並推斷出實驗原理。整堂課氣氛熱烈,從學生興奮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又學到了很多東西。再由此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擴大寫作範圍,就容易多了。
安排表演
表演也是作文教學寓教於樂的重要形式之一。如在寫看圖作文《假文盲》(著名漫畫家華君武一九八四年作)時,我經過周密安排,進行了情景教學,專門安排了幾個具有表演專長的學生進行了表演。通過他們惟妙惟肖、生動逼真的表演,將幾個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與“觀衆”的對話,幾個“彪形大漢”的醜態凸現在我們面前,他們外表的高大與內心的渺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正是這幅漫畫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作文教學的創新必須圍繞學生主體,圍繞“生活化”的基本路線進行,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寫作體驗,而這需要廣大教師變革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活動,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理念,真正實現作文教學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