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主題活動上小學的教案大綱

幼兒園主題活動上小學的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大班案例:銜接新思路,承啓展成效

幼兒園主題活動上小學的教案

——談“幼小銜接”指導的新策略

案例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爲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進入大班的最後一個學期,爲了使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們順利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老師通常會開展一些幼小銜接的教育活動,給予孩子在心理上、能力上、經驗上的多方面準備。結合教師的瞭解,以及和家長交流中發現,大多數家長往往有以下幾種擔憂: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動作慢,做事拖沓,效率低缺乏時間觀念沒有緊迫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依戀性強自理能力差懶散的生活習慣無法適應相對緊張的小學生活,也有家長認爲自己的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等等。針對以上幾種現象,我在教學活動上嘗試跳出常規教學的框架,開展了“我上小學了”這一主題活動,從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自我服務能力及學習習慣出發,爲孩子能平穩過渡到小學創造良好的`氛圍與條件,促進這一階段孩子的整體和諧發展。

案例描述與分析:

改進策略一:遵循作息時間,培養幼兒時間觀念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發現經過了一個寒假的孩子們由於假期生活的寬鬆,變得有些懶散和拖沓。很多孩子還沒有從假期的生活作息中調整過來,變得愛睡懶覺。孩子的來園時間從7:30到9:30,參差不齊,這繚亂了幼兒的正常作息時間,也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更不利於適應將來的小學生活。如何鼓勵孩子早起來園,積極參加晨間活動成爲教師嘗試解決的問題之一。

常規的做法及存在的弊端:

很多教師會採取一些激勵性的手段和措施,如通過早上按時來園的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吸引孩子都能早起來園。但是這種靠精神激勵的做法往往難以達到長久的效果。沒過多久孩子們還是遵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早到幼兒園的還是那批孩子們,而“小懶貓們”還是姍姍來遲,促使活動達不到老師預期的效果。

我們的新思路:

要改變“小懶貓們”的生活作息,僅僅憑藉教師權威的發號施令,或是外界的簡單激勵都不夠,真正能產生影響的做法是使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從內心體驗到時間觀念,知道要遵循幼兒園作息時間表。通過開展的教學活動《我有一個小鬧鐘》,讓孩子學會看懂時間,並將時間與圖片配對。如:早上8點入園,8點10分晨間活動,9點做操等,讓孩子漸漸瞭解了不同時段的不同活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前一階段是讓幼兒瞭解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待幼兒都能遵守作息時間表了以後,後一階段我們與小學老師取得聯繫,讓孩子通過調查,詢問等手段,向小學老師和小學生了解小學的作息時間,讓孩子預先知道小學的作息時間表。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讓孩子對小學的生活環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並對未來的小學生活有了充分的心裏準備,還在調查、詢問中增強了孩子的時間觀念,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

案例分析:

幼兒園有序而寬鬆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的意義理解和時間的長短的體驗教少,“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我們可以在幼兒園和家中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覺地遵守作息時間。在家時,家長也可以發揮小鬧鐘的叫醒功能,及結合小學的生活和孩子一起制定在家的作息時間表,適當調整孩子學習、休息、遊玩的時間。家長要引導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衣物、學習用品,每天早上獨立洗漱、穿戴、吃早餐,培養孩子按時早起的習慣,讓孩子從容面對每天上學的第一個困難,通過《我有一個小鬧鐘》這一活動,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良好習慣,增強了時間觀念,還讓孩子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同時,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滿足幼兒需要,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如:時間觀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爲了貼近生活,我們並沒有採用說教的方式,如講個《龜兔賽跑》之類的故事來教導孩子好好珍惜時間,而是將關注點深入到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細節中去,從孩子身邊問題情境入手,“早上起不來,睡懶覺、吃飯拖拉”等等,這些問題的一一解決,對孩子來說纔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內容才能引發幼兒的意義學習,促進幼兒的主動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