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山市七年級語文教案2篇

山市七年級語文教案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山市七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市七年級語文教案2篇

山市七年級語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能讀通讀懂課文,並能很流暢的讀。

2、能根據課下註解理解課文內容。

3、能對課文中的描寫部分展開豐富的想象。

4、瞭解對山市的科學的解釋。

二、重點和難點:

1、第2、3、4點爲重點。

2、第3、爲難點。

三、課時安排:共四課時(本教案主要爲第4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對鬼的認識:

1、世界上有沒有鬼?

2、鬼是什麼樣子的?

3、你看過鬼沒有?

4、爲什麼稱之爲鬼?

——————在黑板上板書《鬼市》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見教材全解

三)、文意疏通(預計三個課時)

學生剛接觸文言文,學起來難免會有些吃力,所以在授課的時候老師一定要詳細,最好能把重要字詞的解釋都板書在黑板上(具體見課本)。此過程非常重要,一定要強化和深化

E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吃驚疑惑不解心想附近,近處

一切烏有

通“無”沒有

第四課時 -

1、什麼叫山市?

——————山裏面的海市蜃樓

2、誰知道海市蜃樓是怎麼產生的?

——————(這一問題應該很少有同學能回答上來)

大家現在對這個問題應該是很難解釋的,我們想想遠在好幾百好幾千年前的古人他們知不知道是怎麼產生的了?——他們不知道,不明白海市蜃樓象產生的真正的原因,如果硬要他們來解釋的話這種現象的話,猜猜

他們會怎麼解釋——————鬼神在作怪————所以在古代人們又把海市蜃樓叫做“鬼市”。

鬼市:古時的人們由於科學知識不夠全面法解釋山市等大自然的現象,總以爲是鬼神在作怪,所以把這些解釋不了的現象稱做“鬼市”

海市蜃樓產生的現象:海市蜃樓,是大自然中一種光的折射與反射現象。

首先要明白爲甚麼光線在空氣中會被折射。原來,不同溫度的空氣有不同的折射率,就好像許多不同的介質一樣。靠近地面的空氣較熱,折射率較低。我們可以把空氣想像爲許多層的介質,而每一層的折射率都不同,越接近地面,折射率越低。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甚麼是全內反射。如果光線微微傾斜地從玻璃射進空氣,一部分的光線會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就會被折射,從玻璃中走出來。由於玻璃的折射率較空氣高,所以折射角總是大於入射角。當入射角越來越大,被折射的光線便會越來貼近空氣與玻璃的界面,直至入射角大於臨界角度,光線便只會被反射,而不會折射出去。這個現像叫做全內反射

3、(海市蜃樓不是每天可以看到的,但是因爲他的神奇和變換,它仍然被評爲縣裏的八大景觀之一,作者在寫孫公子他們看到的山市時也寫得非常的詳細,我們一起再來看一下課本,)

作者筆下的山市是怎麼樣的?

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消失

4、作者一共寫了山市的六種景象,這五種景象都是同時產生的.嗎?它們是按照一種什麼順序來寫的了?

——————不是,時間順序

忽見————無何————未幾————繼而————逾時————倏忽

(一詞多義)

文中一詞多義的例子:

然:然數年恆不一見(但是)塵氣莽莽然(。。。。。。的樣子)

數:然數年恆不一見(數詞,幾)層層指數(點數,計算)

5、海市蜃樓變換多端,數年都見不到一次,大家想想孫公子他們看到山市時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要答出變化)

疑惑————明白————驚歎————驚奇————可惜————可惜

相顧緊疑——始悟爲山市—居然城郭矣—惟危樓一座——漸小———不可見

6、小結:

目睹山市奇景,是偶爾機緣裏的幸運。蒲松齡《山市》文景皆佳,韻味盪漾。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歷歷如畫,無論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給人以身臨其境、賞心悅目之感。我們有理由相信《聊齋志異》中其他近似小品的篇章如《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等也有此種妙處。同學們不妨開闊視野,看看這些作品。

7、作業:(學習指導第六、七大題P45)

六、把下列這段話中省略的內容補寫在括號中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於)樓上,(他們)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孤塔)高插青冥,(孫公子與同人)相顧緊疑,(他們)念近中無此禪院。

七、初生階段:孤塔宮殿

發展階段:城郭

高潮階段:危樓

消失階段:常樓高舍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8、板書:

山市————————————鬼市

山市變幻: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消失

時間順序:忽見————無何————未幾————繼而————逾時————倏忽

心情變化:疑惑————明白————驚歎————驚奇————可惜————可惜

相顧緊疑——始悟爲山市—居然城郭矣—惟危樓一座——漸小———不可見

山市七年級語文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文。山市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它很難出現,更難爲人們所見。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成的。它以時間爲序,歷歷如畫的再現了“山市”從生成到消失的過程。這是一片自讀課文,如果學生了解了山市這種現象,學習起來應該不困難。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難點。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可先讓學生根據課下的註釋和自己手頭的資料自己來理解課文的大意,然後分小組討論,互相溝通,最後以讓學生當小老師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誦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層次,把握敘事線索。

2、積累文言詞語。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準確解釋課文中的時間詞、形容詞。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教學儀器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查閱蒲松齡的相關資料,簡單瞭解《聊齋志異》。

2、讀課文,對照課下注釋,初步瞭解課文大意,自行解決生字,把不懂的詞語劃出來。

第一課時

導入

由“海市蜃樓”的圖片導人。你見過這樣的景象麼?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引出海市蜃樓:在夏天,沿海一帶或沙漠地區,經常可以看見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遠處事物的影像,古人無法解釋,誤認爲是大蛤蜊吐氣形成的,因此,就稱爲“海市”或“海市蜃樓”。這是一種非常奇異的自然現象,在清朝也有人在山區看到過類似的現象——山市,蒲松齡用他的筆記錄了下來,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他的奇妙。

(問:蒲松齡是什麼人呢?)請同學來介紹作家作品,教師作適當補充:

蒲松齡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家庭,早歲即有文名,多次參加省試,卻始終沒有考上舉人,到71歲才援例成爲貢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蘇寶應做幕客外,都在家鄉當塾師,終身鬱郁不得志。《聊齋志異》是他用幾十年的時間寫成的,他稱這是他的“孤憤之書”。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它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對科舉制度和禮教也有所批判,並以同情的筆調描繪了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着一些宣傳忠孝節義的封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整體感知

1、請一位同學讀生字,全班同學一起糾正,然後大家齊讀。

2、指名請幾位學生朗讀課文,互相糾正停頓、讀音。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齊讀,讀出感情和氣勢。

5、整體感知:課文寫的是什麼?

疏通文意

小組討論交流,共同翻譯課文,劃出難懂的字詞句。

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第一部分。

1、學生提問,請老師講解不懂的詞語。

2、老師提問重點詞語以及特殊句式,學生回答:

然:可是恆:常常同仁:友人孤:獨。青冥:青天、天空。冥:深遠。

顧:看念:心想近中:附近無何:不一會兒甍:屋檐。

始:才。悟:明白,醒悟。高垣:高強。睥睨:城牆上呈現凹凸性的矮牆。

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特殊句式

判斷句: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省略句: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

3、請一位同學來翻譯這一部分,師生共同糾正。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學生來當小老師。

由四人小組推選代表做老師,由學生講解課文字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老師作爲學生,隨時以提問題的方式加以指導。(這一部分內容比較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把握。沒有完成的內容可以放到下一節課。)

1、重點字詞:

若:像歷歷:清楚地莽莽然:形容掛起的塵土迷茫無邊。

依稀:隱隱約約,模糊不清。既而:一會兒定:安定,停息。

烏有:沒有。烏通無。霄漢:雲霄與天河。窗扉:窗戶。洞開:大開。

指數:用手指指點着數。裁:通才。只:僅。黯然縹緲:昏暗的分不清楚。

屑屑:忙碌的樣子。憑:靠着。狀:姿態。逾:超過舍:房屋

倏忽:突然人間:人家、住戶市肆:集市。

2、特殊句式

倒裝句: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樓五架

詞類活用:樓五架,窗扉皆洞開。洞:名詞用作狀語,像洞一樣。

逾時,樓漸低。低,形容詞用作動詞,降低。

3、一詞多義

然:可是(然數年恆不見)

————的樣子(塵氣莽莽然)

數:幾(見宮殿數十所)

點數(層層指數,樓逾高。)

4、指名請同學翻譯,大家共同訂正。

5、指導朗讀。

作業

熟讀課文,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導入

偶見山市奇觀,引人驚異。請你概述山市出現的情況。(複述學過的內容)

請一位同學做小老師,提問上節課學過的重點的字詞句。

探究思考

1、課文是以什麼爲線索展開敘寫的?找出相應的詞語。

全文以時間爲線索,忽見——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

從中可以看出山市的變化是怎樣的?(快)

2、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

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3、這是誰看到的?

孫公子禹年以及同人。

請找出目擊者心理變化的詞語,想想爲什麼有這種變化呢?

驚疑悟

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的,而且跟實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驚”。

但一想到“近中無此禪院”,又不得不“疑”。

待到宮殿出現,才悟出原來這是“山市”。這樣寫就把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4、在發展階段你可以看出,城郭是怎樣的?從哪裏看出來的?

“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裏。”說明城郭頗有恢宏的氣象。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活靈活現,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

這幅畫卷最後在風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若失。

5、在高潮階段對危樓的描寫非常細緻生動,危樓是怎樣的?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樓上有什麼?爲什麼要寫人的活動?

樓是高大、雄偉的。結構簡潔、明朗。

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作者不僅看到山市裏的城郭,而且似乎觸摸到山市裏人情風俗的氣息,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增強了觀賞的興趣。

最後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爲相似,又使人感到餘味無窮。

6、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敘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聯想和想象以及語言訓練)

拓展延伸

古代的人不懂其中的道理,又稱它爲“鬼市”,你懂嗎?能否用科學解釋這神奇的現象?

大自然是偉大的、神奇的,常常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據說人類現在瞭解的大自然還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一,大自然中蘊藏着無窮的寶藏,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現象等着我們去發現,去探索。你知道那些有趣的自然現象呢?可以告訴我們嗎?(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未知世界)

希望同學們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希望同學們常常去和大自然聊聊天,和大自然做好朋友,好嗎?

作業

1、請用自己的筆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繪畫好的同學可以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

2、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課後小結:

文言文一般比較枯燥,學生不喜歡學。讓學生來做小老師,可以比較有效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學生做老師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學得很象,先由學生提問,再由老師提問字詞,再提問句子、翻譯、請同學朗讀等,而且會對同學們的回答做出評價,這都出乎我的意料。他們的能力還真是不容小覷。通過這樣一次訓練,也促使他們用心的去學着理解課文,從整體上去把握課文內容,儘量主動的做到象老師一樣高屋建瓴,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