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精選10篇)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小兒辯日》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精選10篇)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1

一、說地位

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孩子憑着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爲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二、說教案

《兩小兒辯日》一課是培養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好課例。因此本課訓練重點確定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並複述故事。(技能目標)

2、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後註釋疏能文意。(能力目標)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爲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感情目標)

預習:

1、讀通讀熟課文,注意文言文的斷句。

2、思考課後習題。

3、蒐集關於孔子的資料(生平、貢獻、名言等)。

4、提出你不懂的問題。

三、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根據以上教思想,再加上本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二篇文言文,所以在本文學習中,我主要採用了方法學生自己質疑,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藉助課後註釋理解,教師適當點撥、講解,不逐字逐句地串講、對譯。重視熟讀能誦,讀出古文的韻味,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四、說學法

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求知,快樂地學習。

五、說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採用談話引入的方式

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知道孔子嗎?請講一講。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自己所瞭解關於孔子的知識。

當學生談到一定的程度,教師適當地點撥:孔子他也說過許多精闢的話,直到今天還給我們深深地啓迪,能背一兩句嗎?讓學生對孔子肅然起敬,在這時,教師再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的這則故事,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孔子。首先讓我們來讀一讀文章,注意斷句,把課文讀通。讓孩子想讀書,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2、解題

由於初學文言文,孩子對題目還不一定理解,所心在此時安排了一個解題環節,師提問:題目是什麼意思呢?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統一爲兩小兒討論關於太陽的問題。在這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再一次讀課題,讓孩子深入思考,讀了題目你又想了解些什麼?教師將學生的問題歸納爲兩小兒爭辯的理由是什麼?觀點是什麼?讓孩子帶着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去讀書。

3、根據質疑問題解文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將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兩小兒爭辯的理由是什麼?觀點是什麼?通過朗讀。然後彙報學習成果。再通過朗讀明確兩個孩子討論的是關於太陽早上離人近還是中午離人近的問題。

通過朗讀明確兩個孩子各自討論的理由文中是怎麼說的以後,讓孩子通過丶廣開言路 的意思是說,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那麼大,到了中午就像盤孟那麼大,這不是遠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嗎?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天氣比較涼,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手放進湯裏一樣,這不是熱的事物捱得近暖和一些而離得遠的涼一些嗎?

由於是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所以朗讀可以說是非常重要,所以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情景導入,讓兩個孩子來表演兩小兒互不相讓辨認的感覺,讓學生讀出語氣,讀出韻味,讀出對比的感覺。抽讀,比賽讀,讀出互不相讓的感覺。通過多讀讓學生明白其意。

在學習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時,我自然提出了孔子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呢?兩個孩子又怎麼樣了呢?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到文章裏去找答案,讀懂課文。

4、解文中之意,悟文中之情

古文難讀懂,更難明其理,每一篇古文它總是講了自己的意思,所以在明其文意了以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如果你是孔子當你看到兩個孩子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時,你會怎麼想呢?讓學生了解到兩個孩子善於觀察、善於觀察、敢於辨認的精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第二個問題是對孔子的回答,你們怎麼想?讓學生感受到孔子那種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精神,受其影響。

5、背誦課文

在文章讀完後,爲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更爲了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古文的特點,讓學生再次讀全文,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深入地學習,爲學生的再學習提供了空間。

6、說板書

“板書總是爲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服務的”。爲了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我設計了少而精的板書語言,使古文內容更爲清晰。

兩小兒辯日

日始近 日初遠

(近大遠小) (遠熱近涼)

日中遠 日中近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2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兩小兒辨日》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的一篇文言文,課文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兒在爭論太陽距離地球遠近的問題,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本課的設計理念是:質疑釋疑、合作探究、感悟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及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緊扣特點說教材

《兩小兒辨日》一課語言簡潔,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多方面的啓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對話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個生字,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反覆誦讀,理解故事內容,並複述故事。能力目標:熟讀成頌,積累文言文的語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學習課文通過對話描寫,展開故事情節的表達方法。情感目標:學習古人爲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教學重點:這是學生文言文學習的開始,應該堅持以讀爲本的理念,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理解文意,解開“辨日”之迷。

三、說教法

由於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在詞語、句式方法差別較大,學生學習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堅持師生互動的原則,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練中創”。

四、說學法

1、質疑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與疑。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導入時,我就讓學生從課題的“辯日”進行提問,讓學生主動探究。

2、讀書入境法

堅持以讀爲本的理念,讓學生在讀中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3、合作討論法

爲了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團體協作能力,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他們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智力互補,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教學流程

(一)初讀生疑

先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借已學過的古詩詞引出對“日”字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課題,導出問題“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爲展開對課文的深入學習創設情景,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二)熟讀成誦

作爲文言文學習的開始,應堅持以讀爲本的理念,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爲教學的重點。首先,把握好範讀這一環節,通過教師聲情並茂、流暢自如的範讀,來激發學生的朗讀的興趣。同時,通過教師節奏分明的範讀,把語句的停頓、詞語的語氣輕重選擇等信息傳遞給學生。這樣,引導學生聽,體會交流,準確把握節奏和輕重音,爲誦讀乃至背誦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把課文讀通,並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夥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充分讀,使學生熟讀成誦。

(三)讀中自悟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教學本課時,對於理解文意這個難點,可採取結合註釋,反覆吟誦,自悟文意的方法來突破。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誦讀古文的能力,增強了感性認識,也爲學生的理解從感性向理性上升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古文文意的自主感悟。引導學生結合註釋,逐詞逐句讀,逐詞逐句悟。通過誦讀感悟,明白課文講的是兩小兒在爭論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問題,以及他倆的看法截然不同的原因,從而對整篇課文有了總的整體認識。

(四)講述拓展

當學生對課文《兩小兒辯日》有了感性認識之後,上升到理性認識成了學生迫切的期望。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和續編故事,在學生講述續編故事中,學生通過再造想象,填補和豐滿了課文的空白。如:續編孔子聽了兩小兒的話後,孔子會怎樣,有的學生說:“我想孔子會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有的學生說:“孔子會說‘雖然人們稱我爲聖人,說我博覽羣書,可宇宙無限,知識無窮,我也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呀。所以我還要多看書多學習,多找資料豐富自己,使自己日臻完善。’”。這樣的訓練,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而且還豐富了文章的內蘊。也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超越了文本,超越了時空。

(五)辯論內化

通過以上幾個環節,學生對課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一些獨到見解,對“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一天中有無變化”會形成三種認識:

其一,認爲“太陽距離地球早晨遠,中午近”;

其二,認爲“太陽距離地球早晨近,中午遠”;

其三,會有學生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認爲“太陽距離地球一天內沒有變化”。

爲此,根據三種觀點,把學生分成三組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張揚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創新品質。辯論結束,教師在發表自己的見解,並給學生播放《宇宙與人》的錄像片,讓學生到廣闊的宇宙中,認識自然,追求客觀真理,體現我們開放而鮮活的語文教學。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詞字句的讀音和意思

東遊、故、去、車蓋、盤孟、探湯、孰爲汝多智乎

2、瞭解相關文學常識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流利地朗讀古文的能力,並達到熟讀成誦。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標

1、學習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2、引導學生體會《兩小兒辯日》中所體現的古代勞動人民認識自然,探求真理、敢於思考,大膽質疑的求真美。

【學法引導】

1、這則故事生動活潑,又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註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然後在加強誦讀訓練的同時,指導學生複述故事,並結合印發練習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討論時,學生可能會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就給予肯定,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關科學常識、歷史典故等,教師將有關材料印發給學生。

3、掌握“東遊、故、去、車蓋、盤孟”等詞語的意思。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是朗讀短文,並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導學生在熟讀基礎上覆述故事情節,同時指出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2、難點是《兩小兒辯日》的思想內涵。

解決辦法:將短文中三者的言行與複雜的科學知識作比較,體會古人對知識的執著探索精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1、涉及的科學常識、歷史典故、課後堂練習等打印資料。

2、多媒體課件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指導學生反覆朗讀文章。

2、引導學生自行疏通文章,達到能夠複述的程度。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力爭達到當堂背誦.

4、在對故事內容加深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闡述故事所說明的道理,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多種角度有所感悟,如: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孔子能正確對待小孩提出的問題,不知爲不知,實事求是.

5、課後擴展:安排一節語文時間活動,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

【教學步驟】

1、文學常識及字詞讀音。

2、熟讀理解文章。

3、分析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4、再次研讀課文,繼續深入探討,加深對文章蘊涵道理的理解。

5、理解掌握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實踐,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學習歷史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大學問家——孔子,他博學多聞,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現在有這麼一個問題,連孔子這樣的大學問家都無法判斷解決,這是個什麼樣的問題呢?現在我就帶大家到《列子·湯問》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難倒的.

多媒體出示課題——《兩小兒辯日》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⑴ 初讀題目能獲悉什麼信息?

⑵ 兩個小孩在爭論關於太陽的什麼問題?

2、大家課前初看課文,感覺遇到了什麼困難?你打算用什麼方法解決?

困難:難讀,有些詞語難理解.

解決方法:多讀,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結合註釋讀明白;理解大意讀通順.(多媒體顯示“方法指導”)

3、分別範讀,掃清生字障礙,讀通讀順課文

4、在理解的基礎上試着複述課文

5、解析課文

⑴ 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太陽大小、太陽冷熱、太陽遠近、其它……)(多媒體出示“問題”)

⑵ 文中多次出現“一兒曰,一兒曰”,請給兩小兒取名,理解爭論的內容,觀點是什麼?有什麼理由?(多媒體出示)

初出 日中

小兒甲: 近(大如車蓋) 遠(小如盤盂)

(以太陽大小判斷離人遠近)

小兒乙:遠(滄滄涼涼) 近(熱如探湯)

(以感覺冷熱判斷離人遠近)

結果:孔子不能決也。

三、朗讀背誦,深入探討

1、分角色朗讀:旁白、小兒甲、小兒乙

2、探討:(多媒體出示問題)

⑴ 對於兩小兒辯日,孔子這麼大個學問家也不能決也,說明什麼?孔子不能判斷解決,那你們能判斷解決嗎?

教師提示: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根據現在的科學知識判斷,早晨中午太陽是一樣的距離。(參考所發資料)

⑵ 讀了這個故事,你還得到哪些啓示?(從不同角度探討)

從兩小兒辯鬥的角度:人的感覺與太陽離地球的遠近是兩小兒爭論的話題,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涉及知識面很廣,古人不可能完全給予解釋。但他們發現了這種自然現象,並努力尋求正確答案,這種多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確是難能可貴的。

從“孔子不能決”的角度:宇宙是無限的,知識無涯,學無止境,人不能盡知,應當實事求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3、再次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創作實踐

假如你是“孔子”,當然你是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孔子”,你會對這兩個小孩說些什麼呢?請大家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編寫《新兩小兒辯日》,並且嘗試表演。

注:① 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造性表演。

② 組織交流,一小組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

五、總結

通過本課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一些自學文言文的知識,這樣不僅能遊弋於古典文學的海洋,而且能汲取營養,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

六、佈置作業,拓展遷移

1、熟讀背誦課文,複習重點文言實詞的讀音和意思。

2、拓展遷移《莊子刺虎》(印發資料)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4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兩小兒辯日》是蘇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文通過兩小兒辯日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說明知識是無止境的,要學會獨立思考,勇於探索質疑,敢於挑戰權威,學習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學好本課題可以爲今後學習文言文積累學法,夯實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以學定標)

七年級學生雖然接觸了部分文言文,但要獨自理解一篇文言文還有困難。因此,根據本教材的內容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積累文言詞彙。

2、讀懂課文,感悟深刻道理。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註釋準確翻譯課文。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深刻感悟道理。

四、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七年級學生從具體形象到抽象邏輯過渡的思維特點,本節課我運用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小組管理,適時展示”的新課改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爲了突出重點,我主要採取“創設情境法”、“質疑探究法”的教學方法;爲了解決難點,我採用了“情境品讀法”、“合作討論法”等學法,放手讓學生組織參與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基本環節,分別是:出示目標、先學後教、演課本劇、檢測總結。引導學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層層遞進。

設疑導入,出示目標。

首先,我設計了猜謎語的導入方式。多媒體課件出示“日”字象形文字,並讓學生猜測所對應的現代漢字。這樣既設置懸疑,激發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

其次,檢查學生對本課文學常識及重點字詞的預習情況。

參考預習情況,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積累文言詞彙。

2、讀懂課文,感悟深刻道理。

(二)先學後教,自主翻譯。

爲了較好完成學習目標,我設計了相對應的自學指導。首先出示自學指導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節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個讀、PK讀、師範讀、小組賽讀、配樂讀等多種方式讀準課文,並鼓勵學生養成良好讀書習慣。

其次,出示自學指導二:再讀課文,結合註釋自主翻譯課文,並標記疑問。爲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課件直觀展示課文動畫。合作探究部分,通過獨學(自主翻譯)、対學(同桌分享課下注釋和積累詞彙)、組學(小組討論)等方式,最終由組長負責確定本組最後翻譯。在質疑環節,先由學生提出疑問,並由其他學生釋疑,教師再根據情況點撥補充。小組通過抽籤確定順序,並派代表展示。展示後,隨機挑選學生作爲評委評分,並說明理由。

以組爲單位積累分數的競爭機制,直觀的課文動畫展示,使學生在緊張有序的活動中,基本掌握了文言文翻譯方法,突出教學重點,完成學習目標一。

(三)演課本劇,深化理解。

爲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目標二,我設計了課本劇環節。假設你現在是一位現代少年,穿越時空來到遙遠的古代,遇到兩小兒和孔子,他們請你裁決。以小組爲單位,排演《新編兩小兒辯日》。要求使用現代白話文,並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小組對抗比賽的活動形式,吸引了學生興趣和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掀起本節課的高潮。

(四)當堂檢測,總結中心。

出示自學指導三:三讀課文,檢測總結。經過以上環節,學生帶着自己理解迴歸課文,通過思考“兩小兒在“笑”什麼?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感悟?”這兩個問題,以填空題的形式歸納中心,水到渠成地解決本課難點,完成目標二。

(五)板書設計

我採取了直觀、系統的的板書設計,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於學生掌握理解。我的板書設計是: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疏通文意,複述故事;

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於思考,大膽質疑,要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

疏通文意 背誦積累

教學課時:

一節課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朗讀課文,正音

把握節奏、語氣,讀準字音

三、學生分組討論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有關字句

2、學生就不懂得字詞質疑,其他學生討論、回答

3、重點字句檢測

(1)解釋加點字

問其故 去人近

而日中時遠也 及其日中如探湯

(2)選出正確的翻譯

① 孔子不能決也

a、 孔子不能決定誰對誰錯

b、 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

② 孰爲汝多知乎?

a、誰認爲你見多識廣呢?

b、誰說你多知識呢?

四、複述故事

要求:

1、必須交代時間、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2、儘量不要看課本

3、發言清晰、響亮、流暢

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日

兩小兒各抒已見

孔子不能定誰是誰非

初出 日中

兩小兒辯日 如車蓋(大—近) 如盤盂(小—遠) 孔子不能決

滄滄涼涼(涼—遠) 如探湯(熱—近)

五、質疑、討論、思考

1、 學生質疑

2、 老師引導質疑

①太陽是遠是近,兩小兒各有不同的結論,其根據是什麼?

②兩小兒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

③孔子 答不出來,他的態度是怎樣的?可取嗎?

④這個故事對你有什麼啓發?

參考: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要不斷學習。

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爲知”,要誠實謙虛。

認識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考慮,會有不同結論,要注意客觀科學地分析事情。

六、背誦(減字法)

1、初試背誦(減去文中少量字句,引導背誦)

孔子( ) ,見兩小兒( ) 。問其( ) 。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 ) ,而日中時( )也。”

一兒以( ) ,而日中時( ) 。

一兒曰:“日初出( ) ,及日中則( ) ,此不爲( )而( )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此不爲( )而遠者涼乎?”

孔子( )也。

兩小兒笑曰:“孰爲 ( )乎!”

2、再試背誦(減去文中大量字句,引導背誦)

孔子( ),見( )。問( )。

一兒曰:“我以( )去人近,而( ) 也。”

一兒以( ),而( )。

一兒曰:“日初出( ) , ( ) ,此( ) ?”

一兒曰:“日初出( ) ,此( ) ?”

孔子( ) 。

兩小兒笑曰:“( )!”

3、直接背誦(脫稿)

七、小結

八、作業:

1、完成“過關測試”中的相關習題

2、繼續鞏固背誦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6

教材簡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修訂版教材六下的一篇文言課文。文章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既滲透了要主動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並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藉助《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信心,併爲今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環節

課前師生合作背誦(《論語》中的名句)

①師:“三人行”,生---必有我師焉。

②師:“知之爲知之”,生---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③師:“學而時習之”,生---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④師:“子曰:人而無信”,生---不知其可也。

⑤師:“子曰:朝聞道”,生---夕死可矣。

一、以“辯”爲眼,初識“辯日”

1、聽音寫字:bian(第四聲)。同學們,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兩個“辛”之間加上一個部首可以構成幾個不同的字?

2、我們今天學的課文中有一個“辯”字,《兩小兒辯日》,結合預習課題中的“辯”你是怎樣理解的?

“日”字什麼意思?這個課題是什麼意思?

質疑:辯論的結果怎樣呢?誰又參與了這場辯論呢?現在就讓我們進入課文的學習。

3、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文言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你是怎樣學習的?

交流文言文學習方法。

師:我們今天就可以用這些方法學習。誰能介紹一下《兩小兒辯日》的作者和出處?

生介紹列子和《列子·湯問》。

二、讀通課文,掌握斷句

1、生自讀課文

師:把書打開,我們先來試着讀一讀課文,爭取讀得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2、生練讀課文,指一生讀課文。

3、師範讀:同學們在斷句方面存在困難,老師給大家範讀一下,認真聽,看看你的停頓是不是和老師一樣呢?

4、找一生讀,師評價。

5、學生再練,齊讀(課件出示全文斷句)

三、理解課文內容--“辯日”

1、師:讀得真好。現在看書,結合書下注釋和你自己查閱的資料,想想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2、生讀文思考,並小組交流。

3、師生交流共議: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辯鬥:辯論,爭論。東遊:向東遊學。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爲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師:關於這句話,你還了解什麼?

預設:全文總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場人物有三個:孔子和兩個小孩。孔子的生平。(大屏幕適時出示孔子像,屏幕介紹: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後世尊稱爲聖人。)

師:聽了同學老師對孔子的介紹,再讀讀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麼?(孔子虛心,不恥下問;兩小兒的辯論很精彩,連孔子都被吸引了。)

師引:這是一場__________的辯鬥。(激烈、精彩、引人入勝)

指導朗讀:你想怎樣讀這句話?指讀,評價,自讀。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以:認爲。去:離。日中:中午。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孩子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到了中午時候遠。一個孩子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而中午的時候近。

師引領學生理清兩個小兒的觀點。板書:

日始出日中

一兒近遠

一兒遠近

師:課文中有一個小孩的話沒有直接說,你能變成和第一個小孩一樣的句式嗎?生說(大屏幕出示: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指導朗讀: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你持一個觀點,另一個人非和你對着幹,你說東,他非說西,你會是什麼樣的狀態呀?(很着急想表白自己,不服,想用觀點壓住對方,想找人評評理。)

假設你們是兩個小兒,你能辯一辯嗎?練習一下。點兩組學生角色對話,點評,讓生注意語速快點,觀點咬字清晰些。再練習。

師:這真是一場__________的.辯鬥。(針鋒相對,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近者大而遠者小乎?

一兒曰:日初出蒼蒼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理解:及:到。盤盂:盛東西用的器皿。探湯:把手伸進熱水裏。拓展“赴湯蹈火”,理解湯的意思。

“及其”,教師追問怎麼知道意思的?(聯繫“及”的意思)課件出示“車蓋、盤盂”。

理清兩個小孩各自的理由,師板書:

日始出日中

一兒近遠

大(如車蓋)小(盤盂)

一兒遠(蒼蒼涼涼)近(如探湯)

師:他們分別從什麼角度說的?(視覺和感覺)

一個認爲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一個認爲初升時離人遠。同樣的事物,兩個小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看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指導朗讀:他們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撐觀點,講起話來自然理直氣壯,胸有成竹。

師引讀:一兒曰__________,指一生讀。

點評,師再引:一兒曰________,再指一生讀。

這是比喻句,把比喻成什麼慢點讀,反問句應語氣強些。

找兩生分角色讀,反覆讀幾遍,層層深入,語氣漸強。

師:這真是一場________的辯鬥。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決:判斷。孰:誰。汝:你。知:知識。整句話的意思說,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的知識多呀?

師:孔子不能決也——這是這件事的結果。孔子不能決,你能決嗎?點生說。師課件出示圖解,中午和早上一樣遠。

師:孔子被尊稱爲聖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對兩個小兒關於太陽遠近的辯論,竟然不能決也。這簡直……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從“兩千多年前,人們的科學還不夠發達,對於宇宙的探索還不夠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學習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就是淵博與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師:你們能從客觀的角度上公正的看問題,非常了不起。那麼你們說,兩個小孩的笑是嘲笑嗎?爲什麼?

誰能讀出這種天真?

生讀,點評;師範讀,齊讀。

四、多種角度思考“辯鬥”結果

兩小兒辯日,這一辯,辯出了什麼?

1、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度。

3、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果就不一樣。

4、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5、兩小兒天真活潑。

師:這一辯,真是令我們受益匪淺啊!讓我們有感情的再讀讀這篇課文。

生齊讀。

五、拓展延伸,背誦課文

1、出示《揠苗助長》原文,生藉助註釋理解主要內容。(機動)

2、推薦閱讀《列子湯問》中的故事。如《掩耳盜鈴》《愚公移山》《鄭人買履》等。

3、試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兩小兒辯日

日始出日中

一兒近遠

大(如車蓋)小(盤盂)孔子不能決也

一兒遠(蒼蒼涼涼)近(如探湯)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7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社九年制義務教育十一冊裏的一篇講讀課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古時候兩個孩子憑着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爲了認識自然,兩小兒勇於探索,大膽質疑的品質,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一、說教案

《兩小兒辯日》一課是培養學生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好課例,因此我教授本課時訓練重點確定爲:

1.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疑難字詞,能根椐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兩小兒爲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預習:

1.熟讀課文大概瞭解文意。

2.搜索關於孔子的資料(生平、言論)。

3.思考課後練習題。

二、說教法

本堂課因爲是孩子們初學古文,所以在本文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樂讀趣學,自主感悟。通過藉助課後註釋理解文章,教師適當點撥,講解。重視古文的讀,要求學生讀出古文的韻味,讀懂文章的意思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三、說學法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以教師的導,學生的學習爲教學主線,去營造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學習氛圍,以接受變探究的演化形式,逐步深入,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惑,積累。從而解決出學生學習古文的困難,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學法,快樂輕鬆地學習古文。

四、說過程

(一)引導釋題,導入新課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複習舊知引入新課的方法,由“辛”字入手,加部首說“辯”字導入課題,解釋“辯”字的字義,從而以“辯”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講的就是兩小兒辯論太陽,此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再一次讀課題,然後層層深入、質疑,兩小兒辯論太陽的什麼呢?讓孩子深入思考,以此交待了學文的目的,學生帶着疑問走進課文。

(二)指導學法

由於學生初學古文,所以困惑重重,在此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初學古文的感受,從而總結出古文不好讀,不好懂,明確了學習古文的方向和目標,緊接着老師配樂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學生通過傾聽總結讀法。學生自由練讀,並由此解決了古文不好讀這一難點,就是讓我們多讀,反覆讀,緊接着教師趁熱打鐵牽出古文不好懂的這一難點,學生各抒己見,自己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老師再一次強調出學習古文的目的就是讀懂意思,讀出韻味。

(三)依照學法逐步解文

在學生讀通順的基礎上,我進一步質疑:這篇文章到底給我們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學生概述的過程中,交流孔子這一人物,爲後面學習文章,揭示人文內涵,做好鋪墊,並且在學生概述故事內容的同時,又緊接着質疑:孔子在什麼情況下遇見兩小兒的?無形中對文章第一節內容就在老師質疑,學生解疑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並在此強調“鬥”的含義,過渡到第二節的'學習,明確兩小兒辯論的觀點,通過分析“也”字,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由此以“辯”爲主線,教師引導學生先獨立學習,後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三四節的學習,通過抓重點字詞、分析句式、課件演示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兩小兒辯鬥時各持的理由是那麼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以理解促讀,讀出味道,讀懂意思,老師在這則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重點把握住了文本的內容,體現了文本的工具性。

(四)研讀課文,讀後明理

最後,我重點抓住孔子“不能決”,讓學生體會人文內涵,讓學生交流孔子的言論並結合蒐集孔子的資料,體會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學習兩小兒勇於探索,善於觀察,勤學好問的精神,並將兩小兒提出的問題設計成以教師提供資料,學生課後解決的方法,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

(五)總結拓展,延伸課外

初次學古文不能只學不積累,積累什麼?積累的就是我們的學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讓學生感受古文與現代文不同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對學生今後學習古文打下基礎,這樣從開始學生討論學法,到教師最後總結學法,無時不體現,我們學的主動不僅在學內容,還在學方法。也正體現老師的教是爲了不教這一理念,最後佈置學生回去講故事,排課本劇的形式,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整堂課最終做到的是以理解促讀,以讀明理的辦法,一步步紮紮實實學好古文。

五、說板書

從字數上看板書有些繁瑣,但我認爲板書總是爲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服務的,爲了讓學生能直觀的理解,我從題眼“辯”字爲主線到兩小兒辯論的觀點,理由最後結果,讓學生觀其則明文意,梳理出文本的內容。

總之,初次嘗試文言文的教學,我的這堂課中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略,根據課堂反饋定論),但是,我最終能較好地體現了我此次課堂教學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學生要學的有收穫,而我教的要紮實,也希望各位老師能爲我提出寶貴的意見。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8

說教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一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孩子其中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爲了認識自然、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說教法

對於本文學習,我主要採用了學生多讀、理解、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藉助課文註釋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適當點撥、講解。重視熟讀能誦,讀出古文的韻味,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古文的興趣。

說學法

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求知,快樂地學習。

說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孔子嗎?誰來簡單講一講。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自己所瞭解關於孔子的知識。當學生談到一定的程度,教師適當地點撥:孔子是個博學多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令古今世人肅然起敬。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則有關他的故事,學習之後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孔子。首先讓我們來讀一讀文章,注意讀出節奏,把課文讀通。

(二)解題

孩子對題目的理解,有助於進一步把握課文的內容。師提問:題目是什麼意思呢?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統一爲兩小兒討論關於太陽的問題。再讓孩子深入思考,讀了題目你想了解些什麼?教師將學生的問題歸納爲兩小兒爭辯的理由是什麼?觀點是什麼?讓孩子帶着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去讀書。

(三)質疑問難

教學中要將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兩小兒爭辯的理由是什麼?觀點是什麼?通過朗讀。然後彙報學習成果。再通過朗讀明確兩個孩子討論的是關於太陽早上離人近還是中午離人近的問題。

通過討論明確兩個孩子各自討論的理由。

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那麼大,到了中午就像盤孟那麼大,這不是遠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嗎?

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天氣比較涼,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手放進湯裏一樣,這不是熱的事物捱得近暖和一些而離得遠的涼一些嗎?

(四)拓展延伸

在學習中對孔子的回答,你們怎麼想?讓學生感受到孔子那種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精神,受其影響。

(五)背誦課文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兩小兒辯日》是九年義務教育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文言故事。文章節選自《列子·湯問》,它敘述了古時候兩小兒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 爲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沒有作出判斷。這篇文章意在說明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了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學海無涯,併爲後面學習文言文打點基礎。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實際,結合語文新課標及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辯”“盂”“滄滄涼涼”等字,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

2.培養學生流利朗讀古文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敢於思考,大膽質疑的求真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身心發展特點,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置爲引導能流利地朗讀古文,疏通文章脈絡,達到熟讀背誦的程度,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瞭解文章背後揭示的哲理。教學重點爲引導學生感受兩小兒的聰明與大膽質疑的求真美和孔子實事求是,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二、說學情

說完教材之後,再來說說學情,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故事之前,學生已學過本組的第一篇文言故事《學弈》,初步感悟了古文的語言特點,掌握學習文言文的基本知識。因此,學生對古文並不陌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高,但是學生正於發展過程中,由於地理知識的欠缺,對理解文章略有難度,需要提前預習,蒐集相關資料便於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拓展學生視野,以此來調動學生踊躍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配合老師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方法

結合現代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的要求和本內容的特徵,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主要採用講授法、談話法和討論法等方法,用於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同時帶領學生領悟文章內容,探索文章背後揭露的深刻道理。同時還輔之於資料搜索法等,調動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對教材、學情及教學方法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將制定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未成曲調先有情”,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慾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創設問題情境,來導入新課。採用課件顯示:“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齊讀這句話,問:“同學們,大家是否記得這是誰的至理名言呢?”(孔子),課件顯示孔子圖像(請學生簡單介紹孔子),之後追問:“那誰能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智慧),的確,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踐行的。在《列子·湯問》裏記載的一則寓言故事就進一步證實了孔子的言行如一,同學們想聽這個故事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一課—《兩小兒辯日》。(板書課題)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問題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引導學生進行揭題,解題,質疑。生齊讀課題,說說:“辯”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爭辯,爭論)“日”又是什麼意思呢?(太陽),那題目又是什麼意思?學生進行回答:“兩小兒圍繞着太陽而爭論”再齊讀課題,之後拋出問題,“圍繞太陽都爭論了什麼呢?”帶着問題來學習文章內容。

接下來,我會帶領同學來掃除閱讀障礙,先進行自由朗讀,圈畫不會讀的字詞,之後我會以課件形式進行強調“辯”“盂”“滄滄涼涼”等生字詞的讀音,之後進行範讀,引導學生劃分節奏,接着出示幻燈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再次,我會引導學生自由讀,讀出朗讀節奏,進行巡場,臨場進行糾音。

最後,我將組織學生集體讀,回答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藉助註釋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同時兩小兒在圍繞太陽的什麼在爭論?之後同學進行回答,圍繞“太陽距離人的遠近在爭論”。

在這部分教學中,以不同形式的朗讀,目的在於帶領學生把文章讀順口、讀流利,獲得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爲後面感情朗讀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爲理解課文中句子的意思掃清了障礙,學生在下一環節中的學習就變得輕鬆自如了。

《兩小兒辯日》說課稿 10

一、教材分析:

《兩小兒辯日》與《學羿》是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第十二冊第一單元的兩篇文言文,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二次接觸文言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人生感悟”,意在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故事得到啓示。本單元的學習目的之一在於引導學生讀書和蒐集資料,讀懂課文內容,從中感悟人生的哲理,獲得人生的啓示。《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雙方各持一詞,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事的態度。

二、教學主題:

目標明晰的閱讀教學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列子、孔子,引導閱讀《論語》、《列子》。

3、瞭解先秦諸子,激發學生讀古文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1、讀懂並背誦課文

2、引讀《論語》、《列子》及先秦諸子經典名句

五、設計思路及意圖:

1、讀古文,識古人,看千古趣事。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在於讀。因此在設計中,設計了三讀課文。一讀課文,讀正確。在此環節通過學生由讀環節讓學生自己走入文本,自讀自悟,通過教師檢查讀來糾正字音讀正確,通過教師師範讀來引導學生讀出情感,最後通過齊讀來鞏固初讀效果,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二讀課文,讀明白。通過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師生互演,生生互演的方式來釋疑、激趣,讓課堂充滿古韻、古韻,爲本次文言文的學習激發情趣,讓學生對文言文充滿興趣。三讀課文,能背誦。誦讀向來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當堂中落實的效果會更佳。在課堂上運用動作記憶法,男女學生比賽法等方式來引導學生熱愛背誦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一節好課不單單在於讀。竇桂梅老師曾說過,一節好課,應當“有文字、有文學、有文化”,因此在整個課堂中又穿插了文字、文學、文化方面的點滴內容,以充實課堂。如“辯”與“辯”的區分,古時“子”概念,“四書”的介紹等。與此同時,在引導學生學文的同時,引導學生識人,通過小練筆“從兩小兒身上,你學到了什麼?”與“辯論孔子究竟是智還是不智?”這兩個教學環節,來引導學生客觀認識兩小兒與孔子,並從中有所感悟。

2、學而思,思而辯,長當今智慧。

《兩小兒辯日》是《文言文兩則》中其中的第二則,第一則是孟子的《學弈》。《學弈》寫的是兩個人跟隨全國最擅長下棋的弈秋學下棋,一人專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結果大不相同。旨在告訴人們學習、做事應當一心一意才能成功的道理。因此爲了承接上一則文言文,在本則中也體現學習的思想與方法,那就是要大膽質疑、敢於發表見解,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展開辯論,辨別是非對錯。因此,在本課中,安排了讀論語中名句的環節,用錯字引導學生質疑老師,展開“孔子究竟是智還是不智?”的辯論,就是旨在引導學生要學習兩小兒敢於質疑孔子、質疑權威的精神,並從中增長智慧。

文本並不是單一的存在,在課堂教學中應儘量開闊學生視野,開放心態,開發學生思維,建立大語文觀。有人說“要把全世界當教科書,而是不把教科書當世界。”生活處處皆語文,因此在本節課末,安排了朗讀先前諸子的經典名句的環節,意味着本次課程不是結束,更是我們學習中國古典傳統文化的開始。在作業題中,也佈置了蒐集“諸子百家的'經典名句並背誦”和聽視頻《易中天讀先秦諸子》環節,意在爲學生的初中文言文學習做好鋪墊,以及自己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打開一扇大門。

六、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參考《中華上千五百年》、《論語》、《先秦諸子》等有關書籍。

2、瞭解孔子,熟讀《論語》中的有關語句。

七、教學過程:

(一)引讀《論語》,談話導入:

1、出示課件,學生齊讀《論語》中語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既檢查學生預習準備情況,營造學習氛圍,同時又爲後文的學習首次鋪墊)

2、簡要介紹孔子、《論語》及《大學》、《中庸》、《孟子》。出示課件:

(1)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被後人推崇爲儒家學派創始人,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作成《論語》。與其最爲卓出的衣鉢繼承者孟子統稱爲“孔孟”。

(2)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3、過渡:按我們的共同價值觀來認爲,孔子應該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大聖人,還有人認爲孔子不夠智慧,知識不夠豐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小故事,看看孔子究竟是不是一個明智之人?(引導學生在課中質疑,與課文精神相符合,爲文章再次鋪墊)

4、板書課題:兩小兒辯日,區分“辨”與“辯”。(師故意板書“辨”字,引導學生糾錯,區分“辯”與“辨”,同時培養學生質疑精神,爲後文學習第三次鋪墊)

5、簡要介紹列子。談“子”。(“子”是古代對有學問有貢獻男子的尊稱)

出示課件:

列子,名列禦寇,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不求名利,清靜修道。《列子》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典籍,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後學著作的彙編。全書八章,140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歷史故事組成。共有神話、語言故事120多個。其寓言故事,如《黃帝神遊》、《寓言故事》、《夸父逐日》、《杞人憂天》等,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都選自此書雋永味長,發人深思。它完全可以與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遠遠超越《伊索寓言》。

(二)學習課文,背誦課文。

1、一讀古文,讀正確。

(1)生自由讀,教師巡堂,瞭解學生自讀情況。

(2)生檢查讀,用開火車方式請三名學生讀,教師及時糾正字音。

(3)師示範讀,讀出古文的韻律美,營造古文學習氛圍。

(4)生齊聲讀,鞏固初讀效果。

2、二讀古文,讀明白。

(1)小組合作討論,結合註釋:每一段的意思是什麼?

(2)檢查交流合作學習情況,師請小組代表彙報學習結果,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句意,簡要複述故事。

(3)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師讀旁白,學生分成兩大組扮演兩小兒。

(4)學生分小組合作演課文,上臺演故事。

3、三讀古文,能背誦。

(1)師教給背書方法,如分段背誦法,段段串連法,動作記憶法等,師示範背誦。

(2)學生自背,挑選代表比賽背誦。

(三)讀古人古事,長當今智慧。

1、練筆:從兩小兒身上,你學習到了什麼?

(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來,如善於觀察、大膽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向聖人求教,說話有理有據)

2、辯論:孔子究竟是“多智”還是“不智”呢?

(旨在培養學生思辯、質疑的精神,從中學習孔子的謙虛、實事求是、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敢於挑戰權威,虛心學習的精神,並全面認識孔子)

3、讀古人經典名句。出示課件,學生齊讀老子、孟子、子思等人的經典名句。

(四)佈置作業

1、必做題:

上網查閱資料或請教師長,判斷兩小兒的說法究竟誰對誰錯?

2、選做題:

(1)蒐集諸子百家的資料,背誦自己喜歡的經典名句。

(2)感興趣的同學觀看視頻《易中天讀先秦諸子》。

教學板書:

兩小兒辯日

讀古文,識古人,看千古趣事

學而思,思而辯,長當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