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賞析,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對我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講一個關於善意的謊言的故事

1.板書“欺騙”並理解“欺騙”。

2.生活是複雜的,並不僅僅是幾句話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場特殊的欺騙。齊讀課題:別餓壞了那匹馬

3.關於這場欺騙,你們想知道什麼?

(1)誰欺騙誰?

(2)爲什麼欺騙?

(3)怎麼騙?

設計意圖:通過欺騙導入課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帶着疑問去了解文中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欺騙故事,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生活中爲什麼有這樣的欺騙?它是善意的嗎?

二、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2.文章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麼?

3.檢查生字詞,先指生認讀,再小組讀。

4、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作爲書攤主人的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深深感激之情。)

5、文章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麼?

(第一次是殘疾青年叮囑“我”以後把馬草賣給他時說的;第二次是“我”擔心馬餓壞了,急着推門進去時說的。)

(這兩次的意思不一樣,第二次是“我”真的擔心誤了餵馬時間而餓着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殘疾青年讓“我”以後把馬草賣給他,不要耽誤時間,餓壞了馬。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一匹馬,殘疾青年怕“我”因賣馬草耽誤時間,耽誤學習而善意地欺騙了我。)

6、爲什麼會有這個欺騙故事?這場欺騙的動機是什麼?

(爲了幫助我能繼續看書。由此可以看到殘疾青年善良、寬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靈!)

設計意圖:根據課文前導語的提示,學會自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以及從根據第一印象而產生的一點點體會和感受。

三、抓住重點句,感悟人物品質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殘疾青年美好的心靈?

2.根據學生回答,課件隨機出示:

A.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對我笑道:“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爲什麼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此時,攤主是怎麼想的?)

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說明什麼?)

C.“別別別……”他急了,“碧雲!碧雲!”他用雙手拼命地搖着輪椅,想擋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雲來拿!”(他爲什麼急了?)

D.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這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的馬草!那匹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馬草的馬呢?(同學們,“我”走進了後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馬草的馬嗎?那麼,“我”看到了什麼呢?請大家把句子再讀讀,看哪個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草一天天多起來,青年仍把馬草收下來,說明了什麼?)

“我”一直將馬草賣給青年,以爲他真的有那匹馬。現在看到了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剛纔我們通過仔細閱讀課文,瞭解了人物的情感。讀課文就是要學會從字裏行間讀出人物情感。那麼“我”難道僅僅只看到了馬草嗎?

3.現在就請大家讀這段課文,仔細體會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殘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靈嗎?你還看到了誰的善良和美好?

(父親也很善良。父親雖然贊同“我”看書,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艱難,所以忍痛打了“我”,讓“我”去扯馬草換錢。他還不忘利用匆匆翻書的機會,在書裏夾上幾張毛票,維護了青年的自尊。碧雲同樣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謊言維持下去。)

5.作者是怎樣表達出這些人物的美好品質呢?

設計意圖:本文語言簡樸,主要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和心理描寫來展現人物美好心靈,因此,抓住重點詞句朗讀、體會、感悟,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並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總結

課文寫攤主說謊是爲了成全我看書,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從這個角度來看,殘疾攤主是一個怎樣的人?你身邊又這樣感人的事蹟嗎?

五、作業設計:

聯繫課文內容,續寫一個片段

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萎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我扭頭衝了出來……我突然間明白了。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內涵,學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深透,設計這樣一個練筆,幫助學生理解殘疾青年的良苦用心,體會“我”對殘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

板書設計:

10、別餓壞了那匹馬

殘疾青年 我

熱心、善良 愛讀書、誠實、有志氣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 詞, 理解生字、 詞在文中的意義。

2、了 解文中介紹的有關“24 小時” 的科學知識。

3、品味文章準確、 簡潔、 生動的語言特點。

4、感悟本文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

教學難點:

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激情導入。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當你再次聆聽這熟悉的《明日歌》 的時候, 你是否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走進《科學 24 小時》, 讓我們一起呼籲: 珍惜時間!

二、 閱讀課文, 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 梳理本文思路。 (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文章以濃郁的文學筆調, 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爲讀者從科學的角度介紹了“24 小時” , 並蘊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請談談你讀完課文後的感受。 )

2、教師藉助導學案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讀寫情況, 並強調重點讀音和字形, 指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奏鳴 晨曦 嫵媚 屏息聆聽 普照寰宇 諄諄誘導 斤斤計較

3、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正確、 流利、 有感情的朗讀。

三、 品味語言, 感悟哲理。

1、本文介紹了哪些“科學 24 小時” 的相關知識?

(1)學生自己思考, 再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簡要介紹有關 24 小時的科學知識。 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 師生適當補充。 (明確: 介紹了科學 24 小時的成因、 特點及規律等相關知識; 蘊涵着珍愛自己的和他人的“24 小時”, 以各自的最佳方案, 最合理而有效的去使用, 一分一秒也不要間斷的人生哲理。)

2、本文語言生動形象, 簡潔準確。 請找出文中你喜歡的語句, 說出喜歡的理由, 並做簡要分析。 可能。

(1) 宇宙間, 似乎一直就在奏鳴着永遠不會終了 卻又聽不見的奇妙樂曲。(此句中的“一直”、“永遠不會終了 ”、“卻又聽不見”, 準確表達運動、 時間的特點及其永恆美、 迷離美。)

(2)“24 小時”, 不大, 也不小。 因爲人民都把太陽正射的時刻作爲登第正午 12 時,所以地面上的經度每隔 15 度, 時間就差一小時; 平行於赤道的一整圈地面上, 經度總共差 360 度, 同一時刻的時間便正好相差 24 小時(本句用地域概念“當地” 和一系列數字和副詞“正好”, 準確的介紹了 24 小時的相關知識。)。

(3) ……它用那強烈而輕快的旋律, 伴和着所有星星自轉與相互繞行的優美舞步…… (本句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宇宙運動” 這一哲學概念形象的比擬爲“奇妙樂曲”, 伴和着“優美的舞步”, 把本來深奧的概念變得形象、 易懂。)

(4) ……它將馱着你飛翔 4 萬公里……不停的繞着太陽兜圈。( “馱”、“兜圈” 等優美詞語不僅將地球人格化, 而且簡潔、 生動、 形象、 富有表現力。)

(5) 第六自然段, 大量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 寫日出用“嫵媚”, 寫日落用“迷人”,寫天氣用“萬里無雲”、“風平浪靜” ……簡潔形象, 文采斐然。 教師可指導學生採用下列的形式來完成:“我喜歡--------, 因爲它運用了--------的修辭,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教師小結: 擬人化手法、 優美詞語的運用及描繪性的語言, 使文章既通俗易懂, 又妙趣橫生。 注意在以後的寫作中學習這種方法。

四、 拓展運用

讀完本文, 你對時間一定有了 全新的認識, 在你的心中, 時間是什麼? 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請你列舉歷史上珍惜時間的故事, 並結合本文, 談談你所受到的人生啓示。(學生積極發言)

師: 在我們的心中, 時間有着無數個鮮活的形象, 不論它是什麼, 只要你能做到“不叫一日閒過”, 時間便掌握在你的手中。

五、 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課下蒐集、 整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 警句、 諺語, 詩文。

板書設計:

科學 24 小時

主要內容 24 小時的由來 規律 特點

寫作特點 擬人化手法 詞語優美

語言通俗易懂 妙趣橫生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2、能聯繫現實生活理解詩歌中的道理。

3、使學生受到感染,心靈得到淨化。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教學難點:

聯繫現實生活理解詩歌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

狄更斯頭像

一、談話導入

1、板書“擠”,談自己在生活中聽過、看過或親身做過的“擠”的現象,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2、板書“別”“啦”,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1、你對狄更斯瞭解多少?

2、媒體演示:狄更斯的頭像。

3、你認爲狄更斯是一個怎樣的人?挖掘課程資源,使學生對狄更斯有所瞭解,產生敬佩之感。

4、你們能把這首詩歌讀正確、流利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朗讀詩歌。

5、說說你們解決了什麼問題。小組彙報:解決的問題,朗讀詩歌。

三、細讀課文

1、提出細讀課文的要求,並對課文做出批註。

2、說說自己的體會、看法、收穫。這是本課的重點環節。讀文、悟文、聯繫生活要有機的融於這個過程中。

3、能把這首詩背誦下來嗎?嘗試背誦。

四、談話結束

1、結合板書總結。

2、齊讀(或背誦)詩歌。融入自己的理解朗讀或背誦詩歌,情感得到昇華,心靈受到淨化。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頹、疙、瘩”等13個生字,會寫“豁、凜、磕”等16個生字。會寫“威風凜凜、疲倦、跺腳”等18個詞語。

2.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體會作者語言的誇張色彩和幽默詼諧。

3.能概括故事情節,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並能概括故事情節。

2.難點:

(1)通過學習“竹節人”的製作指南和教別人玩“鬥竹節人”遊戲的內容,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2)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童年》音頻、微課《快樂的童年》、童年玩過的玩具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課件播放《童年》音頻)師伴隨着音樂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過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們想不想知道範錫林的童年玩過什麼玩具?範錫林小的時候,家裏很窮,他非常聰明,就自己動手製作了一個竹節人的玩具。你瞧,(課件出示竹節人的圖片)這就是竹節人,你們玩過嗎?想不想知道怎麼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看,範錫林和小夥伴們是怎麼玩的吧!生齊讀課題:《竹節人》,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等掌握不認識的字,並標註讀一讀。

2.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重點指導:風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竇(dóu)爾敦(dūn)儼(yǎn)然

3.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導“豁、凜、雕、磕、跺、頹”。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豁”是左右結構,注意“害”“谷”,相互要結合緊湊。

“凜”是左右結構,右邊書寫時要瘦一點寫。

“雕”是左右結構,左右書寫時要緊湊一些。

“磕”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邊要小一點。

“跺”是左右結構,右邊是“朵”,注意正確寫法。

“頹”是左右結構,左邊下“幾”最後一筆是提,右邊的“頁”要瘦一點最後一筆是點。

4.趣味識字詞

(1)出示詞語:

威風凜凜 叱吒風雲 弄巧成拙 虎視眈眈 赫赫偉績 津津有味 全神貫注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遊戲鞏固字詞。

a.“貼字”遊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b.玩找字遊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感情飽滿的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長句子注意停頓。

如“把穿着/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裏,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同學們,全文圍繞“我們都迷上了鬥竹節人”展開了描寫,仔細閱讀全文,標註段落,說說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請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分享:

根據學生的交流分享,概括爲: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小時候,“我”和小夥伴自己做玩具,“我們”全都迷上了玩竹節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紹竹節人的製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鬥竹節人給“我”打童年帶來的快樂。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敘述了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我”和同桌在辦公室外看到,從沮喪到心滿意足的情感變化。

3.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生交流:

師總結:《竹節人》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夥伴們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迷上

竹節人和老師沒收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裏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心滿意足。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複習舊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竹節人》,誰能複述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生:回憶課文內容並複述。

3.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作者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學習作者語言的誇張色彩和幽默詼諧,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小聲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完成表格。

閱讀目的 閱讀方法 關注內容

學習“竹節人”的製作指南

學習“竹節人”遊戲描寫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1)師: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關注課文內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內容。

師點撥:

①作者寫“竹節人”製作指南時,可採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關注如何製作“竹節人”的步驟內容。

②作者寫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鬥竹節人”遊戲時,可採用仔細閱讀和反覆閱讀的方法,關注“鬥竹節人”遊戲入迷的細節描寫,體會傳統玩具“鬥竹節人”遊戲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③作者在寫老師沒收“竹節人”玩具後的故事時,可採用瀏覽閱讀的方法,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二)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大聲朗讀課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獲得哪些信息?

師:引導學生從寫作方法分析。

學生交流:開篇直接點題“我”小的時候自己製作玩具,有一段時間我們迷上“鬥竹節人”的遊戲。

(2)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呢?

學生交流:這樣開篇直接點出主題來寫,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2.請同學們快速閱讀3-19自然段。

(1)思考:竹節人是怎樣製作的呢?

師:引導學生用原文來回答問題。

學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筆竿鋸成寸把長一截……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課件出示:竹節人圖片,及製作方法的字幕,讓學生齊讀。)

(2)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談談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引導學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裏掉下去了。”

學生通過“像”“黃河長江”兩個關鍵詞說出: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考張的修辭。這樣寫的好處是:把桌子上的裂縫比喻成“黃河長江”生動形象的寫出豁口很大,也表現出課桌的破舊,語言幽默詼諧,爲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細閱讀課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採用了什麼寫作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學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生交流:作者運用五個感嘆號。

師:引導學生談出這樣寫的好處。(營造出一種緊張、熱烈的氛圍,彷彿一場激戰即將開始,襯托出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激動心情。表現出孩子們對鬥竹節人的投入、癡迷和喜愛。)

(4)反覆閱讀課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攢着”“跺腳拍手”“咋咋呼呼”來分析寫作方法。

學生通過引導談出方法:作者運用了動作描寫和側面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烘托出我們“鬥竹節人”的入迷,表現出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師:採用分組讀、齊讀、師生合作讀,來反覆朗讀,讀出“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聲音表現出我們的入迷,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四)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3.請同學們瀏覽閱讀課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師把“竹節人”沒收後,怎麼做的?你怎麼看待老師的行爲?

師:引導學生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正確看待老師的態度。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沒收後自己玩竹節人了。我覺得竹節人得到老師的青睞,讓我們感到自豪,同時也能感受到與老師志趣相近、心靈契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突出老師童心未泯,活潑親切的形象。(意思對即可)

三、開展活動,昇華主題。

1.播放微課《快樂的童年》拓寬學生的視野面。

學生談談觀看後的感想,也能介紹出一種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達出真情實感即可。

2.引導學生介紹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你的'老師是什麼樣的性格?和你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令你難忘?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講。

學習上 生活中 話語裏 心理上

句式練習:學習上對我的細心引導……

生活中對我的親切關懷……

話語裏對我的鼓勵支持……

心理上我對老師的感激……

四、鞏固延伸,作業設計。

1.推薦閱讀:《你不是灰姑娘》。1985年範錫林獲兒童文學優秀獎的作品。

2.小練筆:寫一篇有關老師的故事。

要求:(1)題目自擬。

(2)能運用上本節課所學的修辭和描寫等寫作方法,給語言增添色彩。

(3)記敘一件具體的事情,表達出真情實感。

(4)書寫認真,卷面規範、整潔、大方。

五、板書設計

竹節人

製作:一截長的 八截短的

玩法(樂趣):破課桌——古戰場 下課時——上課時

故事:沒收 全神貫注

教學反思:

1.讓學生蒐集童年玩過的玩具和資料圖片,回憶美好的童年。運用《童年》音頻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充分來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運用微課導學,再次回憶每個學生的童年趣事,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談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5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學會直譯課文,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寓意。

2、加深對寓言的認識,嘗試續編和創作寓言。

3、培養學生對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查字典注音釋詞,學會用多種方式讀懂文言文,積累文言詞彙。

2、掌握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的文言文翻譯方法。

3、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對“禍福相倚”的認識,即在一定條件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的哲學思想的理會。並能舉出生活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例子來。

教學方法

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

2、採用多種有效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用具:

準備多媒體課件,內容切合實際,精簡實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智子疑鄰》學習

1、全班朗讀《智子疑鄰》。

2、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並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3、再讀寓言,教師出示句子,全班齊讀並解釋加點的詞。

4、問題討論:對正確的意見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試概括。

二、《塞翁失馬》學習

1、說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引出《淮南子》裏《塞翁失馬》。

2、講解課文出處,由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門人編寫的《淮南子》,故事精短,有較強的思想性,哲理性。

3、教師範讀課文。提出背誦要求。教師可親自背誦課文,以作示範。以激勵學生背誦課文的信心。

4、學生分組研讀課文,屏幕投影打出生字注音,重點詞語的釋義填空題。

學生查字典後,在討論的基礎上弄清字詞音義,爲下步分析和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屏幕上投出故事原文抽掉標點的《塞翁失馬》,請同學們大聲朗讀。這樣的好處,叫同學用心記住課文的停頓,並學會文言文句讀,感悟文言虛詞作爲停頓標誌,揣摩句意。

5、請一個同學上臺來主持,全體同學做圖配文活動。

電腦屏幕打出十幅剪紙《塞翁失馬》圖片。每打出一幅,請一個同學根據原文和畫面,配套寫出有關解說詞。時間10分鐘。

6、學生在答出原文之後,主持人要學生口頭翻譯文言文語句。如果有困難老師和同學們可以幫助之。要提醒同學以直譯爲主,意譯爲輔,語句要通順,字字落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要訓練學生字字對譯的能力。

7、引導學生初步理清文意,概括《塞翁失馬》的寓意。

明確:在一定的條件下,事物的禍與福是可以轉化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能變成壞事。

8、課文內容分析。

這篇文章的主要線索是:失馬——將馬——墮馬——保馬(父子相保)

情節一波三折。

失馬——吊之——此何遽不爲福。

將馬——賀之——此何遽不能爲禍乎。

墮馬——吊之——此何遽不爲福乎?

它表明的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禍福可以轉化的。

明確:文章可以分爲四層。分別在其父曰“此何遽……乎?“之後,和最後。層意如線索而所歸納的,可以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概括。

①下面請幾個同學談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塞翁失馬”,可以放開來談。不要侷限於校園生活。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耳聞目睹的事。

這是一個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的活動。教師要儘量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充分享受發言的樂趣。不要把學生思維固定在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這一個思維模式上

②討論後,叫學生寫寓言。

教師要引導學生概括學了寓言四則後,寓言的特徵。

提供幾個參考題目

塞翁新傳——可以發揮同學們的想像,寫出課文之外的故事來。

塞翁之子——可以塞翁兒子的身份,聯想其後來跛腿之後的生活,他有沒有繼承塞翁的衣鉢。也成爲了一個“善術者”呢?他是不是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禍福關係呢?

也可以寫其他的寓言故事。但是要求寫出“禍福相倚”這樣大致相當的主題。

三、佈置作業

1、可以讓學生做一些思考和練習題,然後,課外閱讀一本書《中國寓言作品選》可向學校圖書館借。

2、收集學生作品歸類整理,以便向學校推薦。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詩大意,領悟全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閱讀本課,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鑑賞古詩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驗古人的思想情懷,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點:

《過故人莊》的閱讀。指導古詩的一般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個板塊:選點突破

一、快樂起跑

導言: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詞就是繼承和發展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由於年代久遠,繼承古代燦爛文化,重點應是誦讀、背默、積累。難點是閱讀及鑑賞古詩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尋找打開這扇古代文化寶庫大門的鑰匙,欣賞顆顆璀璨明珠的風采。

二、預習考查

順暢朗讀五首詩,考查字音。 強調:荒穢 huì 草木長zháng 雞黍shǔ 郭外斜xiá 開軒xuān 場圃pǔ 重chóng陽 迷mí人眼 啄zhuó春泥 沒mò馬蹄 白沙堤dī 花木成畦qí 排闥tà 雞豚tún 山重chóng水復 乘chéng月 拄zhǔ仗 叩kòu門 點撥2:選點《過》詩,整體感知。

①《過故人莊》作者是誰,哪朝人,選自哪本書? 明確: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陽集》

②《過故人莊》一詩從詩題看的大意是什麼? 明確:詩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裏做客時對田園情趣的感受。過:訪問;故人:朋友;莊:村莊。

③投影村莊、青山、綠樹的簡筆畫,結合全詩內容聯想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感受是什麼? 明確:“還來”——喜愛

三、指導節奏

節奏常識

點撥

1、古詩五言句按音節劃分一般是:2/2/1。例如:綠樹/村邊/合。

2、有破讀現象時,要按意義劃分。例如:故人/具/雞黍。 訓練:按音節兼顧意義的方法對《過》詩進行節奏劃分,並說明理由。 明確: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強調:古詩節奏劃分的標準是音節兼顧意義的。所以,懂字詞,說譯文是正確劃分古詩節奏的關鍵。

書讀百遍

點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要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 考查:選2—3名背誦。

四、熟讀體會

點撥1: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用四個字概括每一句大意。 附板書:明確:邀“我”作客——山村風光——把酒閒談——重陽還過(訪問)

點撥2:語言美表現在敘述與描寫相結合,判斷哪些是敘述句,哪些是描寫句,從情味的角度談好在哪裏? 明確: 敘述: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①老朋友準備好美味飯菜,請我到村居的農家做客。情味:“具雞黍”、“邀我”——真摯的感情、愉悅的情趣敘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②近處,綠樹環抱着村莊;遠處,城外青山連綿不斷。 情味:“綠樹”、“青山”——清幽恬靜的氣氛 描寫: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③軒窗一開,撲面而來的是穀場和菜地,遠處是綠樹,青山,知心朋友們喝着酒,談談農事,風兒送來陣陣泥土和莊稼的氣息。 情味:“面”、“話”——令人陶醉的風味。

④重陽節我還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情味:“待到”、“還來”——融洽的感情、喜愛的情趣。 描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點撥3:詩人對田園情趣的感受是什麼? 明確:閒適恬淡(景美情美,樂在其中,令人陶醉) 強調:析文句、品字詞,是領悟作者情感的關鍵。

五、品詩意境,創設情境,感悟情懷

播放喜悅基調的古曲,老師同時飽含深情地誦讀,學生閉目聯想和想象美好田園畫面。

點撥1:同學們,透過詩,你們彷彿看見了什麼? 明確: 我看見了:青青的山,綠綠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燦燦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場,鬱鬱蔥蔥的菜地;村民們在田間辛勤地勞動着;孩子們在捉迷藏、放牛

點撥2:同學們,透過詩,你們彷彿聽見了什麼? 明確: 我聽見了:雞在叫:“喔!” “喔!”; 鴨在叫:“嘎!” “嘎!” 詩人與朋友舉杯談農事,互相祝福

點撥3:同學們,透過詩,你們彷彿聞到了什麼? 明確: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氣息、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點撥4:同學們,透過詩,你們彷彿感受到什麼樣的情? 明確:朋友的熱情,詩人與朋友之間純樸的友情,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激情。 板書:熱情 友情 激情

討論意境是指詩人寫景敘事要表現的情懷,品讀詩的意境的角度是什麼? 強調:透過詩,你彷彿看、聽、聞、感到了什麼,用自己的經驗去想象詩人的經驗,就會品味出詩的意境。

第二個板塊:指導學法

點撥:通過《過故人莊》的學習,請你談一談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 明確:(附板書,用投影打出) 讀一遍,正字音; 讀二遍,懂字詞; 讀三遍,說譯文; 讀四遍,明節奏; 讀五遍,析文句;(每句的表達作用,作者想寫什麼。) 讀六遍,品字詞;(關鍵詞語用得好在哪裏。) 讀七遍,作想象;(看、聽、聞、觸等官感悟出作者想表達什麼情感。) 讀八遍,會背誦。

家庭作業

以詩的內容爲素材,融入合理、豐富的想象,以《過故人莊》爲題,繪風景畫一幅。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7

教材簡析:

在西雅圖的土地上,迴盪着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知識目標:

1、學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聖潔、駿馬、雄鷹、潺潺、迴盪、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標:

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情感目標:

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慼相關、不可分離的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課前配樂欣賞西雅圖的美麗風光圖,從而引出“西雅圖”這個城市。

2、教師:西雅圖是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來,那裏可是印第安人的領地。印第安人對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7課《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齊讀課題。

5、理解“神聖”,帶着神聖的感覺再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詞語認讀。

聖潔 駿馬 雄鷹 潺潺 迴盪 滋潤 善待

松脂 寶貴 滋養 嬰兒 眷戀 閃閃發光

2、理解課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或體會?(熱愛土地)

三、精讀課文“神聖”部分。

(一)“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過渡語:印第安人深深地熱愛着自己的土地!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最能體現他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哪句話?

1、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體會“出生的嬰兒”與“母親的懷抱”的關係,從而引導印第安人與土地的關係。

3、理解“眷戀”的意思,體會感情,指導讀出“深深地眷戀”之情。

(二)“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青草、綠葉、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於一個家園。”

1、過渡語:正因爲他們熱愛大地,就像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一樣,所以他們才說:—————————————.

2、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會“家園”、“兄弟”、“姐妹”說明了什麼。

(三)“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光的松針,每一隻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雲,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聖潔的。”

過渡語:同學們,就是這樣美好的家園,就是這樣的兄弟姐妹。他們印第安人卻永遠就要與之分別了。大家想知道這是爲什麼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背景資料)

1、同學們,離別之際,他們想再看看這片土地上的什麼呢?請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一讀,並說說他們留戀的是什麼。

3、對比閱讀:文中連續用了好幾個“每一”,什麼意思?把他們去掉,好不好?自己對比着讀讀這兩個句子。

4、指名談談自己的理解。

5、練習讀出感情。

6、教師引讀:在印第安人的眼裏,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難忘的。沙灘美不美?嗡嗡鳴叫的昆蟲美嗎?他們永遠都看不到了。離別之際,他們心中有萬分的不捨,讓我們把這種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讀一讀。

7、齊讀。

8、想象:在他們眼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神聖的?(課件出示填空練習。)

四、精讀“善待”部分。

1、過渡語:西雅圖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麼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氣、動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8自然段,邊讀邊想,西雅圖要求他們善待什麼呢?

2、交流。

3、這部分內容中,有一句話,作者反覆三次說了一句話,大家把它找出來,好好讀一讀。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在什麼情況下才放棄?你放棄一件事時,是什麼心情?

5、引讀,是呀!這是深深的無奈呀,指名讀————————;這是萬分的不捨呀,指名讀————————;這是不放心的叮囑呀,指名讀————————。

6、他們僅僅是要求善待這三種嗎?還有什麼?

7、教師小結:他們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樂朗讀:讓我們帶着深深的無奈,帶着萬分的不捨,帶着真誠的叮囑,配上音樂,再去讀讀西雅圖的話,齊讀——————————。

五、結尾部分。

1、過渡語:作者在文章的最後,發出了怎樣的呼籲呢?

(一)“爲了子孫後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二)“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並好好讀讀,體會感情。

3、教師補充:他的呼籲,白人做到了。他們被西雅圖對土地的熱愛所感動,就把這座城市命名爲“西雅圖”。現在,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昇華。

1、過渡語:大地爲人類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真應該熱愛這片熱土。

2、不少的作家、詩人,也寫出了不少熱愛土地的詩歌,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艾青的一首詩。教師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

3、小練筆:同學們,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有許多的話要對我們腳下的土地說,請拿出你的筆,用上飽含深情的語言,來表達你對土地的熱愛。

4、交流,讀一讀。

七、激情總結。

1、同學們,西雅圖說土地是神聖的,僅僅指的是他們腳下的土地嗎?(不是)齊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神聖的!

2、同學們,爲了自己的幸福,爲了子孫後代的幸福,讓我們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護大地吧!

八、作業。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它們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就這個問題,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8

教學要求: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勤於收集資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掌握勤於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

教學重點:

懂得“勤於收集資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掌握勤於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裏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老師打算寫一篇關於徐州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在需要做些什麼準備;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麼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等)

2.引導學生談談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老師小結: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爲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

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圓形圖上的女同學在幹什麼?態度怎樣?

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麼?指導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2.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裏在幹什麼?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後,清你說說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

(可以通過看報刊、網絡、參觀展覽、採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

3.除了這些,你認爲還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4.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麼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爲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摘抄。爲了便於查閱,分類不要資料,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秀的學習果實。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怎麼做?

二、引導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認真閱讀材料,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3.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4.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寶在堅持,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習慣。

板書設計: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9

教學目標

1.明白如果有一個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並一起去實施,可以寫倡議書。

2.讓學生能根據現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會用正確的格式書寫倡議書。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寫倡議書的格式和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教學難點

寫出目的性明確、針對性可行性強、語言準確、短小精悍的倡議書,所提倡議要合理、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做一份社會調查,通過查找資料、訪問以及結合所學課文內容的感受等形式弄清楚存在的問題。

教師準備:

蒐集有關資料、寫一篇倡議書例文。

教學設計:

一、激興趣,引課題

1.播放幻燈片,激發興趣。同學們(師出示【課件2】關於環保的圖片)圖片看完了,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預設:

生:現在的水資源嚴重缺乏,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嚴重缺水,那些孩子們真可憐,我們要保護水資源,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現在的環境污染太嚴重了。霧霾帶給人們的疾病困擾很厲害,我們要多植樹造林……

引起學生對環保的關注。

2.談話導入課題

同學們,剛剛你們說的那些想法、點子,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共同關注,爲缺水地區、疾病重災區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板書:學寫倡議書)

二、讀內容,明要求

1、翻開書本,閱讀習作內容。

2、學生自由讀習作內容,概括本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3、學生把自己對習作要求的理解在全班交流,並歸納要點:【課件3】

(1)倡議書的格式要正確。

(2)倡議書要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解決的辦法。

三、拓思路,想問題

1.同學們,在課前,我建議大家找一找身邊存在的環境被破壞,被污染的現象,你們能不能說說,都發現了哪些問題?

2.根據調查報告,生交流反饋。

例如:生活中,人們浪費水,水資源被農藥等化學用品污染。浪費電,不隨手關燈,無人看電視還一直開着等。空氣的污染,白色塑料袋的濫用,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等。學校中,亂扔果皮紙屑,浪費紙張等問題 。

3.巧設對立面,解決疑難點

(1)師根據生的回答提出不同主張,生反駁,引發對立。

學生們說節約用水,老師可以說:反正我家不缺少水,我家花着錢呢,浪費不浪費和別人沒有關係……

(2)師生之間在爭辯中尋求參考答案::倡議書不僅僅只滿足個人需求,而且應該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板書:存在的問題 產生的原因)

(3)這麼多的不環保現象,浪費現象,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生說出一些建議,教師適當引導看建議是否合理,幫忙梳理。)

師適當的時候,提出建議要求:合理、具體(板書: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四、借例文,明格式

1.【課件4】師出示一份有問題的倡議書。

2.生再次回顧習作內容,明確格式。【課件5:格式要求】

(1)題目:在第一行中間寫上“XXX倡議書”幾個字。

(2)稱號:倡議的對象。

(3)正文:寫清倡議的事項和原因。

(4)署名、日期:最後署名要寫上提出建議的團隊名稱或個人姓名,再另起一行(對應署名位置)寫上提出倡議的日期。(板書:格式 要規範正確)

3.【課件6】師出示正確格式的倡議書,再次引發學生注意格式。

五、談收穫,留作業

1.說一說,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想法?

2.寫一份倡議書,根據現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倡議,格式要正確要規範,根據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佈在合適的地方。

板書設計:

學寫倡議書

存在的問題

產生的原因

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格式 要規範正確

教學反思:

這一次習作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查找關於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大氣資源、土壤資源等遭受嚴重破壞或遭受污染的資料,二是開展到校園、社區、公園、街道、學校周邊走一走、看一看的活動,瞭解周圍存在哪些污染現象。在交流資料時,學生身受感染,心靈受到震憾。因此,絕大多數同學都定準了自己提出倡議的對象,定好了倡議的主題。很多同學向自己的父母提出《關於節約用水的倡議》,向同學們提出了《關於保護學校環境衛生的倡議》等等。這些倡議指出問題時描述生動,感情真摯,而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建議的內容清晰,準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面細緻,建議的態度委婉,讓人容易接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0

教學要求: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

3.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逐步養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要問”的重要

1.齊讀“不懂就要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麼人,在哪裏,幹什麼?

(2)第2幅圖是在哪裏?從哪裏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於什麼?

(3)第3、4幅圖表現的是哪裏?怎麼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幹什麼?

(4)看第5頁上面左邊一幅圖,這是在哪裏?兩名同學正在幹什麼?老師呢?

(5)看第5頁上面右邊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裏?他們在幹什麼?

(6)最後兩幅圖表現的是哪裏?同學在幹什麼?老師又分別在幹什麼?

二、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後,你明白了什麼?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於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裏,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裏,在校園裏,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的同學,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問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樣?

3.我們今後應該怎麼辦?

三.發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3、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難點: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誦讀愛國名言

同學們,請看屏幕,老師送給大家一組名言,請你們用心的朗讀,會有新的發現。

提問:誰來說說你的發現?你很會發現問題。請同學坐好坐直,眼前想象着飄揚的國旗,一起大聲的讀,齊。

是啊,熱愛祖國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剛剛學習了兩篇關於愛國的文章,是什麼?課文中的詹天佑和季羨林是如何愛國的呢?那麼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人很愛國呢?

今天,我們就隨着一名邊防戰士去海島上看看那裏戰士們是用什麼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齊讀課題——《彩色的翅膀》

二、檢查預習單

課文大家都預習了吧,請拿出自主預習單,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學生交流後,出示屏幕。

讀了課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點屏幕

你最大的疑問是什麼?(預設1爲什麼題目叫《彩色的翅膀》?2、小高爲什麼要把昆蟲帶入寶石島?3、寶石島在哪裏,它什麼樣子?4、條件如此艱苦,戰士們爲什麼還願意待在那裏?5、第一個西瓜爲什麼來之不易?

我們先來研究“小高爲什麼要把昆蟲帶入寶石島?”這個問題,誰來說明原因。課文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快速找一找。

出示—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出什麼?

看來寶石島很艱苦,快速默讀課文,你還能從文中哪些詞句中能感受來?找到相關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

除了課文中的內容,誰還蒐集了寶石島的資料,起來交流一下。請看屏幕,老師也蒐集了關於寶石島的資料,請一名同學來讀一讀。

三、研讀課文

面對這麼艱苦的海島,戰士們有沒有抱怨?有沒有退縮?爲了把海島建設的更加美麗,戰士們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找出相關的句子並畫下來,寫出自己的體會。

學生交流。

① 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提問:“海島田”是什麼?寶石島屬於珊瑚島礁(由珊瑚礁沉積形成的島嶼),不適宜種植蔬菜,戰士們帶土上島和艦艇運土上島,壘出一塊塊可以種植莊稼的田地,就叫海島田。

看到戰士們壘出一塊塊“海島田”,你想說什麼?帶着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

看到戰士們爲自己種植的蔬菜、小樹澆水,你又會說什麼?帶着你的感情讀讀這句話。

接着交流,戰士們又做了什麼呢?

③今年瓜秧開了花,他們仔仔細細地給每一朵雌花都進行了人工授粉。

爲什麼要人工授粉呢?因爲島上沒有蜜蜂、昆蟲,不能傳播花粉,不人工授粉就結不了西瓜。戰士們最希望的是什麼?寶石島能結出大西瓜,寶石島能變得更加美麗。我們一起像戰士們一樣用心的讀讀這句話。

戰士們的用心換來的是大片的西瓜嗎?一陣暴雨過後,西瓜怎麼樣了?戰士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好,繼續交流。

④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着這個小瓜,澆水,施肥,一點都不敢馬虎。

怎樣才能照顧好一個小嬰兒,誰來說說?

(比如無微不至,不敢出一點錯誤。)

在條件惡劣的海島上,還會遇到怎樣的惡劣天氣,戰士們會怎樣做呢?

當島上嚴重乾旱時,戰士們————————。

當海上颳起颱風時,戰士們————————。

當———————,戰士們————————。

你來讀出戰士對小瓜無微不至的愛。指導讀

繼續交流。

在戰士們的精心呵護下,奇蹟終於出現了,在沒有昆蟲的小島上終於成熟了第一個西瓜。(出示13段。)戰士們要共同分享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你來讀,其他同學邊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場景?戰士們在說些什麼呢?

我們平時吃西瓜是怎樣吃的?而戰士們呢?課文中是怎麼寫的?誰來讀讀,從這些動詞中你能體會出什麼?這西瓜來之不易。

請你讀出戰士們的激動心情,請你帶着自豪的心情讀讀。

你來用喜悅的心情讀讀吧。

我們一起加上動作來讀讀。

戰士們收穫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別提心裏多美了。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能突出戰士們動人之舉呢?我們繼續交流。

① 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體會:戰士小高,自己的東西不重要,紙箱子裝的昆蟲很重要,可見他很愛島。

體會2:船很不穩定,小高怕箱子的昆蟲飛了,帶不到島上就沒法給西瓜傳播花粉了,所以他緊緊的抱着。

同學們,你們想,島上在沒有昆蟲的情況下,竟然結了一個大西瓜。如果有了一箱子昆蟲,島上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因此,小高笑嘻嘻地說:“一起讀。

誰能把這句話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是啊,這些小精靈像我們的戰士們一樣,愛祖國的海島,願意在這裏安居樂業。

學完了課文,你想

板書:愛島 愛國

讀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你發現什麼了?題目在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又一次出現,起到點題的作用。

(五)昇華

本文讚美了戰士們熱愛海島、扎身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可題目不是偉大的海島戰士,而是《彩色的翅膀》,這是爲什麼?說下你的想法。

(彩色的翅膀兩層含義:一是以彩色的翅膀代替小昆蟲,強調這些小昆蟲在改造海島所起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徵戰士豐富多彩,充滿理想的生活。)

課後小結

同學們,正是因爲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護海島的人民子弟兵,紮根海島,建設海島,保衛着海島,這裏的天更藍,這裏的水更美,這裏的人更歡!我們堅信,可敬的邊防戰士建設海島的美好願望一定會迎着朝陽,乘着彩色的翅膀,綻放奇異的光彩!

課後習題

作業:

必做:本課小語。

選做:學了課文後,想想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加熱愛煙臺?寫下來。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記詞語、讀寫詞語,進一步鞏固掌握本單元的生字新詞。

2.閱讀成語故事《望梅止渴》,瞭解成語的含義。

3.自主學習《塞下曲》,理解詩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4.學習寫讀後感。

教學準備

蒐集成語故事。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詞語超市”

1.自由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指名讀,檢查是否讀正確。

3.討論交流。

4.書寫第二組詞語。提醒要注意哪些字,怎樣才能寫正確,寫美觀。

5.抄寫“詞語超市”中的第二組詞語。

二、教學“金鑰匙”

1.自由讀題。思考:你從這段話中知道了什麼?

2.指名答思考題。

3.拓展。

(1)回憶《昆蟲迷》的開頭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幾種常見的開頭方法和特點。

①“開門見山法”,即文章一開頭就直接扣住題目。這樣簡潔,避免離題,便於自然展開文章的內容。

②“介紹背景法”,即說明情況和背景,讓讀者容易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很快把讀者帶入到文章當中。

③“提出問題法”,即文章一開始就提出問題,可以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④“倒敘引入法”,這種方法會在讀者心中造成強烈的懸念,激發閱讀下文的慾望。

⑤“古詩名言引入法”,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作用。

(3)小結:開頭是文章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能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趣,能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爲正文作鋪墊。希望在以後的習作中,我們的作品都有很精彩的開頭。

第二課時

一、教學“成語故事”

1.自由讀故事。

2.交流。

(1)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曹操採用什麼辦法使部隊按時到達目的地?

(3)小組內講一講自己蒐集的成語故事。

二、教學“古詩誦讀”

1.導入:

今天我們要誦讀的《塞下曲》描寫的是塞外守邊將士出擊前的情景。

2.讀詩題:塞(sài)下曲。古代邊塞軍歌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鬥生活的。

3.介紹詩人盧綸和他的《塞下曲》組詩。

盧綸,唐代詩人。大曆十大才子之一,邊塞詩寫得很有氣勢。

盧綸寫的《塞下曲》一組共六首,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軍營生活。此爲第三首,描寫匈奴兵利用夜色逃跑被唐軍發現時追擊的情形。

4.初讀古詩。

5.自由讀,多讀幾遍,自悟詩意。

6.說說你理解了哪些地方,還有哪些地方不懂。

月黑:沒有月光。

單于(chányú):匈奴的首領。這裏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遁:逃走。

將(jiàng):率領。

輕騎(jì):輕裝的騎兵。

逐:追趕。

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

教案《語文A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樂園五》教案》,

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在這月黑風高的夜晚,敵軍首領偷偷地逃跑了。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騎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來,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

7.再讀古詩,體會詩境。你從詩中讀出了什麼?帶着你的感受讀古詩。

8.分小組賽讀。

9.背誦古詩。

10.推薦閱讀盧綸《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第三課時

一、讀題,明確習作要求

這次習作的任務是學習寫讀後感。

二、習作指導

(一)瞭解讀後感。

1.什麼是讀後感?(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寫出來,就是讀後感,也叫讀書筆記——讀後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

2.寫讀後感有什麼作用?(寫讀後感,可以對某一個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同,或批評。寫讀後感還可以加深自己對原文的理解。)

3.小結:讀後感的基礎是“讀”,只有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纔能有感而發寫好讀後感。平時閱讀文章或書籍時,在文旁圈點批註,隨時記下瞬間的思考與感受,遇到相關的資料隨時積累下來,有助於寫好讀後感。

(二)指導寫讀後感。

1.以讀《昆蟲迷》或《小女孩兒和小海豹》爲例指導。

(1)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結合課文中的內容說說自己的體會。

①讀了文章你得到了哪些知識?

②文章什麼地方最感人?原因是什麼?

③文章中什麼最值得學習?怎樣學習?

④讀了課文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有什麼收穫?

2.小結讀後感的一般寫法:緊扣原文,抓住重點;聯繫實際,情感真實;敘議結合,以“感”爲主。

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不能只“讀”不“感”,一味地抄寫原文,沒有什麼體會,也不能只“感”不“讀”,離開文章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通常情況下,應在“讀”的基礎上側重於寫自己的感受,所談的感受和體會不但對自己有意義,對別人也應該有啓迪。

三、欣賞例文

四、相互交流,開啓思路

五、學生練寫讀後感

第四課時

一、回憶本次作文的要求

二、出示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講評

講評要點:

1.緊扣原文,抓住重點。從原文引發感想、體會,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或者幾點上來發表議論。

2.聯繫實際,具有真情實感,不說大話、空話、套話。

3.敘議結合,以“感”爲主。

三、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學生修改自己的初稿,教師相機指導

五、謄寫作文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3

教學目標:

1、 能基本掌握詩歌鑑賞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詩的主要內容和寓情於物的表現手法。

3、 能通過對詩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愛,領悟母女深情。

教學重點:

1、 能基本掌握詩歌鑑賞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詩的主要內容和寓情於物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能通過對詩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愛,領悟母女深情。

教學準備:

1、 引入材料:《千紙鶴》。

2、 典型材料:《紙船》。

3、 延伸材料:艾青《我愛這土地》。

教學過程:

1、 導入知識點。

(播放邰正霄的《千紙鶴》,讓學生感受歌手在歌曲中借反反覆覆疊千紙鶴的情景,來表達自己的一種思念。)疊千紙鶴可以寄託一個人的思念,今天我們要學的《紙船》,詩人借疊紙船要給我們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呢?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童心和聖潔的母愛爲主。《紙船》是冰心1923年考上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赴美留學的途中寫的。詩中表現了詩人對母親的無限的思念和遠離母親的惆悵。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紙船》。

(聽配樂朗誦,體會詩人的感情)

(要求自由朗誦,注意:誦讀時,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體驗,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創設的意境;藉助以前的誦讀經驗,試着劃出節奏和重音。)

(請同學誦讀,師生共做評價)

2、 知識點揭示。

(詩的知識)講解:新詩就形式而言,在格律上約束不大,形式靈活;就內容而言,多抒發詩人的內心感受,與時代生活密切相關。詩歌表情較含蓄,常運用聯想和想象的表現手法,藉助形象來抒情。

提問:這首詩共有三節,依次概括爲:疊紙船——拋紙船——船入夢鄉。在第1、第2詩節中,作者用了哪些詞語、怎樣表達了對母親思念的深沉而執着?第3詩節中詩人展開聯想和想象,創設了怎樣的情景?這一情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學生在詩中標註,小組討論)

講解並板書:“從來不肯”、“總是”、“一隻一隻”、“仍是”、“每天”等詞語寫出了思念之深、之執着(具體分析略);第3詩節創設了一個感人場景:自己疊的紙船飄進了母親的夢裏。“含着淚”、“愛和悲哀”形象地抒寫了思念之苦、之切、之強烈,將全詩的感情推向**。

討論:詩題“紙船”有什麼特殊含義?作者爲什麼要選擇“紙船”來表達思念母親的情感呢?(小組討論並回答)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已經知道“紙船”形象有特殊的內涵和象徵意義,它象徵了漂泊無依、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故鄉、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之情,也表現出詩人美好的心願。

創作此詩時,詩人身處郵輪,面對茫茫大海,無法與母親聯繫,內心的孤獨和惆悵可想而知。大海復甦了詩人的童心,在中國民間,又有以放紙船寄託希望的習俗,詩人幻想小小的紙船能載着沉沉的思念到母親身邊,因此選擇“紙船”這個具體事物,比較自然。

3、 知識點強化。

出示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請同學們欣賞,按照“感受——共鳴——再創”的方法,以學習小組爲單位,體會詩歌的情感和表現手法,寫出發言要點。

以每人選的詩歌爲例,談談對詩的內容即形式的理解,請同學在全班作發言。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冰心的詩,瞭解了新詩的形式和寫法,學會了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也被洋溢在其中的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深深打動。愛是相互的,母親愛我們,我們更應該用心去報答母親。

4、 知識點延伸及迴歸。

“詩言志”,它通過具體的形象、創設意境,表達作者的情感。請同學們飽含對母親的愛背誦這首詩,再次體會詩人託船寄情的構思,體會那一隻只用心良苦的紙船中盛滿的無盡的愛與思念。

對抒情性較濃的文學作品的鑑賞,與詩歌的賞析方法一樣,都需要在閱讀中通過作者的想象和聯想去深入領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5、 知識點檢測。

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本詩採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表達出對母親深深的愛,模仿這種形式,寫一段話或一首小詩,也採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抒發對母親的愛。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瞭解詩句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欣賞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理解詩句及整首詩的大意。

2.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詩句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時的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浪淘沙》,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感受古詩意境。

2.培養學生熱愛黃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川秀麗,風景如畫。這節課我們要到黃河邊上,去聽聽黃河的濤聲,去看看黃河的氣勢。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唐代詩人劉禹錫作的詩《浪淘沙》。

出示課件2(板書:浪淘沙)

二、自主學習

在學古詩之前,請同學來回顧一下古詩的學習方法。

出示課件3

解詩題,知作者——誦古詩——抓字眼,明詩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課件4自學提綱

1.“浪淘沙”怎樣理解?互相交流資料,瞭解作者劉禹錫。

2.將古詩讀正確、流利。

3.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結合重點詞語說說古詩大意。

三、合作學習

1.《浪淘沙》是由九首詩歌構成的一組詩,這裏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爲七言絕句。後又用爲詞牌名。

劉禹錫(772年-842年),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詩豪”。

2.指名朗讀古詩。

3.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①九曲:彎曲,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樣子。

②浪濤風簸:波浪滔天,大風顛動。

③天涯:天邊。

④直上:一直到達。

4.學生連起來說說詩意。

(彎彎曲曲的黃河洶涌奔騰,捲來萬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風怒吼,彷彿來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黃河直上九天銀河,一起走進牛郎織女的家。)

(適時板書:黃河雄偉壯美的景象)

5.出示課件5課文配套圖片借用圖片理解。

四、質疑探究

1.出示課件6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2.品讀,深化理解。

牽牛織女:指牛郎星和織女星。神話傳說中把它們說成牛郎和織女兩個人。自古相傳,織女爲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爲夫婦。後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生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女家,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現詩人奮發有爲的精神和豪邁浪漫的氣魄。

(適時板書:奮發有爲的精神豪邁浪漫的氣魄)

五、小結檢測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們的雙腳踏遍了祖國山川河流,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寫下無數千古不朽的名篇。課餘請大家再收集有關的古詩讀一讀,去領略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詩古韻!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江南春》和《書湖陰先生壁》,體會詩人感情,感受古詩意境。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劉禹錫的《浪淘沙》。

2.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劉禹錫的《浪淘沙》,領略了黃河宏大的氣勢,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江南的景色和鄉村風光。

3.繼續用學習上節課古詩的方法來學習《江南春》和《書湖陰先生壁》。(板書:江南春書湖陰先生壁)

二、學習目標

出示課件7《江南春》《書湖陰先生壁》自學提示:

1.解釋題目,瞭解作者。

2.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古詩。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重點詞語。

4.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意。

第一部分:《江南春》

(一)合作學習

1.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2.介紹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爲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3.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4.理解重點詞語,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結合註釋理解。

5.說一說詩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處處黃鶯鳴叫,綠葉中映着紅花,河邊村莊,山邊城郭,酒旗隨風搖動。南朝以來所建的許許多多座寺廟,又多少樓臺籠罩在迷濛的煙雨裏!

(板書:江南美景煙雨樓臺)

(二)質疑探究

1.重點詞句出示課件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品讀,深化理解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齊、樑、陳四個朝代的統稱,均設故都於江南,是我國曆史上朝代時間存在較短的時期。由於佛教迎合了當時統治階級,方便他們統治人心,鞏固江山。於是當權者大興建設寺廟,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幾百座,是當時人民的一項極爲沉重的負擔。它不僅佔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勝之地,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建寺造塔和雕鑄佛像,還要養活十幾萬的和尚和尼姑,使得當時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現在大江東去,南朝的統治已經滅亡,那些荒淫的當權者也已經不在了,只留下了當年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所以我們從後兩句詩中,不僅讀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讀到了詩人慨嘆南朝的滅亡,借古喻今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板書:憂國憂民之情)

第二部分《書湖陰先生壁》

(一)合作學習

1.解題:《書湖陰先生壁》是作者訪問朋友湖陰先生,被湖陰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圍清新環境所吸引而寫下的詩,並將它題寫在湖陰先生的牆壁上。“書……壁”,即題寫在牆壁上的詩。

2.瞭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

3.理解重點詞語:

長掃:即常掃,指經常打掃。

畦:這裏指種有花木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土地周圍有土埂圍着。

一水護田:指一條小河環繞田野流過。

兩山排闥送青來:排,推的意思;闥,指門。這句採用擬人手法,說兩座青山推開院門,送來莽莽青翠。

3.說說詩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經常打掃得乾淨,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親手栽種的。一溪流水環繞着綠油油的農田,兩座青山破門而入送來了莽莽青翠。

(板書:院裏:茅檐花木院外:一水兩山)

(二)質疑探究

1.出示課件9

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2.品讀:第一二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三四句表現了主人的高潔。

(板書:景美人更美)

三、總結拓展

1.黃河的磅礴氣勢,江南的美麗春色,鄉村的青山綠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爲我們的祖國而驕傲。

2.描寫自然風光的詩還有很多,同學們在課下可以自己找來讀一讀,背一背,積累下來。

板書設計:

浪淘沙

黃河雄偉壯美的景象

奮發有爲的精神

豪邁浪漫的氣魄

江南春

江南美景煙雨樓臺

憂國憂民之情

書湖陰先生壁

院裏:茅檐花木

院外:一水兩山

景美人更美

教學反思

《古詩三首》選編了《浪淘沙》《江南春》和《書湖陰先生壁》三首詩歌。從內容上看,都是描寫自然景色的;從形式上看,都是七言絕句。

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的,第一節課教學劉禹錫的《浪淘沙》,基本教學步驟是導入後,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釋題、瞭解作者,熟讀古詩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重點詞語,說說詩句的大意。接下來,學生合作學習,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練習,教師檢查指導。最後的環節是質疑探究,抓住重點句子,深入理解,從中讀懂詩句蘊含的感情,進而深刻理解全詩。

第二課時,按照同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第二首和第三首詩。學生在掌握了學習方法後再來學習新課,沒遇到什麼障礙,可謂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我認爲這一課的教學還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在個別問題提出後,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也是造成學生思維阻礙的一個原因。第二是對教材的解讀能力不夠。 在第一句中的“綠映紅”中的“映”字,學生體會得很好,學習完第二句後,我想讓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前兩行的江南的明朗絢麗之美,但在這一環節中,我的引導還不夠巧妙,讓學生體會得不夠細,其實這兩種美也是相互映襯的,可惜我沒有點到。

認真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只要多學習、多鑽研,我想我們會上出更多高效的課。總而言之,一節有效、精彩紛呈的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不能沒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處處閃現的生成點,學習處理好生成點中的智慧火花。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蒐集材料的過程中瞭解古代著名書法家和名家作品。

2.在交際過程中感受書法的藝術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瞭解古代著名書法家的一些情況。

教學難點:

感受書法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教具準備:

課件(書法家及書法作品圖片)

教學設計:

一、出示圖片導入

1.出示圖片

【課件2】一組古代書法家作品圖。

2.教師談話: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一樣,最終發展成爲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源遠流長,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爲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

3.今天我們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聊聊書法(板書)

二、認識書法名家

1.小組內同學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古代書法家以及他們的故事。

2.誰知道王羲之,能和大家說一說嗎?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廣採衆長,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爲“二王”。)

(王羲之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王羲之路過山陰城的一座橋。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着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3.誰還知道其他書法家,到講臺前來給大家說他一說。(板書:王羲之 柳公權)

三、欣賞書法作品

1.出示古代名家書法作品。

【課件3、4】歐陽修、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的作品。

學生欣賞,說一說自己欣賞後的體會。

四、交流學習感受

1.你學習過書法嗎?把你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指名書法好的同學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示例1.學書法,如果真的投入當中的話,你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我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後過渡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而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爲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注意起筆、頓筆、提筆和收筆,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示例2.我覺得學好書法,也得有一定的審美要求,寫出來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風格中不斷超越自我。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追求美的風格,看一幅書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個字的形體結構,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變化,結體、點劃不雷同,肥瘦適當,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風姿瀟灑,達情儘性,神采飛揚。由於每個人愛好和審美觀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不斷地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從容地走進這一人類書法藝術的殿堂。)

(板書:感受樂趣 超越自我)

五、暢談學書益處

1.學生小組內自由發言,談一談自己感受到的學習書法的好處。

2.教師總結:

(1)培養耐力和自信心

(2)開發智力,培養協調性

(3)提高人的整體能力

(4)提高個人修養與文化素質

六、總結交際要領

1.學生討論,本次交際活動要注意什麼?

2.教師總結,出示:【課件5】

?有條理地表達,如可以分點說明。

?對感興趣的話題深入交談。

3.課後蒐集一些名家書法作品圖片帶到學校,和同學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聊聊書法

王羲之 柳公權

感受樂趣 超越自我

教學反思

本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有二:一是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學習有條理地表達,如可以分幾點來說明,也可以清楚地分開層次來說明;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可深入交談,讓別人聽懂自己瞭解的內容。二是聊一聊關於書法的話題,在交流中瞭解我國古代的一些著名書法家以及他們的一些傳說或故事;欣賞一些書法作品,從感官上感受書法作品的美;談一談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自己的感受和學習書法的好處。

在教學中,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對書法知識瞭解的不太多。整節課當中,對書法知識的指導過多,對交際的指導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