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我若爲王教案設計

我若爲王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教案示例

我若爲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要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造就奴才的思想制度,它迫使人失去人的本性,異化爲奴才。掃除奴才孳生的封建制度、思想,才能使人性復歸。

2.揣摩本文的語言,分析作者的語言特色。

3.鑑賞本文的藝術特色

4.正確理解本文的辯證思想

教學難點:重點語句的體會。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介紹導入

聶紺弩 (1903─1986)曾用筆名耳耶、 二鴉、 簫今度等。 湖北京山人。1922年任東路討賊軍前敵總指揮部祕書處文書,旋往馬來西亞吉隆坡當教員。1924年考取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第二期學員,參加過國共合作的第一次東征。後入莫斯科中山大學,1927年回國,在上海蔘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任《中華日報》副刊編輯時,認識了魯迅、茅盾、丁玲等人。這期間寫了大量雜文,並在193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邂逅》。抗日戰爭期間,在桂林與夏衍、宋雲彬、孟超、秦似編輯雜文刊物《野草》,並出版雜文集《歷史的奧祕》、《蛇與塔》。1949年後歷任中南區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理事、香港《文匯報》總主筆、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等職。1960年後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工作。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國古典小說論集》。

 二、默讀課文,積累字詞

1.生字注音

紺(ɡàn)弩(nǔ)匍匐(púfú)盔(kuī)呵斥(hēchì)葸(xǐ)

2.詞語釋義

諂媚:卑賤地奉承,討好別人。諂:曲意迎合。

匍匐:使自己俯臥。這裏指臣子俯臥在國王面前。

畏葸:畏懼,誠惶誠恐。

昂頭闊步:仰着頭,邁大步。形容精神奮發的神態。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過來了。

三、語句分析

學生自己挑選難理解的語句,小組討論分析,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的準備:

1.我將看不見一個人的臉,所看見的只是他們的頭頂或帽盔。

看不見一個人的臉,因爲大臣見國王的時候,必須低頭;在上朝朝見國王的時候,也必須匍匐在地,不準仰視“王”,只有國王說“恕你無罪”時,大臣纔敢擡頭視君。所以王將看不見一個人的臉。這句中的“頭頂”是指伏地請罪的臣下摘去帽子的腦袋;帽指代文臣,盔指代武將。

2.或者所能夠看見的都是諂媚的,乞求的。

一旦“王”恕其無罪時,這些文臣武將才敢擡起頭來見君,但是哪張臉敢對王露出“抗顏”呢?這些文臣武將只能順國王之意,說王愛聽的話,王不對,也得諂諛“吾皇聖明”。“伴君如伴虎”,哪個文臣武將敢捋虎鬚被虎吃掉呢?真正有硬骨的海瑞進諫時,不也扶 (即擡着棺材,以備王賜死)入覲嗎?就這樣,海瑞也不能不頌“吾皇聖明”。“乞求”,未必大臣們都向王乞求金銀財寶高官厚祿,就是諫國王改正一種錯誤,臣也不敢不“乞求”王改。所以,能見國王的臉是諂媚的臉,“乞求”的臉。

3.快樂的時候不敢笑,不快樂的'時候不敢不笑,悲慼的時候不敢哭,不悲慼的時候不敢不哭。

大臣在王的面前,不能有個人的感情表現,一切惟王之情緒是從。王悲傷的時候,你縱使快樂也得去與王一起悲傷;你死了爹孃而悲傷的時候,如果王要舉行盛大慶典,你不能哭,還得笑,喜氣洋洋。總之,在王面前,臣下不能將個人感情隨意宣泄表達,因爲臣下是王的奴才。樂不敢樂,悲不敢悲,人性遭到摧殘,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性異化:由人異化爲奴才。

4.我是民國國民。

這句中的“民國”是指解放前的“中華民國”,此文寫在舊中國時期。

5.我以爲世界之所以還大有待於改進者,全因爲有這些奴才的緣故。生活在奴才們中間,作奴才們的首領,我將引爲生平的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這句中的“世界”,應該指的是統治下的“世界”,“大有待於改進者,全因爲有這些奴才的緣故”,這就是說,蔣介石的文臣武將不過都是一些奴才,這些奴才捧着蔣介石,把那個舊“世界”弄得不像樣子;“大有待於改進”,是要改進到沒有奴才的“世界”。然後作者又借“我”這假想中的“王”影射蔣介石,他不過是一個“奴才們的首領”。那是蔣介石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據載,抗戰時期,在重慶,治下的一部分奴才曾給蔣介石獻過“九鼎”。當時蔣介石“大怒”,質問奴才們:“這是幹什麼,拿我當皇帝了嗎?”當時有人評論,蔣介石不願承認自己是皇帝,但在他的奴才們的眼裏,他已經是皇帝(或“王”)了。在那個“世界”裏,蔣介石實際上就是他的奴才們眼中的“王”——奴才們的頭兒!所以作者說,他這個奴才頭兒是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6.我將變成一個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將把我的臣民一齊殺死,……不準一個奴種留在人間。

怎麼理解這“暴君”與“明君”的統一呢?“暴”,指殺盡“奴才”;“明”,指掃除一切奴種,不給人間留下一個,叫奴種斷子絕孫,自己也不再當奴才頭兒。這“暴”中寓着“明”,“明”才需要“暴”。

這句中的“我”與上一句(第5句)中的“我”不是一回事,而是“假定又假定”“若爲王”的“我”。這個“我”表達了作者的理想:“改進”“世界”,必須把奴才消滅乾淨,反過來說,消滅盡了奴種,包括奴才的頭兒,才能“改進”“世界”。

7.我若爲王,將終於不能爲王,卻也真的爲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

不爲王,纔是最大的王,含着這樣一個歷史辯證法:不爲王,世上沒有任何奴種,自己和他人的人性會完全復歸。人,再也沒有奴性,有的是真的人性,每個人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人的生活,這纔是最大的“王”:可以盡情發展自己的人性。

8.真的人們

即沒有奴性、人性自由發展的人們。

四、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