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南京大屠殺》重難點分析

《南京大屠殺》重難點分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南京大屠殺》重難點分析】

《南京大屠殺》重難點分析

  【重點難點提示】

 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

2.分析課文,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有關新聞作品的特點。

4.比較報告文學和通訊,更好地體會、把握這兩種文體的特點。

 難點

1.體會報告文學生動、形象的記敘及精當的議論、抒情。

2.體會通訊“用事實說話”的特點,感受通訊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什麼是新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識形態,就有不同的回答。新聞是──社會上大多數人感興趣,而且在此以前從未對它注意過的那些事情。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纔是新聞。”

──凡是能讓女人喊一聲“啊呀,我的媽呀”的東西,就是新聞。

──《新聞報道與寫作》(麥爾文·曼切爾著)

以上表述並非科學意義的定義,但卻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聞學的基本立場,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們好奇的事纔是新聞。這種觀點當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雖然他們對新聞的認識已側重在“讀者興趣”上,但其實質仍不能脫離“利潤”的操縱。在中國,“新聞”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新唐書》。《現代漢語詞典》釋“新聞”爲:①報紙或廣播電臺等報道的國內外消息:新聞廣播/採訪新聞。②指社會上最近發生的新事情。《辭海》對新聞的解釋是:①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機構對當前政治事件或社會事件所作的報道。要求迅速、及時,真實,言簡意明,以事實說話。形式有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新聞圖片、電視新聞等。②指被人談論的新奇事情。

1943年9月陸定一提出:“新聞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開全國18大城市的報紙工作座談會,其會議紀要對新聞定義作了新的詮釋:

“新聞反映新發生的、重要的、有意義的、能引起廣泛興趣的事實,具有迅速、明瞭、簡短的特點,是一種最有效的宣傳形式。”

我們的看法認爲:“新聞是對新近發生或發現的有社會價值的能引起廣泛興趣的事實的傳播。”廣義的新聞包括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新聞評論等,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中常見的報道體裁。狹義的新聞專指消息。本單元涉及到的文章應該算廣義的新聞。

通訊的種類:

人物通訊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蹟和命運爲報道內容的通訊。人物通訊並非僅僅是“名人通訊”,報道對象的選擇取決於其蘊含的新聞價值,一般來說人物必須具有先進性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寫“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斷着重寫人物的某個側面或階段。此兩類一般以人物的“行”爲主,而“人物專訪”以寫人物的“言”爲主。通過記者的專訪,記述人物的談話,從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事件通訊是以具典型意義的事件爲報道對象的通訊。事件通訊時效性較強,它圍繞中心事件選材,雖不着力刻畫人物,但往往通過典型事件表現一羣人或一個集體。所以它通過較爲詳盡地展示事件的完整過程,挖掘其意義,揭示其本質,進而反映社會風尚,弘揚時代精神。

工作通訊是介紹某單位先進事蹟、傳播其典型經驗和做法的通訊。

概貌通訊是記述某地區、部門、行業、工程的新面貌、新氣象的通訊。報刊上常見的“見聞”、“紀行”、“巡禮”、“散記”均屬此類。

通訊的特點:

新聞性(真實、時效、針對性):就報道對象而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經驗、成果、工作情況、社會風貌等,都必須是真實的,不允許虛構或“合理想像”,而且報道對象應該具有必須的思想性和典型意義。就報道時效而言,通訊雖不及消息那樣快速敏捷,有時爲將人物、事件報道細緻完整需時較長,但也必須及時,仍須有很強的時效概念。

形象性:通訊尤其是人物通訊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消息在表達上主要是敘述,語言追求簡潔、明快、準確。通訊則可以描寫、抒情,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因此通訊在語言和表達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它在報道真實的人和事的過程中,增添許多生動形象的描述,給人以現場感。

完整性:通訊需相對完整、具體地報道人物或事物的過程。消息敘述簡明扼要,一般不展開情節。通訊的材料比消息豐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實、充足。它要求詳盡、具體地報告事件的經過、演繹人物的命運,充分展開情節,甚至描寫細節和場面。這些既是形象性的表現,同時也是內容完整性、具體化的要求。

評論性:通訊需運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對人或事做出直接的評論。消息是以事實說話,除述評消息一般不允許作者直接發表議論。通訊則要求在報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時,表露記者的感情與傾向。然而通訊的評論不同於議論性文體的論證,它須時時緊扣人物或事件,依靠事實作適時的、恰到好處的評價點撥。因此這是一種通過描寫、敘述、抒情等表達方式進行的議論,它的特點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廣義的新聞,如報告文學、通訊、電視專題片等看重事件本身的本質並將其昇華。消息、時事報道等狹義的新聞的新聞性,更注重時間性和突發性。

“報告文學”這個名詞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它是由“報告”和“文學”兩個單詞連綴成的詞組。“報告”指內容的真實性而言;“文學”指表現手法的藝術性而言。因此,我們所說的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它敘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先進人物,反映人民羣衆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爲人們嗤之以鼻的醜惡事物。於是,有人稱它爲“用文學形式寫的具有新聞價值的報告”或“藝術的文告”。

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通訊有密切關係,但又有所區別。兩者相同點在於:都以真人真事爲寫作對象;它們的區別在於:一、新聞通訊依附於某一事件,寫人是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是以人帶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朧的遠景。它把人物推向前臺,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摩擦、矛盾、衝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學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畫與細節描寫,強調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注意文學手段的運用。

報告文學與小說有類似之處,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體。美國有“非小說文學”或“非虛構文學”,與報告文學相似。這說明報告文學在表達方法上是類似小說的。但是,它和小說相比,要求嚴守真實性原則,不能虛構,所有的藝術概括與加工,都不能違犯真實性的原則。《基希及其報告文學》的作者T·巴克指出:

“在小說裏,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識上”“在報告文學裏,人生卻反映在報告者的意識上。”“小說有它自己的主要線索,它的主角們的生活。而報告文學的主要線索就是主題本身。”

這段話表明:報告文學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達──不論寫作者所採用的是怎樣的一種表述的手段和風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許以創造和綜合人物典型那樣的手段去表述。這就是小說與報告文學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也就是它們各自的界限。

報告文學有三個特點:

(一)鮮明的新聞性

報告文學作家黃鋼認爲,報告文學的“新聞性至少可以涉及到兩點,第一是具有報道的價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實性的問題。”(《試談報告文學》)我們可以用兩個字說明報告文學的新聞性,一是“快”,二是“真”。

所謂“快”,這是因爲報告文學要對急遽變化的現實生活做出及時的生動的反映,要追隨時代的腳步,用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動人的情景描繪出來。

所謂“真”,是指報告文學的生命在於真實。報告文學之所以具有不同於小說的感染力,正是因爲它的作者依靠新聞敏感來選取生活中發生的、生動的、具有說說服力的人物和事件,運用恰當的文學語言形象地、完整地把他們傳達給讀者。因爲嚴格地忠實於事實,不允許有任何虛構、造假,所以報告文學才被許多人視爲“社會史的信實資料”。

報告文學的真實性,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複合的概念,它包含幾個層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實性。作者所採訪的材料,都應是實有其事的。這是報告文學真實性的基礎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準確性。準確的材料就是要包含五個“W”,每一個都不可或缺,也不可編造。第三,是本質的真實性。報告文學作者總是調動有限的例證(包括情節、細節、背景和其他)去描述生活、刻畫人物、揭示本質的。

(二)強烈的文學性

報告文學屬於文學範疇,它是報告,也是文學。它的新聞性(主要是真實性)與文學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爲表裏、相輔相成的。“除了虛構與概括的手法不宜引進報告文學,其他一切屬於表現形式的文學手法都可以在報告文學中充分調動。調動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實,就越富於藝術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談談報告文學》)這就告訴我們,報告文學需要從文學引進多樣化的表現方法與技巧,如提煉、剪裁、描摹、比興、工筆刻畫、重筆渲染、精選角度、截取斷面、澎湃的抒情、恰當的議論,以及藝術語言的調動等等。

總之,除虛構和誇張外,藝術構思、藝術想像、描寫、抒情和修辭手法,都是可以採取的文學手段。

(三)深刻的政論性

優秀的報告文學,是時代的號角,歷史的見證。它總是要針對着現實生活,大聲“發言”的。同時,報告文學的'作者在滿腔熱情地向讀者報告現實生活中的先進人物和重大事件時,常常要在作品中抒發感情,發表議論。爲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事件的意義更突出,有時作者要直接站出來報告。因此,報告文學比起小說和其他文學作品來,能更直接地表現作者的思想傾向,帶有強烈的政論色彩。

 【重點難點點撥】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尋覓(mì) 步履(lǚ) 蹣跚(pán shān) 悚然(sǒng) 蹂躪(róu lìn)

徘徊(pái huái) 襤褸(lán lǚ) 燕子磯(jī) 屍骸(hái) 撰寫(zhuàn)

猙獰(zhēng níng)綁縛 (fù) 汩汩(gǔ) 俘虜(fú lǔ) 蠱惑(gǔ)

大肆宣傳(sì) 凶神惡煞(shà) 慘絕人寰(huán) 熙熙攘攘(xī)

二、掌握下面多音多義字

解(jiè)押解 惡(è)兇惡 發(fā)發生

(jiě)解放 (ě)噁心 (fà)間不容髮

(xiè)渾身解數 (wù)太惡

載(zǎi)三年五載 號(háo)呼號 露(lù)露水

(zài)裝載 (hào)號召 (lòu)露出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詞語積累

毛骨悚然:毛髮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人碰到陰森或悽慘的景象時的恐懼感覺。毛:毛髮;骨:脊樑骨;悚然:害怕的樣子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蹂躪: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令人髮指:叫人憤怒得頭髮豎起來了。令:使。髮指:頭髮直豎起來,形容憤怒到極點的樣子。

逝者如斯:流逝的時光像這流水。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襤褸:(衣眼)破爛。

凶神惡煞:原來指兇惡的神,常用來指兇惡的人。

鼓譟:喧嚷。

蠱惑:毒害,迷惑。

尋覓:尋找。

慘絕人寰:人世上再沒有那樣悽慘的了,形容慘痛達到極點。人寰:人世。

汩汩:文中指血水流動的樣子。

屍骸:屍骨。

猙獰:(面目)兇惡。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五、文章的寫作背景

從1939年到1945年,德國、意大利、日本三個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萬餘人。二戰對人類文明是一場巨大的摧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歷史慘劇中,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南京進行的六個星期屠殺三十多萬中國人的黑暗一幕,無疑是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恐怖暴行。65年前,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侵華戰爭,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南京大屠殺就是其中最黑暗的一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任何一位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正如一位倖存者所說的“遺忘屠殺,就是等於第二次被屠殺”。這次大屠殺中,南京的三十多萬軍民遇難。對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這一滔天罪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本文寫於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前夕,在這之前日本右翼勢力曾於1982、1986年兩次通過歪曲歷史的教科書。中國人民絕對不容許任何形式的否認、抹殺或歪曲南京大屠殺歷史事件的思潮和勢力擡頭。本篇報告文學就是以大量史料證據及目前尚存的人證,揭露了日寇慘絕人寰、令人髮指的罪行。

六、文章主旨

文章用倒敘的手法敘述了65年以前日寇在南京對南京人民集體和零散大屠殺的滔天罪行,控訴了日寇慘絕人寰的暴行,告誡人們勿忘民族災難,明確今後的路怎麼走。

七、結構分析

課文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用倒敘手法寫當年日寇令人髮指的暴行,突出半個世紀的漫漫歲月都無法抹平靜緣老太心中的裂痕。

文章開頭先寫舉世聞名的南京城的城市風光,接着寫在一派生機勃勃、和平繁榮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因見到當年慘遭蹂躪的老槐樹而又一次發瘋。景與人形成的反差、對比,給人震撼力、衝擊力,提醒人們毋忘國恥。接着文章引用了美國護士的日記,證實是日寇令人髮指的暴行,使老太太精神失常。這一部分最後一小節夾敘夾議,通過議論強調時光可以流逝,歷史卻無法忘記,也不應該忘卻,告誡人們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

第二部分: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殺中令人髮指的獸行。

這一部分分三個層次,先總後分地敘述。

第一層(“風景秀麗的燕子磯……長江邊簡直成了叫喚地獄……”):這一層次主要寫日軍集體大屠殺的三件慘案:(1)12月13日的燕子磯大屠殺;(2)12月15日夜的下關大屠殺;(3)12月18日的草鞋峽大屠殺。

第二層(“在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對田中軍吉的殺人過程作了詳細記載,並附有照片。”):主要寫日軍零散屠殺的兩個典型慘案:(1)兩個殺人惡魔的殺人比賽(2)田中軍吉以“助廣”寶劍連殺無辜中國人300多的血腥事件。

第三層(“經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恐怕很難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統計。”):這個層次寫法庭查證、舉證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集體大屠殺和零散大屠殺的案數和人數。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南京大屠殺是經過國際法庭判定的,是有歷史定論的。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也頗具匠心,在寫了三個集體大屠殺慘案、兩個令人髮指的零散屠殺案後,結尾處還引用了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材料。從結構來看,寫查證的法律證據也起到了總寫的作用。法庭查證材料鐵證如山,不容置疑。從內容上看,用數字說明增強了說服力。在引用“查證”後,文章還補上了外國觀察家的看法和當時情況的補述,說明事實上日寇在南京大屠殺中殺害了我們多少同胞是難以記數的。

第三部分:點題──我們要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民族的奇恥大辱,更加明確今後的路怎麼走。

八、重點語句分析

1.入夜,我在長江邊徘徊。大江東去,逝者如斯。時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終離人世,然而歷史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

這段抒情和議論由老太太發瘋引起,一方面在說幾十年的歲月無法彌補老太太心靈的嚴重的創傷,她無法忘記過去,同時也是在告誡人們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

2.我不想也沒有必要發更多的議論,我只希望像我一樣年輕的戰友、年輕的同胞,記住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它會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這是文章點題的段落,不發更多的議論,卻讓讀者思考:今後的路該怎麼走。這種思考不是要考慮個人的發展,而是要讀者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現在,將來!

九、寫作特色

1.結構的精心設計

文章開頭用了倒敘的手法,這個開頭緊緊抓住讀者的心,讓讀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太太發瘋的原因。文章中先寫集體大屠殺,後寫零散大屠殺,然後運用軍事法庭的材料加大了事實的說服力。結尾處點題也是在讀者讀完之後,引起讀者激盪的感情之後水到渠成的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深深思考。

2.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文中的記敘讓血淋淋的事實更加鮮明、形象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抒情和議論更能體現作者的態度和感情的激盪。文章的敘述真實,描寫形象,以大量精確的數據和觸目驚心的事實,揭露了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文章夾敘夾議,記敘的同時可以體會作者真摯的感情,深刻的議論。通過議論強調歷史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告誡人們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使文章的教育意義更深入人心,使文章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引發讀者的共鳴。

十、課後練習題解答提示

(一)寫了三大屠殺慘案:(1)12月13日的燕子磯大屠殺;(2)12月15日夜的下關大屠殺;(3)12月18日的草鞋峽大屠殺。

(二)首先是引用這類資料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既真實地再現了倖存者親身經歷的大屠殺,又反映了外國人目睹的日軍暴行,還以法庭查證證實史實的毋庸置疑,也通過戰犯本人的交待,道出了南京大屠殺的真相。這樣多角度、多側面敘述南京大屠殺的慘狀,更具現場感、真實感,更具有衝擊力、震撼力。其次,引用這類資料還有其現實意義:現在在日本有人甚至企圖把南京大屠殺事件當作“無稽之談”。文中大量引用日本衆多媒體的報道和戰犯本人的交待,無疑起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有力的批駁了妄圖否認南京大屠殺者的彌天大謊。

(三)第一部分末段“入夜,我在長江邊徘徊。大江東去,逝者如斯。時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終離人世,然而歷史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夾敘夾議。其中末句的議論,強調了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在寫三個集體大屠殺後,轉入寫“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前,有“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一句議論,這裏的議論既揭示了日寇殺人競賽的慘無人道,又起到了過渡的作用。同樣由寫日軍殺人競賽轉到寫田中軍吉以“助廣”寶劍連殺無辜中國人300多時,也用了一個議論句(“如果說向井敏明和野田巖是兩隻殺紅了眼的惡魔,那麼田中軍吉簡直比惡魔更兇殘”)起承上啓下的作用。第二部分末段,也是夾敘夾議。

第三部分是較爲集中的議論、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總結、點題及昇華主題的部分。其中第一自然段是記敘,第二自然段夾敘夾議,揭露日本法西斯難以計數的令人髮指的罪行。第三自然段,前一句夾敘夾議,後一句借議論抒情,抒發了爲祖國強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四自然段議論,強調作爲歷史的回顧,我們既要了解祖國的文明、民族的光榮,也應該牢記祖國的深重災難、民族的奇恥大辱。第五自然段議論,是對第四自然段的闡釋,也是點題。

(四)文章讓我們“走進歷史,感受歷史”,讓中國年輕一代牢記這段慘痛的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爲鑑,激勵我們擔負起振興中華、保衛祖國的重任。今後的路的設計應該與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