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戰爭故事 > 經典戰爭故事《赤壁之戰》

經典戰爭故事《赤壁之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一、曹軍南下

經典戰爭故事《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曹操殲滅了袁紹的主力部隊,扭轉了袁強曹弱的局面,從而初步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曹操的實力不斷壯大。他雄心勃勃,打算一鼓作氣,把盤踞在南方的劉表和孫權兩大勢力挨個兒消滅,以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他和部下研究了向南擴張的戰略計劃,決定首先攻打劉表。

出師前,曹操高級謀士荀彧建議派大軍直出宛城(今河南南陽市)、葉縣(今河南葉縣南),同時派一支輕騎兵,由水道急行軍,乘敵人不備,攻下州治襄陽(荊州首府),說這樣方可消滅劉表。

曹操採納了荀彧的作戰方案,於公元208年向南進軍,軍事進展得很順利。

事有湊巧,正當曹操的大軍行至半路,荊州牧(牧即一州的長官)劉表病死了。小兒子劉琮繼承了他的職位。這年9月,曹軍越境到達新野。劉琮被曹軍的浩大聲勢嚇壞了,連忙暗地裏派人帶着荊州地圖和戶口冊,到曹營接洽投降。曹軍長驅直入,待守將劉備發現,已來不及組織力量抵抗,劉備只得率領部下慌忙向江陵撤退。

劉備本是西漢皇族後代,但枝屬關係已非常疏遠。他父親只做過縣令和州郡屬吏之類的小宮。他小時“與母以販履(鞋)織蓆爲業”,家境並不富裕,和那些同時崛起的軍閥相比,勢力單薄,所以,在軍閥混戰中屢遭挫折,輾轉投靠別人。官渡大戰中袁紹派他率軍擾亂曹軍後方,被曹操打敗後投靠了劉表,劉表讓他帶領一部分軍隊駐紮樊城(今湖北襄陽縣北),本想利用他來加強荊州首府外圍的防禦,不料寶貝兒子不爭氣,瞞着劉備投降曹操,致使劉備連最後一小塊地盤也丟了。

劉備雖然沒有固定的地盤,但他“興復漢室”的野心一直沒有死。在荊州時他積極整訓軍隊,網羅人才,以備獨創局面時之需。當時,流亡到荊州去的和荊州本地的士大夫歸附他的很多,著名的大政治家諸葛亮,就是在那時候,經劉備再三邀請而出山的。諸葛亮爲劉備奪取天下,制定了總策略:東面聯絡孫權,西面佔據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陝西南部一帶),南面拉攏夷、越等少數民族,北面抗拒曹操。劉備依計而行,將奪取荊州納入了宏圖大略。但是,當他的部隊撤退到襄陽的時候,有人攔在馬前,勸他乘機襲擊劉琮,佔領襄陽,他卻沒有同意。他心裏自然明白,此刻攻下襄陽容易,而要守住它可就難了。當時,他顯出頗爲動情的樣子說:“劉荊州(劉表是荊州牧,所以尊他爲劉荊州)臨終前向我託孤,我決不能貪圖地盤,背信棄義啊!如今我不能保護他的兒子,難道還能去害他麼?日後我有何面目見世人吶?請大家繼續趕路,還是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吧!”說罷,還特意在劉表墳前哭祭了一番,然後快馬加鞭地走了。

荊州的官員和百姓,有很多人跟隨劉備一起向南逃跑。一路上,劉備又收留了不少劉表的部隊和當地百姓,合計十多萬人,光是運載行李和輜重的車輛就有幾千輛。因軍民混雜,行動緩慢,每天只能走十多里路。劉備的部下建議他丟下百姓,輕裝趕路,以便搶先佔有江陵。劉備假惺惺地說:“要成就大事,必須以人爲本。現在百姓願意跟隨我,我怎忍心丟開他們不管呢?”但軍情緊迫,他不得不採納諸葛亮的建議:派關羽帶領水軍一萬人,乘船退往江陵,以便接應。

江陵是荊州的軍事要地,又有劉表貯存的大量軍用物資。這些,曹操都是知道的。他怕劉備搶先佔據江陵,就親自率領五千名精銳騎兵,一天一夜行軍三百里,緊緊追趕劉備。當劉備率領軍民退到當陽(今湖北當陽東)東北的長阪的時候,曹操的騎兵從背後趕到了。劉備匆忙應戰,被曹軍打得大敗。劉備不得不放棄退往江陵的計劃,也不再顧及跟隨的軍民了。他拋棄所有的輜重,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人,改向側面的漢水撤退。

爲了阻擋曹軍的追擊,張飛率20名騎兵斷後。待劉備等人過了長阪橋,張飛立刻命人將橋掀毀。他睜大眼睛,橫着長矛,立馬河邊,對追來的曹軍大聲喝道:“我是張飛。來吧!我們拚個死活!”曹軍早就聽說張飛十分勇猛,一時又弄不清情況,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跨前一步。這樣,劉備等人才得以脫險。當劉備和部下退到漢津口的時候,正好同關羽率領的水軍會合。他們一起渡過漢水。江夏太守劉琦(劉表長子)也領兵前來接應。

於是,兩軍合一,到了夏口(今湖北漢口)。

當陽長阪一仗,劉備損失了大半人馬。曹操則順利地佔領了江陵,獲得了劉表貯存的大量軍用物資,還收降了一大批軍隊。這下,曹操越發不可一世。在他看來,乘勝追擊,捉拿劉備,乃輕而易舉,即使沿江東下,消滅孫權,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孫劉結盟

劉備一行到了夏口,東吳使者魯肅已等候在這裏了。

原來,在劉表病死的消息傳出以後,魯肅就對孫權說:“曹操對南方虎視眈眈,不可掉以輕心。劉備在荊州有一定影響,又同曹操有怨仇,如果他同劉表的部下齊心協力,倒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我們應該聯絡他們,結成同盟。”魯肅要求孫權派他用弔喪的名義與劉備接觸,試探劉備的態度。魯肅還說:“此事如不抓緊進行,怕曹操要走在前面了!”孫權同意了魯肅的意見,要他儘快去辦這件事。

魯肅立刻出發,日夜兼行,沒想到在半路上聽說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正往南撤退。魯肅改抄近路去迎接劉備,在當陽長阪遇上了他。魯肅向劉備說明來意,轉達了孫權對劉表逝世的悲痛與悼念之情,接着問劉備:“您現在打算上哪兒去?”劉備回答說:“我和蒼梧(廣西梧州)太守吳巨有舊交,想去投奔他。”魯肅很坦率地說:“蒼梧遠在嶺南,地方偏僻,對您幫助可能不大。我說您不如聯絡東吳,孫權這個人聰明,又有才能,待人寬厚和氣,對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十分器重,江東的英雄豪傑多歸附他。現在他擁有六個郡,兵精糧足,人才濟濟,是可以創大業的。您不如派人去與孫將軍聯繫,共同抗曹。”劉備一聽,心裏一時拿不定主張。這時,坐在一旁的諸葛亮開口了:“玄德(劉備字)和孫將軍一向沒有來往,怎好輕易派人去見他呢?”魯肅微微一笑,說道:“我跟令兄子瑜(諸葛瑾,字子瑜)是朋友。這樣吧,您到江東去看望令兄,去了後我來安排您與孫將軍會面。”諸葛亮聽罷,望着劉備說:“事情已很急了,不妨讓我去見見他?”劉備點點頭,說:“那就請您辛苦一趟吧!”魯肅見事情進展如此順利,十分高興,當即又向劉備獻計道:“爲了聯絡東吳,便於接應,您不妨屯兵樊口(在湖北武昌西北)。”劉備連說:“好!好!”這時候,曹操正準備由江陵向東進軍,眼下還未進入東吳地界。孫權已率領軍隊駐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注視着局勢的發展。諸葛亮和魯肅辭別劉備來到柴桑,魯肅就將諸葛亮引見給孫權。孫權見諸葛亮年輕英俊(那時諸葛亮才二十八歲),十分賞識。諸葛亮見孫權儀表堂堂,非等閉之輩,對他也很尊敬。孫權很客氣地說:“先生足智多謀,而今大敵當前,前來想必有要事相商?”諸葛亮說:“近年來戰亂四起,將軍佔據江東,劉豫州(劉備做過豫州牧)起兵汝南,跟曹操共爭天下。現在曹操已剷除了他的勁敵,逐漸平定了北方,又南下破了荊州,威震天下。不知將軍有何對策?”孫權皺着眉頭說:“曹操擁兵百萬,倘順流東下,是戰是和,實難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