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戰爭故事 > 歷史戰爭故事《長平之戰》範例

歷史戰爭故事《長平之戰》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長平之戰是中國東周戰國時代的一場大規模戰役,“三年而後絕”(近年來有一說爲前期僵持對峙二年六個月,後期白熱戰六個月)。這場戰役,以秦國軍戰勝,趙國軍戰敗,並且投降趙軍被盡數坑殺而告終。

歷史戰爭故事《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爲戰國形勢的轉折點。 此戰後,六國均不再有單獨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長平之戰的具體情況由於秦國焚書坑儒,紀錄已經基本遺失,只能通過考古發掘進行判斷,山西長平有長平古戰場遺址。

戰役進程

第一階段

公元前261年4月,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意欲一舉佔之。廉頗領兵二十萬救援上黨。廉頗以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百里石長城爲主防禦陣地,分軍前出32公里於空倉嶺一線據險構築前沿防禦,並派裨將茄(姓不詳)前出搜索迎敵。其時,緱氏、綸、上黨已被秦軍攻陷。馮亭率殘部歸附於廉頗軍中。

秦軍(王齕)與趙軍(廉頗)的首次遭遇戰發生在空倉嶺以西的玉溪河谷。混戰中,秦軍前鋒斬趙裨將茄。初戰不利後,趙軍據守空倉嶺防線。秦軍攻擊前進突破防線,佔領趙軍堅固堡壘。趙軍被迫往長平方向退卻,於石長城以西的丹河一線構築長壘防禦。秦軍再次強攻趙軍陣地。趙軍戰敗向東退入故關,堅守百里石長城。石長城建築于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分水嶺上,面向秦軍的南坡形勢陡峻。石長城底寬4米,隔段築有堡壘,依山勢綿延百里,只在中段有一天然隘口名爲故關,爲南北交通的必經之路,築有城門與長城渾然一體。

趙軍於百里石長城全線佈防,以故關爲重點防禦地段。居高臨下抵禦秦軍。秦軍進攻受挫,約趙軍出長城決戰。趙軍拒不出戰。在廉頗的統御下,趙軍堅壁以戰成功地遏制了秦軍的攻勢。

第二階段

外交

秦軍攻戰數月毫無進展,因補給線漫長後勤壓力太大。爲扭轉局勢,秦利用趙國派使者入咸陽和談的機會,向趙示好,其他諸侯國懼怕秦趙媾和於己不利不敢支援趙國[來源請求]。

反間

同時使用反間計,在邯鄲散佈謠言:“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本自惱怒廉頗軍隊傷亡很多,屢次戰敗卻堅守營壘不敢出戰,謠言四起,不啻於火上澆油。於是趙王力排衆議,臨陣換將,以自己喜愛的年輕將領趙括(趙國著名將領馬服君趙奢之子)替代廉頗爲長平前線最高統帥。然而此一戲劇性反間計讓秦軍反敗爲勝的的情節有受到歷史學界的質疑,尚有爭論,在《戰國策·齊策之二》記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表示僵持戰中其實趙國陷於後勤糧食短缺更嚴重,可能是內部原因也可能是秦國在外交戰場的孤立策略成功,總之趙方自己被迫打開僵局出戰的可能性是存在。

第三階段

趙括

公元前260年夏,趙括替代廉頗,接管長平前線四十五萬趙軍。趙括到達前線後,立即改變原有的軍事部署和防守戰略並撤換大批中下級軍官,收縮兵力準備主動出擊,企圖一戰殲滅秦軍,收復上黨。

白起

秦國得知消息後祕密派遣武安君白起抵達長平接替王齕指揮秦軍,命令“有敢泄武安君爲將者斬”。白起針對趙軍的動態,以丹河東岸的長平爲依託,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十八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二萬五千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五千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

秦軍佯敗,趙軍中伏

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直通長平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

趙括不知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造成雙方巨大傷亡,戰事開始白熱化,但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十二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兩萬五千名秦軍突然出擊佔領韓王山,切斷了趙軍的退路。五千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支援。趙軍被完全分爲兩段。趙軍出擊主力失去後勤保障,留守部隊空守糧草輜重不敢增援。秦軍抓住有利態勢,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趙軍主力被秦軍壓縮在了秦軍防禦壁壘所在的將軍嶺與韓王山所夾挾的一片低凹的山谷。

第四階段

國力總動員

面對險惡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谷地。趙軍被圍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於臨近的楚、魏等國。但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

秦國方面,得知趙軍主力已被合圍,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給所有的郡民賜爵一級,命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徵支援長平前線,阻擊趙國援軍。所謂長平就是長平關,是通往北方晉陽的'最主要關隘,據估計已竟被秦軍佔領,被圍的趙軍在趙括率領下向晉陽方向突圍而與秦軍在長平關進行血戰,故而後人稱爲長平之戰。9月,在被困46天后,趙括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殺。長平很多地名再現了當時的血戰情況。最終趙軍陣亡近20萬人,趙軍傷病餓殍無法再戰,只得全體投降。秦軍俘虜趙軍近20萬人,己方“傷亡過半”。

坑殺趙卒

秦軍對近20萬降卒心有餘悸。白起假意許諾說準備把降兵中身體強健的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放歸趙國。趙人不疑。白起又以酒肉安撫降卒,後令秦兵以白布裹頭,吩咐說“凡首無白布者,即系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四十萬趙軍,一夜俱盡”,“流血成川,沸聲若雷”。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爲丹,至今號爲丹水”。唯有240名年幼的趙兵被秦軍放歸趙國以散佈恐慌,震懾山東六國。據說秦軍坑殺趙卒的消息傳入趙國,整個國家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

長平之戰,秦軍收拾趙軍殘骸

不少人對史記記載秦軍坑殺40萬趙降卒事表示懷疑。南宋朱熹就提出“長平坑殺四十萬人,史遷言不足信。敗則有之,若謂之盡坑四十萬人,將幾多所在!又趙卒都是百戰之士,豈有四十萬人肯束手就死?決不可信。”。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注時亦稱:“此言秦兵自挫廉頗至大破趙括,前後所斬首虜之數耳。兵非大敗,四十萬人肯束手而死邪!”近人錢穆也質疑: "白起"損失數十萬人, 沒人頭上交, 只好殺幾萬降卒當成坑殺騙功, 也因此不敢直指趙都, 故秦王知之而後殺之。"

長平之戰的故事

周赧王五十五年,也就是前260年,秦國左庶長王齕率軍攻打趙國的長平。當時駐紮在長平的是趙國老將廉頗,率領部隊與秦軍幾次交鋒,都被秦軍打敗。廉頗是一個非常懂得用兵打仗的老將軍,於是採取守勢,拒不出戰。趙王認爲廉頗屢戰屢敗,現在還膽怯不肯出戰,特別生氣,派人責備廉頗。

轉眼四個月過去了,秦國攻打長平的戰勢還沒有絲毫進展。這時,秦國的應侯范雎就派人帶千金到趙國使反間計,向人們散佈謠言:“秦國什麼都不怕,只怕趙奢的兒子趙括領兵。趙王真是老糊塗了,他大概不知道,廉頗容易對付,何況他過不了多久就要投降了!”

當謠言傳到趙王耳朵裏,他更加堅信了以前的看法,於是趙王就讓趙括代替廉頗率領軍隊。藺相如勸諫道:“趙括的父親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可是您因爲趙括有名氣就派他做將軍,這就像用膠粘住弦柱,然後再鼓瑟,怎麼能稱心如意呢?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的兵書,而不知道如何行兵打仗。”但趙王沒有改變主意。

趙括從小就精通兵法,自以爲天下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他曾經和父親趙奢討論軍事,趙奢不能難倒他,卻從來沒有稱讚過他。趙奢說:“打仗,是最危險的事情,而趙括那麼輕巧地討論它。假若趙國不讓趙括當將軍倒還罷了,如果一定要讓他當將軍,那麼有一天讓趙軍敗亡的一定就是趙括這小子。”

趙括的母親知道趙括被任命爲將軍後,上書說不能任用趙括。趙王說:“不要再說,我已經決定了。”趙母就說:“那假如將來他有不稱職的事情發生,我請求不要牽連到我。”趙王答應了她。

秦王聽說廉頗已經被趙括替換下來,就暗中派遣武安君白起爲上將軍,讓王齕做他的副將,並且下令全軍:“誰要敢泄露白起爲統帥的消息,立斬。”

趙國在不知道對方的主將是誰的情況下,就讓趙括上任。他上任後,完全改變了以前的軍事部署計劃,更換了各級將領,出動大軍進攻秦軍。白起假裝敗逃,同時分出兩支奇兵迂迴反擊。趙括以爲秦國士兵只是害怕自己,於是乘勝追擊,攻打秦軍的防守陣地,但因秦軍防禦堅固而無法攻入。這個時候趙括才發現上當了。

這時,白起派出的兩支奇兵,第一支切斷了趙軍回國的退路;另一支騎兵切斷趙軍出擊部隊和大本營之間的聯繫。如此一來,糧食補給也已中斷,趙軍被一分爲二。白起派騎兵攻擊趙軍,趙軍戰鬥失利,就築起工事堅守,等待援兵到達。

趙軍糧食供應中斷。而秦王親自到河內發動十五歲以上男子,讓他們全部趕去長平,切斷趙國援軍以及糧食補給的通道。

到了九月,趙軍斷糧已經有四十六天了,營內兵士甚至互相殘殺取食。趙括見情勢緊急無法再守,只好主動出擊進攻秦軍堡壘,想分成四撥輪番進攻,可連續攻了四五次,還是突圍不了。趙括親自率領精銳士兵戰鬥,被秦軍用箭射死。趙軍大敗,四十萬大軍全部投降。

白起見降兵太多,有點不放心,與部下商議說:“趙國士兵向來反覆無常,不把他們全部殺掉,他們恐怕會勾結起來,遲早會生出禍亂。”於是使出詭計,將這四十餘萬趙軍降卒,除幼小的二百四十人之外,全部殘忍坑殺。秦軍終於取得了空前激烈殘酷的長平之戰的徹底勝利。長平之戰,趙軍士兵前後被殺的共有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無不震驚。

長平之戰秦勝趙敗的結局並不是偶然的。秦軍之所以取勝,首先是巧妙使用離間計,誘使趙王犯下置將不當的嚴重錯誤;其二是起用富於謀略、驍勇善戰的白起爲主將;其三是白起善察戰機,用兵如神,誘敵出擊,然後用正合奇勝的戰法分割包圍趙軍,加以聚殲。趙國失敗的主因是:在戰爭初期,趙國統治集團對秦國將大舉進攻摧毀趙國的戰略野心認識不足,在丟失了晉西南戰略要地後,倉促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