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許綰的智慧範例

許綰的智慧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許綰的智慧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諷喻和比況,具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它所寫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大都是反面的或性格有缺陷的;不注重形象的具體描繪,篇幅短小。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語文迷。

(一)許綰的智慧

魏王決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臺閣,它的高度恰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並將這座高臺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知道魏王這個決定後,都覺得很荒唐,於是紛紛前來勸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氣,他傳下命令說:“誰要再來反對我的決定,一律殺頭!”這樣,大家都不敢再說什麼了,只是在心裏着急。

一天,有個叫許綰(wan)的人揹着筐,拿着鐵鍬到王宮來求見魏王。他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願前來助大王一臂之力。”

見到這個前來幫助建造高臺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興。魏王問他:“你有什麼力量能夠幫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麼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幫助大王您商量建臺的計劃。”

魏王連忙高興地問他說:“你有什麼高見?快講來我聽。”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建造高臺之前,先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魏王很不理解地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許綰說:“請大王聽我分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裏,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裏,要建7500裏高的臺,那麼臺基就得方圓8000裏。現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遠遠不夠做臺基的。古時堯、舜建立的諸侯國,土地一共才方圓5000裏。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討伐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全部佔領。這還不夠,還得再去攻打四面邊遠的國家,得到方圓8000裏的土地之後,纔算湊齊了做臺基的土地。另外,造臺所需的材料、人力,造臺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爲單位才能計算;同時,在方圓8000裏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種莊稼,要供應數目龐大的建臺人吃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纔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能動工造高臺。所以,您應該先去大規模地打仗。”

許綰說到這裏,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魏王當然是放棄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許綰勸說魏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過是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幹,它當然不可能實現。

(二)磨面工和驢

從前,在衆多的朋友中,有一位著名的學者。他以豐富的藏書和善講引人入勝的故事而聞名遐邇。一天,他興致勃勃地講起來,早先他曾不止一次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爲了給自己的講話增添份量,他甚至援引了古代聖哲和科學大師畢達哥拉斯的一句格言。

但是,有那麼一個朋友連續不斷地拿他取樂,接二連三提出刻薄的意見,妨礙他把故事講完。這位古代哲學的崇拜者大動肝火,決定教訓教訓這個愛譏諷別人的傢伙,便說:

“爲證明我的想法正確,我記得,那個時候,你這個庸夫俗子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磨面工。”

這番話顯然觸到這位朋友的痛處。然而他不是那種能說會道的人。

“誰能和你爭論呢?你總是一貫正確!我能不記得,你就是經常馱着袋子,給我們磨坊送糧食的那頭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