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3則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

3則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簡單地說,寓言就是借一個故事,講一個道理。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啓示。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在春秋戰國時代興起,後來成爲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下面就擷取幾則意味雋永的寓言,以饗讀者

3則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

酒徒遇吝嗇鬼1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慳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詣貴府一敘,口渴心煩,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賤寓甚遐,不敢勞煩玉趾。”嗜酒者曰:“諒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嗜酒者曰:“但啓戶就好。”故人曰:“奈器皿不備,無有杯盞。”嗜酒者曰:“吾與爾相知,瓶飲亦好。”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訪友畢即呼爾同歸。”嗜酒者目瞪口呆。

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嗜酒的人,忽然遇到友人,他的友人是個極端吝嗇的人。嗜酒的人說:“希望到你家和你談談心,又口渴又心煩,茶也可以酒也可以,只求解渴罷了。”友人說:“我的家離這很遠,不敢勞煩您的腿腳。”嗜酒的人說:“料想只不過二三十里罷了。”友人說:“我家十分簡陋,不能委屈了你的尊嚴。”嗜酒的人說:“只要門開着就可以了。”友人說:“只是沒有準備器皿,沒有杯具。”嗜酒的人說:“我和你相互熟悉,用瓶子喝也行。”友人說:“暫且等我半天,我拜訪完朋友就來叫你一起回去。”嗜酒的人目瞪口呆。

這兩個人都特別執着,一個是堅決要佔小便宜、步步緊逼;一個是堅決不讓佔便宜,步步爲營。一個嗜酒如命,一個愛財如命。最後的結果,讓人啞然失笑,確實是高人遇見高人。兩人的高妙之處在於,一個是俺就想佔便宜,不佔便宜決不罷休;一個人俺就摳門、吝嗇,想佔便宜癡心妄想。真是老中醫遇上老中醫,就給你開偏方;最上心的貪小便宜者遇到如此出類拔萃的鐵公雞也徒喚奈何。

強取人衣2

宋有澄子者,亡緇(黑色)衣,求之。見婦人衣緇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緇衣。”婦人曰:“公雖亡緇衣,此實吾所自爲也。”澄子曰:“子不如速與吾衣,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繟緇也。以繟緇當紡緇,子豈不得哉?”

譯文是這樣的。宋國有個名叫澄子的人,丟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到路上去尋找。他看見一個婦女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就拉住她不放,想把她的衣服拿過來,說:“剛纔我丟了一件黑衣服。”那婦女說:“先生雖然丟了黑衣服,可我穿的這件衣服確實是我自己做的呀!”澄子說:“你還是趕快把你穿的衣服給我。我剛纔丟掉的是件紡綢黑夾衣,你穿的不過是件黑布單衣。拿單衣換夾衣,難道不是便宜你了嗎?”

人們常說的強盜邏輯,大概也就是這樣。但不知道澄子這個人,到底是強盜,還是無賴。佔別人便宜,還振振有詞,強詞奪理,胡攪蠻纏,編造荒謬邏輯。澄子之所以這樣,表面來看,好像邏輯思維混亂,實際上是強烈的私有欲、佔有慾使他發了瘋。這和阿Q偷了尼姑庵裏的蘿蔔之後對小尼姑說“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應你麼?你……”,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兩個人的角度不同罷了。

衛人嫁女3

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爲人婦而出,常也。其成居(白頭到老),幸也。”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爲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於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處官者皆是類也。

衛國有個人,當他的女兒出嫁時,教導她說:“(到了婆家),一定要多積攢些私房,做人家的媳婦被遺棄回孃家,是常有的事。不被遺棄,夫妻能夠白頭偕老,這是僥倖的。”

他的女兒到了婆家後,果然拼命積攢私房。婆婆嫌她私心太重,於是把她趕回孃家了。這個女兒帶回的錢財比出嫁時帶的嫁妝還要多一倍。她的父親不責怪自己教女不當,反而自以爲聰明,認爲這樣可以使家裏更富有。

如今做官的人當中那種貪贓枉法聚斂錢財的,正是和這類行徑一樣呀。

《韓非子.說林上》的.這篇寓言,主要要說明,人性自利,過度的爲自己的利益考慮,於是就忘了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從而揭露貪官污吏惟利是圖、寡廉鮮恥的醜惡面目和內心世界。

它也說明另外一層意思。寓言裏的這位父親,如果真的爲女兒幸福,就應該考慮,怎樣讓女兒婚姻幸福,閤家美滿;而不是讓女兒多聚攢錢財,防止被休。由於衛人教導女兒的出發點自私、錯誤,導致女兒“一直偷偷地積攢私房錢”,最終真的被休掉了。這則寓言也告訴我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期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就有可能成爲什麼樣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子女的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