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千真萬確”範例

“千真萬確”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寓言故事是一座豐富的文學寶庫,有些寓言故事反映了社會面貌和政治現實,有些寓言故事承載了人們的智慧和教訓,而有些寓言故事本事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勝。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千真萬確”

(一)“千真萬確”

天快黑了,東邊農場裏公雞首領把所有的母雞都喚回雞舍。一隻漂亮的蘆花母雞回到窩裏一邊懶洋洋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一邊誇讚自己得美麗,一不小心梳掉一根羽毛落到下鋪的阿黃那裏,阿黃立刻叫醒臨鋪的一隻黧色母雞:

“哎,我說蘆花是不是瘋了,爲了漂亮而拔掉自己的羽毛。”

“誰知道哪?可能是爲了討好公雞首領”黧色母雞酸溜溜地說。

“那也太愚蠢了……”阿黃繼續說道。

恰巧它們地談話被住在雞舍後面一棵大樹上的貓頭鷹一家聽到,貓頭鷹媽媽立刻瞪大了眼睛,用翅膀拍了拍正在逗孩子們玩的貓頭鷹爸爸:

“喂,你快聽它們在談論什麼?”

“我不想知道別人的隱私,不想聽,”貓頭鷹爸爸漫不經心地說。

“傻瓜,它們在說一隻母雞正在拔自己的羽毛,是爲了討好公雞首領,真不可思議。”貓頭鷹媽媽神祕兮兮地告訴自己的老公。

“沒聽清楚,可別亂說,這樣對教育孩子影響不好。”說着貓頭鷹爸爸趕緊堵住了孩子們的耳朵,不滿地乜斜着自己的老婆。

“和你沒共同語言,我去和別人說去,”貓頭鷹媽媽在老公那裏討了個沒趣,抖動翅膀在夜幕中找別的夥伴去了。

正好碰見了一隻出來覓食的貓頭鷹,它們在一起談得很投機,有說有笑。旁邊樹上的一窩小鳥被驚醒了,黑暗中嚇得“嘰嘰咂咂……”亂叫,這時那隻出來覓食的貓頭鷹顧不上自己飢餓肚子,首先站出發話:

“別害怕,我們不是來吃你們的,只是想告訴你們一件有趣的事,東邊農場裏有一隻母雞拔光了身上所有的羽毛,是爲了在公雞面前地展現自己身上的“美麗青春痘”,千真萬確,哈,真是可笑!”說完自顧自地哈哈大笑。天快亮了,貓頭鷹們只好餓着肚子回去睡覺了。

小鳥們瞪着眼睛等到天亮,它們納悶極了,世上競會有這樣的事?於是它們找到附近牧場的鴿子大哥。

“鴿子大哥,您聽說了嗎?東邊農場裏有一隻,啊,不,是兩隻母雞爲了討好公雞首領而拔光自己全身的羽毛。”一隻小鳥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是真的嗎?”鴿子驚奇地伸長了脖子。

“是真的,千真萬確,現在正給公雞首領顯擺自己的“美麗青春痘”呢!”小鳥喘了一口氣堅定地說。

“那我可要去告訴院子裏的母雞們。”話音剛落,鴿子已經從房檐上落在了院子中央。

“喂!我說母雞們,東邊農場雞舍裏發生了特大新聞,你們聽說了嗎?”鴿子故作玄虛地說。

“什麼新聞?”母雞們趕快朝鴿子圍攏過來。

[-(@_@)-]

鴿子像個權威的新聞發言人一樣,壓低嗓音(咕咕的)鄭重其事地宣佈:“東邊農場雞舍裏有二十隻,咕咕,不,是二十多隻母雞爲了討好公雞首領全部拔光自己的羽毛,千真萬確,它們現在全都赤身裸體向公雞展示自己那!”哈,有趣極了。

西邊牧場裏的母雞們聽後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同族會幹這樣荒唐的事,瞪圓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公雞首領。公雞首領這時表現得異常激動,一個躥跳爬上牧場裏的一個草垛。用盡力氣伸長脖子拉了一個響亮地“警報”,然後清了清嗓子,發出像播音員一樣的音質:“牧場裏的先生們、女士們,現在我要發佈一條大家連想不敢想——但又確實發生了的事情,東邊農場雞舍裏有二百隻母雞,它們全都拔光自己身上的羽毛,裸露全身的雞皮疙瘩圍着它們公雞首領跳舞討好,真的,請大家相信我,千真萬確,現在有二百多隻母雞全都光着身子那!”

這一下,牧場裏可就熱鬧起來了,全都在談論這件事,牛兒們、馬兒們、羊兒們、還有那幾頭肥肥的豬。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越傳越玄乎,終於很快又傳回到東邊農場的雞舍裏。雞舍裏母雞們包括阿黃和那隻黧色母雞都受到了極大得污辱,委屈極了。但又不明白這麼荒誕的說法是從何流傳開的?

編者按:以擬人化手法,敘說着動物世界的`種種,人類依然,不明真相的道聽途說,終究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小說選材尚好,語言乾淨,寓意飽滿,期待更好。

(二)學問的好處

從前,在一座城市中,有兩個市民爲不同的意見而發生爭論。一個人貧困而有學問,另一個人富有但十分無知。富翁想貶低窮人,他認爲一切聰明人都應該尊重他,說不尊重他的人就是傻瓜。但人們覺得沒有道理去尊重一些沒有價值的財富。

“我的朋友,”富翁對聰明人說道,“你覺得自己應該受到別人的尊重,但請你對我講,你舉辦過宴會沒有?你這種人,斷文識字又頂什麼用?你們總是住在頂層的亭子間,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既無區別又沒有變化,你的僕人就是隨身的影子。我們的國家倒真需要像你們這種不需花費多少錢的人呢!不過要我說,只有多花錢過舒坦日子的人才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老天在上,只要我們使勁花錢享受,才能保證手藝人、賣貨郎、做裁縫的、做傭人的,還有你們這些把自己拿不出手的作品送給銀行家的人有飯吃。”

這些極爲狂妄的大話深深地刺傷了聰明人的心,有學問的人有滿腹道理可反駁富人,但他不願與他多費口舌。以後發生的戰爭報了這一箭之仇,而且比任何的反駁或諷刺效果都妙,戰爭摧毀了富翁和窮人的住宅,兩人都背井離鄉離開了家。沒文化的富翁已淪爲乞丐遭人唾棄,而貧窮的文化人仍受人尊重和款待,他倆之間的爭端也就劃上了一個句號。

因此可以這麼說,隨便傻子如何貶低知識的價值,學問經得起考驗,價值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