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一滴走在不歸路上的眼淚大綱

一滴走在不歸路上的眼淚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中國古典四大美人中的昭君,命運該算是最爲悲慘的。

一滴走在不歸路上的眼淚

漢家宮闕,在畫師私慾蘸泡的筆下,抹上了古道西風瘦馬柳彎殘陽。塞外加急傳來牧羊曲,又一個女人,成爲權貴的禮品,去安撫千里之外動盪的大漠孤煙。用自己的美色去征服歷史,平息戰爭,在那個時代,作爲區區一小女子來說,昭君無疑是偉大的,在胭脂淚中凝聚着整個民族的魂魄。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請行,遠嫁匈奴,爲民族間的親善友好作出了貢獻。入匈奴後,被稱爲寧胡門氏(皇后)。在她影響下,其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護與漢的通好關係,以致“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昭君,政治悲劇的一個符號。王昭君較其他三位美女來說,是被歷代詩人、畫家、作曲家們着筆最多的一位古典女性,然而她的命運是最爲悲慘的,其根本原因或許是由於這千載難平的“昭君之怨”吧?!當然,歷史和世人的眼光畢竟有着區別,歷史是不能更改的:歷史上的昭君在向着我們微笑,充分展現了她的深明大義,而文學作品中創造的昭君形象似乎在對着我們哭泣,怨而不怒。古往今來,那些懷才不遇、在官場苦苦掙扎的人們,則更易沉湎在“昭君之怨”中,找尋自己或深或淺的身影……毋庸諱言,在漢文化中這“怨”字才真正是“昭君之美”的美學意義的核心與真諦。

而“昭君之美”又是那麼的殘酷!美的極限。

她就這樣朝胡地深處義無返顧走去,那是一條不能迴歸的路,她一連走了數十日。數十日,在蒼茫的一生中,又算得了什麼呢?可那數十日於她一生來說,也許是一輩子的事情。歷史上的昭君,定格了她的人生模板:懷抱琵琶,寂寞地走在斜陽悽草之間。這是她生命轉折的曲線。

“目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浩浩乎平沙無垠,不見人。”自然環境本身就是一種苦難,昭君瘦削的肩膀如何能承受這些苦難呢?宿命的東西是永遠擺脫不了的,她前腳剛踏出塞外一步,就註定了她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