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讀書成就嫦娥之父名人故事

野讀書成就嫦娥之父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對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如數家珍,“我最佩服喬峯的坦蕩大氣和家國情懷”;小小的一個永新縣城,屈指可數的幾家舊書攤經常被他翻得底朝天;《科學》雜誌激發了他對地球之外世界的探索慾望……這個毫不諱言自己是“金庸迷”的人,正是被譽爲“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這位著名的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回首幼時那段“野讀書”的時光,依然倍感幸運。

野讀書成就嫦娥之父名人故事

歐陽自遠1935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市,父親從醫,1 946年在永新縣開了個“九州藥房”,收入穩定且頗有人緣。這給了歐陽自遠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那時候我亂七八糟的書都看。這對我以後的發展很有幫助,我主張看些野書。”歐陽自遠說,他現在帶學生,最頭痛的就是他們語文根底差,雞兔同籠的算術題都掰不清楚題目意思,寫的文章不是假話就是套話,也缺乏人文歷史素質的積澱。

在他看來,能看野書的中學時代,是一個自由的時代。歐陽自遠讀書的習慣是從初中開始培養起來的。

那時候,歐陽自遠住校,晚上還得上自習。由於學校沒電燈,晚自習時,每人掏出一個小鐵燈盞,裏面有燈芯,倒點菜油進去,點着,就在豆大燈光下看書。

條件雖然艱苦,但學業不重,用歐陽自遠的話說,“那時書包不像現在那麼沉”,因此有大量的時間讀野書。彼時永新縣城很小,書店也很小,但他經常會去那些書店亂翻書。

看武俠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這位老武俠迷說,中學時代他就開始看《蜀山劍俠傳》一類的書了,神話、武俠、幻境充斥其中,文筆華美,想象奇特,讓他愛不釋手。對於中國傳統名著也是魂牽夢繞,像《隋唐演義》、《薛剛反唐》、《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金戈鐵馬、笑傲江湖等,令他欲罷不能。

書雜了,路子也廣了,後來也接觸到很多科普書籍,像開明書店出版的各種少年讀物和科普書籍以及上海出的《科學》月刊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科學》月刊是留美學生任鴻雋等在上海創辦的,介紹科學故事、科學家、科學前沿問題、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華羅庚就是在《科學》上嶄露頭角的。”

受各類野書的影響,歐陽自遠對地球之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很憧憬,想搞明白是怎麼面事,高考的時候,一度想考天文系。

語文老師劉燕江、地理老師袁家瑞、化學老師賀祖煌……除了這羣優秀的師長,歐陽自遠說,中學對他最大的啓示,就是得法比獲知更重要,“學會怎麼掌握知識遠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

歐陽自遠知道,在中學時代,怎麼根據各個科目的特點有序地掌握知識點,掌握這門學科的規律,應該是學習的重點,像地理,有太多圖表,就應發揮形象思維;像歷史,穿越時間長河,就應當把歷史事件串起來學。如果每門學科都只是機械重複,根本無法抓住本質,理透精髓,更不能做到融匯貫通,這就是不得法,“我在中學時代明白了這點以後,以後的學習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壓力和困難。”

他說,現在接觸到很多學生,非常聰明,知識也很廣博,但就是不太知道怎麼做研究,“這就是因爲中學學習不得法,光是機械地積累知識,結果在研究上沒上路。”

大學期間,歐陽自遠儘管專業是地質,但他從來沒有拋棄自己從小對探索宇宙的慾望。1g57年,前蘇聯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當時正在攻讀礦牀學專業研究生的他敏銳地意識到,儘管新中國尚沒有開展空間探測活動的能力,但中國遲早會有一天面臨這樣的挑戰。

於是,他把研究視野轉到地球之外,並從1995年開始全力以赴從事月球研究工作。打小浸潤各類“野書”的歐陽自遠,終於厚積薄發,成爲中國最頂尖的探月工程的科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