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退避三舍範例

成語故事退避三舍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退避三舍

成語故事退避三舍

【注音】tuì bì sān shè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戰國時晉國國君重耳在與楚軍交戰中;信守當年立下的諾言開戰前先退軍九十里。”

【解釋】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爲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用法】動補短語

【近義詞】委曲求全、遠而避之

反義詞】針鋒相對、鋒芒畢露、周旋到底

【例句】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重耳命令晉軍~。

退避三舍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

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爲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爲,就以國羣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爲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爲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