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著名畫家張大千被約架

著名畫家張大千被約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1935年12月18日,北平《世界日報》報道,稱旅平著名畫家張大千(18991983)將與北平本地畫家吳幻蓀(19051975)比藝,地點擬定爲中山公園。這類似於比武式的公開比藝,對北平公衆而言,還是頭一回見識。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著名畫家張大千被約架

報道中指明瞭這場比藝的起因何在,稱北平畫家吳幻蓀(芙萸),函請張大千比藝後,已震撼平津畫壇。此事發生後,凡關心繪事者,鹹極注目。吳函於十五日用掛號信寄遞,張氏即於前晚(十六日)下午五時偕乃兄張善孖,及於非廠兩氏,前往西直門內小六條拜訪吳幻蓀。適吳因事外出,由其尊人吳紫巖氏代見。大千對於奴視一切一語極意剖白,謂出自於君手筆,初非對於大家,並舉畫家派別不同,見仁見智,難有定評等語。而吳幻蓀並沒有放棄比藝的初衷,他在次日又覆信張氏兄弟,重新擬訂了比藝規則,大有非比不可之意。

由這則報道來看,1935年12月16日下午,張大千與其兄張善孖(18821940)、於非廠(18891959)親自上門拜訪吳幻蓀,就是爲比藝之事而去的,本意是爲了解釋所謂的奴視一切之語,希望消除誤會。那麼,這場比藝的起因奴視一切這句話,究竟又有何出處呢?

原來,1935年春,張大千與其兄張善孖在北平中山公園水榭舉辦張善孖、張大千昆仲聯合畫展。在此之前,其作品已在日、朝、法、俄等國展售,名聲初具,但在北平還立足未穩。當時的北平畫壇,人才薈萃,又由於其仿石濤之作和同行相輕的習氣,使得本地畫家對其並未有太過讚賞。但工筆畫家於非廠卻對張大千激賞有加,曾以閒人的筆名,撰文在《北平晨報》副刊發表,用詞揄揚有過,引得藝苑一片譁然。於氏文章中用了奴視一切的詞句,更引來北平畫壇許多人士的不滿。所謂奴視一切,即謂視之如奴,是極度輕視之意;在北平畫壇中奴視一切,簡直就等同於輕視一切北派畫家之意了。齊白石曾就特製一印章,印文爲吾奴視一人,以示態度。北平本地畫家吳幻蓀,亦激於奴視一切而致函張大千,欲與之作公開的繪畫技藝較量。

吳幻蓀,原名吳哲生,號茱萸,別號吟碧館主。自學繪畫,青年時期參加湖社畫會。研究北宗山水畫法,致力於山水畫寫生融合西法。曾任國立北京藝專教師,北京國畫社畫師,中央美院、中央工藝美院教師。他同時還是劇作家、劇評家,參與過相當多的'劇本撰寫與改編,在北平文化圈子裏頗有聲名。應當說,他更多的精力是投注在劇苑而非畫壇,致函張大千比藝,純屬激憤之舉。

這場比藝,最終應當沒有進行,遍查當年的舊報刊及相關文獻,都沒有二人比藝的報道與記載。在中山公園的畫展報道,只尋獲到1936年9月18日的一則簡訊,稱北平名畫家齊白石、張大千、黃懷英、吳鏡汀、王君異、陳半丁、於非廠、周養廠等近積作品百餘幀,定本月十九日起至二十一日止,假中山公園董事會展覽三天,歡迎參觀。看來,比藝風波之後不到一年的工夫,張大千與北平畫壇關係已逐漸融洽,其繪畫技藝也逐漸得到認可,南北畫派攜手並進的包容氣象也開始呈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