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盧思道《從軍行》賞析

盧思道《從軍行》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從軍行》

朔方峯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盧思道《從軍行》賞析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裏。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返,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舊冰歸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

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該詩爲七言歌行體。詩中把塞外肅殺的氣氛和徵人懷鄉,思婦閨怨的情思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意境優美,語言清麗流暢,對偶工整和諧。

  《從軍行》賞析

盧思道算是隋朝的大文士。隋朝卻是個短命王朝。公元581年隋朝建立,618年滅亡,滿打滿算曆時39載。其間只歷經了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三代君王。而事實上的執政者只是楊堅、楊廣兩位,楊侑不過是充名而已。以其在位時間則數楊堅最長,在位24年;楊廣其次,在位13年。楊侑能做六個月的皇上,完全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設的局。楊侑本是楊廣的親孫子,生於公元604年。隋末,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內亂四起,李淵便乘其亂於617年10月兵佔長安,巧行“挾天子令諸侯”之計,於11月份將13歲的楊侑扶上帝位,遙尊楊廣爲太上皇。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死於兵變,同年5月份消息傳至長安,李淵便對楊隋王朝沒有了絲毫的顧忌,強逼楊侑下詔退位,自行稱帝,華夏大地於是換成李唐的王號。說起來,某些爲王稱帝者也真算狠得可以,那十四歲的楊侑雖被捧上帝位,卻也不過是個孩子。便是如此,也難逃那個時期的“天命大劫”。公元619年五月,已正式登基的唐高祖李淵終究還是派人殺了楊侑。這一年的楊侑才僅15歲。 隋朝雖短,但有幾件劃時代的貢獻卻是功不可沒。一是消除了華夏大地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隋王朝。二是實行了有效的官制改革。綿延千載的封建中央官制始於隋所創下的“三省(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制,用現今話說,也算是一種“幹部制度方面的編制改革”吧!三是首創科舉制,用考試的辦法錄用官員,減少了考覈任用上的失誤,特別是減少了很多人爲的腐敗。這一項算作是“幹部制度方面考覈任免上的體制改革”。四是歷時五年之久開鑿了貫通南北四千餘里的大運河,對方便交通、繁榮經濟起到重要作用。

在這樣一個功過兼之、褒貶兼之的短暫王朝中,盧思道是如何應對世事、展現文才的呢?其實,盧思道雖最後供職於隋朝且逝於隋朝,但這僅是其52歲的一生中的最後三、五年,而他一生的大部時間是相繼供職於北齊和北周的。他的這種特殊經歷或許就是爲什麼要寫這首《從軍行》的詮釋。讀史可知,北朝末年是個戰亂不斷、怨聲載道的年代,作爲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僚和文人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人民大衆祈禱和平、期盼安生的悽苦願望,但他卻不能、也不敢諷嘲當時的戰事,只能藉助勾畫和品評漢時的邊塞戰爭抒發期望和平安定的心願。他期望漢時的民族和解源遠流長,希望將軍邀功好戰的悲劇不再發生。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安定不要動亂,就成了詩人《從軍行》的主旨。無怪乎以往的一些詩評直將《從軍行》稱爲反戰詩了。

《從軍行》古樂府題,全詩28句。該詩立意好、句式新,是七言樂府詩中的佳品,亦被譽爲盧思道的代表作。原詩爲:“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西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這首詩的白話大意是: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徵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繮的都是俠義少年。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爲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遙。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徵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里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于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 樂府詩的特點是通俗平直,多富有民歌意味,讀起來也是簡易上口。顯然,全詩主題部分爲三層,從句首到第12句“西望龍城陣雲起”,描述的是漢時戰事;從第13句到第24句“歸雁連連映天沒”講述的是家人對徵人的思念。最後四句則是詩人借詠漢時戰事,對戰亂與和平的立場、態度和感情抒發。

讀盧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學地位以及後人對《從軍行》的評價,一定認爲盧思道必爲與生俱來的天才、德才。其實遠不是想象的那般簡單。先讀這首詩,再讀《隋史.卷五七》《北史.卷三十》中的盧思道傳,你將有三大感慨。第一,才因於勤非因於天。只要認真的讀一讀史,琢磨其中的所謂人才,真的是天才寡、勤纔多,而勤才加機遇就成了人才。從這個定義上看,盧思道真的不是天才,只能以勤才論。其傳載,盧思道16歲那年結識了一位名叫劉鬆的,如今的少年在這個年齡已是高一的學生了。那個劉鬆是專做碑銘的,而該是高中生了的盧思道對那些碑銘大多看不懂。正是有了這個刺激和窘迫,他方廣羅書籍,發憤而讀,數年後終成出衆之才。《北史》有兩處褒揚思道的才華,其一說得是北齊文宣帝高洋駕崩,朝廷令當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擇善而用。結果是作得好的也才選上一兩首,惟有思道被選中八首。由是時人稱之爲“八米盧郎”。其二說得是思道在北周爲官時曾與文友同作《蟬鳴賦》,“思道所爲詞義清切,爲時人所重。新野庾信遍覽諸同作者,而深嘆美之”。這些品評,應屬對他勤而苦學的褒揚。第二,才得於學更成於德。無才學時的盧思道自慚形穢,才名稍顯的盧思道卻不重修德,隋史對他的評價是“不持操行,好輕侮人”。就是這個原因,他在早年的爲官任上常因話無忌、行無軌屢屢犯錯,人屢受斥、官屢受貶。《北史》中的第一例,說得是北齊天保中期的時候,朝廷剛將前朝的史籍編撰修成,無顧忌的思道便說了很多攻擊輕蔑之言,結果幾次受辱、落魄不堪。第二例講得是他供職北周時,有一年因母病回鄉探親,正值鄉人及親屬舉兵作亂,他便加盟進去。叛亂被平定後,按當時的律法,思道當被處死。幸而率兵平叛的將領宇文神舉知、慕其才名,把他保了下來,才使他再有機會供職於後來的隋朝。史書中說他在朝爲官時的保密觀念也很差,曾因泄密受處分。只是到了他在隋任官時,操行方面的口碑似乎好了些。這或許是年齡的緣故吧,這時的思道已是五十上下的年紀,用孔老夫子的話說已是“知天命之年”了。據載他逝前還給隋文帝提了一條官制設置方面的建議,當時叫做奏章,令楊堅深爲感懷。史書的《盧思道傳》開首既言思道“聰爽俊辯,通脫不羈”,那是從積極方面彙總了思道的性情和人格。第三,和因於戰亦借於戰。思道的一生都目睹着戰亂,他的反戰意願源於目、感於身、生於心、溢於情、凝於詩是很自然的事。對治與亂、戰與和的品評上,他是讚許漢代的,儘管再早些的周王朝綿延八百年,並不在他稱譽之內。爲啥?因爲他最嚮往的是漢時邊塞的適度用兵後,贏來的各交戰方的和解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