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曹植的文學成就

曹植的文學成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導語:曹植的文學創作風格有一個明顯的轉化,同時也成爲建安時期最偉大的文人。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曹植的文學成就,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曹植的文學成就

三國時期,既出了許多馳騁沙場、叱吒風雲的梟雄武將,也出了不少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曠世文豪。曹植,這個最負盛名的悲情人物,就是衆多曠世文豪中的一個。關於他的多舛命運,關於他的曠世奇才,就值得我們回味嘆息。

曹植 (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國詩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人。字子建。他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稱帝爲界,明顯地分爲兩個時期。前期他以才華深得曹操的賞識與寵愛,幾乎被立爲太子,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後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於前期有爭爲太子的一段經歷,對他深懷猜忌,橫加壓抑與迫害,他雖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卻“抑鬱不得志,”名爲藩王,實爲囚徒。

少年時代的曹植,就有“寄身鋒刃端”,衝殺於戰場的凌雲壯志。因此,他從小刻苦學習諸般武藝,並學得劍術、刀法及騎射的出色本領。青年時代的曹植曾多次隨父出征,其後又獨自率兵打仗,幾乎每次都能凱旋而歸,不愧爲一名馳騁沙場的少年英雄。

曹植不僅武術超羣,而且文才蓋世。天資聰穎的曹植“年十歲餘,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出言爲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臺落成,他便召集了一批文士“登臺爲賦”,曹植自然也在其中。在衆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臺賦》。曹操看後,讚賞不止。當時曹植只有19歲。自此,一向重視人才的曹操產生了要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老規矩的念頭,要將其王位交給這個文武全才的兒子曹植。因此曹操對曹植特別寵愛,並多次向身邊的人表示“吾欲立爲嗣”。誰曾料到,曹操的這一想法,非但沒有給曹植帶來什麼福分,相反給他後來製造了不盡的痛苦,使他無形之中捲入爭奪太子的漩渦之中。

曹植行爲放任,不循禮法,不拘小節,頗有魏晉名士之風度。《三國魏志·王粲傳》援引《魏書》說:曹操平定荊州,如見博學多才的邯鄣淳,使他去做曹植的官屬。他去見曹植,曹植並不和他交談。時值盛夏,便喊隨從取水,洗滌敷粉,光頭袒臂,跳起胡人的舞蹈五榷鍛;再表演跳丸、擊劍等雜技節目;然後扮成說書人,演說幽默的故事數千言。他問邯鄣淳說:“邯鄣生以爲如何?”以公侯之尊,從事俳優之事,是有悖禮法的。建安二十二年,曹植乘曹操外出之機,私開司馬門,乘車行馳道中,直至金門。馬道是行皇帝車馬的御道,司馬門是宮門,亦不得擅開。此等違背封建禮教的行爲,引起曹操大怒,主管宮門的公車令被處死。這兩件事情,改變了曹操對曹植的看法,看來,曹植只配當個不拘小節的文學家,難以擔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家。

曹植失寵固然與他不拘小節,不循禮法的性情有關,但更生要的是與人他的勁敵曹丕的作崇有關。曹丕之爲人,少“曠大之度”,多猜忌之心。而曾威脅他君主之位的曹植,則是他主要的打擊對象。他經常在曹操面前捏造事實,百般羅織曹植的罪狀,以達到詆譭曹植之目的。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曹仁於樊,曹操以植爲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往救曹仁。臨行前一晚,曹丕自知軍情重大,卻故意邀他去飲酒,並把他灌醉,使曹植不能受命,曹操一氣之下取消了曹植帶兵的決定,同時也取消了立曹植爲儲的打算。而曹丕則以“御之以術,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佔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爲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從一個過着優遊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

曹丕繼承了王位之後,忌恨曹植的念頭沒有改變。他初繼王位後,即剪除了曹植的羽翼。《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曹丕爲找到殺害曹植的藉口,便想出個“七步成詩”的辦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詩是曹植的拿手好戲,這“七步詩”便成了救命詩,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曹氏父子三人爲中國文學史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詩”更是一段佳話,其意義已不再是此詩本身價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內含,成了久遠的歷史長河中爲了爭奪地位、權力、財產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的一種寫照。

黃初二年(221年),曹植改封鄄城侯,與諸侯並就國。曹丕爲防止諸侯叛亂,王國僅有老兵百餘人,諸侯之問不得來往,行動也受到監國使者的監視。監國郡守或出於曹丕的授意,或欲逢迎以邀寵,經常向曹丕告曹植的黑狀。黃初二年,曹植被削去爵位,徒居鄴城。復返鄄城之後,又遭到東郡太守王機和防輔吏倉輯的誣告。曹植爲了免禍,閉門卻掃,謝絕交遊,使“王機等吹毛求瑕,千結晶萬端,然終無可言者。”次年,植晉爵爲王。四年,徒封雍丘。不久,又被監官檢舉,因太后庇護,才得以保全。

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繼位,即魏明帝。曹睿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

曹丕父子出於對諸侯的防範,疏骨肉而任異姓,朝廷外無藩國之援,內無宗親之輔,一量權臣竊位,必致社稷傾覆。曹植預見到這種危險性,他在《陳審舉表》中指出:“權之所在,雖疏必重;勢之所去,雖親必輕。蓋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當時,司馬懿以顧命大臣專擅兵權,曹植看到了潛伏的危機。曹植不幸而言中,在他死後17年,司馬懿乘魏帝曹芳攜曹爽兄弟謁高平陵之機,發動政變,殺死曹爽,獨攬大權,終移魏鼎。

由於半志難酬,使曹植鬱鬱寡歡,加之創作嘔心瀝血,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食飲頓減,得反胃病”。太和6年,11月,曹植以41歲之鼎盛春秋,溘然長逝。諡思,世稱陳思王。

曹植一生娶了兩位妻子,前妻崔氏,系名門之後,其兄崔琰曾任曹魏尚書,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崔氏因“衣繡違制”,被曹操勒令回家並賜死。不久,崔氏之兄崔琰又因“辭色不遜”被處死。有人說,崔琰之死與其妹的死有關。曹植的後妻謝氏,曾被封爲王妃,即史書中所稱的“陳妃”,他是曹植後期生活的伴侶。據說,她一直活到晉代,享年80餘歲。曹植有兩個兒子,長子曹苗,曾被封爲高陽鄉公,早夭。次子曹志,被封爲穆鄉公。曹志,少而好學,才行出衆。曹植稱讚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曹植死後,曹志繼位,徙封爲濟北王。司馬氏篡位後,曹志降爲鄄城縣公,後任樂平太守,遷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後轉博士祭酒。太原九年(228)卒,諡曰定公。曹植還有兩個女兒,在他的著作中偶有提及,但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爲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介公子的優遊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後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願望。由於前後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現這方面內容的作品,其情調、風貌也有明顯的差異。前期以《白馬篇》爲代表,它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壯烈犧牲的愛國壯士的形象,充滿豪壯的樂觀的精神;後期以《雜詩》爲代表,更多地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憤激不平之情。由於自己生活的不幸,後期他逐漸能體會到一些下層人民的痛苦,也寫出了個別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他還寫有反映愛情的詩篇。這些詩與反映壯志的詩風格明顯不同,感情哀婉纏綿,與漢末古詩中的抒情詩極相近。這些詩中有一些可能寄託了詩人人君臣不偶和懷才不遇的感情。

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他的詩歌雖然也脫胎於漢樂府,但同時也吸收了漢末文人古詩的成就,並努力在藝術上加上創造和發展。建安詩歌從樂府出來逐漸文人化,到了曹植手裏就具有明顯的'文人詩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漢樂府的《陌上桑》,但描寫的細緻和詞藻的華麗,與《陌上桑》迥異其趣,正表現了這種傾向。曹植樹的這種努力造成成了他的“詞采華豐”的一面。他的詩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貼切,並且常常以全篇爲比如以少年救黃雀喻解救受難者,以轉蓬飄蕩哈流徙生活等。他的詩又注意對偶、煉字和聲色。此外他的詩還工於起調,善爲警句,如“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它們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詩增色。曹植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詩歌的藝術性,但也開了雕琢詞藻的風氣。

曹植也寫了不少抒情小賦,《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篇。這篇賦接受了《神女賦》的影響。它熔鑄福州題材,通過夢幻境界,描寫了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賦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態和裝束,然後寫到詩人的愛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動。通過這些動作的描繪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劃的十分突出。最後寫到人神之道貌岸然殊,洛神含恨贈鐺而去,和詩人失意追戀的心情,有濃厚的悲劇氣氛。這篇賦象豐富,描寫細膩,詞采流麗,抒情意味和神話色彩很濃,藝術的魅力很大。曹植的其它散文,不論議論或敘事,都富於感情,駢散結合,氣勢充沛,《與吳質書》、《與楊祖德書》、《求自試表》等,都是爲人傳誦的名篇。

曹植作爲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對於後世的影響很大。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後,明帝曹睿曾爲之集錄著作百餘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明代郭雲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南宋本稍加釐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加校訂,並增補了不少佚文□句,爲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近人黃節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